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八部 俄底修斯的传说__忒勒玛科斯及众多求婚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忒勒玛科斯及众多求婚人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人都陆续返回了他们的家乡,只有拉厄耳忒斯的儿子,伊塔刻的国王俄底修斯还一直在海上漂流,并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遭遇。在无数险遇之后,他登上了远方一座覆盖着茂密森林的荒岛,岛的名字叫俄古癸亚。一个高贵的女仙卡吕普索——她是提坦神阿特拉斯的女儿——把他抓来关在她的山洞里,因为她要他做自己的丈夫。她答应给他永生,让他永葆青春,但他因忠于留在家乡的妻子——娴淑的珀涅罗珀而坚决地拒绝了。到最终,就连奥林帕斯圣山上的众神也为俄底修斯的命运感到哀伤;只有海洋之神波塞冬对他的愤怒是无法化解的,即使不敢把他毁灭掉,也要在他返乡的路上设置重重的障碍,让他四处飘泊。使他身陷这座荒岛,也是海神的安排。
  但上界诸神在会上作出了决定,要使俄底修斯摆脱卡吕普索女神的桎梏。根据雅典娜的请求,众神使者赫耳墨斯被派往俄古癸亚,向这个美丽的女仙宣布宙斯不可抗拒的命令:让俄底修斯返回他的故乡。雅典娜本人在脚上穿上那双能穿山越海的黄金神鞋,她手执威力强大的长枪,飞速地从奥林帕斯山崖冲下,不久就来到位于希腊西海岸的伊塔刻岛的俄底修斯的宫殿。她化身为塔福斯国王——勇敢的门忒斯,手执长枪。
  俄底修斯的家里呈现出一幅可悲的景象。伊卡里俄斯的女儿,美丽的珀涅罗珀和她年轻的儿子忒勒玛科斯在这座宫殿里早就不是主人了。在得到特洛伊陷落和其他英雄纷纷返乡的消息之后很久很久,只有俄底修斯没有回来,于是关于他已经死亡的传闻逐渐散布开来。没过多久,就有上百个本岛和邻近岛屿的求婚者藉口向年青的寡妇求婚,住到珀涅罗珀家里,挥霍俄底修斯的家产,纵情享乐,无耻之尤。这些坏家伙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年之久了。
  当雅典娜化身为门忒斯到来时,她发现这一批求婚人正在宫中恣情嬉戏。俄底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闷闷不乐地坐在他们中间,他在思念他那伟大的父亲。他别无所求,只希望父亲返回家中,把这群求婚人赶走,重新成为主人。当他看到化身为陌生的国王的女神时,就奔向门口迎了上去,握住她的手,表示欢迎。他俩进入拱形大厅,雅典娜把她的长枪搁置到厅柱旁的枪架上,与俄底修斯的长枪摆放在一起;随后忒勒玛科斯把他的这位客人领到餐桌,让她坐在一张脚凳上,一个女仆端来一金罐净水供陌生人洗手;随后送上来面包和肉,一个男仆给金杯斟满美酒。不久那些求婚人相继进来,也享受美味佳肴。随后他们要求演唱,于是侍仆给歌者斐弥俄斯递上一张漂亮的竖琴,在这群胡作非为的求婚人的逼迫下,歌者拨动了琴弦,开始唱起愉快的歌儿。

  就在这些人听得入神时,忒勒玛科斯把头靠近他的客人,对化身为门忒斯的女神悄声说:“你看到了,这些人是怎样在挥霍他人的财富,这是我父亲的家产啊。他的尸骨也许早就腐烂在海滨的大雨之中,或者在海浪中到处飘零!他肯定再也不会回来惩治这帮人了!但请你告诉我,高贵的陌生人,你是谁,在何处生活,你的父母在哪里?”“我是门忒斯,安喀阿罗斯的儿子,”雅典娜回答说,“是塔福斯岛的统治者。我乘船来到这里,是为了到忒墨萨去,用铁换取那里的铜,并想顺路来拜访你的父亲,遗憾的是他没有回来。但他确实还活着。他肯定飘落在某一个荒岛上,被强制羁留在那里,是的,我善于预知未来的思想告诉我,他不久就会返回家中。告诉我,你家里为什么这样一团糟?你是在举行一次宴会还是举行一次婚礼?”
  忒勒玛科斯长叹一声,说道:“啊,亲爱的朋友,我们家过去非常豪华气派,十分富有,可现在完全变样了。你在这儿看见的这些人都是来向我母亲求婚并挥霍我们的家财的。”怀着一种愤怒的痛苦女神回答道:“你必须把这群无赖从王宫中赶出去。听从我的劝告!要他们明天就离开这里。告诉你的母亲,如果她心里想再次结婚的话,那她就回到自己父亲那里,去那儿去安排婚礼,去准备嫁妆好了。但你本人去装备你那艘最好的船,带上二十个水手,然后上路去寻找你失踪已久的父亲;先去皮罗斯岛,上岸去问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涅斯托耳。如果你得不到什么消息的话,那就去斯巴达找英雄墨涅拉俄斯,因为他是最后一个回家的希腊人。如果在那儿你听到你父亲活着的话,那就等上一年。但如果得知你父亲已死的确切消息,那就立刻返回,举行祭礼,为你父亲建立一个墓碑。如果那些求婚者还一直赖在你的家里不走,就设法杀死他们,不管是使用诡计还是堂堂正正。”说罢女神消逝而去,像一只鸟一样飞入云际。忒勒玛科斯为这个陌生人的消失深为震惊。他猜想这是一个神祗,他在思考客人的劝告。
  这期间在大厅里演奏和歌唱在继续。歌手在吟唱希腊人从特洛伊的可悲的返乡之行,所有的求婚人都在谛听。这时忒勒玛科斯踏入大厅并把他们招拢在一起,说道:“你们这些求婚人,可以继续安心地享乐,但不要这么喧哗!明天我们要举行一次会议,我要坦率地告诉你们,都回自己家去;是该用你们自己的家财去养活你们自己的时候了,不要把别人继承下来的财产挥霍一空!”那些求婚人听了年青人这番斩钉截铁的话都目瞪口呆。

  翌日清晨,忒勒玛科斯及时地从床榻上跃下,穿好衣服,把宝剑扛在肩上。随后他走出自己的房间,吩咐仆人去召集公民大会,并也邀请求婚人参加。当人群来齐时,这位国王的儿子出现了,他手执长枪。雅典娜赋予他高贵和优雅的形体,使得市民对他暗暗惊羡,甚至长老们都敬畏地为他让路,引他坐在他父亲俄底修斯的王座上。这时英雄埃古普提俄斯首先站了起来,他年高德劭,见多识广。他说道:“自从俄底修斯离开以来,我们一直没有举行过会议。谁会突然想起把我们召集到一起?是一个年老的人还是一个年轻的人?有什么迫切的事情逼使他这样做?是他听到一支军队逼近的消息,或者有一项造福国家的建议?他既然这样做了,肯定是一个诚实的人。不管他心里想做什么,愿宙斯保佑他!”
  忒勒玛科斯听出了这番话中的吉兆,他非常高兴,于是面向年迈的埃古普提俄斯,回答说:“尊贵的老人,是我把你们召来的,因为苦恼和忧愁使我不安。首先我失去了我杰出的父亲,你们的统治者;现在我的家正陷入毁灭,我的所有家财被挥霍一空!我的母亲受到那些不受欢迎的求婚人的骚扰。这些人不接受我提出的建议,去我外祖父伊卡里俄斯那里去向他的女儿求婚。他们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待在我的家里,杀牛宰羊,大吃豪饮,穷奢极侈。我怎么能去对抗这么多人?你们这些求婚人,你们要知道你们是错的!难道你们在其他人面前,在邻人面前不感到害怕吗?难道最终不为众神的复仇而心惊胆战吗?我的父亲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我本人什么时候冒犯过你们?可你们加于我的这种毫无道理的痛苦却是如此的揪心!”
  忒勒玛科斯一边说一边流泪,他愤怒地将权杖掷到地面。求婚人一声不响坐在四周,没有一个人敢于用激烈的言词对他的这番话作出回答,只有安提诺俄斯站了起来,“你这倔犟的毛孩子,”他大声喊道,“你竟敢如此侮辱我们?这一切不是求婚人的过错,错的是你自己的母亲!三年了,很快第四个年头就过去了,可她还一直对我们的愿望加以嘲弄。她对我们所有求婚人都表示好感,可她心里想的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看穿了她的诡计,她去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织布,把求婚人召集在一起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必须等到我为我丈夫的年迈父亲拉厄耳忒斯织好葬服用布,才能知道我的决定,并举行婚礼,这样在他死去时,才不会有任何一个希腊女人责备我不给一个受尊敬的老人的尸体穿上隆重的寿衣!‘她用这种虔诚的口气赢得了我们的敬重。她也的确是整天地坐在机前织布,可一到夜里点起烛光时,她就把她白天织成的重新拆掉。她就这样使我们白白等了三年,她就这样蒙骗了我们这些高贵的希腊儿子。因此,忒勒玛科斯,我们给你的回答是:把你的母亲送到她父亲那儿去,但必须要求她结婚,不管是她父亲还是她本人挑选出的新郎,反正都一样。但如果她还要长时间地愚弄蒙骗我们的话,那我们还要挥霍你的家财,在你的母亲挑选出一个丈夫之前,我们是不会离开你家的炉灶的。”

  忒勒玛科斯对此回答说:“安提诺俄斯,我不能强迫我的母亲离开家门,不管我的父亲是还活着或者已经死去,她都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她的父亲伊卡里俄斯和众神都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不,如果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话,那就离开我的家,去找另一个地方饮酒作乐好了,至少你们不要挥霍我的家产。但如果你们认为可以心安理得地耗尽一个人的财富的话,那你们就这样做好了!但我要去大声祈求神祗,宙斯会帮助我向你们索取应得到的赔偿!”
  就在忒勒玛科斯说这番话的当儿,宙斯给了他一个征兆。两只山鹰挥动巨大的翅膀从空中飞下。它们咄咄逼人地直视会场,并用利爪抓挠头顶。随后它们重新跃起,朝着伊刻塔城疾飞而去。善于从鸟的飞翔预测未来的老预言家哈利忒耳塞斯把这个征兆解释为求婚人的毁灭;还活着的俄底修斯就在不远的地方,求婚人的死亡已经注定了。但求婚人欧律玛科斯却嘲笑这个老人说:“你回家去吧,向你自己的孩子去宣布他们的命运吧,愚蠢的老家伙!你不要来打扰我们。许多鸟都在太阳下翱翔,可不是都预示着什么!除了说明俄底修斯已死,什么都说明不了!”
  忒勒玛科斯要求人民为他准备一艘快速帆船和二十名水手,去到皮罗斯和斯巴达询问他失踪父亲的消息。会议在一片嘈杂声中解散了,没作出任何一个决定。每个人回到自己家里,而求婚人重新返回俄底修斯宫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