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五部 俄狄浦斯的传说__俄狄浦斯和波吕尼刻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俄狄浦斯和波吕尼刻斯
  尽管如此,俄狄浦斯还是没有得到安宁。忒修斯带来追回两姐妹的队伍报告的消息:俄狄浦斯的一个亲人现已来到科罗诺斯,正在附近忒修斯刚刚献祭过的波塞冬神庙祭坛前跪地祈祷。
  “这是我的可恨的儿子波吕尼刻斯,”俄狄浦斯愤怒地喊道,“听他说话,我受不了!”但安提戈涅认为这个哥哥还比较温和比较友善,一直比较喜欢他,所以劝他父亲息怒,说至少可以听听这个不幸的儿子说些什么。
  波吕尼刻斯一露面,态度就和他的舅父克瑞翁截然不同。安提戈涅赶忙让他失明的父亲注意到这一点。“我看见那个青年一个人走过来!”安提戈涅大声说,“他是泪流满面的呀。”——“是他吗?”俄狄浦斯问,同时把头转开。“爸爸,是他,”这个善良的妹妹答道,“你的儿子波吕尼刻斯到了你面前了。”
  波吕尼刻斯跪在父亲面前抱住他的双膝。儿子抬头看着父亲,痛苦地看到父亲一身行乞者的褴褛衣服,凹陷的眼睛,不加梳理地在微风中飘散着的灰白头发。“哦,所有这一切情形我知道得太晚了,”他高声说,“哦,我懊悔呀,我忘记了父亲!没有妹妹的照顾,他还说不定会怎么样呢?父亲呀,我对你犯下了深重的罪孽,你能饶恕我吗?你一言不发吗?你倒是说话呀,父亲!别怒气不消呀!哦,亲爱的妹妹,你们倒是帮我劝劝,让父亲启齿说话呀!”
  “还是你先说说,哥哥,你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吧!”温柔的妹妹说,“说不定你的话会使他开口说话呢!”

  波吕尼刻斯告诉他们,他怎样被他兄弟驱逐出来,怎样在阿耳戈斯被国王阿德剌斯托斯收容,娶他女儿为妻,他在那里怎样争取到与率领七倍于他的军队的七个王子结成联盟,来为他的正义事业征战,现在他们已经把忒拜地区团团围住。说到了这里,他泪流不止地请求父亲随他启程回归故里,待父亲帮他推翻他那个狂妄的弟弟,父亲就可以第二次从儿子手中接过忒拜国的王冠。
  但儿子的悔悟并不能使深受伤害的父亲回心转意。“卑鄙的小人!”父亲说!并没有把跪在地上的人扶起来,“当王位和王杖在你手中时,你把父亲赶出了家园,让他穿上乞丐的衣衫。现在,同样的灾难落到你头上了,你才不忍心看他这一身打扮了!你和你的兄弟不是我真正的儿子。依靠你们,我早就死了。只因为有女儿的照料,我才活下来。神的惩罚已经在等着你们了,你灭不了你的故乡城。你将死在你的血泊里,你的兄弟也一样。这就是你可能带给你的那些盟友王子的回答!”
  在父亲痛骂时,波吕尼刻斯惊恐地从地上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这时,安提戈涅走到哥哥跟前,十分明智地对他说,“听我一句诚心诚意的劝告吧,波吕尼刻斯!带着你的军队撤回阿耳戈斯,别把战争带给你的故乡!”
  “这是不可能的,”他迟疑片刻,答道,“逃避只能带给我耻辱,甚至毁灭!即使我们兄弟俩都面临灭顶之灾,我们也不会言归于好!”说完他就转过身去,不跟妹妹拥抱,绝望地冲了出去。

  俄狄浦斯就这样经受住了来自两方面亲属的诱惑,把他们丢弃给了复仇的神。现在他个人的命运就要完结了。霹雳一声接着一声从天上滚滚传来。整个地区都笼罩在雨骤风狂的黑暗里。一种难以抵抗的恐惧攫住了失明的国王。这位老人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渴望见到忒修斯,他害怕他不能活着或坦然地见到把他待为上宾的朋友,不能对这位东道主的感情报以深心的感激。
  忒修斯终于来了,俄狄浦斯向他说出他对雅典城的庄严祝福。随后,他请求忒修斯国王遵从神的旨意,单独伴他到他应该归阴的地方去,但不能让任何凡人的手碰他,只准忒修斯看着他;不准告诉任何人俄狄浦斯离开人间的地方,要让吞没他的这座坟墓永远无人知晓,这样,它就会变成一种防御雅典一切敌人的武器,胜似利矛坚盾和一切盟友。他容许他的两个女儿和科罗诺斯的居民陪他走一程。但谁也不准碰俄狄浦斯;本来还由女儿拉着的盲人好像骤然变成了一个明眼人,昂首健步走在所有人的前面,他把那条通向命运女神所规定的目的地的道路指给大家。
  在复仇女神的圣林里,人们看见一个裂开的地洞,入口有青铜的门槛,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路与它相通。自古以来就传说这个洞穴是进入地府的一个入口。俄狄浦斯走上一条弯曲的小路,但他不让陪同他的人走到洞口。他在一棵空心的树下停住脚步,坐到一块石头上,解开系在他那肮脏的褴褛衣衫上的腰带。然后他要来一些流动的水,洗去他长久流浪粘在身上的污垢,穿上女儿从近处住宅给他带来的华丽的服装。

  当他换完服装,变了一个人似的站在那里时,隆隆的雷声从地下传来。他的两个女儿浑身战抖着扑在他的怀里。俄狄浦斯搂住她们,亲吻她们,说:“孩子,别了!从今天起你们就没有父亲了!”
  俄狄浦斯正拥抱着两个女儿,一种不知是从天上还是从地下传来的雷鸣般的声音惊醒了他们。那是一声叫喊:“俄狄浦斯呀,为什么还在拖延时间?为什么还迟疑不走?”当这位失明的国王听到这个声音,知道是神要把他带走时,他便推开女儿们的手臂,请忒修斯国王走到他面前,把两个女儿的手放在忒修斯的手里,托付他永远保护她们。然后他吩咐其他人都转身离去,只允许忒修斯陪他走向那个敞着洞口的门槛。
  在他们两人背向众人走了很长一段路以后,他的女儿和随同者才遵嘱回过头来看。这时,发生了一个惊人的奇迹:俄狄浦斯踪影全无了。没有电闪雷鸣,不见了横扫一切的狂风,周围是一片深沉的寂静。地府的黑洞洞的门槛仿佛无声地为他开放,这位得到解脱的老人既不悲叹也不痛苦,他进入大地的裂罅,到了地府的深处。众人看见忒修斯用手捂着眼睛,他给人的感觉是神圣而不可侵犯。作了简短的祈祷以后,忒修斯国王转身走到俄狄浦斯的两个女儿跟前,说他一定会像父亲一样保护她们,然后充满复杂的感受,带着她们回雅典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