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五部 俄狄浦斯的传说__他的青年时代和逃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俄狄浦斯的出生,他的青年时代和逃亡
  拉伊俄斯是忒拜的国王。他跟城里的贵族墨涅扣斯的女儿伊俄卡斯忒结婚后,过了很久,也没有子女。因为渴望得到子嗣,他便向得尔福的阿波罗请问根由,神谕的内容却是:“拉布达科斯的儿子拉伊俄斯!你祈求得到一个儿子,好吧,你将会有一个儿子。但你要知道,命中注定你将死在你亲生孩子的手里。这是克洛诺斯之子宙斯的旨意,因为他听到珀罗普斯的诅咒,说你过去曾抢走他的儿子。”——就是说,拉伊俄斯年轻的时候曾逃离本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被国王的宫廷接纳为客,但他不知感恩,反而拐走了珀罗普斯国王英俊的儿子克律西波斯。拉伊俄斯知道自己曾犯下这一过失,对神谕深信不疑,长时间与他的妻子分居。
  但是彼此之间的真心相爱,使他们俩再也顾不得命运的警告,又在一起同居了。伊俄卡斯忒终于为她的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在孩子降生以后,他们又想起了神谕。为了逃避神的裁定,他们刺穿了新生刚三天的婴儿的脚脖子,拴好后让人把孩子抛到喀泰戎荒山里去。但执行这个残忍命令的牧人对这个无辜的婴儿起了怜悯之心,便把孩子交给了另一个在同一座山里为另一个国王波吕玻斯牧羊的人。然后回到宫里,他在国王和王后伊俄卡斯忒面前佯言已经把婴儿抛进荒山。国王夫妇相信那孩子不饿死冻死,也得被野兽撕碎,这样神谕就不会实现了。他们还以这样的思想抚慰自己的良心:牺牲了儿子,却避免了弑父之罪。于是他们才真正过上了轻松愉快的日子。

  波吕玻斯的牧人解开婴儿脚上的绑带,但他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从哪里来的,便根据脚上的伤取名俄狄浦斯,意思就是“肿胀的脚”。然后牧人就把孩子带到科林斯送给他的主人波吕玻斯国王了。国王很同情这个弃儿,把他交给他的妻子墨洛珀当做亲生儿子抚养。在宫里和全国都把这个孩子当作国王的儿子对待,他成长为一个青年王子以后,一直被视为最高尚的公民,自己也在幸福的生活中确信是国王波吕玻斯的儿子和王位继承人,要知道国王除他之外没有别的子女。这时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他突然丢掉了自信,跌进怀疑的深渊。
  有一个科林斯人,他老早就出于嫉妒而仇视俄狄浦斯。在一次宴会上他竟然醉醺醺地冲着俄狄浦斯喊叫,说他不是国王真正的儿子。这声非难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第二天早上来到父母——实为养父母——面前请求告诉他的身世。波吕玻斯和他的妻子对说这话的恶意挑拨者十分愤怒,他们极力排除儿子的怀疑。他在父母的言谈中体会到的爱虽然使他略感舒畅,但怀疑从那一天起一直折磨着他的心,因为他的敌人所说的话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他终于悄悄地离开了王宫,连他的养父母都没告诉一声,就去寻觅得尔福的神谕,希望听到神对那句破坏他名誉的责难的驳斥。但太阳神阿波罗却对他的问题不屑回答,反而向他揭示出一个他所面临的新的更可怕的不幸。“你将杀死你的亲生父亲,”神谕说,“你将娶你的生母为妻,生下可憎的后代留在人间。”听了这番神谕,俄狄浦斯心里说不出有多么恐惧。因为他的心总是对他说,像波吕玻斯和墨洛珀这样慈爱的父母,肯定是他真正的双亲,所以他就不敢回家,他害怕命运女神会驱使他的手杀死他亲爱的父亲,让他与他的母亲结成邪恶的乱伦婚姻。

  离开得尔福,他就走上了去玻俄提亚的路。突然,他看见一辆马车朝他驶来,车上坐着一位不相识的老人,一个使者,一个驭手和两个仆从。赶车的人粗暴地把这个走在同一条狭路上的步行者挤出路外。天生易怒的俄狄浦斯顺手就给了那个顽固的驭手一拳。当那位老人看到这个青年竟然如此卤莽地冲着马车大喊,便急忙抓起他手边的双排钉棍,照着青年的脑袋重重地一击。这一下,俄狄浦斯暴怒了。他第一次发挥神赐的英雄神力,立即举起他旅行用的木杖,使劲打了一下老人,结果老人眨眼间就背朝下从车座上滚了下去。一场恶斗过后,原来车上的人除了一人逃脱,其他人都被俄狄浦斯打死了。俄狄浦斯继续走他的路。
  他认为,他干的事只不过是出于迫不得已的自卫。他遇到的那位老人没有任何标志说明自己的高贵身份。但这个被击毙的老者正是拉伊俄斯,忒拜的国王,俄狄浦斯的父亲。拉伊俄斯是要到皮提亚神殿才走在这条路上。父子二人从神谕得知而又竭力规避的预言还是变成了现实。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