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习惯决定一切 - 第32章 善于思考的习惯决定成功(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2章 善于思考的习惯决定成功(3)
  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比如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
  头脑的好坏,决非是天生的,主要看你后天如何利用它。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一例外的都是长期善于用脑思索者。
  我们要开发潜在的智力,利用更多的脑细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的知识和信息透过脑细胞去刺激它。例如:读书、看报或注意听别人的谈话,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勤于思索,多问“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灵活的头脑大有裨益。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指出:生命在于脑运动。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10岁左右,每10年大约有10%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用脑和注意脑营养的补充,每天又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日本科学家曾对200名20岁左右的健康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经常用脑的人到60岁时,思维能力仍然像30岁那样敏捷;而那些三四十岁不愿动脑的人,脑力便加速退化。
  美国科学家做了另一项实验,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自觉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初级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已经死亡。由此可见,勤于思考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所在。
  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给思考留有一定时间的。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六年,不露锋芒,在这六年中,他是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家认为,这平静的六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这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热情地思索罢了。”由于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有人称他为“数学的王子”,而他则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思考者,在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的《对话》中,他深遂而明晰的思想永垂青史。在他的出生地雅典,作为一位著名的老师,他创建了自己的学院,并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教授年轻人如何通过辩证的提问分析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名扬后世的“苏格拉底方法”。在70岁高龄时,苏格拉底被当政者认为是一位制造麻烦的危险分子。因为根据他的教海,学生们对统治者的权威产生了疑问,提出了很多令当政者难堪的问题,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统治者给苏格拉底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或者离开他所毕生生活的城市,永不回来;或者被处以极刑。苏格拉底没有选择离开他热爱的雅典以及他所创造的生活,而是选择了死亡。当着他亲人和朋友的面,苏格拉底平静地喝了一杯毒茶。他坚信离开雅典就会违背理性的道德,而他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活和教授学生的。他宁愿结束生命,也不愿意牺牲他的信仰。临刑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是我们分别的时候,我将死去。你们将活着。只有上帝知道哪一个更好。”
  特别是在今天,我们都需要学会思考,像哲学家那样从现代的意义上建立分析问题的哲学框架。你认为谁是成熟的批判的思考者?作为成熟的思考者,应该具有活跃的、充满活力的思想。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的特性:

  一、宽容
  在讨论中,他们认真听取每一种观点,对每一种观点都给予认真和公平的评价。
  二、有学识
  当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时,总是以事实和根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对某件事还不太了解,他们会承认这一点。
  三、思维活跃
  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他们的智力来面对问题,迎接挑战,,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应付局面。
  四、好奇
  他们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深钻细研,而不是满足于蜻蜓点水。
  五、独立思考
  他们不怕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他们的信仰都经过认真的分析,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借鉴他人的信仰,或简单地随众。
  六、善于讨论
  他们能以一种有条理和理智的方式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开展讨论,即使大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他们能认真地听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看法。
  七、有见识
  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能一语中的,当别人在细节上纠缠时,他们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八、自我意识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能在分析问题时,很快自我反省纠正。
  九、有创造性
  他们能打破思考的常规,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十、热情
  他们最强烈地渴望了解和认识,总是努力把问题搞深搞透。
  多思考就能成功
  有许多人,总是苦于自己没有发展的机遇,认为自己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幸运之神没有眷顾自己。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很多时候,机遇就在生命的前方等待着,关键是要耐心地等待和发现。
  有一个江湖郎中,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的地方,挂起“妙手回春”的幌子,然后表演、卖药、赚钱,人们觉得非常神奇。其实,这种“起死回生”把它引入商业领域,就是一种“活用”本领。同是一件废旧物品,在常人眼里毫无价值,但在精明商人的眼里,却闪着珠光宝气。因为其中存在着人生事业的发展机遇。
  在北京,有一位年轻人,生活十分拮据,但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天,他把自己穿烂的一只皮鞋随手丢在地板上,谁知这只皮鞋鞋尖开了口子,像是咧着嘴在嘲笑他。当他一怒之下要把它抛到楼下去时,忽然从中萌发了创意。因为这只皮鞋面酷似一张脸谱。于是,他立即收集各种破皮鞋,并对它们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变成一副副外形各异、表情极为夸张的面具,有的露齿微笑,有的瞪眼发怒,有的张口狂笑,看后令人既惊且喜,回味无穷。这些有特色的面具推上市场后,很快成为抢手货,这位曾经十分潦倒落魄的青年也因此苦尽甘来。

  一位江西青年,尽管失业在家,但他喜欢琢磨事情。于是,他开始经营地板砖,由于同行多,竞争激烈,生意一直做得很难。一天,他去厂家进货,当他看到工厂旁堆着许多无人问津的破损地板砖时,忽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因为破损地板砖经过切割,可以加工成正品地板砖或地脚线。于是,他立即大量购进这些破损的地板砖,用自己装配的几台切割机进行统一规格切割,再以适当价格售出,获利甚丰。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黏上小棉团之类的东西?这个曾经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问题确实是由一位妇女解决的。科技人员提出过许多意见,但是,都因为问题复杂需要增添不少设备,加大成本和价格。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碰到这种问题时,与其他人不同,她没有抱怨,没有发牢骚,而是迫切希望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她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岗上捕捉蜻蜓的情景,并且把它与当前洗衣机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她想,小网可以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里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棉团一类的小杂物呢?许多科技工作者都认为,这样的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然而这位妇女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想法,她利用空闲时间自己动手做小网,三年时间,她做了一个又一个小网,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小网挂在洗衣机里,由于洗衣机里的水在转动中从小网里过滤出来,而把小杂物留在了小网里,衣服洗完以后,用手在小网里一捞,就可以把杂物清除干净。这种小网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可以不断使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位妇女的发明获得的专利费高达1.5亿日元。
  创业就是要有一种创意,这种创意只有通过思考获得。所以,创业的真正点子就是多思考,多思考才能找到成功的途径和方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