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习惯决定一切 - 第16章 珍视时间的习惯决定成功(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6章 珍视时间的习惯决定成功(3)
  “然后他叫我们所有的人都到水槽边去,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好好地看看’,他告诉我们,‘因为我要你们这一辈子都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点思想,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这次小小的表演,”亚伦·山德士说,“我忘了我所学到的几何和拉丁文以后很久,都还让我记得。事实上,这件事在实际生活方面所教我的,比我在高中读了那么多年所学到任何事情都好。它教我只要可能的话,就不要打翻牛奶,万一牛奶打翻、整个漏光的时候,就要彻底把这件事情给忘掉。”有些读者大概会觉得,花这么大力气来讲那么一句老话:“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未免有点无聊。
  我知道这句话很普遍,也可以算是很陈旧的老生常谈,可是像这样的老生常谈,却包含有多少年来积聚的智慧,这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
  如果你能读尽各个时代很多伟大学者所写的有关忧虑的书本,你也不会看到“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基本也更有用的老生常谈了。
  只要我们能应用这两句老话,不轻蔑它们,我们就根本用不到这本书了。然而,如果不加以应用,知识就不是力量。本书目的并不在于告诉你什么新的东西,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提醒你那些你已经知道的事,要鼓励你,让你把已经学到的那些加以应用。昨天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统统忘掉。从昨天的生活中走出来,你才有新生。
  从今日开始,生活在现在
  在世界历史中,再没有别的日子比“今日”更伟大。“今日”是各时代文化的总和。“今日”是一个宝库。在这宝库中,蕴藏着过去各时代的精华。各个发明家、发现家、思想家,都曾将他们努力的成果,奉献给“今日”。

  今日的物理、化学、电器、光学等等科学的发明与应用,已把人类从过去简陋的物质环境中挽救出来。今日的文明,已把人类从过去的不安与束缚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今日一个平常人可以享受的安乐,简直可以超过一世纪以前的帝王。
  有些人往往有“生不逢时”的感叹。以为过去的时代都是黄金时代,只有现在的时代是不好的。这真是大错误。凡是构成“现在”世界的一分子的,必须真正地生活于“现在”的世界中。我们必须去接触、参加现在生活的洪流,必须纵身投入现在的文化巨浪。我们不应该生活于“昨日”或“明日”的世界中,把许多精力耗费在追怀过去与幻想未来之中。
  一个人能够生活于“现实”之中,而又能充分去利用“现实”,他要比那些只会瞻前顾后的人,有用得多;他的生活也会更能成功、完美得多。
  时当正月,你千万不要幻想于二月中,丧失了正月中可能得到的一切。不要因为你对于下一月,下一年,有所计划,有所憧憬,遂虚度、糟蹋了这一月,这一年。不要因为目光注视着天上的星光而看不见你周围的美景,踩坏你脚下的玫瑰花朵。
  你应当下定决心,去努力改善你现在所住的茅屋,使它成为世界上快乐、甜蜜的处所。至于你幻梦中的亭台楼阁,高楼大厦,在没有实现之前,还是请你迁就些,把你的心神仍旧贯注在你现有的茅屋中。这并不是叫你不为明天打算,不对未来憧憬。这只是说,我们不应当过度地集中我们的目光于“明天”,不应当过度地沉迷于我们“将来”的梦中,反而将当前的“今日”丧失,丧失它的一切欢愉与机会。
  人们常有一种心理,想脱离他现有不快的地位与职务,在渺茫的未来中,寻得快乐与幸福。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试问有谁可以担保,一脱离了现有的地位,就可得到幸福呢?有谁可以担保,今日不笑的人,明日一定会笑呢?假使我们有创造与享乐的本能,而不去使用,怎知这种本能,不在日后失去作用?

  我们应该紧紧抓住“今日”!
  享誉世界的我国书画家齐白石先生,90多岁后仍然每天坚持作画,“不叫一日闲过”。有一次,齐白石过生日,他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非常多,许多人都来祝寿,从早到晚客人不断,先生未能作画。第二天,一大早先生就起来了,顾不上吃饭,走进画室,一张又一张地画起来,连画5张,完成了自己规定的今天的“作业”。在家人反复催促下吃过饭他又继续画起来,家人说“您已经画了5张,怎么又画上了?”“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多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又认真地画起来。齐白石老先生就是这样抓紧每一个“今天”,正因为这样,才有他充实而光辉的一生。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拿起了一本书,看到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一句话。他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哪去,怎么才能开业,怎么才能过活。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在1871年所看到的那句话,使他成为他那一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皇帝册封为爵士。他死后,需要两大卷书——厚达一千四百六十六页的篇幅,才能记述他的一生。
  他的名字叫做威廉·奥斯勒爵士。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时所看到的那一句话——这由汤玛·卡莱里所写的一句话,帮他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42年之后,在一个温和的春夜郁金香开满校园的时候,威廉·奥斯勒爵士对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演讲。
  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4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特殊的头脑”,但其实不然。他说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最普通不过了”,那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这完全是因为他活在所谓“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在奥斯勒爵士到耶鲁大学去演讲的几个月前,他乘着一艘很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看见船长站在舵室里,掀下一个按扭,发出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绝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
  “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对那些耶鲁的学生说,“组织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更远得多,我要劝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着怎样控制一切,而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面,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那些死去的那些昨天;掀下另一个按扭,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诞生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有的是今天……切断过去,让已死的过去埋葬掉;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日的重担,加上昨日的重提,就会成为今日最大的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的,人类的救赎日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随着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后的大隔舱都关断吧,准备养成一个好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生活在今天,从现在开始,做现在的事情。
  只有现在才有成功。
  善于余暇时间增长知识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非常注重余暇时间的价值。即使在今天,他们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宋朝大学者欧阳修平日公务繁忙,谈起他的读书和写文章,他曾介绍说:“钱思公喜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所则读小辞。宋公垂在史院时,每次去厕所都必带书。我平生所作的文章,也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据说,当美国总统约翰逊同助手谈话中需要大便时,他就把谈话的内容改在厕所里进行,虽然这样似乎显得对下属不够尊重,他却因此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