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校园疑云 - 第二十章对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唉——我不知道说什么,”萨克利夫夫人说,“我的确不知道说什么——”
  她带着明显的厌恶神情看着赫尔克里-波洛。
  “当然。”她说,“亨利不在家。”
  这一声明的意义有点模糊不清,但赫尔克里-波洛觉得他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她是在想,亨利是能应付这类事情的。亨利有许多国际上的交往。他常常飞往内东,飞往加纳,也飞往南美洲和日内瓦,甚至有时还飞往巴黎,但不是常去。
  “整个事情,”萨克利夫夫人说,“是十分令人痛心的。我很高兴詹尼弗回家平安地和我在一起。不过,我要说,”她又加上几句,显出几分烦恼:“詹尼弗实在非常令人厌烦,先是吵着闹着要去芳草地,后来又说她肯定不喜欢这个地方,说这是一个很势利的学校,不是她想要去的那种学校,而现在呢,因为我把她接回来了,她整天绷着个脸。这真是太糟糕了。”
  “它无可否认是所很好的学校。”赫尔克里-波洛说,“许多人说它是英国最好的学校。”
  “它过去是的,我敢说。”萨克利夫夫人说。
  “将来还会是的。”赫尔克里-波洛说。
  “你这样想?”萨克利夫夫人疑惑地看着他。他的同情的态度逐渐消除了她的戒心。她得以摆脱她同子女相处时所遇到的困难、责任和挫折,而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减轻一个做母亲的人在生活中承受的负担。忠诚往往使人沉默地忍受一切。但对于像赫尔克里。波洛这样一个外国人,萨克利夫夫人觉得不存在忠诚的问题,她用不着沉默地克制自己。同他谈话和同另外一个女孩的母亲交谈不同。
  “芳草地正在经历着一个不幸的阶段。”赫尔克里-波洛说。
  这是他在此刻所能想到的可以说的最好的一句话。他感觉到这句话的不充分,而萨克利夫夫人立刻就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不只是不幸而已!”她说,“两起谋杀!一个女孩子被绑架。你不能把你的女儿送到一个教师老是被人谋杀的学校里去。”
  这似乎是一个很有道理的观点。
  “如果这两起谋杀,”波洛说,“结果证明都是一个人干的勾当,而这个人又被逮住,那么事情就不大一样了吧,是不是?”
  “呃——我想是这样。对的。”萨克利夫夫人迷惑不解地说,“我的意思一一一你的意思——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像好人杰克或是另外一个人1-是谁?和德文郡有关系。
  克林姆?尼尔.克林姆。他杀害过一个不幸的女人。我猜想这个谋杀犯又在于着杀害女教师的勾当。我真希望你们能把他抓住,关进监狱,把他咬死,因为一个人只允许犯一次谋杀案,对吗?——就像一只狗只许咬一次人——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噢,是呀,如果能把他抓住。呃,我想事情就会两样了。当然,这样的人不会很多,对吗?”

  “人们肯定希望如此。”赫尔克里-波洛说。
  “但是还发生了那次绑架。”萨克利夫夫人说,“你总不愿意把你女儿送到一个她可能被绑架的学校去吧?”
  “肯定不愿意,夫人。我看得出你把整个事情想得一清二楚。你说的一切都太对了。”
  萨克利夫夫人显得微微有点高兴。好些时候以来没有人对她说过这样的话。亨利仅仅说过“你要送她上芳草地究竟为的是什么啊”之类的话,而詹尼弗绷着个脸,不理睬人。
  “我曾经想过这件事情。”她说,“想过很多。”
  “那么我就不应当让你为绑架的事担心,夫人。不要外传②,让我来私底下告诉你关于谢斯塔公主的事件。那并不是真正的绑架——人们怀疑是一件浪漫史。”
  ①好人杰克:一八八八年八月至十一月伦敦出现的一个轰动一时的谋杀犯。他的真实姓名、国籍和年龄不明。在伦敦东区方圆一平方千米内杀害过许多人.始终没有破案-译注。
  ②此句原文为法语——一译注。
  “你是说那个顽皮的姑娘只不过是私奔去和某人结婚?”
  “我是守口如瓶的。”赫尔克里-波洛说,“你知道,人们不希望发生任何丑闻。这是私底下讲的话,不要外传。我知道你什么都不会说出去。”
  “当然不会,”萨克利夫夫人一本正经地说。她低头看波洛从警察局长那儿带来的信件,“我不大了解你是谁,呢——波洛先生。你就是书上所称的——私人侦探吗?”
  “我是个顾问。”波洛高傲地说。
  这种哈利街的气息大大鼓励了萨克利夫夫人①。
  ①哈利街:英国伦敦一条街。以许多医生在那里开设诊所而著名——
  译注。
  “你要和詹尼弗谈些什么?”她问道。
  “只是要了解她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印象。”波洛说,“她的观察力很敏锐,是吧?”
  “我不能这么说。”萨克利夫夫人说,“她完全不是我所说的那种遇事留心的孩子。我的意思是,她常常是很讲究实际的。”
  “这总比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的好。”波洛说。
  “噢,詹尼弗是不会做那种事情的。”萨克利夫夫人很肯定地说。她站起来,走向宙前喊道:“詹尼弗。”
  “我希望。”当她回转身的时候,她对波洛说,“你会让她理解,她爸爸和我都是一心为了她好。”
  詹尼弗走进房间,绷着脸,以深深怀疑的眼光看着赫尔克里-波洛。
  “你好!”波洛说,“我是朱莉哑-厄普约翰的老朋友。她到伦敦来找我。”
  “朱莉娅去过伦敦?”詹尼弗说,微微有点吃惊,“为什么?”
  “来征求我的意见。”赫尔克里-波洛说。
  詹尼弗不大相信的样子。
  “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了她。”波洛说,“她现在已经回到芳草地去了。”

  “这么说,她的伊莎贝尔阿姨并没有把她领回去。”詹尼弗说,朝她母亲投出恼怒的一瞥。
  波洛瞧着萨克利夫夫人。但由于某种原因,或许是因为当波洛来到时,她正在点数送去洗的衣服的件数,或许是因为有某种未加说明的急事要做,她站起身离开了房间。
  “那里正在发生许多事情,我置身事外,觉得有点难受。”詹尼弗说,“这么大惊小怪!我告诉妈妈这太傻。毕竟还没有学生被人谋杀。”
  “关于这两件谋杀案你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波洛问。
  詹尼弗摇摇头。“是不是有人反常?”她提出她的看法,接着又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想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现在得找几个新教师了。”
  “是呀,看来有可能。”波洛说,“詹尼弗小姐,有个女人来过,给你一只新球拍,调换你的旧球拍,你记得吗?我对这个人感兴趣。”
  “我的确还记得。”詹尼弗说,“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发现到底是谁送的球拍。根本不是吉纳姨妈送的。”
  “这个女人看上去是什么样子?”波洛说。
  “那个带来球拍的人?”詹尼弗半闭着眼睛似乎在思索,“晤,我不知道。她穿着一件带小斗篷的华丽而俗气的衣服,戴着一顶松软的帽子。”
  “是吗?”波洛说,“我指的不一定是她的服饰而是她的脸孔。”
  “我想,她脸上涂了很多化妆品。”詹尼弗没有表情地说,“我觉得,在乡村这有点太过分了。她的头发是金色的。
  我想她是个美国人。”
  “你以前看见过她吗?”波洛问。
  “哦,没有。”詹尼弗说.“我想她不是当地人。她自称是来参加午宴或者鸡尾酒会什么的。”
  波洛若有所思地望着她。他感到有趣的是,无论人家和她说什么,她都全盘接受。他温和地说:
  “但是她说的也许不是真话?”
  “哦,”詹尼弗说,“是的,我看不是实话。”
  “你很肯定你以前没有见过她吗?比如说,她是否有可能是学校里的一位学生化装了?或者是学校里的一位教师?”
  “化装?”詹尼弗有点迷惑不解。
  波洛把艾琳-里奇为他画的布朗歇小姐的素描放在她面前。
  “不是这个女人吧?”
  詹尼弗怀疑地看着他。
  “有点像她——但是我想不是她。”
  波洛点点头,心里在想着什么。
  没有迹象表明詹尼弗能够辨认出来这实际上是布朗歇小姐的素描。
  “你瞧,”詹尼弗说,“我真的没有仔细看她。她是个美国人,是个陌生人,而她又和我谈着球拍的事……”
  很清楚,在那以后,除了新球拍之外,詹尼弗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我明白了。”波洛说,“你在芳草地曾经看到过任何你在拉马特见过的人吗?”

  “在拉马特?”詹尼弗思索着,“哦,没有——至少——我想没见到过。”
  波洛立刻抓住她那微微有点怀疑的表情:“但是你不能肯定,詹尼弗小姐。”
  “呢,”詹尼弗抓抓前额,有点发愁,“我意思是,你总是见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像别的谁。你记不清他们像谁。有时你看见你以前见过的人,但你记不起他们是谁。他们对你说,‘你不记得我了’,这的确是十分尴尬的事情,因为你实在是记不起来了。我是说,你看见他们的脸孔,好像认得,但你记不起他们的名字,记不起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他们。”
  “这是事实。”波洛说,“是呀,这是事实。人们常常会有这种感受。”他停顿了片刻,又继续说下去,温和地触动了她一下,“比如说,谢斯塔公主,当你看到她时或许会认识她,因为你在拉马特时一定看见过她。”
  “哦,她那时在拉马特吗?”
  “很可能,”波洛说,“毕竟她是王室的一位亲戚。你可能在那里看见过她吧?”
  “我不曾见过。”詹尼弗皱着眉头说,“无论如何她不会露面跑来跑去。我意思是,她们都戴着面纱之类的东西。虽然我想在巴黎和开罗她们都不戴面纱。在伦敦,当然也不戴。”
  “不管怎样,你一点没有感觉到你在芳草地见到以前曾碰到过的人吗?”
  “没有,我肯定没有。当然大多数人看上去差不多,你可能到处都看得到他们。有的人长着一副奇怪的脸相,像里奇小姐那样,只有这种人,你才会去注意。”
  “我觉得你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里奇小姐吗?”
  “我真没有见过。必定有过什么人看上去像她。但这个人要比她胖得多。”
  “比她胖得多的人。”波洛若有所思地说。
  “你不可能想象里奇小姐会是个胖子。”詹尼弗边说边格格地笑起来,“她十分瘦小、雅致。无论如何,里奇小姐不可能在拉马特,上学期她因为生病没有来学校。”
  “其他的女孩子呢?”波洛问,“你曾见过这些学生中的任何一个吗?”
  “只有我原来认识的人。”詹尼弗说,“我原先认识她们当中的一两个人。你知道,我毕竟只在学校里呆过三星期,甚至连面熟的人也还不到一半。如果我明天碰到她们,大多数我都不认识。”
  “你应该对周围的事更加注意些。”波洛严肃地说,“一个人不可能注意每一件事。”詹尼弗争辩说。接着她又说:“如果芳草地继续办下去,我很想回去。务必请你替我在妈妈面前说句话。不过我想阻拦我的实际上是爸爸。住在这乡下真伤脑筋。没有机会提高我的网球技术。”
  “我向你保证我会尽力而为。”波洛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恐怖的大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雷诺被绑架非洲!我向你致意,你这神秘的大地!让我骑在骏马上穿越你那一望无际的空旷草原;让我骑在矫健的骆驼上穿越你那布满了炙热的石头的沙漠;让我在你的棕榈树下漫步,观看你的海市蜃楼美景;让我在你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思念你的过去,感叹你的现在,梦想你的未来。 [点击阅读]
恐怖谷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倒以为……"我说。“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他全神贯注地沉思,没有即刻回答我的抗议。他一只手支着头,面前放着一口未尝的早餐,两眼凝视着刚从信封中抽出来的那张纸条,然后拿起信封,举到灯前,非常仔细地研究它的外观和封口。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