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肖申克的救赎 - 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论作品而言,绝对的经典,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这样的书。
  论本书而言,两点不喜欢,一是书的装帧,不够完美,当然只是对我而言的;二是书名,可
  能为了多卖,很媚俗的把四季奇谭改成了肖申克的救赎,破坏了全书作品的整体性。没办法,中国的出版业就是这么商业,人民文学出版社也这样,可悲。
  全书由四篇小说组成,以四季为命题,不是金惯常的恐怖作品,但却是他最花心力和最有意义的作品。
  序言很棒,不是那种简单的作者介绍,通过对金的创作生涯的描述分析,反映出了通俗文学与传统严肃文学之间的鸿沟,以及像金这样的畅销作家的尴尬和苦恼。
  春天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赎》
  对于这个故事,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电影知晓的。小说反尔那么的有名,在电影出来前。而且,我在看过后还是觉得电影更优秀些,因为电影中的安
  迪比之小说中的更有一种人性伟大的光辉,是种更为向上的东西,脱出了单纯对生存的追求。例如,电影中安迪把自己锁在广播室中放音乐的一段,在书中是没有
  的,虽然身陷牢笼,依然难忘音乐的美好,对艺术的追求,既是对自由的追求,有时这种渴望超出了我们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惧怕,这正是我们生之为人的骄傲和伟
  大。
  小说中的安迪尽管还是坚韧而冷静,但却没有了电影中的理想化,换句话说,小说中的安迪更真实,更像我们普通人,虽然还是那样的不同,但他只是一个人了,不在是那个令整个监狱都感到他的存在的人,只是有点特别而已。
  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是那样的鲜明而立体,给人印象深刻,但书中这些大部分都戏份不重。当然,雷德除外。这种以叙述口吻讲故事的小说,总是令我不
  忍释卷,我特别喜欢这种平缓悠长,娓娓道来的文笔。仿佛在看一本残旧的老日记,一切都那么真实,不在是作家编造的故事,而是就发生在某个地方的事情。
  尽管我早已不止一次地看过电影了,但看到最后,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尤其是最后当雷德看安迪的信和最后的叙述,那最后的排比,实在是太棒
  了,那么自然平时,却又那样的鼓舞人心,读到这里,我总会感到拥有自由是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事,我甚至不需要其他,只要给我一个背包皮,一张单程车票,一个人
  踏上那未知的前途。我们是如此幸福,因为我们能自己行走,自己抉择,自由的呼吸,自由的歌唱,自由的自由着。这样的我们是不应该烦恼的,因为拥有人生最宝
  贵的东西,自由,路就在脚下,无论平坦还是崎岖,只要我们愿意,都可以向生活的目标前进。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希望都是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
  怀揣着希望上路,生活在脚下,梦想在前方。
  夏日沉沦——《纳粹高徒》
  人生如四季,人性亦如四季。
  四季之于人来说,夏季似乎是最为幸福的季节,经过冬日的严寒,春天的过度,夏季是最让人放松而愉悦的季节。夏天似乎总充满了色彩,让人迷醉。
  正象我们的人生,风光绚烂。但阳光背后总有阴影,人性内里也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虽然平时隐藏在我们各自的心中,不为人知,甚至不为我们自己所认识,这些
  东西从未从我们的心中消失,它们只是冬眠在深处,当时机来临,便悄悄的生根发芽,直到我们察觉,却已难以控制。
  托德是一个学校,老师,家长眼里标准的乖孩子,成绩出色,聪明有礼。但在好孩子的外表下,托德心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渴望,当他初次敲响
  杜山德的房门时,也许只是受普通男孩都有的好奇心的驱使,但慢慢的一切都不在受托德的控制,一时的好奇唤醒了他心中的阴暗面,从此,托德不在是以前那个单
  纯快乐的男孩了,虽然表面上还是那个优秀的好学生,但内心的矛盾,痛苦和煎熬,让托德不堪承受。
  杜山德表面是一个普通的独句居老人,平淡乏味的生活却随着一个男孩的到访而改变了。原来杜山德曾经是一个纳粹,是集中营里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但现在随着岁月的侵蚀,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他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狠辣和锐利,现在只是一个可怜的老酒鬼。托德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这个奇怪的男孩认出了
  这个曾经的杀人魔王,并以此相要挟,要杜山德讲述当年的往事。一开始杜山德感到恐惧而气愤,他恼怒于被这样的一个男孩随便的呼来呵去,但慢慢的杜山德
  逐渐着迷于对往昔的回忆,那些集中营的日子,让杜山德的心中的邪恶再度复活了。
  《纳粹高徒》,一开始我还对这个名字并不感冒,但看完之后,才感到这个名字的恰当。对于托德来说,无论心里承不承认,杜山德正是他心灵的导
  师,只不过是邪恶的导师。而托德之于杜山德,却是心中邪恶的唤醒者。托德恨杜山德,杜山德同样不喜欢托德,这是矛盾而奇妙的一对,他们改变了彼此的生活,
  彼此厌恶,却又互相依赖。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恐怖小说,但却比大多数的恐怖小说都阴暗,都令人惶惑。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邪恶的好奇和浅浅的渴望,正象人类的原罪,不可根除,不能逃脱。但愿我们不会遇见杜山德这样的老师。

  人心中的邪恶,正像阴影下的垃圾,只等着潮湿夏日的到来,便开始腐烂发霉。
  不在纯粹的秋天——《尸体》
  很久没有这么细细地读书了,而斯蒂芬金的小说是要仔细的读,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的,虽然这并不是一本恐怖小说,但字里行间的真诚,却是那些被人推崇的作品不能比拟的。
  大家都把这篇小说看作金的自传,是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纪念。我从其中却分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每个男孩13、14岁时的影子。
  我常觉得一个讲故事的人,首先,自己的心态应该是真诚的、坦率的。从这方面看,《尸体》比很多的此类小说都要出色得多。与那些看似童话般的童
  年故事相比,《尸体》要真实得多,也真诚得多。没有貌似甜蜜的回忆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小说中主人公的生活要灰色得多。破败的小镇,不和谐的家庭,几个不算
  那么铁的朋友。有时我想这才是我们曾经真实的生活。而不是长大后那些偶尔泛起的关于童年的梦境。当我们长大后,当年的往事总会不自觉的被我们镀上一层金
  色,讲给别人,也讲给自己听,就像秋日午后照在落叶上的那层阳光,灿烂而又迷乱,全然忘记它们也不过只是普通的枯叶,平淡无奇。
  《尸体》是我看过的最真切的关于往事的小说。往事并不都那么美好甜蜜或不堪回首。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有什么改变,像我们正经历的生活一样,只
  是一切都已陈旧遥远了。只是它已过去了,也许这才是它值得我们记住的原因,它毕竟是属于我们一个人的生活,金色的,黑色的,灰色的都是我们自己的。
  我是怀着激动而感慨的心情看完小说的后半部分的,这种感觉就像聊天中,有人突然说出了你一直想说,却忘了怎么表达的意思。金准确地抓住了这种
  感觉,以至我觉得小说中就是我的故事,同样是一个半封闭的小镇,同样几个当时天天混在一起,现在却不再合拍的朋友,同样无聊,没有目标的少年生活。小说中
  的主人公是幸运的,最终他找到了自己要的生活,而我似乎还迷失在少年时的森林中,找不到出口。
  本质上来说,我现在的生活与当年没什么两样,也许是因为从没经历过那样的一次旅程。寻找尸体的旅程,也是几个少年成长的旅程,经历了这个不在纯粹的秋天后,他们真正长大了,也就有了各自的生活,或沉沦,或奋进。那建立在少年懵懂基础上的友谊也不可避免的不在存在了。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分别的季节,曾经青涩,紧拥在一起的果实,已经成熟,注定要从树上脱落,各自奔向自己的前途。
  秋天的记忆值得珍藏,却不必留恋,也不须感伤,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成长。
  暮冬重生——《呼吸呼吸》
  就故事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特色,之所以吸引我读下去是斯蒂芬金独特的写作技巧。这种平淡冗长的叙述和描写在我刚开始读金的作品时,很不适
  应,虽然没有一句废话,却使得节奏变慢了,让人总有些受不了。但也许这正是金的高明之处,平淡中蕴涵着勾人的力量,仔细读来,让人一步步进入金描绘的情境
  中,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中,和他共同感受和体味所经历的一切,感主人公之所感,不正是恐怖小说希望读者能体会的最高境界吗。
  而这篇故事并不是金赖以成名的恐怖作品,虽然是《四季奇谭》中最接近恐怖小说的,却不是给人以惊恐的体验,而是平淡之中让人感动的生机勃勃的力量。
  冬日是万物具寂的时间,象征着死亡和消沉。正如主人公的生活,暮气沉沉,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是时间的流逝,没有其他。直到他加入那个神秘的俱乐
  部,生活中终于有了一丝的乐趣,虽谈不上令人兴奋,却也有趣。另外,还夹杂着些许的神秘。那栋古老的建筑和古怪优雅的老仆似乎总是伫立在远远的雾中,让人
  心中有莫可名状的好奇,忍不住要接近,但又总不能触及它的实质。一切在阴雪暮冬的季节。
  金讲的却不是主人公的故事。俱乐部有一个传统,每到圣诞节的时候都要有一个人来讲一个离奇的故事,这似乎是这个神秘的小团体一年中最重要的时
  刻,每个人都盼望着,而这次的故事,才是小说真正要讲给读者的。我不知道金用这样的结构用意何在,是小说中的故事切合主人公当时的环境和心态?还是为了让
  读者更好的融入其中,不自主的进入这个神秘的聚会,以更好的接受这个故事?似乎不是这些。
  这是一个母亲在意外死亡后,仍顽强地产下婴儿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一个冬夜,重点却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顽强和力量,在严酷环境下的奋进和重生。在故事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平静中的震撼,像湖面下的暗涌,平静的外表下蕴涵着惊人的力量。
  这也正切合了小说的标题,“呼吸,呼吸”。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和执着。是无望环境下的希望,冬夜里的萤火。从不放弃对生的追求,正是生命最伟大之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无声告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这个时候,与平常一样,母亲在莉迪亚的粥碗旁边放了一支削好的铅笔,还有莉迪亚的物理作业,作业中六个有问题的地方已经用对勾标了出来。 [点击阅读]
日常生活的冒险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读者可曾想象过接到这样来信时的辛酸味?信上说,你的某一尽管时有龃龉,但长期来常挂心间交谊甚笃的好友,不意在某个远如火星上的共和国的哪个陌生处所,原因不明,轻生自尽了。在弱小的兽类世界,想来也有像遇到较强兽类,将其坚实头颅,如同软蜜饯似地一下咬碎一类的残酷体验,但在人类世界,以我目前的想法,即此便是辛酸不过的体验了。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