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小老鼠斯图亚特 - 第七章帆船比赛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在中央公园的人知道了其中的一艘玩具帆船是由一名穿水手服的老鼠驾驶的,便都跑过来看。不久池塘的岸边就挤满了人,因此警察总部特地派来一名警察,宣布任何人都不要再往前挤了,可却没人理会他。中央公园里的人喜欢互相推来挤去,所有人中最激动的是拥有莉莲·B·沃拉尔号的男孩。他是个胖胖的,抑郁寡欢的十二岁男孩,名叫勒鲁瓦(Leroy)。他穿着一件蓝色的丝织外套,打着一条上面溅了橙汁的白领带。
  “回这儿来!”他对斯图亚特喊。“回来上我的船。我要你驾驶我的船。我一周会付你五美元,而且你每星期四下午都会放假,呆在你的卧室里听收音机。”
  “谢谢你为我提供了这么多的好条件,”斯图亚特回答,“但我在黄蜂号上很幸福——比我一生中在别的任何地方都要幸福得多。”斯图亚特说着,非常熟练地转动着舵轮,把他的纵帆船掉头面向出发点驶去,而勒鲁瓦正在那里用一根长长的小棍子去捅他的船,好让她转到比赛的起点处。
  “我来做裁判,”一个穿着淡绿色制服的男人说。“黄蜂号准备好了吗?”
  “准备完毕,先生!”斯图亚特摸了摸他的帽子,喊道。
  “莉莲·B·沃拉尔号准备好了吗?”裁判问。
  “当然,准备好了。”勒鲁瓦说。
  “向池塘北边的尽头开,到达后返回!”裁判喊。“预备,起航!”
  “起航!”岸边的人们一起跟着喊。
  “起航!”黄蜂号的船主喊。
  “起航!”那个警察大叫。
  两艘帆船朝池塘的北边驶去,海鸥们也跟过来,在头顶欢叫着。从第72街纷纷开来的出租车,不停地鸣着喇叭(它们都是横穿了半个美国才开到中央公园来的),西风唱着,把浪花泼洒到甲板上,也把如泡沫一样多的丢在水里的花生壳碎片卷起来,击打向斯图亚特的面颊。“这才是我要的生活!”斯图亚特自语道。“多好的帆船!多美的一天!多棒的比赛!”

  在这两艘船还没有开远之前,岸上就发生了一个事故。为了渴望能看清这场比赛,人们推挤得越来越厉害,所以虽然他们不想这么干,可还是把那个警察从水泥墙边狠狠地推进了池塘,他以一种坐着的姿势落到了水里,水一直没到他外衣的第三粒纽扣为止。他几乎完全被浸湿了。
  这个警察不是很高,很胖,但是他刚刚吃了一顿极其丰盛的大餐,而且他的坠落也激起了很高的大浪,所以打翻了不少的小船,令岸边的船主们先是惊愕,继而又开心地大笑起来。
  当斯图亚特见到涌过来的巨浪,忙往帆的支索那里跳去,可是却已经太晚了。黄蜂号上方倾来的大浪就像山一样高,浪涛汹涌着打上了甲板,把斯图亚特扫向一边,又击到了水里,每个人都以为他被淹死了。斯图亚特可不打算被淹死。他用脚使劲击打着水,用他的尾巴拼命平衡着身体,一两分钟后就又爬上了纵帆船,虽然身上又冷又湿,但却丝毫未损。当他坐回到舵轮旁,能听到人们在为他欢呼呐喊,“好老鼠,斯图亚特,好老鼠!”他回头看去,发现大浪已经把莉莲·B·沃拉尔号弄翻了,不过她很快就又立了起来,朝他的船这边开过来。于是他就把船停到边上等着,直到那艘船也开过来,和他一起开到池塘北边的尽头。斯图亚特把黄蜂号掉过头,勒鲁瓦也用他的小棍子把莉莲号拨了过来,于是两艘船就一起往终点开回去。
  “这场比赛还没有完呢,”斯图亚特想。
  第一个麻烦来了。他瞥了一眼黄蜂号的船舱,发现里面的气压计上的指数在飞速的往下降。在航海时这种情况只意味着一件事——暴风雨要来了。突然间,一团黑云扫向太阳,遮住了它,给大地蒙上了阴影。穿着湿衣服的斯图亚特冷得直发抖,他把他的水手衫推到了脖子上。他在岸边的人群中瞥见了黄蜂号的船主,便向他挥舞着帽子高喊:

  “暴风雨要来了,先生!风向正在转成西南,海水开始翻滚,气压计的指数在下降!”
  “别管天气!”船主喊。“还是先留心你前面飘来的船只残骸吧!”
  斯图亚特仔细察看了一下前面是否有风暴来临的迹象,可是除了浪尖是白色的灰色水浪外什么都没看到。这个世界好象变冷了,充满着恶兆。他又朝后面看了看,发现开过来一艘单桅船,她的船头在浪花里剧烈地摆动着。
  “当心,斯图亚特!当心你在做的事情!”
  斯图亚特竭力睁大眼睛看,突然,他看到就在黄蜂号的右边,有一只巨大的纸袋正从池塘的水面上飘过来。这个纸袋是空的,被风鼓得高高的,张着大嘴,就像一个洞穴一样。斯图亚特急忙转舵,但却太迟了:黄蜂号已经把她的船头斜帆扎进了纸袋里。随着一阵可怕的嘶嘶声,纵帆船的速度慢了下来,所有的帆也都被风猛烈地吹动着。就在那时斯图亚特听到了一阵撕裂声,看到了正向船的支索撞去的莉莲号的船头,感觉从船头到船尾都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在撞击。
  “撞上了!”岸上的人们喊。
  刹那间两艘船便可怕地纠缠到一起了。岸上的男孩子们蹦着高在那里尖叫。同时,那个纸袋突然漏了,水开始往里灌了。
  因为那个纸袋的关系,黄蜂号不能动了,莉莲·B·沃拉尔号也是,因为她的船头突起的部分插到黄蜂号的支索里去了。

  斯图亚特挥舞着手臂跑向他的大炮并开了火。然后他听到岸上的呼喊声,其中还有黄蜂号船主的声音。他正在大声地指导着该怎么做。
  “斯图亚特!斯图亚特!降下三角帆!降下支索帆!”
  斯图亚特往升降索跑去,拉下了三角帆和前桅支索。
  “把纸袋都扯下来!”船主喊。
  斯图亚特掏出了他的袖珍小刀,勇敢地砍向那个湿透了的纸袋,直到它从甲板上完全消失为止。
  “现在回到前桅支索那里,把帆张满!”黄蜂号的船主叫。
  斯图亚特抓住前桅支索帆的帆脚,尽可能地将其拉满。纵帆船慢慢地恢复了平衡,开始往前移动了。当她的帆的下部逆着微风张起来,她的栏杆也从莉莲号的船头突起处摆脱出来后,她便自由地往南驶去了。岸上发出了一片喝彩声。斯图亚特一面开着舵轮,一面大声回应着。他再回头看时,惊喜地发现莉莲号狂乱地扭动了一下后便炸裂了,岸上所有的人都在高叫。
  在斯图亚特的驾驶下,黄蜂号笔直地朝前开着,不久就开过了终点线。斯图亚特把她停在墙边,自己则被人带到岸上,被那些对他优秀的航海技术和勇敢行为的赞扬所淹没。那个船主兴奋地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他对斯图亚特自我介绍说,他叫保罗·凯里(Paulcarey),是一名牙医。他说他酷爱船模,而且也随时欢迎斯图亚特来驾驶他的船。每个人都来和斯图亚特握手——每个人都是,只除了那个警察。因为他又湿又气,没心情和一只老鼠握手。
  那天晚上斯图亚特回家后,他的哥哥乔治问他这一整天都去哪里了。
  “哦,在城里到处逛,”斯图亚特回答。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