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嫌疑人x的献身 - 第十一章 第1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出了都营新宿线条崎车站,草薙就取出手机。从通讯簿选择汤川的号码,按下拨话键。他把手机贴在耳上,环顾四周。下午三点这个不早不晚的时段人潮倒是挺多的,超市前面依然放着成排的脚踏车。
  线路很快就通了,草薙等着嘟声响起。
  但还没响起他就挂断了电话,因为他已经捕捉到要找的人。
  汤川坐在书店前的护栏上,正在吃冰淇淋,他一身白裤黑衣,戴着镜片略小的太阳眼镜。
  草薙越过马路,走近他的背后,汤川的眼睛似乎一直盯着超市周遭。
  “伽利略大师。”
  本想出声吓他一跳,但汤川的反应出乎意料地迟钝。他一边舔着冰淇淋,一边像慢动作镜头般地换换转动脖子。
  “你的鼻子果然很灵,难怪大家会揶揄刑警是狗。”他表情丝毫不变地说道。
  “你在这种地方做什么?慢着,我看不想听到“在吃冰淇淋”这种答案。”
  汤川报以苦笑。
  “我还想问你在这做什么。不过答案显而易见,你是来找我的吧?不,应该说,你是来探听我在做什么。”
  “既然你这么清楚就老实回答我,你在做什么?”
  “我在等你。”
  “等我?你在开玩笑吗?”
  “我可是认真得很。刚才我打电话回研究室,研究生说你来过。听说昨晚好像也来找过我,所以我猜只要在这儿等,你应该会现身。因为我想你应该已经从研究生那里听说我会来条崎。”
  汤川说对了。方才草薙去帝都大学的研究室一看,得知汤川和昨天一样外出。他之所以猜测汤川会来条崎,是根据昨晚从研究生那里听来的消息。
  “我是在问你,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草薙抬高了一点音量。他自认已经很习惯这个物理学家迂回曲折的说话方式了,却还是按乃不住烦躁。

  “哎,你先别急,要不要喝杯咖啡?虽然是自动贩卖机的咖啡,不过应该比我们研究室的即溶咖啡好喝。”汤川起身,把冰淇淋的蛋卷柯丢进附近的垃圾桶。
  去超市前面的自动售卖机买了罐咖啡后,汤川跨上旁边的脚踏车,径自喝了起来。
  草薙站着打开灌装咖啡,四下打量。
  “你别乱坐别人的脚踏车。”
  “不要紧,这辆车的车主暂时还不会出现。”
  “你怎么知道?”
  “车主把车停在这里后,就走近地下铁车站了。就算只是去隔壁一站,起码也得过个三十分钟,才会办完事回来。”
  草薙喝了一口咖啡,一脸厌烦透顶的说道:“你就待在这种地方边吃冰淇淋,边看着这种事情吗?”
  “观察人性是我的嗜好,还蛮好玩的。”
  “少替自己吹嘘了,快解释给我听,你干嘛待在这种地方?你可别扯那种烂谎,说什么跟命案无关。”
  汤川听了身体一转,看着胯下脚踏车的后轮挡泥板四周。
  “这年头,在脚踏车上写名字的人好像不多了,大概是怕别人摸清底细会有危险。以前,几乎人人都会写上名字,不过时代一变习惯也跟着变了。”
  “你好像很在意脚踏车。我记得,你之前也说过这种话。”
  看汤川从刚才到现在的言行举止,草薙也开始明白他在意什么了。
  汤川点点头。
  “我记得关于现场弃置的脚踏车,之前你曾说那不太可能是故不疑阵,对吧?”
  “我是说,那种伪装毫无意义。如果要故意将被害者的指纹留在脚踏车上,那就犯不着烧毁尸体的指纹。事实上,我们也根据脚踏车的指纹查出了死者身份。”

  “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脚踏车上没有指纹怎么办?你们大概就查不出死者身份了吧?”
  汤川的质疑,令草薙沉默了十秒钟,他压根没想过这些问题。
  “不,”他说:“就结果而言,虽然是因为指纹和那个从出租旅馆失踪的男人的指纹吻合才查明身份,不过就算没有指纹应该也不成问题。我们还做了DNA鉴定,我之前应该也说过了吧?”
  “我知道。换言之,烧毁尸体指纹一事本身其实毫无意义。可是,如果凶手连这点都已事先计算在内的话怎么办?”
  “你是说凶手明知多此一举还故意烧掉指纹?”
  “对凶手来说当然一定有其用意,不过那并不是为了隐瞒死者身份。你有灭有想过,那或许是让你们以为,弃置一旁的脚踏车并非故布疑阵?”
  这个出人意表的意见,令草薙霎时瞠目结舌。
  “你的意思是,事实上那果然哈市故布疑阵?”
  “不过,我想不透故布疑阵的目的何在。”汤川从跨坐的脚踏车下来,“凶手想让你们以为死者是自己骑脚踏车去现场,这点应该毫无疑问。问题在于这样故弄玄虚有何意义。”
  “我的意思是其实死者并非自行前往,而凶手想隐瞒这点。”草薙说,“也就是说死者早已遇害,是凶手把尸体搬去那里。我们组长,就主张这个说法。”
  “而你反对这个说法,是吗?我记得你说过,嫌疑最大的花冈靖子没有驾照。”
  “如果有共犯那就另当别论了。”草薙回答。

  “好吧,这个姑且不提。我现在更在乎的问题,是脚踏车失窃的时间。你们似乎已确定实在上午十一点至晚间十点之间,但我听了倒是很奇怪。亏你们能把时间锁定得这么清楚。”
  “你跟我说有什么用,是车主自己这样说的。这应该不是什么复杂问题吧。”
  “你说到重点了。”汤川拿着咖啡罐朝草薙一指,“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找到车主?”
  “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因为车主有报案,所以比对一下报案资料就搞定了。”
  听草薙这么回答,汤川低声沉吟。即使透过太阳眼镜也能看出,他的目光很严肃。
  “怎么了,这次你又哪里不满意?”
  汤川凝视着草薙。
  “你知道那辆脚踏车失踪的地点吗?”
  “当然知道,因为就是我负责询问车主的。”
  “不好意思,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应该在这附近吧?”
  草薙回看汤川。他很想问汤川,为何要深究到这种地步?但他还是忍住了。汤川的眼中,正散发出每次专心推理时的那种敏锐光芒。
  走这边,草薙说着迈步走出。
  那个地点距离他们喝罐装咖啡的地方不到五十公尺,草薙站在一整排脚踏车前。
  “车主说她用锁链把车绑在这里的人行道栏杆上。”
  “是凶手剪断了锁链吗?”
  “应该是。”
  “那表示凶手事先准备了链条剪……”汤川说着望向整排脚踏车,“没挂链条的脚踏车好像比较多,既然如此,凶手为何要特意自找麻烦。”
  “这我怎么知道,也许只是凶手看中的脚踏车正好挂了锁链,如此而已。”
或许您还会喜欢: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