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相约星期二 -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莫里死后想火化。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夏洛特,他们都认为这样做最妥善。布兰代斯大学的拉比①,阿尔·阿克塞尔拉德——莫里的老朋友,他们请他来主持葬礼——来看莫里,莫里把火化的想法告诉了他。
  ①指犹太教主持仪式的神职人员。
  "阿尔?"
  "啊?"
  "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
  拉比听了直发愣。可莫里现在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越接近生命的终结,他越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个壳,仅仅是一具装有灵魂的外壳。它渐渐地枯萎成一堆毫无用处的皮肤和骨头,然后便可毫不费力地化去。
  "我们很害怕看见死亡,"我坐下后莫里对我说。我扶正他衣领上的话筒,可它还是不停地滑落下来。莫里又咳嗽起来。他现在不停地咳。
  "我那天看了一本书。里面说有个人在医院里死去时,他们立即用被单盖住他的头,把尸体推人了倾卸槽。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让它从面前消失,好像死亡会传染开似的。"
  我还摆弄话筒。莫里看了一眼我的手。
  "它不会传染的,这你知道。死亡跟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又咳了。我退后去看着他,随时做好应急的准备。莫里近来晚上的情形也不妙。那些夜晚真叫人提心吊胆。他睡不上几个小时就会被剧烈的咳嗽弄醒。护士们跑进卧室,捶打他的后背,想办法挤出他肺部的毒素,即使他们使他呼吸变正常了——"正常"是指依靠氧气机的帮助——这一折腾也会使他第二天疲惫不堪。
  氧气管现在插进了他的鼻子。我讨厌看到那玩艺。在我看来,它代表着彻底的无望。我真想把它拔出来。
  "昨天晚上……"莫里轻声说。
  昨天晚上怎么啦?
  "……我发作得很厉害。它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我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来。不能呼吸。胸口一直堵着。有一段时间我快要晕厥过去了……然后又有了某种宁静的感觉,我感到我已经准备好了。"
  他眼睛睁开了。"米奇,那是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感觉。一种既无奈又平静的感觉。我想到了上个星期做过的一个梦:我走过一座桥,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已准备好去任何一个地方。"

  但你没有去。
  莫里等了一会儿,他微微摇了摇头。"是的,我没有去。但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
  "这就是我们都在寻求的:平静地面对死亡。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这样去面对死亡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应付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最困难的?
  "与生活讲和。"
  他想看后面窗台上的木槿。我把它托举到他面前。他笑了。
  "死是很自然的,"他说。"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
  他望着木槿笑笑。
  "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他看着我。
  "你能接受吗?"
  是的。
  "很好,"他轻声说。"但你有回报。这是人类不同于植物和动物的地方。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他的声音变得粗糙起来。这通常表明他需要休息一会了。我把木槿放回到窗台,然后去关录音机。机子录下的莫里的最后一句话是: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对als的治疗目前有了一些进展:一种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有望获得通过。它并不能治愈患者,但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也许可以延缓几个月。莫里已经听说了这事,但他的病情已经太严重了。而且这种药的上市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对我不管用了,"莫里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从患病以后,莫里从未对治愈抱过希望。他非常现实。有一次我问他,如果有人能挥舞魔杖把他治愈,他还会成为以前的那个莫里吗?
  他摇摇头。"我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我已经是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我了。我有了不同的态度和观念。我更充分地感受着自己的身体——我以前没那么做。我还不同于以往地在思索一些重大问题,一些挥之不去的根本问题。

  "就是这么回事,你瞧,你一旦涉足这些重大的问题,你就没法抽身离开了。"
  什么是重大的问题?
  "在我看来;它们离不开爱。责任,精神,意识等范畴。今天我如果是个健康人,这些还将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它们将伴我一生。"
  我在想象一个健康的莫里:他掀去盖在身上的毯子,从轮椅上下来,我俩一起去附近散步,就像当年在校园里一样。我突然意识到,看见站着的莫里是十六年前的事了。已经十六年了?
  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怎么做?我问。
  "二十四小时?"
  二十四小时。
  "我想想……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皮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就这些?
  "就这些。"
  太普通了。毫不奢侈。我听了真有些失望。我猜想他会飞去意大利与总统共进午餐,或去海边,或想方设法去享受奇异。奢侈的生活。几个月躺下来,连脚都无法动弹——他竟然在极普通的一天里找到了那份完美。
  但随后我意识到了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在。
  那天当我离开时,莫里问他能不能提一个话题。
  "你弟弟,"他说。
  我心里一震。我不知道莫里怎么会知道我的心病的。我几个星期来一直在给西班牙的弟弟去电话,我得知——他的朋友告诉我——他正往返于西班牙和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医院。
  "米奇,我知道不能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是痛苦的。但你应该平静地看待他的愿望。也许他是不想烦扰你的生活。也许他是承受不了那份压力。我要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要由于我的死而毁了它。"

  可他是我弟弟,我说。
  "我知道,"莫里说。"所以你会伤心。"
  我脑海里又出现了八岁时的彼得,他金色的鬈发蓬成可爱的球状。我们在隔壁的院子里摔跤,泥草透过牛仔裤弄脏了我们的膝盖;我回想起他对着镜子唱歌,拿着梳子当话筒;我还想起我俩躲迸阁楼小屋,藏在那里考验父母亲的能耐,是否找得到我们吃晚饭。
  随后出现了成年的他,拖着羸弱的身躯远离亲人,化疗使他骨瘦如柴。
  莫里,我问,他为什么不想见我?
  我的老教授叹了口气。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在商业上,人们通过谈判去获胜。他们通过谈判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爱却不同。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
  "你有过和弟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你不再拥有这份感情了。你想把它要回来。你从未想让它结束。可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结束,重新开始,结束,重新开始。"
  我望着他,所有的死亡我都见到了。我感到茫然无助。
  "你会回到你弟弟的身边的,"莫里说。
  你怎么知道?
  莫里笑了,"你回到了我身边,是不是?"
  "我那天听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莫里说。他闭了一会眼睛,我等他往下说。
  "故事讲的是一朵在海洋里漂流了无数个春秋的小海浪。它享受着海风和空气带给它的欢乐——这时它发现,它前面的海浪正在撞向海岸。
  "我的天,这太可怕了,小海浪说。我也要遭此厄运了!
  "这时又涌来了另一朵海浪。它看见小海浪神情黯然,便对它说,你为何这般惆怅?
  "小海浪回答说,你不明白!我们都要撞上海岸了。我们所有的海浪都将不复存在了!你说这不可怕吗?
  "那朵海浪说,不,是你不明白。你不是海浪,你是大海的一部分!"
  我笑了。莫里闭上了眼睛。
  "大海的一部分!"他说着,"大海的一部分。"我看着他呼吸,吸进呼出,吸进呼出。
或许您还会喜欢: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0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