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无影灯 - 第一章0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01
  “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
  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
  “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
  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
  “换人了,换的是谁?”
  “好像是直江医师。”
  “直江医师!”
  阿薰顿时欢叫起来。
  “你怎么啦?”
  “不,没什么……”
  被伦子反问,阿薰慌忙住了口。
  伦子是正式护士,今年24岁。阿薰是见习护士,今春刚刚进入准护士培训班学习,年龄18岁。
  “412号的石仓老人还在喊疼。”
  石仓由藏今年68岁,曾在中目黑地区开过寿司餐厅,几年前退下来,把生意交给了儿子儿媳妇。
  就在一个月前的9月末,他住进了离涩谷最近的“东方医院”。由于胃部不适,曾在t大学附属医院住过20天左右。三天前从那里转院到了这里。
  “他总是伏着身子呻吟哼叫。”
  “家里来人护理吗?”
  “儿媳妇在这里。”
  伦子的视线离开病历卡,望着白墙陷入沉思。
  “直江医师在值班室吗?”阿薰在器械架前一边数体温计一边问。
  “大概不在那里。”
  “他不是值班吗?”
  “刚才出去了。”
  “出去了?”阿薰反问,伦子心烦地转过脸去。“负责值班,还能到别处去?”
  “听说在这里。”
  伦子指着写字台前墙上贴着的那张小纸条说。纸条上毛毛草草地写着“直江,423—2850”。
  “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好像是酒吧。”
  “酒吧?这么说他喝酒去啦?”
  “很可能。”
  伦子毫不在意地说着,又开始了她的装订病历工作。阿薰停下手中擦拭体温计的活计,向伦子反问。
  “值班时能去喝酒吗?”
  “当然不能。”

  “那他……”
  “他经常这样。”
  见习护士阿薰从上个月才正式加入值夜班的行列,这回是首次同直江医师一起值班。
  “那家酒吧在医院附近吗?”
  “详细情况我不太知道,不过听他说就在道玄坂这边。”
  从医院到道玄坂步行也不过10分钟。
  “可是你怎么知道那里是酒吧呢?”
  “他从那里回来时,总带着一股酒气。”
  “当真?”
  “若是不信,你就挂个电话问问。”
  伦子装订完病历卡,又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拿出住院名牌和白墨来。
  “反正石仓老人正在喊疼,挂就挂。”
  阿薰像为自己辩解似的瞧了瞧纸条上的号码。
  “如果专为石仓老人的事而询问他,你就算了吧。”
  “可是,他正在折腾着。”
  “先给他服次药,劝他稍微忍耐一下。”
  “不问医师也可以吗?”
  “常规药没有问题。”阿薰正在犹豫时,伦子对她说。
  “问不问都一样,反正是鸦片酶。”
  “鸦片酶不是麻醉药吗?”
  “是麻药中最强的一种。当然也因为它镇静效果最佳。”
  “上面允许注射这种药吗?”
  “没什么不允许的。”
  伦子往毛笔上蘸了些白墨,又在报纸上掭了几下。
  “那老爷子是胃癌吧?”
  “是啊。”
  “听说癌病不疼,可是,也有像他这样疼痛的人。”
  “他的癌不仅仅长在胃部,而且扩散到了后背,压迫着腰部神经。”
  “这么说即使给他做手术也无济于事了?”
  “正因为无法医治,才被大学医院退了出来,转院到咱们这里的。”
  “太可怜啦!”
  当了半年护士,阿薰见多识广了。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她初次经历,所以这一切都使她感到新奇和有趣。
  “他还能活多久呢?”
  “直江医师说顶多能活两三个月。”
  “老爷子不知道这些吗?”

  “他本人当然不知道。家里的人是知道的。”
  “这么说,他只有等死喽!”
  “结果也只能是这样。”
  伦子拿起笔,往黑色木牌上用白墨写上今天刚刚住院的患者名:室矢常男。字迹很漂亮。
  “刚才说的话对老爷子可要保守秘密哟。”
  阿薰可没有这份胆量敢把这样恐怖的消息直接告诉本人。当她正以严肃表情允诺时,病房的叫人铃响了,号码是412。
  “是石仓老人那里。”
  “带去两片普鲁巴林药片,就说可以止疼。”
  “是。”
  阿薰从急救箱里拿出包在红色纸包里的普鲁巴林朝走廊方向跑去。
  东方医院从名字上看倒是不小,其实,它不过是个由院长行田佑太郎经营的私人医院。它坐落在环城6号线与玉川路交叉处稍微靠前一点的地方,这座大厦地下有一层,地上有六层。一楼有260多平方米,它以各科门诊室为中心配以候诊室、挂号室、药房、x光室、手术室等。二楼有:理疗室、门诊检查室、医疗部、院长室、事务室等。从三楼到六楼全是病房,共有70个床位。
  门诊患者多寡不定,每天平均总有一百五六十人。门前的业务招牌上写着: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整形外科、皮肤科、泌尿科、放射科等一大堆,实际上,常任医师只有内科的河原医师、外科的直江医师和小桥医师,加上小儿科女医生村山医师等四人,算上院长也不过五人。整形外科由直江医师兼任,妇产科和泌尿科每周有两次m大学医院的医师前来助诊。
  护士包括正式护士、准护士、见习护士等22人。院长行田佑太郎曾专攻内科,最近几年也不到门诊室来看病,所有业务都交给挚友河原医师,他本人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医务以外的东京都议员、医师协会理事的工作上面了。
  他一张口便抱怨说经营医院不赚钱,但在这一带甚至整个东京,从个人经营这一点上看,他的医院也够大的了。
  夜间安排两名值班护士,因为这里被指定为急救医院,所以医院正门一直开到晚上8点,此后便都关门了。如有急诊患者,必须按大门旁边的门铃。

  那天晚上病人仿佛晓得值班医师不在医院里,异常安静。
  除了石仓老人在病房里喊疼以外,那个因脑震荡住院的青年杉本说他浑身发冷,给了两片感冒药之后,一切都平静了。
  在门诊方面,有四名患者没赶上正常工作时间,5点多了才来到,其中两人只是包扎纱布的轻伤,另两名是注射营养剂和治疗湿疹的药物而已。
  大约每两天就要抬来一个急救患者,而今晚则没有。
  根据医师法,8点钟前像伦子这样不经医师许可,擅自给患者感冒药、换纱布都是违法的。但是,这类小事伦子从不一一同直江联系。虽然名义上叫做处置,但其内容是千篇一律的,即使真给直江医师挂电话,他也肯定会说:“按照以前的方法处理一下就可以了。”
  9点钟,给病房关完了灯,直江医师仍未回来。
  于完了夜班工作该做的事以后,伦子接着读那本畅销书——某女作家描写爱情的一部小说。阿薰也拧开电视开关,开始看起歌曲节目来。
  护士休息室在三楼电梯的右手,与入口正对面的窗户朝着大街,从左右分开20厘米的窗帘隙缝间可以看到夜光映照下的大街。
  9点30分,歌谣节目播放完了,阿薰伸了伸懒腰。她从早上8点来到医院,下午去准护士培训班学习,接着回来上夜班,紧张的一天使得年轻的阿薰疲惫不堪了。然而,她必须坚持学完两年课程才行。伦子的脸几乎埋在头发里,低垂着头热中于书本。阿薰站起来关掉电视后朝窗外望去。
  “直江医师还在喝酒?”
  “谁知道。”
  伦子抬起头来,书页已经掀过了三分之二。
  “你喝杯咖啡吗?”
  “好的。”
  阿薰敏捷地站起来,点着煤气。这房间靠里边角落上被白布帘遮着的地方有一张双层床铺和两个橱子,咖啡和茶杯都放在那里,阿薰从那里取出速溶咖啡和方糖,摆在桌面上。
  “放几块糖?”
  “一块就行。”
  电视刚一关上,夜街的轻微嘈杂声似乎又恢复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