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午夜凶铃 - 第四卷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亡的弟弟?”
  “我想应该是这样。”
  “可是那个预言又该怎么解释?怎么看都觉得那个老太婆是对着山村贞子叫‘你’啊!难道山村贞子也生了孩子?”
  “不知道。我相信老太婆的话,她大概也生了。”
  “会是谁的孩子?”
  “这种事我怎么会知道?喂,你别以为我什么都知道,我说的事情都只是推测而已。”
  (如果山村贞子真的生下孩子,那么会是谁的孩子?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龙司突然站起来,膝盖狠狠地撞上桌子底面。
  “已经过了中午,难怪肚子觉得好饿。浅川,我们去吃饭吧!”
  龙司一面揉着膝盖,一面走向玄关。
  浅川一点儿食欲都没有,但他很想问龙司一件事,于是陪他一起去吃饭。
  他想问龙司的是:出现在录像带最后画面中的男人是谁?
  浅川猜想那个人或许是山村贞子的父亲——伊熊平八郎,不过从她含有敌意的眼神来看,似乎又不太可能。
  浅川在荧屏上看到那个男人的脸孔时,身体不禁感到一股疼痛,同时还萌生一种莫名的厌恶。
  (那个男人的五官端整,尤其他的眼神看起来并不坏,为什么我会对他产生厌恶感呢?而且怎么看都不像是山村贞子在看自己至亲的感觉。
  在吉野的调查报告中也没有山村贞子和父亲对立的记录,反倒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很爱父母亲的女儿。)
  浅川觉得要找出这个男人的身份似乎不容易,经过将近30年的岁月,那男人的脸孔应该变了不少吧!
  (为了预防万一,我是否该叫吉野找出伊熊平八郎的相片?而且我要问问龙司对于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屋外的风呼呼地吹着,浅川和龙司弓着背跑进元町港前面的饮食店。
  “喝啤酒吗?”
  龙司不等浅川回答,就对着服务生大叫:
  “两杯啤酒!”
  “龙司,我们接下去谈刚才的事情。照你看来,你觉得那卷录像带到底像什么?”
  “我不知道。”
  龙司忙着吃烤肉,漫不经心地回答。
  浅川用叉子叉起香肠,将啤酒送到嘴边,他的视线越过窗户,看向对面的栈桥。
  东海汽船的售票处一个人影也没有,到处一片静寂。其他被困在岛上的旅客一定都躲在旅馆或民宿中,一脸担心地从窗口眺望晦暗的天空和海洋。
  龙司抬起头说:
  “你听过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脑海里会浮现什么事情吗?”
  浅川移回视线,说道:
  “嗯,留在心底的深刻画面会像倒带般,一幕幕地展开……”

  浅川曾经在书上看过一个作家的经验谈,那个作家在山路上开车时,因为方向盘操控错误,连人带车滚落到深谷底。
  当车子从道路上飞窜出去,悬浮在半空中的那一瞬间,作家知道自己即将死亡,这时,这一生中所经历过的留有深刻印象的画面顿时清晰无比地掠过脑海。
  后来,作家奇迹般捡回一条命,出事时的亲身经验鲜明地留在他的记忆中。
  “你的意思是说,那卷录像带就是这种东西?”
  龙司朝服务生挥挥手,又要了一杯啤酒。
  “我只是这样联想。因为录像带里的画面捕捉的都是山村贞子的超能力或思绪强烈运作的一瞬间,或许我们可以说,那是她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画面。”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
  龙司不等浅川说完,立刻回答:
  “是的,这种可能性很大。”
  (山村贞子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吗?她在死亡的一瞬间,飞掠过脑海的各种画面就以这种形式留在世界上?)
  “她是怎么死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出现在录像带最后画面中的男人跟山村贞子是什么关系?”
  “不要什么事情都问我嘛!我也有一大堆事情搞不清楚。”
  面对龙司的抱怨,浅川露出很不服气的表情。
  “你也该用用自己的头脑嘛!大少爷,你太依赖别人了,如果我发生不幸,只剩下你一个人去解开谜底的话,你怎么办?”
  龙司边吃边嘀咕。
  (怎么可能?
  最有可能的是我先死,留下龙司一个人去解谜,哪有可能出现倒过来的情况?)
  浅川对这一点非常有自信。
  他们一回到通讯部,早津立即对他们说道:
  “有一位吉野先生打过电话来,他说他人在外面,10分钟之后会再打来。”
  浅川一屁股坐到电话前面,在心中祈祷吉野有好消息通知他们。
  不久,铃声响了起来。
  “我刚才打了好几次电话……”
  吉野语带责备地说道。
  “对不起,我出去吃饭了。”
  “收到传真了吗?”
  吉野原先责难的语气消失得无影无踪,隐约透着一份体贴。
  “嗯,谢谢你给我们提供那么多线索。”
  浅川把话筒从左手换到右手。
  “现在怎么样了?查到山村贞子后来的行踪了吗?”
  吉野停顿了一下,才说:
  “没有,线索断了。”
  听到这句话,浅川的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

  龙司一屁股坐到榻榻米上,把两只脚伸向前方,十分有趣地看着浅川的脸从有所期待到充满气愤,最后明显地转变成绝望。
  “你说‘线索断了’是什么意思?”
  浅川颤抖着声音问道。
  “和山村贞子同期进入剧团的练习生中我联络到4个人,我打电话问过这4个人,可是没有人知道有关山村贞子的任何事情。这几个人都已经50多岁了,他们的说法都一样,自从剧团的重森先生死后,再也没人见过山村贞子。此外,我完全找不出与山村贞子有关的情报。”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不要这么说,你那边……”
  “我明天晚上就要面临死亡的命运了,不只是我,我老婆和女儿的死亡期限也在星期天早上11点。”
  “喂,你竟然把我给忘了,真讨厌。”
  龙司在后面插嘴说道。
  浅川不理会他,继续对吉野说:
  “总有其他办法可以想吧!除了那些练习生之外,或许还有人知道山村贞子的消息。喂,这件事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性命……”
  “未必真的是这种结局啊!”
  “你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或许在期限过后,你依旧活蹦乱跳、完好如初。”
  “你还是不相信这件事吗?”
  浅川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你要我百分之百相信才是强人所难。”
  “吉野先生,你听着!”
  (我究竟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说服这个男人呢?)
  “我自己也对那些可笑的咒文存疑……不过现在就像一把手枪里装了一发子弹,它有1/6的几率会射出子弹,在这种情况下,我还会拿枪抵住自己的太阳穴、扣下扳机吗?换做是你,你会把家人卷进危险的俄罗斯轮盘赌局之中吗?我想,你也会将枪口朝下,甚至想把整支手枪丢进大海里去,不是吗?”
  浅川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段话。
  这时,龙司突然夸张地大叫:
  “我们真是傻瓜!傻瓜……”
  浅川用手捂住话筒,回头呵斥龙司道:
  “少�K簦“簿惨坏愣�。”
  “怎么回事?”
  吉野压低声音问道。
  “没什么。吉野先生,求求你,我现在能依靠的……”
  浅川话还没说完,就被龙司一把拉住手臂。
  他满怀怒气地回过头,正想开口大骂时,却看见龙司露出一脸认真的表情。
  “我们都是大傻瓜,我跟你都不够冷静,才会忽略掉这一点……”
  龙司低声说道。
  “吉野先生,你等一下。”

  浅川说完放下话筒,对着龙司问道:
  “你疯啦?”
  “我们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么简单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按照年代去追踪山村贞子的行踪,我们可以倒过来呀!为什么不锁定B4号房去追查?或者锁定别墅小木屋、南箱根太平洋乐园……”
  浅川露出惊愕的表情,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拿起话筒说:
  “吉野先生。”
  电话彼端的吉野没有挂断电话,仍然耐心地等候。
  “请你先把剧团这条线索搁在一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请你去查一查。以前我跟你提过南箱根太平洋乐园的事情吧?”
  “嗯,那是一家休闲俱乐部。”
  “根据我先前的调查,那里大约在10年前盖起高尔夫球场,俱乐部是附带设施,目前的设施应该已经很完备了。现在我要你去查的是,在南箱根太平洋乐园盖起来之前,那边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浅川可以听到吉野在电话那头奋笔疾书的声音。
  “能够有什么事?那只不过是一座高原而已呀!”
  “可能有,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龙司拉了拉浅川的袖子,对他说道:
  “还有那栋建筑物的配置图。如果在太平洋乐园盖起来之前,那块土地上有其他建筑物的话……你告诉接电话的人,你要那些建筑物的配置图。”
  浅川交代完毕便挂上电话,并在心里祈祷吉野一定要找到线索。
  10
  10月18日星期四
  风势又增强了几分,白云在一望无际的天空里低低流动。
  21号台风昨天傍晚经过房总半岛,消失在东北方的海面上,刺眼的蔚蓝海景重新在秋日晴空下露脸。
  浅川怀着即将赴刑场的心情站在甲板上眺望着浪头,伊豆高原的线条在半空中缓缓伸展开来。“死亡期限”就快到了,现在是上午10点,再过12个小时,浅川就要和这个世界道别了。距离他在别墅小木屋看那卷录像带已经过了一个星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让浅川有很深刻的感受。他在短短一星期内体验了一般人可能花上一辈子也没办法体验的恐惧,难怪会觉得这段时间十分漫长。
  浅川先前由于情绪过度激动,在电话中斥责吉野调查的脚步太慢,现在冷静下来,他反倒非常感谢吉野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
  (如果由我自己四处奔走、调查的话,可能会因为过度慌张而迷失正确方向,陷入死胡同……由此看来,这个台风倒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浅川手上的三张传真稿是目
或许您还会喜欢: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