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午夜凶铃 - 第三卷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飞翔剧团’。”
  “大岛高中?”
  吉野停下笔,皱起眉头。
  “浅川,你现在是从什么地方打电话回来?”
  “伊豆大岛的差木地。”
  “预定什么时候回来?”
  “当然是越快越好�#�
  “你知道台风要来了吗?”
  吉野忽然觉得这件事紧迫得有点儿不真实,而且挺有趣的。“死亡期限”就在后天晚上,但是当事人有可能被关在大岛出不来。
  “海陆交通状况怎么样?”
  浅川还不知道详细的天气情形。
  “还不是很清楚,不过看样子准会停驶。”
  “停驶?”
  “希望不会。”
  由于一直忙于调查山村贞子的事情,浅川根本没时间注意台风消息。
  在栈桥上,他没来由地产生一股不祥的预感,现在又直接听到“停驶”两字时,不禁感到危机更加迫近。
  浅川突然默不出声。
  “喂,你不要担心,事情还没有定论……”
  吉野试着缓和紧张的气氛,刻意扯开话题,接着又问:
  “山村贞子18岁之前的经历,你已经查到了吗?”
  “大致查到了。”
  浅川站在电话亭内一边回答,一边侧耳倾听外面的风声和浪涛声。
  “有没有其他线索?总不会只查到‘飞翔剧团’吧!”
  “就只有这样而已。山村贞子,1947年出生于伊豆大岛的差木地,母亲志津子……啊!这个名字也请你记下来。山村志津子在1947年时是22岁,她把刚生下来的贞子交给母亲带,自己跑到东京……”
  “她为什么把婴儿留在岛上?”
  “为了男人呀!你记一下‘伊熊平八郎’这个名字,他当时是T大学精神科的副教授,同时也是山村志津子的爱人。”
  “这么说来,山村贞子是志津子和伊熊平八郎所生的?”
  “这一点我们还没有找到证据,不过我想应该是这样没错。”
  “他们两个人没有结婚吗?”
  “嗯,因为伊熊平八郎已经有老婆了。”
  (原来是外遇啊!)
  吉野用舌头舔着铅笔尖。
  “我知道了,接下去呢?”
  “1950年,志津子回到暌违3年的故乡和贞子团聚,在这里生活了一阵子。可是在那一年年底,志津子又离家了,只不过这次她连贞子也一起带走。
  “尔后的5年,志津子和贞子住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山村志津子在岛上的一个堂弟听说后来志津子成了名人,声名大噪。”
  “发生什么事情了?”
  “不知道。她堂弟只听到一些有关志津子的传闻,当我递出报社的名片之后,他却说:‘这件事你们应该比我们家的人知道得更清楚。’听他说话的口气,志津子和贞子好像在1950到1955年这5年中做了一些让媒体大为震惊的事情,不过这里毕竟只是一座小岛,本土的信息很难传进来。”

  “你的意思是要我去查证吗?”
  “嗯,你真聪明。”
  “混账家伙!这种事一听就知道了。”
  “还有,1956年志津子带着贞子回到故乡,但是她却变成一个陌生人,连堂弟问话也不回答,只是闷闷地念着外人听不懂的话,最后竟然跳进三原山的火山口自杀,当时她才31岁。”
  “你是要我连同志津子自杀的原因也一起查?”
  “拜托你了。”
  浅川握着话筒,低头乞求道。
  如果他真的被困在这座岛上,惟一能依靠的人只有吉野了。
  浅川很后悔来到伊豆大岛,他和龙司同时困在这种地方实在是不智之举。
  (像差木地这种小村落,龙司一个人来调查就够了。我应该留在东京与龙司联络,然后跟吉野分头调查,效率可能会更好。)
  “该做的我都会去做。不过,你不觉得人手越来越不够吗?”
  “我会打电话给小栗总编,问他能不能调拨一些人手给我。”
  “嗯,那你就去试试吧!”
  说起来好听,其实浅川一点儿自信都没有。
  这一阵子小栗总编一直在抱怨编辑人手不足,他不太可能会将已经不足的人力再拨一些到这种诡异事件上头。
  “对了,志津子自杀后,她的女儿贞子就留在差木地,由志津子的堂弟照顾。那个堂弟现在经营民宿生意……”
  浅川觉得没必要告诉吉野他和龙司现在就投宿在那家民宿,于是略过这一点不谈。
  “贞子在小学四年级时,预言三原山第二年会爆发,立刻在校内变成名人。你听好,1957年,三原山真的在贞子预言的时间爆发了。”
  “太厉害了!果真有这种人存在,根本就不需要地震探测器啦!”
  贞子预言成真的传闻遍及整座岛,三浦博士的情报网也因此掌握到这个讯息。
  “那件事情之后,贞子就经常应岛上居民的请托预言事情,可是她从不答应,并露出一副她根本就没有预言能力的样子。”
  “她是谦虚吗?”
  “这就不知道了。高中一毕业,贞子迫不及待地上东京去,其间只寄过一张明信片给照顾过她的亲戚。明信片上写她参加‘飞翔剧团’的入团考试,从此她便了无音讯,岛上没有人知道她住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你的意思是,目前只能从‘飞翔剧团’这条线索去寻找她的行踪?”
  “是的。”
  “你注意听着,我再跟你确认一次。我要调查的事情是山村志津子为何会被传播媒体大肆报道,以及她跳进火山口的理由,还有她女儿贞子18岁进入剧团之后做了什么事……哪件事情要优先?”
  “什么?”
  “我是问你,我该先从母亲着手?还是先调查女儿的事情?你已经没多少时间了,不是吗?”(和这整件事情最有直接关系的,当然是山村贞子的后半生。)
  “那就请你先从女儿的事情查起。”
  “我懂了,明天我立刻到‘飞翔剧团’跑一趟。”
  浅川低头看看手表,现在才下午6点多,剧团的排练场应该还是开放的。
  “吉野先生,请你今天晚上就行动。”
  吉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说:
  “浅川,你也替我想想,我还有其他工作要做哪!今天晚上有一大堆稿子要赶出来,明天……”
  吉野说到这里便停住了,因为再说下去就像是有意施恩于人似的,何况他一向扮演一个很有男子气概的人。
  “这些事就请你多费心了,你也知道我的‘死亡期限’就在后天啊!”
  事到如今,浅川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默默地等着吉野回答。
  “唉!你总是这样……真拿你没办法,我知道了。我尽可能今天晚上想办法,但是我不敢跟你打包票哦!”
  “谢谢,我会记得你的大恩大德。”
  浅川低头致意,正要放下话筒之际——
  “喂,等一下啦!我还有重要的事情没问。”
  “什么事?”
  “你看过的那卷录像带和山村贞子到底有什么关系?”
  浅川深深吸了一口气,说:
  “就算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
  “你就说来听听嘛!”
  “那些影像不是摄影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由山村贞子的眼睛看到的影像,和她脑中的片断影像组合而成。”
  “啊?”
  吉野顿时说不出话来。
  “你不相信会有这种事吧!”
  “你是说……就像用超能力写字那一类事情?”
  “用超能力写字来形容还不是很贴切,因为她是利用超能力将意念投射在电视上,应该叫‘念照’吧!”
  “念照”和“捏造”有谐音之妙,吉野不禁感到好笑。
  浅川能理解吉野那忍不住想笑的心情,因此他默默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爽朗笑声。

  晚上9点40分,吉野在四谷三丁目下了丸之内线地下铁,从月台爬上楼梯的途中,他的帽子几乎被强风吹跑。
  他用双手压住帽子,环视四周,结果他要寻找的消防署就在角落里,不需一分钟就到达目的地了。
  “飞翔剧团”的招牌旁边有一道通往地下的楼梯,一群年轻男女提高嗓子念台词、唱歌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吉野每踩下一步,铁制楼梯就发出冬冬的声音。
  (如果这个剧团的资深演员对山村贞子没有印象的话,所有线索可能就此中断,一个超能力者的半生也将被埋没在黑暗中……)
  “飞翔剧团”创立于1957年,而山村贞子是在1965年入团的。当初创立这个剧团的成员一直到现在仍留在团内的共有4人,包括身为剧团代表,同时又是作家兼演员的内村在内。
  吉野将名片递给一个站在练习场入口处的年轻练习生,请他帮忙叫内村出来。
  “老师,M报社的人想见您。”
  练习生以演员特有的响亮声音,呼叫坐在墙边看大家排演的内村。
  内村惊讶地回过头,得知来者是报社的采访人员之后,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走向吉野。
  内村一边走,一边在心中忖度对方是否来采访一个星期后就要公演的戏剧的排练情形。
  先前M报社从来没有特别看重“飞翔剧团”,因此内村想趁这个机会好好巴结对方。然而当他知道吉野的真正来意之后,马上就失去兴致,露出一副没空招待的嘴脸。
  内村环视排练场一周,视线落在一个坐在椅子上、看起来五十几岁的小个子男演员身上,然后以尖锐的声音叫道:
  “阿真!”
  吉野听到内村像女人一般尖细的声音,又见他纤细、修长的手脚,不禁感到心头发麻,他觉得这个男人跟自己是完全不同的“异类”。
  “阿真,你不是第二幕之后才上场吗?既然如此,你就帮我把山村贞子的事情说给这位先生听吧!你还记得那个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的女人吧!”
  吉野曾经在电视放映的西片中听过这个被称为“阿真”的男演员的声音。有马真在配音界比舞台上活跃多了,他也是“飞翔剧团”仅存的创始成员之一。
  “山村贞子?”
  有马真把手放在半秃的额头上,慢慢回想25年前的点点滴滴。
  “啊!那个山村贞子啊……”
  “既然你想起来了,我现在正忙,你就把客人带到我二楼的房间去谈吧!”
  内村轻轻点一下头,便走向其他演员
或许您还会喜欢: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在黑暗中蠕动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的年代已经忘记。就连是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旅程也已想不起来。那时我刚过二十,每天在颓废中生活,当时怀疑人生的态度与刚体会到的游戏感受莫名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记忆也就更加模糊不清了。那是艘两三百吨,包着铁皮的小木船。我横躺在二等船舱中。这是位于船尾,依照船体呈环状的铺有榻榻米的房间。 [点击阅读]
夜城7·地狱债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黑暗而又神秘的领域,位于伦敦市内。不论是诸神与怪物,还是人类与生灵,都会为了许多私密的理由来到这个病态的魔法境地,追求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梦想与梦魇。这里的一切都有标价,商品不会太过陈旧。想要召唤恶魔或是跟天使做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是别人的灵魂?想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或是纯粹只是变得大不相同?夜城随时敞开双臂,面带微笑地等着满足你的需求。 [点击阅读]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