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舞舞舞 - 第0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为了消磨时间,我在宾馆里东转转两看看,直到日暮。我巡视了饭厅和酒吧,窥看了游泳池、蒸汽浴、健身俱乐部和网球场。去购物中心买了本书,在大厅里张望一番后,去娱乐中心玩了几场电子游戏。如此一来二去,不觉到了黄昏时分。简直同游乐园无异,我想,世间居然有这等消磨时间的方式。
  之后,我走出宾馆,在暮色苍茫的街头慢慢行走。走着走着,关于这一带环境的记忆渐渐复苏过来。在过去那家海豚宾馆投宿的时候,我每天百无聊赖地在街上走来转去。连哪里拐过是何所在都大致记得。老海豚宾馆没有饭厅——即使有恐怕也不至于产生在那里用餐的情绪——我和她(喜喜)时常同去周围饭馆吃饭。此时,我以一种偶然路过旧居附近似的心情,沿着依稀记得的街口一路走去,走了一个小时。天色渐黑,已经可以明显地感到寒意,紧紧附在路面上的积雪,在脚下“吱吱”作响,好在没有风,走路不无快意。空气凛然而澄澈,街头到处如蚁冢般隆起的、被汽车废气染成灰色的雪堆,也在夜晚的街灯下显得那般洁净而富有幻想意味。
  较之往日,海豚宾馆所在地段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当然,这里说的往日也只是4年多一点之前。当时我见过或出入过的商店饭店大致是老样子,街头的气氛也基本一如既往。然而一眼即可看出,这周围一带正处于蜕变过程中。好几家店铺已经关门,门上挂着“准备拆建”的木牌。事实上也有正在施工的大型建筑物。汉堡牛肉饼店、名牌服装店、西方汽车陈列馆、院子里栽有沙椤树的全新造型咖啡店、大量使用玻璃建材的式样新颖的写字楼……这些以前所没有的新型店铺和建筑一个接一个平地而起,气势不凡,仿佛要把旧有建筑物——古色苍然的三层楼房、布帘飘摇的大众食堂、经常有猫在火炉前睡午觉的糕点铺等——一举挤走为快。这些建筑如小孩换牙那样新旧共存,在街头形成一种奇妙的景观。银行也开设了分理处,恐怕都是新海豚宾馆的波及效应。那庞大的宾馆突如其来地降生在这几乎沦为遗忘角落的再普通不过的街道上,自然要使这里的平衡大受影响。人流递变,活力萌生,地价上涨。
  这种变化或许是综合性的。就是说,新海豚宾馆的出现只是街道变化的一个环节,而并非它的出现给街道带来变化,譬如实施长期计划的城市再开发便是如此情形。
  我走进以往曾来过的饮食店,喝了点酒,简单吃了点东西。店里又脏又吵,但味道可口,且便宜。我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往往尽可能选择嘈杂的地方,这样才觉得心里坦然,又不寂寞,独自说点什么也不至于被人听去。

  吃罢饭,还是觉得不大满足,又要了壶酒,我一边把热乎乎的日本酒缓缓送入胃中,一边思忖:自己在这种地方到底算干什么的呢?海豚宾馆已不复存在,不管我对它有怎样的需求,反正海豚宾馆早已荡然无存,不复存在。其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星球大战》中的秘密基地般滑稽好笑的高度现代化宾馆。一切都只是烟消云散的梦幻。我不过做了一场梦,梦见被毁坏得形迹全无的海豚宾馆,梦见出走后下落不明的喜喜。不错,很可能有人在那里为我哭泣,但那也早已成为过去。那个场所早已空无一物。夫复何求?
  是啊——我想(也可能是自言自语),的确是这样。这里已空无一物,这里已没有任何我所希求的东西。
  我双唇紧闭,久久地盯视着台面上的酱油壶。
  长期过单身生活,势必养成多种习惯:盯视各样东西,有时自言自语,在人声嘈杂的饭店里吃饭,对半旧的“雄狮”依依情深,而且一步步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走出饮食店,赶回宾馆。虽然走了很远,但没费事就找到了回头路。因为只要一向上仰头,即可望见海豚宾馆。就像东方三博士以夜空的星星为目标而顺利走到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一样,我也很快返回了海豚宾馆。
  进房间洗过澡,一边等头发风干一边观赏窗外札幌市容。说起来,以前住那个海豚宾馆的时候,窗外可以看见一家小型工厂。至于什么工厂倒全然不晓,反正是家工厂无疑。人们忙忙碌碌地做着什么。当时我从窗口看那光景,一看就是一整天。那家工厂怎么样了呢?有一个漂亮女孩儿来着,女孩儿又怎么样了呢?话说回来,那工厂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因无事可干,我在房间来回兜了好几圈,然后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只有一个节目,且糟糕得很,就像在看各种呕吐方式的表演。因是表演,脏自然不脏,但静静地看上一会儿,便觉得真在呕吐一般。我关掉电视,上到二十六楼酒吧,要了一杯对有苏打和柠檬汁的伏特加。酒吧四壁全是玻璃窗,札幌夜景一览无余。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使我想起《星球大战》中的宇宙都市。除了这点,这酒吧还是个令人惬意的安静场所。酒的配制够水平,杯也是上等货。杯与杯相碰,其声十分悦耳。顾客除我之外只有三个人。两个中年男子在里面的座位上边喝威士忌边悄声低语。内容自是不得而知,看样子怕是在研究至关紧要的大事。或许在制定一个什么可怕的暗杀计划也未可知。

  我右侧的桌旁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儿。她耳朵上扣着微型放音机的耳机,用吸管喝着饮料。她长得相当好看,长长的头发近乎不自然地直垂下来,轻盈而柔软地洒在桌面上。睫毛长长,眸子如两汪秋水,澄明得令人不敢触及。手指有节奏地“橐橐”叩击着桌面。较之其他印象,只有那柔嫩纤细的手指奇妙地传达出孩子气。当然我不是说她有大人气。不过这女孩儿身上似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质——既无恶意,又不具有攻击性,只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君临一切,就像从窗口俯视夜景一样。
  然而实际上她什么也没看,似乎周围景物全在她的视野以外。她穿一条蓝色牛仔裤,脚上一双康伯丝牌白色旅游鞋,上身一件带有“GENESIS”字样的运动衫,挽至臂时。她“橐橐”敲着桌子,全神贯注地听单放机里的磁带。小小的嘴唇不时做出似有所语的口形。
  “是柠檬汁,她喝的。”侍者像做解释似的,来我面前说道,“那孩子在那里等母亲回来。”
  “唔。”我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想来,一个十二二岁的女孩儿夜里10点在宾馆酒吧里独自边听单放机边喝饮料,这光景的确不大对头。不过在侍者如此说之前,我倒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妥。我看她的眼光,如同看其他司空见惯的光景一样。
  我换了杯伏特加,同侍者闲聊起来。天气、风景,拉拉杂杂,漫无边际。之后,我漫不经心似的试着说了一句:“这一带也变喽!”结果男侍者困窘地笑笑,说他原先是在东京一家宾馆工作,对札幌还几乎一无所知。这当儿,有新顾客进来,谈话便就此打住,毫无实质性收获。
  我一共喝了4杯对苏打水的伏特加。本来任凭多少都不在话下,但没有休止也不好,便喝4杯作罢,在付款单上签了字。起身离席时,那女孩仍坐在那里听单放机。母亲尚未出现,柠檬汁里的冰块早已融化,但她看上去毫不在乎。我站起时,她撩起眼皮看了我一眼,目光在我脸上停了两三秒钟,然后极其轻微地漾出笑意。其实说不定仅仅是嘴角的颤动。不过在我看来,却是在朝我微笑。于是——说来好笑得很——我不由怦然心动,觉得自己似乎被她一眼选中。这是一种从来未曾体验过的奇妙的心灵震颤,仿佛身体离开了地面五六厘米。
  困惑之间,我乘电梯下到十五层,回到房间。何以如此怦怦心跳呢?朝自己发笑的,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罢了,年纪上完全可以当自己的女儿!

  GENESIS——又一个无滋无味的乐队名称。
  不过,这字样印在她穿的衣服上,倒像是非常有象征意味:起源。
  可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非要给这大众乐队安一个如此故弄玄虚的名称呢?
  我鞋也没脱地倒在床上,闭目回想那个女孩儿。微型单放机、叩击桌面的白皙的手指、GENESIS、溶化的冰块。
  起源。
  我闭目静止不动。我感觉得出,酒精正在体内缓缓地来回运行。我解开鞋带,脱去衣服,钻进被子。我似乎比自己感觉到的要疲劳得多,沉醉得多。我等待身旁的女孩儿说一声:“喂,有点喝多了!”但谁也没有说。我只身一人。
  起源。
  我伸手关掉电灯开关。又要梦见海豚宾馆吧?黑暗中我不由想道。结果什么也没梦见。早上睁眼醒来时,油然升腾起一股无可遏止的空虚感。一切都是零。梦也没有,宾馆也没有。我在意想不到的场所做着意想不到的事情。
  床头那双鞋,活像两只趴在地上的小狗,懒懒地倒在那里。
  窗外阴云低垂,天空显得十分清冷,一副将要下雪的样子。目睹这样的天空,我提不起任何兴致。时针指向7点5分。我用遥控器打开电视,缩在床上看了一会晨间新闻。播音员正在报道即将来临的选举。我看了15分钟,便改变念头,起床去浴室洗脸刮须。为打起精神,我哼起了《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哼了一会,发觉可能是《魔笛》的。于是我便想两个序曲的区别,越想越分辨不清。哪个是哪个呢?看来今天做什么都不可能如意。刮罢胡须,又刮了刮下巴。拿起衬衫刚一上身,袖口的纽扣掉了。
  吃早饭时,又见到昨晚见过的女孩儿,正和她母亲模样的人在一起。这回她没有带单放机,仍穿着昨晚那件“GENESIS”运动衫,勉为其难似的啜着红茶。她几乎没动面包皮和牛奶黄油炒蛋。她母亲——大概是吧——个头不高,三十四五岁光景。白衬衫外面穿一件驼绒围巾式毛衣。眉毛形状同女儿一模一样,鼻子端庄典雅。她往面包皮片上涂黄油时那笨拙的手势,叫人有些动心。其风度举止,说明她显然属于那种习惯于受人注目的女性。
  我从其桌旁通过时,女孩儿蓦地抬起眼睛看着我的脸,而且粲粲地绽出微笑。这回的微笑比昨晚正规得多,是不折不扣的微笑。
  我本来打算吃早饭时独自想点什么,但在被女孩儿报以微笑之后,便什么也想不成了。无论想什么,脑海中只有同样的语言旋转不止。我只好愣愣地注视着胡椒瓶,什么也不想地吃着早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