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无妄之灾 - 二十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没有什么能告诉菲利普-杜兰特这一天跟任何其他的一天有什么不同。
  他不知道这一天会完全决定他的未来。
  他健康、精神饱满的醒来。太阳,苍白的秋阳,在窗口上放射光芒。克斯蒂带给他的电话留言更提高了他的精神。
  “蒂娜要过来喝午茶。”当玛丽端他的早餐进来时他告诉她。
  “是吗?噢,是的,当然,今天下午她休假,不是吗?”
  玛丽显得心事重重。
  “怎么啦,波丽?”
  “没什么。”
  她帮他把他的蛋顶层刮掉。他马上感到气愤起来。
  “我的手还能用,波丽。”
  “噢,我想这样省得你麻烦。”
  “你以为我几岁?六岁?”
  她微微感到惊讶。然后她唐突地说:
  “海斯特今天要回家来。”
  “真的?”他含含糊糊地说,因为他脑子里充满了对付蒂娜的计划。然后他看见了他太太的表情。
  “看在老天的份上,波丽,你认为我对那女孩有份罪恶的感情吗?”
  她头转向一边去。
  “你一向说她很可爱。”
  “她是很可爱。如果你喜欢美丽的身材和不凡的气质。”
  他冷淡地补充说:“但是我不是个玩弄女人的人,我是吗?”
  “你可能希望你是。”
  “不要荒唐了,波丽。我从不知道你有这种吃醋的倾向。”
  “你对我一无了解。”
  他开始加以辩驳,但是又停顿下来。他震惊地想到,也许他对玛丽是不太了解。
  她继续:
  “我要你属于我自己——完全属于我自己。我要这世界上除了你和我之外别无他人。”
  “我们没话可说了,波丽。”
  他说来轻快,但是心里感到不舒服。明亮的早晨好像突然之间阴暗下来。
  她说:“我们回家去,菲利普,求求你我们回家去。”
  “我们很快就会回去,但是时候未到。事情正要来到。如同我告诉你的,蒂娜今天下午要来。”他继续下去,希望她的心思转到新的频道上去:“我对蒂娜抱很大的希望。”
  “在什么方面?”
  “蒂娜知道什么。”、“你的意思是——关于谋杀案?”
  “是的,”“但是她怎么可能?她那天晚上甚至不在这里。”
  “我倒是怀疑。我想,你知道,她在这里。奇怪一些小事竟然帮上了忙。那个帮佣,纳瑞可太太——高高的那个,她告诉我一件事。”
  “她告诉你什么?”
  “村子里的闲话。某太太或是艾妮——不——希瑞尔。他不得不跟他母亲一起到警察局去。可怜的阿吉尔太太被人干掉的那天晚上他看见了什么。”

  “他看见了什么?”
  “哦,这个纳瑞可太太就说得相当含糊了。她还没从某某太太那里问出来。但是可以猜一猜,不是吗,波丽?希瑞尔不在屋子里,因此他一定是在外面看见了什么。这给了我们两种猜想。他看见了麦可或是他看见了蒂娜。我猜是蒂娜那天晚上来到这里。”
  “她大概已经这样说出来了。”
  “不一定。蒂娜很可能知道什么不说出来。假设她那天晚上开车出去。也许她进屋子里来而发现你母亲死了。”各“然后什么话都不说就又走了?胡扯。”
  “可能有原因……她可能看见或听见了什么令她认为她知道是谁干的。”。”
  “她一向不太喜欢杰克。我相信她不会想要袒护他。”
  “那么也许她怀疑的不是杰克……但是从来,当杰克被捕时,她认为她所怀疑的完全错了。她说过她当时不在这里,就坚持到底。但是现在,当然,情况不同了。”
  玛丽不耐烦地说:
  “你只是在凭空想象,菲利普。你想象出很多不可能是真的事情。”
  “十分可能是真的。我要试试看让蒂娜告诉我她知道什么。”
  “我不相信她知道什么。你真的认为她知道是谁干的吗?”
  “我不会想到那个地步,我想她要不是看见——就是听见——什么。我要查明是什么。”
  “蒂娜不会告诉你的如果她不想的话。”
  “是的,我同意。而且她很会守口如瓶。而且一张扑克小脸,从不表露任何感情。但是她并不真的是个好说谎者——
  不像你那么会说谎,比方说……我的方法是猜。用我的猜想来问她。让她回答是或不是,然后你知道会怎么样吗?会是三种情况之一。她会答说是——那就是了。或者她会说不是——那么由于她不是一个好说谎者,我会知道她说的是不是真实。或者她会拒绝回答摆出她的扑克脸——那,波丽,就会等于说是一样管用。说吧,你必须承认我这种技巧有可能成功。”
  “噢,不要插手,菲!真的不要插手!一切会平息下来而且忘掉的。”
  “不。这件事得弄个明白。要不然海斯特会从窗口跳下去而克斯蒂会精神崩溃。里奥已经僵冻成钟乳石一样了。至于可怜的关妲,她正在决定要接受罗德西亚的一份工作了。”
  “他们怎么样又有什么关系?”
  “除了我们别人都不重要——这是你的意思?”

  、他的脸色严肃、气愤。玛丽吓了一跳。她以前从没见过她丈夫这种表情。
  她挑衅地面对他。
  “我为什么要在乎别人?”她问道。
  “你从来就没在乎过。有吗?”
  “我不懂你的意思。”
  菲利普突然气愤地叹了一声。他把他的一盘早餐推到一边去。
  “把这个拿走。我不吃了。”
  “可是菲利普——”
  他作了个不耐烦的手势。玛丽端起盘子走出门去。菲利普转动轮椅到写字桌前。执笔在手,他凝视着窗外。他感到一种奇特的精神压抑。不久之前他是那么的兴奋。现在他感到焦躁不安。
  然而他随即又振作起来。他快速地写了两张纸。然后他靠回轮椅背上,思考着。
  这合理。这有可能,但是他并不完全满意。他真的找对了路线吗?他无法确定。动机,动机是这么缺乏得可恨。他忽略了某个因素。
  他不耐烦地叹了一口气。他迫不及待的等着蒂娜到来。要是这件事能弄明白那就好了。只是他们自己明白,只需要这样。一旦他们知道——那么他们就全都自由了。从这怀疑、无助,令人透不过气来的气氛中脱身。他们,除了一个人之外,全都可以继续过他们自己的生活。他和玛丽会回家去然后——
  他的思绪停了下来。兴奋之情再度消失。他面临他自己的问题。他不想回家……他想到家里的十全十美,闪亮的铜器,一尘不染的印花棉布。一个干净、明亮、保养良好的笼子!而他就在笼子里,被绑死在轮椅上,团绕着他太太的关怀。
  他太太……当他想到他太太时,他好像看见了两个人。一个是他所娶的女人,金发蓝眼、温柔含蓄。这是他所爱的女人,他挪揄她而她迷惑地皱起眉头瞪着他的女人。这才是他的波丽。但是还有另外一个玛丽——个像铜铁一般坚硬、有情欲但却没有正常情爱的玛丽——一个除了她自己别人都不重要的玛丽。甚至他也是因为他是她的所以才重要。
  一句法国诗文闪过他的脑际——是怎么写的?
  “一切全都是她的附属战利品……”
  而这个玛丽他并不爱。在那对冰冷的蓝眼睛背后玛丽是个陌生人——一个他不了解的陌生人……
  然后他自我嘲笑起来。他就像屋子里其他每一个人一样开始提心吊胆、过度紧张起来了。他记得他丈母娘跟他谈过他的太太。关于纽约那个甜美的金发小女孩。关于小女孩搂着她的脖子叫说:“我想留下来跟你在一起。我不想离开你!”

  那是真情爱,不是吗?可是——多么的不像是玛丽,小时候跟长大以后会改变这么多吗?要玛丽说出她的真情,表露出她的真感情有多么的困难,近乎不可能?
  可是当然那个时候——他的思绪停止下来。或者,真的十分单纯?不是真情爱——只是算计,达到目的的手段,特意表露出来的感情。玛丽为了得到她所想要的能做出什么事来?
  几乎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他想——而且为他自己想到这一点而感到震惊。
  他愤怒地抛下笔,转动轮椅离开起居室进入隔壁的卧室。
  他转动轮椅到梳桩台前。他拿起梳子把掉落额尖的头发梳回去。他自己的脸让他自己看起来觉得陌生。
  我是谁,他想,我要去什么地方?他以前从没想过的一些思绪……他来到窗前,看着外面。下面,一个白天来帮佣的女人站在厨房窗外跟某个在厨房里面的人交谈。她们的话声,带着温柔的当地土腔,朝他飘浮上来……
  他的两眼大睁,仿佛进入梦幻之境。
  隔房的一个声音让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转动轮椅来到连接门前。
  关妲-弗恩正站在写字桌旁。她转过身来面对他,他被她晨曦下憔悴的脸色吓了一跳。
  “晦,关妲。”
  “嗨,菲利普。里奥认为你可能想看伦敦书报。”
  “噢,谢谢。”
  “这是个好房间,”关妲四下看看说。“我不相信我以前来过。”
  “十足的皇家套房,不是吗?”菲利普说。“远离任何人。
  对病人和度蜜月的夫妇来说都很理想。”
  他真希望他没说最后几个字,但是太迟了。关姐脸上的肌肉颤动。
  “我得办事去了。”她含糊地说。
  “完美的秘书。”
  “现在连那个也不是,我犯错。”
  “我们不全都犯错吗?”他故意加上一句说:“你和里奥什么时候结婚?”
  “我们也许永远不会。”
  “那才真的是错。”菲利普说。
  “里奥认为可能引起不好的风评——警方的!”
  她的声音怨恨。
  “去它的,关妲,总得冒一些风险!”
  “我是愿意冒险,”关妲说。“我从来就不在乎冒险。我情愿为幸福赌一下。但是里奥——”
  “怎么样?里奥?”
  “里奥,”关妲说,“也许死掉也会像生前一样,是瑞琪儿-阿吉尔的丈夫。”
  她愤恨的眼神令他吓了一跳。
  “她可能就跟还活着一样,”关妲说。“她在这里——在这屋子里——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