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在暧昧的日本 - 第17章 水浒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在位于美国东部的东亚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开完大学研讨会后,我与一位年长的中国学者在餐桌上轻松地谈起来。两人的共同点是都喜欢看《水浒传》。他问我,你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
  公孙,我回答说。我喜欢公孙胜。
  这位学者对于我准确地区分出这个奇特人物的复姓十分赞赏。然后,我们甚至又换了个地方,表情深沉地继续谈我们对这部巨著的理解。
  人到了这把年纪,准备了多种灵丹妙药来消磨时间,顺利克服侵扰自己的忧郁情绪。刚才那位搞中国历史的学者战后也确实经历了狂风恶浪,他很开朗,与我这个历史的门外汉也能愉快地交谈。据他夫人说,他有时也很消沉。
  他跟我说,他在床头摞起的大部分他喜欢的以防消沉的书,其中就有狄更斯全集和《水浒传》。我也喜欢这两种读物。
  不久前,岩波文库出版了新的《水浒传》,这本《水浒传》是清水茂先生精心翻译的著作。在这本书出版后的一段时期里,我的工作作是用文字处理机对自己的长篇小说进行修改校订——我用了近一年时间修订,现在已经脱稿了——这两个时期恰好重合,于是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以后,我每天晚上都会看这本《水浒传》。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与译者以前同吉川幸次郎先生合译的《水浒传》不同,这次他对吉川博士的译法怀着深厚的敬意添加了非常简明易懂的修订注释。这一次,中国话的日常口语——当然是古代的表达方式——受到了尊重,读过书后我经常会满脑子萦绕着成语愉快地进入梦乡。
  《水浒传》的开头部分是荒诞不稽的,也可说那是神话和民间传说——比如武松打虎就是最好一例——,接近尾声的部分,除去后来无聊的追加部分以外,小说的结束手法也很见真功夫。
  其中一百零八位英雄们,也包括那些死于非命、迅速退出的人,能让读者产生一种读完大型长篇小说的喜悦,同时感到一种并不与喜悦矛盾的深深的悲伤。除了在小说结尾处跟大家明确告别的那个叫燕青的年轻人的结局以外,能给读者增加活力的就是公孙胜的安身之计。
  公孙是道教徒。在小说粗犷展开的前半部分,他登场的时候是一个打算掠夺进贡给高官的“生辰纲”的无法无天的人物。写到他被从师傅身边叫回梁山泊、参加战役的那一段时,他又摇身一变,像道士一般运用神奇的妖术,成为战术家。
  然而,公孙身上的某些地方具有与其他英雄不同的品格。如前所述,在他从师傅身边离开时,师傅对想回到伙伴们中间的公孙说了下面这句话:——
  我的徒弟呀,你迈过了火坑,学习长寿,为什么还那么留恋那样的世界呢。你要自己保重,不要学坏。
  尽管如此,公孙胜还是回到像火坑——热地狱一样的战乱之所,展现了无比的才能。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故事即将结束时打的一场大胜仗之后,花和尚鲁智深带领宋江他们到他曾经修行过的禅寺去,公孙说因为自己是道教徒所以没有进入山门。
  在这家寺院发生了这样的插曲:宋江接到即将来临的惨败结局的预言,接着燕青施展独特的奇能,用刚刚学会的弓法射掉了大雁,令宋江很悲伤。这些意味着燕青和公孙胜一样,在价值观方面与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好汉有格格不入的地方。
  宋江他们被招安之后,一方面迎来了胜利,一方面前途也逐渐黯淡下来。燕青和公孙胜急忙头也不回地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尤其是公孙胜,他回到道教的师傅身边,后来又收留与官军不和的伙伴们。只有在道教的山上才能恢复悠然而平静的时光。
  (庄焰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