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用一生去寻找 - 附录故乡的关键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爷爷
  我的亲爷爷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去世了,我生于60年代,没有见到我爷爷。但他对我们家庭影响很大。他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影响是要勤俭,第二个是无论如何都要学习,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也要读书。我听村子里的人说,我爷爷在外面见到天水人就会送10块大洋,可是他自己从来没有用过香皂洗脸。因为香皂太贵,肥皂便宜,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非常严格。我下文说的爷爷是我亲爷爷的弟弟,我也叫他爷爷。一天爷爷被村里的基干民兵抓走了,去办学习班,家里人让我去给爷爷送馍去。到了大队部门口,民兵班长用枪口对着我,质问我干什么?我吓哭了,但不敢哭出声来,看到爷爷坐在一间黑屋子的地上。爷爷很慈祥地说:"是我孙子给我送馍来了。"我这才被放进去,见到爷爷就大声哭了出来。这样我的记忆里最早有了"枪"、"基干民兵"、"学习班"的概念。稍大一点,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爷爷抓起来。爸爸说,县委书记提出要贯彻"以粮为纲"的政策,要把在地里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都砍掉,你爷爷反对,就被抓起来了。小时候地里的参天大树从此再也不见了,但村里粮食并不见多,反倒一年比一年少了,逃荒要饭,跑到陕西关中平原的人越来越多。爷爷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去世了,到今天我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说:"你三爷名叫潘尔廉,字砺斋,逝世于1968年。他是饿死的,他死后,我们去他屋里,发现已经没有一点粮食了。"
  爸妈
  我的妈妈非常善良,跟所有人关系都非常好。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她一直得病,常常在病床上。只要她稍微好点,到村子里干活,周围的人就非常喜欢她,她有特别的感染力,能够和其他人成为知心的朋友。我们家平反以后就从天水搬到了清水,我妈妈也交了很多朋友,逢年过节我们家里人多得不得了,都是她的好朋友,她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跟周围的人变成好朋友。最有意思的是,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妈妈病危住院了,死去活来好几回,最后她还是好了起来。出院的时候,她竟和同一个病房的三个病号都成了好朋友,多少年还在往来。我妈妈非常善良,跟别人交朋友很快会赢得大家的信任,这是我妈妈的优点。
  而我爸爸很勇敢。我记得我爸爸在村子里常常跟别人打架、吵架。一是成分不好,经常有人欺负;二是他脾气硬,任何事情都要跟别人说一说道理。有一次我们正在上学,突然好多学生都往外跑,原来是一个叫牛牛的人放炮炸石头,把头上打了一个洞,人就昏迷过去了,流着血躺在那儿。牛牛的儿子也在学校里,别人都跑去看了,他不去看。我爸就冲他骂了一顿,说你爸都快要死了,你还不去看,养你这个儿子干什么!骂了牛牛的儿子后,我爸找了几个人把牛牛送到一个部队医院。但那个医院不给床位,我爸一生气就把桌上的瓶子都扫在了地上,指着桌子说这就是床位。他与医生吵,吵完了又找领导。终于,医生给了牛牛床位,牛牛被救活了,又活了好几十年。
  狼
  我的家乡在我的小时候,没有给我安全感、舒适感,给我的就是贫困、饥饿、疾病。我记得我爸爸有一天晚上突然病了,肚子疼得不得了。村子没有医院,我爸就拿着油倒在背上,用一个碗在背上刮痧,刮得皮肤疼得不行,一直流汗。随后我的妹妹醒了,不停地哭。大概是凌晨三四点时候,我爸叫我把我叔叔叫过来。我叔叔跟我们家离得很近,只有二三百米,就隔着五户人家。但是就这二三百米还有一段山路,去叔叔家就得顺着山腰跑过去。山沟里有狼,虽然没有吃过小孩,却经常把猪带走。我很害怕。我妈给了我一根一人长的木棍,我爸说你往你叔家走的时候,一定要靠着悬崖走,崖的这边可以保护着你。如果碰到狼,不会仅仅来一只狼,肯定有很多只,你也不要怕,就拿着棍子冲着过去。

  我咬着牙冲过山沟,没有遇到狼。
  我叔叔家的门是关着的,门口有一根铁链子,我拼命摇那根铁链子。我奶奶醒来了,说怎么了。我说我爸病了,让我叔叔过去。我的声音嘶哑尖利,现在我脑海里都回荡着当时我自己的声音。奶奶开门把我抱到炕上,我全身发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奶奶说了一句话,我一直记着,她说,孩子别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教育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常有运动。一个"批林批孔"运动,一个批判邓小平运动,一会儿来一个。每来一个运动,村子里就要写标语,"批林要批孔,斩草要除根"等等。我叔叔觉得村子里的标语写得特难看,他对我说你要学会两种字,一种是仿宋体的字,一种是黑体字。说过就给我一个板笔,要我天天练黑体字和宋体字。他说:你把这两种字体写好后,你天天写批林批孔,批判邓小平什么的,比在地里面干活要好一些。我叔叔对我的指导非常明确和具体,而我爸总是说一些大方向的东西。我的同班同学有个叫永生的,他家是地主成分,我家也是地主,我们班就我们两个人是地主出身。有一次我爸在河里掏石头,突然永生爸爸顺着我们门口的小河跑过来了。河边有桥,他为了快,没有上桥,顺着小河跑了过来。他跑到我爸爸跟前悄声说:"四人帮打倒了。"我爸问真的假的,他说真的。于是我爸说这回我们孩子可就有希望了,否则我们地主出身,是永远没出头之日的。我爸对我的影响,最大的一个是他的乐观。再困难的时候,他都天天口里唱着歌,走到哪就唱到哪。
  放牛
  我小时候在村子里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放牛,跟我的几个同学,三四个小孩一起放牛。有一个同学是大队支书的孩子,在我们之间有优越感,时常欺负我。只要他不欺负我的时候,我们三四个小孩在一起放牛是特别高兴。队里分给我放的是一条大黄牛,一只从悬崖掉下去过、把一只角给摔掉了、只剩一只角的牛,性情特别温和,平时我就骑着。饲养员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大背篓,一个大镰刀,一边放牛,一边割草。牛身体上有两个三角,只有三角鼓起来才说明牛吃饱了。如果饲养员看到三角没有鼓起来,这个牛你还得重新放去,不让你回家!我开始放牛没有经验,怎么喂三角也鼓不起来。我不敢回家,就一直喂一直喂,喂到牛不吃了,怎么都不吃了。我没办法,只好回去。饲养员却说这牛吃饱了!我说这三角不是没鼓起来嘛。他说三角分两边,左边是草肚子,右边是水肚子,草肚子的三角已经起来了,水肚子的却没有鼓起来,你带牛到河里喝水去吧。我又带着我的牛去喝水,喝完水,牛身上的两个三角都鼓起来了。
  吃糖
  那一年,在外地工作的远房叔叔来到了村里,给我们每个小孩发了一块糖。我在此前只是用舌头舔过白砂糖,从没有吃过块糖,我们山村里的供销社也没有供应过这稀罕的东西。哪知一不小心,也是没有经验,我把这块糖吃到气管里去了。据大人说,当时我憋得全身发紫,再后来大人不知用什么办法取出了这块糖。这一年对我很重要,如果这块糖不能及时地取出来,我现在的一切就都没有了。糖果对乡下的孩子是很有诱惑的奢侈品,尤其是棒棒糖。我在40岁之前从来没有吃过棒棒糖。在我40岁的那一年,两个儿子要吃棒棒糖,我买了三个,给自己也买了一个,40岁第一次吃棒棒糖,真甜。

  吃苦
  我总结自己的性格,觉得主要是农村里面锻炼出来的吃苦精神,忍耐力特别强。忍耐力不光是体力,还要能承受寂寞,承受一个人待着。前几年我们到政府一个部门办一个手续,为了让人早点签个字,我们的人站了好几天,站得脸都绿了。我一看,要他们去车里睡会儿觉。我就在走廊里站着,顶上有摄像头,我想会不会有人在里面看着我呢,就躲开摄像头,跑到楼梯间里。那地方阴冷,没有阳光,我就在心里想这比小时候农村里强多了。一站站了两三个小时。后来有一个领导看我站着,也不好意思离开了,陪着我聊天。再后来给我签字的那个领导过来了,赶紧帮我办了。他们说,你怎么在那儿等着呢,我们已经按着最快的速度办理了。我说没事。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经过农村那一段经历,我应该会比较脆弱。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每一次回到农村,分上一行地,就不断地挖,重复地挖,一天两天地去地里挖。没有任何的兴趣,也没有人陪你聊天,你自己爱想什么就想什么,没有事情想的时候就拼命地挖地。(www.sjtxt.com整理制作,并提供下载)
  中学生
  我们这个镇原来叫东泉公社。一般公社所在地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可能地处平原的省份,公社所在地不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可是黄土高坡的人如果到公社去赶上一次集就是特别大的事情,所以我们天天能在公社附近晃悠,就觉得已经是见过大世面了。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是看不起"乡下人"的,他们说我们是乡下人,是因为我们离公社更远,二三十华里,语言讲得跟他们不一样,也没有他们时髦。他们还有一个塑料的铅笔盒,我们这些孩子是从来没有铅笔盒的。背的书包也不一样,他们是军挎包,尽管划破了,还是很时髦的。我们的书包都是花布做的,花布包跟军挎包一比就觉得很小气,很土气。发型也不一样,我们的发型都是一推推光了,他们都会留上一点什么的,做个发型。离公社比较近的地方,最好最时髦的东西就是戴个军帽。我们是永远不可能戴军帽的。比我们大一两级的同学打架,多半是为了抢军帽。我那时就特别想要一个军帽,尤其是的确良的军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少年时对我影响特别深的一本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连环画到书,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我爸老批评我,说我怎么不拿本别的书。我说没有别的书,别的书也看不懂。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里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东西都记得特别清楚。读完小说后就看连环画,看保尔·柯察金的姿势,特别向往。这本书是我们村子里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孩子先借给我爸看,我爸看完后我才看的。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没有了,被村子的一个人撕去卷烟了。
  理想
  十二三岁时,我的理想比较模糊,只是看到火车觉得特别牛,想开火车,但觉得不可能。我们学校对面是陇海线,那里有一个很长的山洞,穿过山洞,火车就通到宝鸡、西安那边。我觉得一过宝鸡、西安,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除了知道有个天安门之外,其余的一概不知道。我这当一个火车司机的理想不是很坚定,因为除了觉得开着火车很牛之外,别的没什么了。要说最热烈地希望过的事情,让我做梦都想的事情,就是当一个厨师,而且就在学校当一个厨师。我们学校里最贵的菜1毛5,最便宜的5分钱,我常常是连5分钱的菜都吃不上,可是学校里的厨师天天吃1毛5的菜,所以我觉得厨师是最好的职业。

  中考当年我参加高考,差了几分,没有考上。中专考试我考了清水县第一名,高考为什么没考上呢?因为我被车撞了,左臂骨折了。那时候下着大雨,全身的泥,到了一个部队的医院,医院死活不接收我。那时候说跟越南的自卫反击战要开始了,所有部队的医院都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可能会有很多伤员来,所以死活不收我。送我去的人不停地劝医生,医生终于把我收下了。我记得他拿着剪刀把衣服给我剪了,用水洗了一遍,然后去照X光。让我抬肩膀,一抬肩膀我就哭,医生说断了。我一听断了就以为完了呢,原来还能接。我打着绷带去考试,头昏眼花的,没考好。我们一个年级有五个班,我是一班的,尖子班的。我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但是差了几分没考上。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世界末日来了。
  花内裤
  我小时侯最自卑的是自己衣服土得不得了。当时我从心里面觉得的确良做的衣服是最结实、最漂亮的衣服,洗了以后最容易干,不起皱褶。可是我的衣服全是皱皱巴巴,是布的。印象最深刻的是裤子。有一个学期,整整一个学期,我就只有一条裤子穿。最后两天,屁股后面磨得马上就要破了。我天天摸一下最后剩下的几根线,摸一下感觉是不是快破了。我老想着现在能不能凑合着从兰州回家,如果回不去的话,我就没裤子穿了。其实裤子破了不要紧,我最担心的是,里面的内裤是花布做的,露出来可怎么办!等我从兰州回到家,裤子刚好破了。我有一个姑姑,曾经送给我奶奶一块布。我奶奶让我妈妈用这块布给我做了一条裤子,是深灰颜色的布,涤卡布,比的确良还好。这条涤卡裤子,我穿了两年时间,从来没有破过。
  中专生
  考上中专后,我就到兰州上学了。在兰州待了几年时间,却没有一点印象留下。我觉得我在兰州街上,从来没有抬头看过,只是把地面认清了。兰州建筑什么样,到底多高,什么样子的,我都没印象。我就感觉在兰州待过几年,却好像是没有在兰州生活过的样子。我感觉这个城市跟我格格不入,他们说的、吃的、穿的都不一样,说的话也是兰州话。我记得我还去了一趟最大的公园--五泉山公园,叫了几个同学我们步行去的。最有意思的是,那时比较时髦的人穿的裤子都是喇叭裤,男的带着蛤蟆镜,女的带着墨镜,一对一对的人从眼前走,都像幻觉一样。那时是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刚刚起来。城里的事情我一点不知道,我最关注的是包产到户。我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包产到户,剩下的都是瞎掰。我问过其他人,只要是问村子里勤劳和善良的人都说一定要包产到户,再不包产到户,光会计、出纳、保管、生产小队队长这四个人贪污你都受不了。可是我只要问到村子里懒汉和二流子,就说包产到户不好。我问为什么不好,他们说像这么大的山头,原来村子里的人在一起多热闹,现在包产到户,一个小山头一条一条的,到地里干活的时候都找不到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说孤单不孤单。我记得问了好多人,反正我最后的结论是:只要善良的、正直的、爱干活的人都愿意包产到户,只要爱欺负别人的,既得利益者、懒鬼、二流子都不爱包产到户。
  end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雾都孤儿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海军小职员,10岁时,狄更斯全家被迫迁人债务人监狱,11岁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