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用一生去寻找 - 4. 个人生存仰赖于生命共同体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爱他人,对他人有益,这是一个基本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你与他人的关系自然会发展成为磋商型的社会关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着四种不好的人际关系模式:保护式、自以为是式、独裁式和操纵式。这四种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的时间很久,可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些关系是有效的,可以解决一些眼前的问题。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再用这些关系模式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已经远远不够了。它们不仅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问题。我们说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成为制造问题的东西,就是指这种情况。
  既然它们在当今社会里已经成为问题,就会被解决掉。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时间问题,尤其是新的、更有利于人类团结与合作的社会关系出现后,这一改变的速度就加快了。这种新的社会关系,就是磋商型的社会关系。
  人类进程几千年的历史中,200年之前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变化也是非常简单的。但最近一二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速度更快、更丰富、更复杂,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年代是我们的幸运。但在庆幸的同时我们又如何来面对这个复杂、丰富的社会,又如何来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事务呢?如果我们再延续已有的(上述四种)思维模式,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会非常的失望、沮丧,有些事情会陷入恶性循环,永远没有出路,见不到光明。

  保护式、自以为是式、独裁式和操纵式这四种模式的一个共同问题是没有让大家都参与其中,不平等,参与者的出发点不是爱他人,而仅仅是爱自己。其中会有一些人的个性和才能因为受到压抑、不满于分配而没有很好地发挥,即使发挥,也是发挥在勾心斗角的阴谋、造反与镇压等暴力行为上。这既违背了爱的主旨,也伤害和平的理想。我想我们应该以一种更有效的办法面对我们的新世纪,那就是磋商,永远地磋商,君子动口不动手,唯有磋商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除了科学的高度发展之外,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人人相互服务获得共生的社会。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东西 95%以上都不是我们自己生产和制造的。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我们使用的电脑、汽车、手机,这些都是他人为我们提供的,都是我们以我们的服务换来的他人的服务。这个社会中的人只有处在“我为别人服务,同时别人也为我提供服务”的状态当中,用这种服务精神把自己维持在全人类构成的生命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存。所以,在今天,服务的精神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重要。我们的员工要为自己的同事提供服务,要为公司提供服务,要为合作单位提供服务,还要为家庭提供服务,最后要为全社会提供服务。如果没有这种服务精神,我们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如果服务精神差,我们的公司业绩就不能继续提高,整个社会也不能够和谐地往下发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公司就像人体一样,各部分都有它特定的功能,只有相互服务,彼此协调,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健康协调的身体。

  服务于他人的精神是当今社会中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要为他人提供服务,必须了解对方需求,形成供应形式,这里面必须进行频繁、有效的磋商。
  今天,我们看到交换服务的社会基础结构已经形成,磋商型的人际关系格局迅速大规模形成,这并不奇怪。其实磋商这个词语不是新词,而磋商型的关系也并非第一次出现。在过去等级森严的制度里面,每一个阶层里面都有他们的“圈子俱乐部”。在圈子里面是有磋商的,但他们磋商的目的只是照顾本集团、本阶层的利益。他们在内也许是平等互利的,而对外却是不公平的。在这种狭隘的阶层、圈子结构中间,我们所谓的团结,是少数人的团结。

  就拿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吧,我们最早认识团结这个词,是在过去年代的特殊语境中,团结就是一些人去打击另外一些人。我们团结的是和我们相同的人,具有相同的信仰、社会地位、价值观等等;而对那些具有不同的信仰、社会地位、价值观,甚至不同的籍贯、民族、方言、风格的人都不作为团结的对象,都是以批判、改造、粉碎、打倒之类的字眼和方式来对待。这样的团结不是真正的团结,这种狭隘意义上的团结实际上是把团结作为一种手段,最终带来的是分裂、斗争,甚至战争。一位团结的缔造者一定要能够发挥其他人的才智,营造出团结的环境,而不是去摘取他人的果实。因为团结是需要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的才智汇集起来。就像健康的人体,是人体各个器官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取得的结果,但这些器官的功能和在人体中起的作用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人体中,所有器官都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因为不管哪个器官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衰退、死亡。人类社会、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团队也是同样的道理。
  社会制度的进步,就是磋商跨越固有界限,适用人群日渐扩大,同时也逐渐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行为。无论是公开的社会活动,还是私密的男女关系,里面都有磋商。磋商具有普世价值。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2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雾都孤儿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海军小职员,10岁时,狄更斯全家被迫迁人债务人监狱,11岁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