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用一生去寻找 - 3.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上个世纪中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做“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我在很多 80后、90后的博客上都看到过。我借用这句话,说一个相反的意思:“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我坚信一个人的幸福永远要依靠他人的协助,你可能有一粒幸福的种子,那也得依靠他人的土壤来培育。重要的是要播下幸福的种子,而不是苦难的怪胎,否则别人的土壤不会供给你养分。
  自我如果懂得付出,爱别人,你就播下了幸福的种子。反之,如果你依然像个孩子一样只知道索取,但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会舞枪弄棍了,那就是一个给他人造成灾难的怪胎了。
  要学会爱不容易,但是你不学会爱却活不下去,因为爱的行为是付出,事实上你不得不付出。人类社会结构的基础就是相互交换,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我们不能违背这个原则。爱不是什么高妙务虚的理念,它异常现实,爱他人就要有益于他人,而且爱是一生的学问,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起就在学习它。这就涉及到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能让孩子学会爱,学会付出?我想,首先父母不应该打孩子,因为打孩子向孩子展现的是暴力,被孩子学去了不好;其次也要注意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的方向对不对。现在父母们培养孩子,焦点是期望孩子将来要成功、出人头地,这种对竞争的过于强调又令孩子形成他人是敌对方的概念。有一个咖啡的广告就很不好,表现的是喝了某某牌咖啡,那个女白领很快写出了报告,于是她飞腾起来,高跟鞋踩着前面男同事的头,一下跳到老板面前,抢先把报告交给了老板。我觉得这就在强调一个社会价值观,在强调竞争,告诉大家一定要超过别人。过去为了反对大锅饭,强调竞争是有益的,现在还是那么强调,甚至竞争成了唯一的价值观了,越演越烈,“他人就是地狱”了。
  我也有孩子,我经常想着怎么当好一个父亲,因此想到自己的父母。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亲十分勇敢,母亲很善良。我也经常反省自己,我像不像一个好父亲,能不能给孩子留下像我的父亲留给我那样的美好形象。我相信,对于孩子来说,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你对他说一百遍要诚实,不如你做一个诚实的父亲给他的印象和影响深远。
  孩子必须首先学会爱,这是核心和本质,只想着培养孩子出人头地,培养孩子的竞争技能等,都是本末倒置。这种培养方法极容易塑造成王败寇的人生观,仅仅以名利的占有当做成功,又依据成功的规模将人分成三六九不公平的等级社会。这种人分主次、尊卑的人生观,会培养出对成功者卑躬屈膝、对失败者趾高气扬的扭曲人格。更可怕的是,这种人生观会直接毁坏磋商的基础,是人类不能和谐共处的最大原因。
  很多父母有过孩子长大后不孝敬自己的痛苦经验,他没意识到,造成孩子不孝敬的原因也许正是自己失败的教育观。想想看,孩子用成王败寇的观点去看待社会,有一天他也会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父母。小孩子有个习惯,喜欢在孩子中间相互比较自己的父母,就像他们比较玩具一样。如果他仅仅学会了从金钱、地位方面来比较,就会轻易判断出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成功人士。如果发现自己的父母并不“成功”,他会因此在小朋友中间感到自卑,进而会怨恨父母。所以培养孩子学会爱的教育,也是父母解决自己将来福利的根本途径。
  但是,单纯用物质的成功作为标准培养孩子的模式,现在已经普遍到很可怕的程度。两三年前,有一个教师在教室里公开对孩子说:“读书的目的就是有钱有美女。”他的言论在网上反响很大,很多人反对,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认为他说出了现实真相,有勇气,没有欺骗学生。我是绝不同意他的这种言论的,因为他所谓的说出了“现实真相”,其实只是盲从于社会中急功近利的流行观点。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快乐活动,是伴随一生的精神感悟。挣钱养美女的功利思想,根本上是以物质的目标取代读书中的精神感悟。它会把人抽空,变成没有灵魂、仅受外界物质引诱的傀儡。
  这样的教育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仰、爱的培养,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观,将来的世界将会是可悲和可怕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0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遇险自救全攻略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0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在世,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谁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平平安安、幸福快乐。相信这也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但是,人生之路多坎坷,在现实生活当中,随时都会有意外事情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随时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与险境。关于人生,尼采曾这样说道: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罗琦琦看了下表,已经七点。初中部都是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学生已经全部走空。她站了起来,穿过林荫道,走到乒乓球台旁。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应该被妥善维护过,看不出陈旧的痕迹,至少在罗琦琦的记忆中,和她罚站时,一模一样。她笑了笑,沿着乒乓球台一侧,进了教学楼,是个拐弯口,左侧应该是教室,右侧应该是老师的办公室。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