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的名字叫红 - 38.奥斯蔓大师就是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你们知道那种把生命慷慨地奉献给了艺术的顽固老人。他们指责所有的人。他们往往形容枯槁、消瘦而大。他们希望面前屈指可数的日子和过去漫长的岁月一模一样。他们乖戾易怒,永远抱怨连连。他们总想要自己掌控所有的状况,逼身边每个人只能绝望得举手投降;他们谁都不喜欢,什么事都看不顺眼。我就是样的一个人。
  大师中的大师,努鲁拉赫·瑟里姆·却勒比,我有幸与他在同一间画坊促膝绘画。当时我只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学徒,他正值八,那时的他就是此种个性(虽然他的脾气没有我现在暴躁)。三十年前过世的最后一位伟大巨匠萨勒·阿里,性格也是如此(虽然他没有我高,也没有我)。既然当年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这些著名的大师,那么我也知道如今这些批评的矛头已经射中了我的后。因此我要你们道,这些攻击我们的陈腐指控根本是无稽之谈。事实是这样的:
  一、我们之所以不喜欢任何创新,是因为真的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值得喜欢。
  二、我们把大部分的人当智障对待,因为,确实,大部分的人都是智障,不是因为我们郁积了愤怒、不悦或别种性格缺陷(我承认,对待这些人再好一点,这或许对于我们来说会是更加明智而谨慎的选择)。
  三、之所以忘记或搞混那么多名字和脸孔——除了那些学徒期受我训练、为我宠爱的细密画家之外——不是因为年老健忘,而是这些名字和面孔实在过于平淡无光,根本不值得记住。
  在因为自己的愚蠢以至提早升天的姨父的葬礼上,我试图忘掉亡者曾经强迫我模仿欧洲的绘画大师,带给了我难以言喻的痛苦。回程的路,我有下面的想法:失明与死亡,真主赐予的礼物,如今不再离我那么遥远了。当然,只要我的绘画和手抄本继续使你们的眼睛发亮,使你们的内心绽放幸福花朵,我就永远不会被忘记。但除此之外,等我死后,我希望人们知道,在我衰老的岁月,在我寿命的尽头,然有许多事物能教我开心地微笑。比如说:
  一、孩童。(他们会总结整个世界的规则。
  二、甜美的回忆。(漂亮男孩、美丽女子、好绘画和友谊。)
  三、欣赏赫拉特前辈大师们的经典画作。(这点无法向外行人解释。)
  总结其简单的意义:由我所领导的苏丹陛下的画坊,再也不出过去那些辉煌的艺术作品。我可以预见到,情况只会每况愈下,一切都将逐渐衰败,最终消失无踪。我痛苦地明白了,尽管我们热情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追求,却很少能够达到赫拉特前辈大师的壮丽层次。谦卑地接受这个事实可以使生活变得简单一些。确实,正因为谦逊可以使生活变得简单一,因此在我们伊斯兰界中,它被视为至高的美德。
  带着这种谦逊之情,我开始修饰庆典叙事诗中的一幅插画,这幅画描绘了王子的割礼仪式中,埃及总督呈上了各式各样的礼物:一把黄金雕镂的宝剑,上面镶饰红宝石、翡翠和玳瑁,呈放在一块红丝绒上;一匹快如雷电、精力充沛总督引以为傲的阿拉伯骏马,它的鼻子上有一块白点,皮毛银亮光泽,全身配备着黄金马辔,镶有珍珠和翠绿橄榄石的缰绳及马镫以及一副绣饰着银丝线和蔷薇宝石的红丝绒马鞍。我拿起画笔,东一挥西一拂,为图画添入各种加强与修饰。这幅图画,最初由我设计构图,接着我再指派不同的学徒,分别绘画马匹、宝剑、王子与观礼的使节。我为竞技场里的梧桐树,加了几片紫色的树叶。我蘸了点黄色,涂上鞑靼大汗使者的长衫纽扣。正当我为马缰涂上一层薄薄的金箔时,外头有人敲门。我放下了手边的工作。
  是一位皇室僮仆。财务大臣传唤我进宫。我的眼睛微微发疼,把放大镜放进口袋,跟着僮仆走了去。
  喔,连续工作了这么久之后,能够上街走走,真是舒爽极了!每当这种时候,一个人总会惊艳于世界的新鲜和亮丽,佛安拉前一天才创造了它。
  我注意到一条狗,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张狗的画像更为意味深长。我见到一匹马,比我的细密画师笔下的随便一匹都还要糟糕。我瞥见竞技场里有一棵梧桐树,不久前我才用紫色调加强了它的叶子。
  过去两年来我一直描绘竞技场中的游行,因此当我踱步穿越竞技场时,仿佛踩进自己的图画一样。比如说我们要转进一条街道:若是在一幅法兰克绘画中,我们的结果便是走出图画和画框外;若是在一幅坚守赫拉特大师风范的图画里,们终究会抵达安拉俯瞰我们的位置;若是在一幅中国绘画中,我们将被困住,永远也走不出去,因为中国的绘画可以无边无际地予以延伸。
  我发现僮仆并非带领我前往议会厅,往常我与财务大臣习惯在那里见面,讨论下列事项:我的细密画家们正在为苏丹殿下制作的手抄本、彩绘鸵鸟蛋或其他礼物;插画家的健康状况,或是财务大臣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颜料、金箔或其他材料的申请;惯常的意见和要求;世界庇护,苏丹殿下要求、命令、喜好脾气;我的视力、我的眼镜或我的风湿痛;或者是财务大臣那游手好闲的女婿,以及他那只虎斑猫的健康。我们安静地走进苏丹的御花园,犯似的小心谨慎,踏着轻巧优雅的步伐,安详地穿越树林,往下走向海边。“我们正朝滨海别墅去,”心想,“也就是说我将会见到苏丹。陛下必定在那里。”然而我们却转上了另外一条路。我们经过停放划艇和轻舟的帐,穿越一座石头建筑的拱形入口,再继续往前走了几步。我先是闻到一股烤面包皮的香味从侍卫队厨房飘散而出,接着才瞥见一身红色制服的皇家侍卫兵。

  财务大臣与皇家侍卫队长共处一室:天使魔鬼!
  这位替苏丹陛下在宫殿底下执行死刑、施加酷刑、拷问、鞭打、目和笞跖等刑罚的侍卫队长亲切地对我微笑,仿佛一个无所事事的房客,准备向我这位倒霉与他住一间旅店房间的室友,述说一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然而叙述故事的人不是侍卫队长,而是财务大臣。
  财务大臣含蓄地说:“一年前,苏丹下吩咐我以最高机密负责制作一本手抄绘本,一本日后将用作外交赠礼之一的手抄本。基于书籍的秘密性,陛下认为这本书并不适合由皇家史官罗克曼编纂;同样地,他不想涉到你,尽管他对你的才华极为钦仰。事实上,他认为你因为全心投入庆典叙事诗,想必分身乏术。”
  乍进房间时,我猛然以为有哪个无赖恶意中伤,宣称我在某幅画中表露异端邪说,或是在某件作品里犯下欺君之罪。我惶恐地想像君王听信了这个无耻之徒的谗言,不顾我老迈的年,即将对我展开严刑拷问。因此,当我听到财务大臣只是试图解释苏丹陛下委托了一个外人编辑手抄本——这些话语的确甜过蜂蜜。我倾听着关于手抄本的内容,没什么新意,因为我早已知情。对于艾尔祖鲁姆努斯莱特教长的许多谣言,我也略有听闻,而画坊里的各种勾心斗角自然更不陌生。
  为了表明我问过一个问题,我就问谁负责编辑这本手抄本,其实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姨父大人,如你所知。”财务大臣说。他紧盯着我的眼睛,补充道:“你很清楚他并非寿终正寝,也就是说,他是被谋杀的,对不对?”
  “不”我简洁地说,像个孩童般,接着陷入了沉默。
  “苏丹下极为震怒。”财务大臣说。
  那个低能的姨父大人是个蠢材。细密画师们总是嘲笑他的装模作样远胜于他的博学多闻,他的野心抱负远高于他的智慧才能。我知道在葬礼上有股腐臭的气味。他是怎么死的?我很好奇。
  财务大臣巨细靡遗地进行了叙述。骇人听闻。亲爱的真主,请您庇佑我们。不过,谁可能是凶手?
  “苏丹颁令,”财务大臣说,“这本引起争的手抄本必须尽快完成,庆典叙事诗也一样……”
  “他还颁布了第二道命令。”皇家侍卫队长说,“倘若,这个泯灭良的凶手是其中一位细密画家,他要我们揪出这邪恶的魔鬼。他要给凶手判以严酷的刑,为众人立下范例,谁也别再想阻止苏丹陛下的书,谁也别再想杀死他的细密画家。”
  侍卫队长脸上浮现一抹兴奋之情,似乎暗示着他已经知道苏丹陛下颁订的惩罚。
  我明白了苏丹陛下不久前才指派这两人负责此项任务,迫使两人不得不合作——就此他们至今难掩彼此的憎恶。想到这一点,燃起了我对苏丹的敬爱,远超过单纯的敬畏。一个小男仆端来了咖啡,我们坐了会儿。
  他们说姨父大人有一个受到他亲自教导的外甥,名叫黑,对绘画和书本艺术颇为熟稔。他问我见过他吗,我没有回答。他们说:不久前,在他的姨父邀请下,黑离开任职的塞尔哈特帕夏,从波斯前线回来(侍卫队长投给了我一个怀疑的眼神)。回到伊斯坦布尔后,他设法赢取了姨父的宠爱,并得知姨父监制的书本内容。黑宣称高雅先生遇害后,姨父怀疑夜晚拜访他共同绘画手抄本的几位细密画师,其中一位就是凶手。他已经看过这些大师绘制的图画,并说谋害姨父的凶手是其中一人,这个画家同时偷走了使用大量金箔的苏丹肖像。这个年轻人,两天来隐瞒了姨父的死讯,没有向皇宫及财务大臣报告。就在这短短两天的时间内,他仓促地迎娶了姨父的女儿,举办了一场在道德上及宗教上皆引人争议的婚礼,并进驻姨父的房子。因此,他们俩人都认为黑涉嫌重大。
  “如果搜索我的细密画师的屋子和工作室,结果在其中一人那里找到遗失的图画,那么黑将能立即洗罪嫌。”我说,“然而坦白地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挚爱的孩子们,我天赋异禀的细密画家们,从他们做学徒时我就看着长大的这些人,他们不会夺走任何人的生命。”
  “至于橄榄、鹳鸟和蝴蝶,”侍卫队长用嘲讽的语调说出我给他们的慈爱昵称,“我们打算搜索他们的家、出没的场所、工作地点,以及,如果有店铺的话还要搜他们的店铺。我们翻遍每一块石头。这也包皮括黑在内……”他露出不得已的表情说:“因为情势颇为棘手,因此,感谢真主,法官准许我们在质询时如果有必要,可以诉刑讯。由于第二件命案的受害者关系到细密画家部门,使得其中每一个人,从学徒到大师,全都有嫌,因此刑讯是依许可的。”
  我一言不发地想着:一、所谓“依法许”,表明了准许刑讯的人并非苏丹陛下本人:二、由于在法官眼中,所有细密画家都是这起双重谋杀案的嫌犯,也由于我,尽管位居画坊总监,却无法指认出我们之中谁是凶嫌,因此我也有罪;三、我明白他们希望得到我的默许或口头上的认可,同意他们拷问我亲爱的蝴蝶、榄、鹳鸟与其他人,而这些人,近几年来,全都背叛了我。

  “由于苏丹陛下希望如期成庆典叙事诗与这本显然只做了一半的书,”财务大臣说,“我们很担心拷打可能伤及画师们的双手与眼睛从而影响他们的技巧发挥。”他面向我说:“没错吧?”
  “最近另一件案例也遭遇类似的困难。”侍卫队长粗声说,“两位专事修补的金匠和珠宝匠受到魔鬼的诱惑,傻里傻气地迷恋上苏丹陛下的妹妹娜吉米叶苏丹的一只红石柄咖啡杯,最后居然忍不住偷了它。苏丹的妹妹悲伤不已,因为她极钟爱那只杯子。由于杯子的窃案发生在于斯曲达尔皇宫,君王便指派我调查。我也明白,苏丹陛下和娜吉米叶苏都不希望金匠珠宝匠大师们的眼睛与手指受伤,免得影响他们的技艺。因此,我把所有珠宝匠大师剥得精光,丢进院子冰冷刺骨、结满冰霜的水池里。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把他们拖出来,狠狠鞭打,留意不伤到他们的脸和手。短短的时间内,被魔鬼所惑的珠宝匠就招供了,并得到了该有的惩罚。尽管浸泡冰水、受尽寒风、饱尝鞭打,但因为其他珠宝匠的内心清白,没有任何人的眼睛手指受到永久的伤害。就连苏丹也特别提起,他的妹妹对我的表现颇为赞赏,同时,珠宝匠们工作得更为卖力,因为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如今已经被剔除。”
  我相信侍卫队长会以比对待珠宝匠更为严酷的折磨,来对付我的细密画师。虽然他尊敬苏丹陛下对手抄绘的热情,但就如其他许多人样,他也视书法为惟一值得景仰的艺术形式,瞧不起装饰和绘画,认为它们是徘徊在宗教信仰边缘、本就该受罚的不正经的雕虫小技,只适合女人。他故意刺激我说:“当你埋首于工作时,你挚爱的细密画家们早已开始密谋,彼此算计着等你死了以后谁能当上画坊总监。”
  难道还有什么新的谣言?难道还有什么新的阴谋吗?我强忍着没有回答。财务大臣相当清楚我对他充满愤怒,竟然背着我委托那已故的智障编辑手抄本。他也深知我气极了些忘恩负义的细密画家,为了多赚几枚银币曲意逢迎,偷偷绘制了这些图画。
  我发现自己正默默地猜想着可能对我的细密画师们采用的刑讯手段。他们不会选择剥皮拷问,因为那没有任何补救措施;他们也不会使用对付叛军的戳桩刑,因为那是用来树立威慑效果的杀人手段;噼噼啪啪地敲断碾碎细密画家的手指、胳膊或腿显然也不可行。当然,挖掉一只眼睛——依据伊斯坦布尔街头日益增多的独眼龙判断,我猜想这是最近逐渐流行的方式——也不适合用在艺术大师们的身上。因此,我眼前浮现一个画面,在皇室御用花园隐蔽的一,我亲爱的细密画家泡在冰冷的池塘里,围绕在朵朵睡莲之间,全身猛打颤,恨得牙痒痒地彼此怒视,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大笑。尽管如此,我心痛地想到,当热铁烙烫上橄榄的臀部时,他不知会如何惨叫;当沉的枷锁套上鹳鸟的手脚时,他的皮肤不知会变得如何青白一片。我更不敢想像亲爱的蝴蝶——他对彩绘技巧与热情教我热泪盈眶——被当作一个寻常窃犯施以笞跖刑的模样。我呆立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深沉的寂静吞没了我老迈的心灵,无言。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绘画,满腔的热情使我们忘却了一切。
  “这些人是苏丹手下最优秀的细密画家。”我说,“千万别让他们受到伤害。”
  财务大臣心满意足地起身,从房间另一头的工桌上抓起一迭纸,拿到我面前排好。接着,似乎觉得房间太暗,他端来了两支巨大的烛台,放到了我的身旁。烛火上下跳动、左右摇摆着。这就是那些画。
  我该如何向你们解释我在放大镜下看见的图画?我很想大笑,但并不是因为它们很可笑。我感到了愤怒,却又不是因为它们是些可以当真的东西。姨父大人似乎指示过我的大师们:“别画得像你们自己,假装你们是别人那样去画。”他似乎迫他们回想不存在的记忆,去幻想并画出未来的模,一种他们绝不会期待的未来。更荒唐的是,他们竟然为了种垃圾自相残杀。
  “看着这些插画,你能告诉我哪一幅画是出自于哪一位细密画家之手吗?”财务大臣问。
  “可以,”我生气地说,“些图画是在哪里找到的?”
  “黑亲自把它们带来的,然后留在了我这里。”财务大臣说,“他决心证明他和他的已故姨父是无辜的。”
  “质的过程中,拷问他。”我说,“这么一来,我们就会知道已故的姨父还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已经派人去叫他了。”皇家侍卫队长,“稍后,我们会彻底搜查这对新婚夫妇的家。”
  两人的脸都突然亮起来,涌上一丝恐惧与敬畏,两人肃然起立。
  无需转身,我便明白他已来到,荣耀的苏丹陛下,世界的庇护。
  “去雅先生家里,和他的遗孀聊一聊,弄清楚他们为什么没有送哈尔瓦糕。赶紧回来把消息告诉我。”
  “你有什么口信要给哈桑吗?”我说。

  我觉得很尴尬,不是因为问了这个问题,而是说话时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为了掩饰我的尴尬,我叫住哈莉叶,掀开她手里那只瓶子的盖子。“噢喔,”我说,“加开心果的粗麦哈尔瓦糕。”我尝了一口,“他们还掺了酸橙。”
  看到谢库瑞冲我甜甜地微笑,仿佛一切事情都在照计划进行着,这让我很开心。
  我一把抓起我的包皮袱离开。还没走两步我就看见黑在马路的尽头。他刚从岳父的葬礼回来,从他容光焕发的表情看来,这位新丈夫还挺满自己的生活。为了不破坏他的好心情,我离开马路,钻进一排树丛,然后穿越吊死犹太人的花园,他妹妹就是著名的犹太医默谢·哈门的情人。每当行经这座让人联想起死亡的花园,我都会感到无限忧伤,以至于总是忘记我得负责替这栋房子找个买主。
  亡的气息也弥漫在高雅先生的家中,但没有激起我任何的忧伤。我可是艾斯特呢,进出过千万间房子,认千百个寡妇;我知道失去丈夫的年轻女人们,若不是沉浸于挫折和痛苦,就是充满愤怒与抗拒(不过,所有这些折磨谢库瑞都经历过)。卡比叶选择了愤怒的毒药,我明白这有助于加快我工作的进程。
  如同一切命运乖舛的骄傲女人,卡比叶自然会怀疑所有访客都故意挑她最悲惨的时刻来可怜她;甚至更恶毒的,来见证她的痛苦,并暗自欢喜自己的境况比她好多了。因此,她不与宾客多寒暄,抛弃任何花言巧语,直接切入话题。艾斯特今天下午来有何贵干,为什么要趁卡比叶正准备小睡一儿以缓解悲痛的时候来访?我知道她对最新的中国丝绸和布尔萨手帕毫不感兴趣,所以甚至不用假装解开包皮袱,便直接切入正题,转达泪人儿谢库瑞的挂念。“你的哀伤谢库瑞感同身受,但一想到她竟然无意间冒犯了你,不禁更加深了她的痛苦。”我说。
  卡比叶高傲地承认自己没有问候谢库瑞,没有登门拜访表示哀悼,或与她一同哭泣,也没有做任何哈尔瓦糕派人送去。她的骄傲背后,隐含着丝藏不住的得意:很高兴有人察觉到了她的愤恨。逮住这一点,你们机敏的艾斯特企图从中挖掘出卡比叶愤怒的原因和始末。
  没过多久,卡比叶便承认她对已故的姨父大人极为不满,原因是他所编辑的手抄绘本。她说她丈夫,愿他安息,并不愿意为了多赚几枚银币参与书本制作,但是姨父大人却说服他说这个计划是苏丹的旨意。虽然如此,她的先夫察觉到姨父人雇他镀金的图饰,渐渐从简单的装饰插画发展成为完整的图画,不仅这样,这些绘画还包皮含了法兰克异端邪说、无神仰,甚至亵渎神圣的痕迹。渐感不安,并开始分不清是非对错。远比高雅先生还要理智和谨慎的卡比叶小心地补充道,所有这些疑虑并非一夕之间迸发,而是逐渐产生。由于可怜的高雅先生从不曾找到任何公然渎神的证据,只好把自己的担忧视为空穴来风,抛在脑后。此外,他透过更加虔诚来让自己心安,从不错过艾尔祖鲁姆努斯莱特教长的任何一场讲道,要是没能及时做祷告他就会从心底感到不安。他明白画坊里几个混蛋嘲笑他对信仰的全心奉献,但更深知他们无耻的讥笑源自于嫉妒他的才华和技艺。
  一颗豆大、晶莹发亮的泪珠从卡比叶湿润的眼睛滑下脸颊,这一瞬间,你们好心肠的艾斯特下了一个决定,要尽快帮卡比叶找一个比她亡夫更好的丈夫。
  “先夫并不常我讲他的这些忧虑。”卡比叶谨慎地说,“根据我所记得的,把它们拼凑在一起之后,我得出了结论,所有落到我们头上的事件的起因,全指向最后一晚引他去姨父大人家中的那些图画。”
  好一种表达歉意的方式。为了回应她的话,我提醒她,如果考虑到姨父大人可能也是死于同一个“混蛋”手下,那么她与谢库瑞的命运,以及她们的敌人,其实是一样的。角落里那两个瞪着我看的大头孤儿更透露两个女人另一个相似处。不过,无情的媒婆头脑立刻提醒我,谢库瑞可要比她美丽、富有且神秘得多。我一五一十地把的想法告诉了卡比叶:
  “谢库瑞要我告诉你,如果她冒犯了你,她很抱歉。”我说:“她想说她爱你如姐妹,更如天涯沦落人。她希望你一想,帮帮她。高雅先生最后一晚出门时,有没有提过他要与姨父大人之外的人见面?你有没有想过他可能是要去见别人?”
  “这是在他身上发现的。”她说。
  她打开一只柳编盒子的盖子,里面放着绣花针、几块布和一颗大核桃。她从盒里拿出一张折迭起来的纸。
  我打开这张皱巴巴的粗纸,仔细端详,看见用墨水画出的各种形状,被井水浸泡得已经晕开或褪色了。我好不容易才看出那是什么形体,这时,卡比叶说出了我的想法。
  马。”她说,“但是已故的高雅先生只做镀金的工作,从来不画马,也不可能有任何人请他画马。”
  你们老迈的艾斯特望着这几匹潦草画出的马匹,但实在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如果我把这张纸拿给谢库瑞,她一定会很高兴。”我说。
  “如果谢库瑞真的那么想要这张纸,就叫她自己来拿。”卡比叶丝毫不带感情地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