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的名字叫红 - 37.我是你们的姨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的葬礼正如我想要的那样令人倍感哀荣。我希望能参加的人都来了,这使我感到非常骄傲。当我的死讯宣布时,正在伊斯坦布尔的高级大臣之中,塞浦路斯的哈吉·侯赛因帕夏与托帕尔·巴基帕夏,依然都记得我过去曾尽心尽力侍奉过他们。当前备受赞誉但也饱受批评的省财政主克尔默泽·梅莱克帕,他的出现更使得我们区清真寺的寒酸庭院蓬荜生辉。我尤其高兴看见苏丹使节主管穆斯塔法老爷,倘若我还活着,并继续积极参与政治,想必也会擢升至同样的官阶。这个庞的吊丧阵容中有来自各界的达官显要,包皮括议会秘书凯默列丁先生、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微笑的司信主塞尔特·萨利先生、几位早议会传令官——每个人若非是我的挚友就是我的仇敌——一群已淡出政坛的前议会议员、我的学校朋友、其他得我死讯的人——我想像不出他们是何时何地听说的——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亲戚、朋友和年轻人。
  集会仪式的肃穆悲戚也令我倍感骄傲。财务大臣哈泽姆老爷与皇家侍卫队长的亲临,向所有吊丧者表明了伟大的丹陛下对我的死于非命至感伤痛,这一点确实让我非常欣慰。我不清楚荣耀的苏丹陛下的悲伤是否意味着,他将派人,包皮括动员酷刑者,尽一切力量搜捕卑的凶手,然而我确实知道:那个人渣现在就在庭院里,站在其他细密画家和书法家之中,摆出一副庄严肃、悲痛万分的表情,凝视着我的棺材。
  请别这么想,请别认为我对凶手满怀怨恨,或者走上了复仇之路,甚或因为我被不忠不义地残忍杀害,所以我的灵魂无法安息。我,此刻,处于一个全然不同的存在层次,我的灵魂相当平。历经了多年的尘世苦痛后,如今我的灵魂重新找到了它的归属。
  当我的躯体在墨水瓶的重击下躺卧于血泊之痛苦地扭时,灵魂暂时离开了身体,在一片强光中微微颤抖。接着,两位面如阳光般明亮、面带微笑的美丽天使——如同我在《灵魂之书》中读过无数次的模样——笼罩在空灵的光芒中缓缓朝我接近。他们抓住我的手臂,好像我仍具人形,然后升天。我们的上升是如此平和轻盈,如此迅速,仿佛一场幸福的梦境!我们穿越熊熊烈火,涉过一条条光河,通过黑暗的海洋与冰霜积雪的岳。每穿越一个地方都要花上千年的时间,但感觉起来却似乎不过是一眨眼的光景。

  我们飞升来到了七重天,经过各式各样的群体、奇特的生物、笼罩着形形色色昆虫与飞鸟的沼泽及云朵。每当抵达一重天时,领路的天使都会轻敲大门,门后则传来一个问题:“谁去?”天使会说出我的名,描述我的品行,并总结道:“崇高安拉的一位顺服仆人!”——这句话让我快乐得泪水盈眶。虽然如此,我明白在最后审判日之前还有上千年的等待,届时,真主将决定谁注定上天堂,谁又该下地狱。
  因为,除了些微的差异之外,我的升天就与葛萨利、艾尔·杰夫济耶及其他著名学者描述到亡时所写的一模一样。永恒的神秘与黑暗的谜团,只有亡者才可能了解的秘密,此刻展现开来,渲染一片,一个接着一个迸发出千万种灿烂的色。
  噢,我该如何恰当地形容这段璀璨旅程中看见的色彩?整个世界都是由颜色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颜色。如同我察觉到的,把我和万事万物分开的那股力量是由颜色组成的,我现在也明白了,热情拥抱我并使我留恋世界的那股力量,也是色彩。我看见橘色的天空、美丽的翠绿身体、棕色的蛋和天蓝色的传说之马。世界忠实地反映出多年来我研读不倦的绘画和传说。我惊异敬畏地观望着真主创造的世界,仿佛是头一次看见,但它又似乎早已存在于我的记忆中。我所谓的“记忆”,包皮含了整个世界:时间在我面前朝过去和未来无限延伸,明白此刻第一次体验到的世界,将永恒持续,成为记忆。围绕在这片欢腾的色彩中死去,我感觉自己好似脱下了一件紧身束衣,无比轻松平静:从现在起,再也没有束缚,我将拥有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前往何一个地方,体验任何一个时代。
  察觉这份自由之后,顿时,惊惧狂喜之中我明白了自己就在“他”的身旁。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四周涌入一股无以匹敌的红。
  短短的一瞬间,红色染透了一切。这艳丽的色彩溢满了我和全宇宙。当我在这片景色下朝“他”接近时,内心高兴得想要哭出来。突然间,想到自己将这样一身血污地被带到他面前,我感到羞耻难堪。我心中另一部分回想起书本中的描述,死亡之后,“他”将征召阿兹拉尔和其他的天使领我到“他”的跟前。
  我能够见到他吗?我兴奋得透不过气来。
  红色朝我逼近——那无所不在的红,包皮罗着宇宙万象—如此壮丽璀璨的红,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它的一部分,想到自己能够如此接近“他”,我不禁泪如泉涌。

  但我也知道“他”不会再比此时更靠近了;“他”向天使询问我,他们赞美我;“他”视我为一个忠诚的仆人,谨守“他”的戒律和禁令:“他”爱我。
  陡然间,一个扰人的疑虑打断我攀升的喜悦和奔流的泪。在罪恶与忧虑的驱迫下,我惶惑不安地问“他”:
  “过去二十年来,我深受尼斯异教绘画的影响。我甚至一度还想要通过那种技法和风格,为自己绘画肖像,但是我不敢。相反,后来我却请人替您的世界、您的万物、您人间的影子——苏丹陛下,绘画了一法兰克异教徒样式的肖像。”
  我不记得“他”的声音,但记得“他”注入我脑中的答案。
  “东方与西皆属于我。”
  我几乎压抑不住我的兴奋。
  “那么,这一切、这些……这个世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秘密。”我听见自己脑中传来声音,或者是“仁爱”,我不确定是哪一个。
  当天使来到身边时,我明白在这至高无上的天堂,某种关于我的决定已经达成,不过我必须呆在神圣的婆娑中,与过去千万年来所有亡魂一起等待世界末日的审判,届时,最终的裁判将决定我们上天堂或下地狱。我很高兴一切都如书中记载的那样发。当我从天堂下降时,记起曾经在书上读到,葬礼的过程中我将再度与我的身体结合。
  然而我很快了解到,所谓“再度返回无生命的躯壳”的现象,只是一种文学比喻,感谢上主。祈祷结束后,人们扛起我的棺材,走下清寺旁一座小丘陵墓园。这个令我倍感骄傲的庄严送葬队伍,尽管凄绝哀痛,行动却极为整齐利落。从上往下看,行进的队伍看起来像一条细致的丝线。
  容我澄清我的处境:根据著名的先知传说——其中声明“信徒的灵魂是一只鸟,饱食天堂的果树”——人们或许会推论,死后,灵魂翱翔于苍穹。但根据布·厄梅尔·宾·阿布杜贝尔对此传说的解释,认为它并不是说灵魂会附身于鸟,甚至变成一只鸟,而是如学识渊博的艾尔·杰夫济耶所说的,传说的意思是灵魂会出现在飞鸟所到之处。此刻我观察万物的所在——喜好透视法的威尼斯大师们称其为“视角”的地方——证实了艾尔·杰夫济耶的解释。

  从我所在的位置,举例来说,我可以看见丝线般的送葬队伍进入墓园,也可以带着分析绘画的欢喜,望着一艘帆船灌饱了风,逐渐加速航向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汇流交界的皇宫岬。从叫拜的高度往下看,整个世界如同本富丽堂皇的书册,任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细赏。
  然而,我所见的事物,远超过一个灵魂未出窍的人在同样高度上能看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对岸,过了于斯曲达尔,墓碑之间的一块空地上,有一群孩童正在玩青蛙跳;十二年又三个月前,外交事务大臣的轻舟在七对桨夫的推进下优雅航行,当时们正陪伴着威尼斯大使从他的海边别墅前往谒见大宰相凯尔·拉戈普帕夏;兰哥新市场上,一个肥胖的女人捧着一大颗包皮心菜,好像抱着自己的小孩准备喂奶;听说阻碍我晋升之途的议会使节拉马赞先生过世时,我的确欢欣鼓舞:当我还小时,坐在祖母的腿上,望着母亲晾在庭院里的红色衬衫;当谢库瑞的母亲,愿她安息,开始分娩时,我到老远的地区找寻接生婆;四十年前我遗失的腰带(现在我知道是被瓦斯非偷走了);远处一座壮丽的花园,二十一年前我曾经梦见它,并祈求安拉将来有一天证明那就是天堂;格鲁吉亚总督阿里大人在哥里城堡剿平叛军之后,送到伊斯坦布尔的断头、鼻子和耳朵;以及我美丽亲爱的谢库瑞,她抛下我们屋子里一群吊唁我的邻居妇女,独自来到庭院,呆望着砖炉里的火焰为我哭泣。所有这一切,我都能同时尽收眼底。
  书本和以前的学者都常说灵魂栖息于四界:(一)子宫;(二)人世间;(三)我现在所在的婆娑,或中间;(四)审判之后将要前往的天堂或地狱。
  处于婆娑的中间状态,可以同时看到过去和现在。只要灵魂继续保留着记忆,空间的限制便不存在。只有当一个人脱离了时空的牢笼,他才会明白生命是一件束衣。就如同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在亡者的国度享受无比欢愉,同样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很遗憾没有人能在死前发觉这点。因此,我一边参与自己风光的葬礼,一边哀伤地望着我亲爱的谢库瑞徒然哭干了泪水。我乞求崇高的安拉,赐福给我们这些天堂中没有躯体的灵魂与凡间没有灵魂的躯体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城市与狗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一“四!”“美洲豹”说道。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一盏电灯,灯泡上较为干净的部分洒下光芒,照射着这个房间。除去波菲里奥?卡瓦之外,对其他的人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两个骰子已经停住不动,上面露出“三”和“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