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的名字叫红 - 37.我是你们的姨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的葬礼正如我想要的那样令人倍感哀荣。我希望能参加的人都来了,这使我感到非常骄傲。当我的死讯宣布时,正在伊斯坦布尔的高级大臣之中,塞浦路斯的哈吉·侯赛因帕夏与托帕尔·巴基帕夏,依然都记得我过去曾尽心尽力侍奉过他们。当前备受赞誉但也饱受批评的省财政主克尔默泽·梅莱克帕,他的出现更使得我们区清真寺的寒酸庭院蓬荜生辉。我尤其高兴看见苏丹使节主管穆斯塔法老爷,倘若我还活着,并继续积极参与政治,想必也会擢升至同样的官阶。这个庞的吊丧阵容中有来自各界的达官显要,包皮括议会秘书凯默列丁先生、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微笑的司信主塞尔特·萨利先生、几位早议会传令官——每个人若非是我的挚友就是我的仇敌——一群已淡出政坛的前议会议员、我的学校朋友、其他得我死讯的人——我想像不出他们是何时何地听说的——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亲戚、朋友和年轻人。
  集会仪式的肃穆悲戚也令我倍感骄傲。财务大臣哈泽姆老爷与皇家侍卫队长的亲临,向所有吊丧者表明了伟大的丹陛下对我的死于非命至感伤痛,这一点确实让我非常欣慰。我不清楚荣耀的苏丹陛下的悲伤是否意味着,他将派人,包皮括动员酷刑者,尽一切力量搜捕卑的凶手,然而我确实知道:那个人渣现在就在庭院里,站在其他细密画家和书法家之中,摆出一副庄严肃、悲痛万分的表情,凝视着我的棺材。
  请别这么想,请别认为我对凶手满怀怨恨,或者走上了复仇之路,甚或因为我被不忠不义地残忍杀害,所以我的灵魂无法安息。我,此刻,处于一个全然不同的存在层次,我的灵魂相当平。历经了多年的尘世苦痛后,如今我的灵魂重新找到了它的归属。
  当我的躯体在墨水瓶的重击下躺卧于血泊之痛苦地扭时,灵魂暂时离开了身体,在一片强光中微微颤抖。接着,两位面如阳光般明亮、面带微笑的美丽天使——如同我在《灵魂之书》中读过无数次的模样——笼罩在空灵的光芒中缓缓朝我接近。他们抓住我的手臂,好像我仍具人形,然后升天。我们的上升是如此平和轻盈,如此迅速,仿佛一场幸福的梦境!我们穿越熊熊烈火,涉过一条条光河,通过黑暗的海洋与冰霜积雪的岳。每穿越一个地方都要花上千年的时间,但感觉起来却似乎不过是一眨眼的光景。

  我们飞升来到了七重天,经过各式各样的群体、奇特的生物、笼罩着形形色色昆虫与飞鸟的沼泽及云朵。每当抵达一重天时,领路的天使都会轻敲大门,门后则传来一个问题:“谁去?”天使会说出我的名,描述我的品行,并总结道:“崇高安拉的一位顺服仆人!”——这句话让我快乐得泪水盈眶。虽然如此,我明白在最后审判日之前还有上千年的等待,届时,真主将决定谁注定上天堂,谁又该下地狱。
  因为,除了些微的差异之外,我的升天就与葛萨利、艾尔·杰夫济耶及其他著名学者描述到亡时所写的一模一样。永恒的神秘与黑暗的谜团,只有亡者才可能了解的秘密,此刻展现开来,渲染一片,一个接着一个迸发出千万种灿烂的色。
  噢,我该如何恰当地形容这段璀璨旅程中看见的色彩?整个世界都是由颜色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颜色。如同我察觉到的,把我和万事万物分开的那股力量是由颜色组成的,我现在也明白了,热情拥抱我并使我留恋世界的那股力量,也是色彩。我看见橘色的天空、美丽的翠绿身体、棕色的蛋和天蓝色的传说之马。世界忠实地反映出多年来我研读不倦的绘画和传说。我惊异敬畏地观望着真主创造的世界,仿佛是头一次看见,但它又似乎早已存在于我的记忆中。我所谓的“记忆”,包皮含了整个世界:时间在我面前朝过去和未来无限延伸,明白此刻第一次体验到的世界,将永恒持续,成为记忆。围绕在这片欢腾的色彩中死去,我感觉自己好似脱下了一件紧身束衣,无比轻松平静:从现在起,再也没有束缚,我将拥有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前往何一个地方,体验任何一个时代。
  察觉这份自由之后,顿时,惊惧狂喜之中我明白了自己就在“他”的身旁。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四周涌入一股无以匹敌的红。
  短短的一瞬间,红色染透了一切。这艳丽的色彩溢满了我和全宇宙。当我在这片景色下朝“他”接近时,内心高兴得想要哭出来。突然间,想到自己将这样一身血污地被带到他面前,我感到羞耻难堪。我心中另一部分回想起书本中的描述,死亡之后,“他”将征召阿兹拉尔和其他的天使领我到“他”的跟前。
  我能够见到他吗?我兴奋得透不过气来。
  红色朝我逼近——那无所不在的红,包皮罗着宇宙万象—如此壮丽璀璨的红,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它的一部分,想到自己能够如此接近“他”,我不禁泪如泉涌。

  但我也知道“他”不会再比此时更靠近了;“他”向天使询问我,他们赞美我;“他”视我为一个忠诚的仆人,谨守“他”的戒律和禁令:“他”爱我。
  陡然间,一个扰人的疑虑打断我攀升的喜悦和奔流的泪。在罪恶与忧虑的驱迫下,我惶惑不安地问“他”:
  “过去二十年来,我深受尼斯异教绘画的影响。我甚至一度还想要通过那种技法和风格,为自己绘画肖像,但是我不敢。相反,后来我却请人替您的世界、您的万物、您人间的影子——苏丹陛下,绘画了一法兰克异教徒样式的肖像。”
  我不记得“他”的声音,但记得“他”注入我脑中的答案。
  “东方与西皆属于我。”
  我几乎压抑不住我的兴奋。
  “那么,这一切、这些……这个世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秘密。”我听见自己脑中传来声音,或者是“仁爱”,我不确定是哪一个。
  当天使来到身边时,我明白在这至高无上的天堂,某种关于我的决定已经达成,不过我必须呆在神圣的婆娑中,与过去千万年来所有亡魂一起等待世界末日的审判,届时,最终的裁判将决定我们上天堂或下地狱。我很高兴一切都如书中记载的那样发。当我从天堂下降时,记起曾经在书上读到,葬礼的过程中我将再度与我的身体结合。
  然而我很快了解到,所谓“再度返回无生命的躯壳”的现象,只是一种文学比喻,感谢上主。祈祷结束后,人们扛起我的棺材,走下清寺旁一座小丘陵墓园。这个令我倍感骄傲的庄严送葬队伍,尽管凄绝哀痛,行动却极为整齐利落。从上往下看,行进的队伍看起来像一条细致的丝线。
  容我澄清我的处境:根据著名的先知传说——其中声明“信徒的灵魂是一只鸟,饱食天堂的果树”——人们或许会推论,死后,灵魂翱翔于苍穹。但根据布·厄梅尔·宾·阿布杜贝尔对此传说的解释,认为它并不是说灵魂会附身于鸟,甚至变成一只鸟,而是如学识渊博的艾尔·杰夫济耶所说的,传说的意思是灵魂会出现在飞鸟所到之处。此刻我观察万物的所在——喜好透视法的威尼斯大师们称其为“视角”的地方——证实了艾尔·杰夫济耶的解释。

  从我所在的位置,举例来说,我可以看见丝线般的送葬队伍进入墓园,也可以带着分析绘画的欢喜,望着一艘帆船灌饱了风,逐渐加速航向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汇流交界的皇宫岬。从叫拜的高度往下看,整个世界如同本富丽堂皇的书册,任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细赏。
  然而,我所见的事物,远超过一个灵魂未出窍的人在同样高度上能看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对岸,过了于斯曲达尔,墓碑之间的一块空地上,有一群孩童正在玩青蛙跳;十二年又三个月前,外交事务大臣的轻舟在七对桨夫的推进下优雅航行,当时们正陪伴着威尼斯大使从他的海边别墅前往谒见大宰相凯尔·拉戈普帕夏;兰哥新市场上,一个肥胖的女人捧着一大颗包皮心菜,好像抱着自己的小孩准备喂奶;听说阻碍我晋升之途的议会使节拉马赞先生过世时,我的确欢欣鼓舞:当我还小时,坐在祖母的腿上,望着母亲晾在庭院里的红色衬衫;当谢库瑞的母亲,愿她安息,开始分娩时,我到老远的地区找寻接生婆;四十年前我遗失的腰带(现在我知道是被瓦斯非偷走了);远处一座壮丽的花园,二十一年前我曾经梦见它,并祈求安拉将来有一天证明那就是天堂;格鲁吉亚总督阿里大人在哥里城堡剿平叛军之后,送到伊斯坦布尔的断头、鼻子和耳朵;以及我美丽亲爱的谢库瑞,她抛下我们屋子里一群吊唁我的邻居妇女,独自来到庭院,呆望着砖炉里的火焰为我哭泣。所有这一切,我都能同时尽收眼底。
  书本和以前的学者都常说灵魂栖息于四界:(一)子宫;(二)人世间;(三)我现在所在的婆娑,或中间;(四)审判之后将要前往的天堂或地狱。
  处于婆娑的中间状态,可以同时看到过去和现在。只要灵魂继续保留着记忆,空间的限制便不存在。只有当一个人脱离了时空的牢笼,他才会明白生命是一件束衣。就如同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在亡者的国度享受无比欢愉,同样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很遗憾没有人能在死前发觉这点。因此,我一边参与自己风光的葬礼,一边哀伤地望着我亲爱的谢库瑞徒然哭干了泪水。我乞求崇高的安拉,赐福给我们这些天堂中没有躯体的灵魂与凡间没有灵魂的躯体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夜城6·毒蛇的利齿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伦敦中心附近藏有一个可怕的秘密,有如毒蛇缠绕在其中:夜城。一个黑暗堕落的地方,一个大城市中的小城市,一个太阳从未照耀也永远不会照耀的所在。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诸神、怪物,以及来自地底深处的灵体,如果他们没有先找上门来的话。欢愉与恐惧永远都在打折,不但价格低廉,也不会在橱柜中陈列太久。我是个在夜城出生的人,而打从三十几年前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我名叫约翰·泰勒,职业是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日常生活的冒险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读者可曾想象过接到这样来信时的辛酸味?信上说,你的某一尽管时有龃龉,但长期来常挂心间交谊甚笃的好友,不意在某个远如火星上的共和国的哪个陌生处所,原因不明,轻生自尽了。在弱小的兽类世界,想来也有像遇到较强兽类,将其坚实头颅,如同软蜜饯似地一下咬碎一类的残酷体验,但在人类世界,以我目前的想法,即此便是辛酸不过的体验了。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一、结识卡沃尔先生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明星晚宴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浅见光彦十二月中旬打电话约野泽光子出来,照例把见面地点定在平冢亭。平冢亭位于浅见和野泽两家之间,是平冢神社的茶馆。据说神社供举的神是源义家,至于为什么叫平冢神社,个中缘由浅见也不清楚。浅见的母亲雪江寡妇很喜欢吃平冢亭的饭团,所以母亲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浅见必定会买一些饭团作为礼物带同家。浅见和光子在平冢亭会面,并非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而且饭团店门前的氛围也不适合表白爱意。对此,光子也心领神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