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九章(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九章(2)
  “很抱歉,我也不知道,”丹尼斯说,“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他也是这么说的。”我真希望身边有一个母亲,希望她能给我一些建议。我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他在哪儿呢?参加大型血液学论坛?你为什么不去呢?”
  “他在巴尔的摩,每年他都会去那里。不过这跟血液没有关系,是埃德加?爱伦?坡迷俱乐部或者社团之类的活动。”丹尼斯摇摇头,重新翻开了物理课本。
  上完课,我独自做瑜珈(我建议他和我一起练,这个建议惹得他捧腹大笑)。突然,我听到前门门环敲击的声音。古旧的铜环上刻着海神的面孔,很少有人用它——只有万圣节晚上的淘气捣蛋鬼们会敲着门环要糖果,不过他们最后总是以放弃告终。
  我打开门,见到伯顿侦探站在门口。“早上好,蒙太罗小姐,”他寒暄道。
  “已经下午了,”我说。
  “没错没错。下午过得怎么样?”
  “还行。”如果父亲在家,我会说非常好,而不是还行。
  “好极了。”他深色西装外套了一件驼毛大衣,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依旧炯炯有神。“你父亲在家吗?”
  “不在,”我答道。
  “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他微笑着,做出一副朋友的姿态。
  “星期五,”我说。“他去参加学术研讨会了。”
  “研讨会。”伯顿连连点头。“能否请你转告他我来过这里?请他回来后电话跟我联系。”
  我顺口答应了,正准备关门,他又问,“唉,对了,你懂不懂日本纸艺?”
  “日本纸艺?你是说剪纸?”几年前父亲教过我日本纸艺。先把纸折好,然后细心剪裁,完成后把纸打开就成了一幅画。他说,这是他能够接受的一种图案样式,因为它是对称的,并且具有实用价值。
  “技艺精湛的剪纸艺术。”伯顿侦探继续点头。“谁告诉你的?”
  “我从书上看到的,”我答道。
  他微笑着向我道别,心中暗自在想,我敢打赌她老子知道剪纸这玩意儿。
  那天晚上丹尼斯掌厨——玉米卷,里面嵌着素食肉馅——我尽力让自己喜欢这些食物,但我做不到。我说不饿,然后强装了一个笑脸。他让我吃了两茶勺补充饮,又给了我一些用塑料纸包装好的自制“蛋白质条”。
  丹尼斯焦虑的时候脸色是红一阵青一阵的。“你的精神很消沉,”他说,“这很正常。一切都会过去的,艾蕾。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
  “我听着呢。”盘子里的奶酪融进了粘呼呼的素食肉馅,看得我反胃。“我想妈妈。”我没打算说这话。是的,想念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人是完全可能的。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他为何露出内疚的神情呢?
  “你常见面的那个男孩怎么样了?米切尔,是这个名字吗?”
  “迈克尔。”我敢肯定,我从未提起过他。“他是凯瑟琳的哥哥。”
  据我的判断,这个他不知道。“你的介绍太粗略了,”他说。他咬了一大口玉米卷,一不小心把番茄酱溅到衬衣上。在平时,我会觉得很好玩。
  “不如找个时间请他过来玩?”丹尼斯边说边嚼着玉米卷。
  我说,或许我可以安排一下。
  晚上我打电话到麦克?嘉瑞特家,没人接电话。第二天早上我又试了一次,电话那头传来迈克尔的声音。
  接到我的电话,他不喜也不悲。“现在还好,”他说,“记者很少再来烦我们了。妈妈仍旧没有恢复过来。”
  “你有空过来坐坐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