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序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序幕
  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
  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
  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她的目光顺着他转移到桌边的另外两个男子,他们面无表情。他们三人皆为高瘦身材,我父亲有一双深绿色的眼睛,这是母亲所熟悉的。
  父亲伸出一只手抬起她的下巴,注视着她浅蓝色的眼睛。“我认识你,”他说。
  他的另一只手描画着她的脸型轮廓,手指在额前发尖经过了两次。她的头发又长又密,黄褐色,他顺手撩起她额头上的几小撮碎发。
  坐在桌前的另外两个男人抱起手臂等着,父亲正在同时和他们俩下棋。
  母亲打量了父亲的脸庞——黑色的头发顺着额头梳到后面,绿色的眼睛上镶着两道浓密的剑眉,薄薄的嘴唇,嘴角向上翘起,弯成丘比特的弓形。她脸上露出了腼腆而惶恐的微笑。
  他把手放下,从凳子上站起来,与她一同走开了。棋桌前的俩男人叹着气收拾棋盘,现在他们只得互相切磋棋艺了。
  “我要去见莫顿教授,”我母亲说。
  “他办公室在哪儿?”

  母亲朝艺术学院的方向指了指。他把手轻轻搭在她肩头,让她带路。
  “这是什么?头发上怎么有只臭虫?” 突然他冒出了这么一句,边说着边伸手去抓那昆虫状的东西。
  “是个发夹。”她把头上的铜蜻蜓取下来给他看。“这是蜻蜓,不是臭虫。”
  他摇着头微笑。“别动,”说着,他用蜻蜓发夹扣住她的一束头发,固定在左耳后面,动作很细腻。
  他们改道没有继续往学校的方向走。现在他们走在一条鹅卵石陡坡上,手拉着手。天渐渐变暗,寒气逼人,但是他们毫无顾忌,找了一块水泥堤坐下。
  我母亲说:“今天下午,我坐在窗口看太阳落山,看树丛渐入暮色。我心想,我日渐衰老,还能看到多少次树林的朝明夕昏,大致能够估算出来。”
  他吻了她,一个轻吻,嘴唇如蜻蜓点水一般碰了一下。第二个吻深情地持续了很久。
  她打了个寒颤。
  他侧下身子托着她的脸,额头、脸颊、鼻子、下巴——他用睫毛动情地轻抚着。“蝴蝶之吻,”他说,“我帮你取暖。”
  母亲吃惊地转过脸去,短暂的一分钟竟发生了那么多事,她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犹豫或反抗。现在爱情之火已经点燃,她无法将之扑灭了。她想知道在他眼中,她有多大。她确信自己比他年长——他看起来二十五岁光景,而她前不久过了三十岁生日。她是莫顿教授的妻子,她为此迷茫——什么时候把此事告诉他才合适呢?

  他们起身继续走路,顺着水泥石阶往河边去。末尾一级台阶处横着一扇铁门,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我最恨这种情况,”母亲说。她的鞋子爬不了铁门。
  我父亲从大门上翻过去,从后面把门打开了。“没上锁,”他说。
  她从门口走过的时候,有一种宿命的感觉;她似乎正在向某种全新的、命运安排好的东西靠近。她感到多年积聚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
  他们沿着河岸走,见前面的旅游商店亮着灯光,便走了过去。到店门口时,他说:“在这儿等我一会儿。”她看着他走进这家卖爱尔兰进口货的商店,直到他的背影在店门的浪纹玻璃里消失。他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根柔软的羊毛披肩,他给她披上;那么多年来,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很美。
  我们会结婚吗?她暗自想着,但她无需寻找答案。他们继续往前走,已经俨然是一对夫妻了。
  这个故事我听父亲讲了两次。我有好多问题,但直到他第二次讲完故事我才把积攒的那堆问题和盘托出。
  “你怎么知道她在想什么?”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是她把想法告诉我的,”他说。
  “莫顿教授有什么反应?”我接着问。“难道他不想把她留住吗?”
  当时我十三岁,但父亲说我的思想快赶上三十岁了。我长了一头黑发和一双蓝眼睛;除了眼睛,我和父亲就象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莫顿教授确实想留住你母亲,”父亲说,“他使用过威胁,使用过暴力。我们相识前,她已经不止一次提过要和他分开,他用蛮横的手段把她拉了回来。但这次她坠入了爱河,爱情的力量使她无所畏惧。她下定决心,整理好行李搬了出来。”
  “她搬来和你住?”
  “起先没有。她在市里的殖民公墓附近找了个寓所安顿下来,现在仍旧有人说那个地方闹鬼。”
  我责怪地看了他一眼,但我不想扯开闹鬼公寓的话题。
  “谁赢了棋?”我问。
  他睁大了眼睛。“好问题,艾蕾娜,”他说,“我真想知道答案。”
  通常,父亲是无所不知的。
  “你知道她比你大吗?”我问。
  他耸耸肩。“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年龄并不重要。”他站起来,走到起居室窗前,把厚重的丝绒窗帘拉好。“你该睡觉了,”他说。
  我还有满脑子的问题;但我点点头,没有提出异议。今晚他第一次讲了那么多关于我母亲的事——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母亲,同时也让我对他有了更多的认识。
  有一件事他始终没有提及——一个事实,一个他不愿意启齿的事实,一个我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的事实,一个关于我们到底是谁的事实。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