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我不是教你诈 - 死念常在一瞬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也记得有位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要自杀。她在电话里有气无力地对我说:"我要跟你说再见了!因为我马上就要自杀了!"
  "你能死了吗?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完了吗?"我问她。
  "就因为我不能做什么!"
  "笑话!"我吼了回去:"我送你去残障育幼院看看,有多少人需要你帮助?然后想想,你有没有资格,在对这个世界没尽一份力之前,就去死。"
  然后我立即联络了台南的瑞复益智中心,对方也欢迎她去工作。
  我再打电话给她,叫她到松山机场碰面,由我送上飞机。她没有接受。但是就这么十几分钟,她已经打消了死念。
  死念岂只是十几分钟,真正"致死的死念",常只是几分钟。就那几分钟想不通,就死了!
  勇敢地面对生命
  你看那要跳楼的人,坐在阳台边,一边是几十公尺的高楼,下去就告别人世;一边是走回屋子,重新面对人生。这是多么大的抉择啊!那自杀的人,居然成为半个上帝,由他决定一个人的生与死。
  这个人是他父亲亿万个精子里,终于能受孕,又在受孕之后,由他母亲怀胎十月,再平安产下的。这个人会说话,会唱歌,会走、会跳、会思想。居然用他莫明其妙的思想,判他自己死亡。
  如果他有一生最笨的决定,必是跳下去。如果他能有大的智慧与勇气,就是回头。回头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为社会,好好做点事;这样才不负上天给予他生命,才不负他得到宝贵的生命。
  我太太的秘书,在墙上挂了一段幽默的话。大家都借去"拷贝",于是挂满了办公室。现在,则挂到了我的家里。
  那幽默的句子是:
  "上帝把我放到地球上,是为了要我完成一定的工作。现在,我还落后大多,我永远都不会死!"
  各位朋友!如果你居然要自杀,请想想这句话。
  ---------------------------------------------
  你要为自己纯净的心版上,多记录些美好的事务和前人的智慧。
  你要打造一把钥匙,去开启人生的每一道门。
  打一把人生的钥匙
  小时候,每次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都叫我去洗手。她知道我懒得洗,所以每次洗完,还要把我的手抓过去闻闻。
  顽皮的我,于是想出个办法,打开水龙头,让母亲听到水声,然后根本不洗,就把龙头关上,只是用手摸摸肥皂,伸去给妈妈闻。
  她吸口气,嗅到肥皂的味道,点点头,我就又蹦又跳地跑开。我好得意啊!心想:"看!我多聪明,妈妈又被我骗了!"
  看到这儿,你会不会觉得很好笑?洗手,是为我好,不是为妈妈洗,我明明骗了自己,却觉得很得意,不是太笨了吗?

  不过,你也别笑我。因为我处处看见年轻朋友,在做这样的傻事。
  别埋没自己的才华
  有一天,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还没打开,已经被那封信的厚度吓到。打开之后,又是一惊,只见工工整整十几张信纸上,排列着密密麻麻,却又工整无比的小字。
  那字像是印刷的"仿宋体",娟秀而一笔不苟。当我展读之后,更是讶异了!真难相信一位高中生,能写那么深入的文章。
  我立刻邀请那位女同学到办公室聊天,还请她和陪她来的同学午餐。
  在餐桌上,我问她:"相信你在学校的作文成绩一定很好。"
  未料,她淡淡一笑:"很烂!"
  "你的文笔这么好、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呢?"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我从来不好好写"。她又淡淡一笑:"我的老师很烂,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写给她看?"
  然后,她形容了老师的"烂",又很羡慕地说某名校的国文老师多好。问题是,她可曾想过,文章是她自己的,学问是她自己作的,不是给她老师作的。
  由这位同学的表现,使我想:这世界上会不会有许多具有才华的年轻朋友,只因为不满意学校,不满意老师,而放弃自己、埋没了才华?
  学校的菜单
  常听见不好好念书的学生,很但然他说:"读书,谁不会读?哪里不能读?又何必在学校读?以后哪一天我想念书,都可以!"
  活是没错,但我也要说,学校教育有它的优点,那也是其他环境不能取代的。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那年,曾应邀到某大学的国文系演讲。当时我已经得了"优秀青年诗人奖",也在不少报章上发表作品而小有名气。
  但是,在接受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却出了丑,一个连国文系新生部知道的东西;我居然说错了。
  事后,我痈定思痛,开始苦读古诗,甚至编《唐诗句典》,但我始终忘不了出丑的那一幕,我常想:我为什么连这个基本国学都不知道?是因为有关中国文学的书看得太少?还是因为看得没有组织?
  答案应该是后者。你会发现学校教育虽然有不少僵化而值得批评的地方,但无可否认,它也像是营养专家,将各种食物拼成食谱。虽然口味变化不大,也不够刺激,却有你必需的营养。当你按部就班地读下来,自然得到了完整的学问。而不会像你自修时,可能随兴所至;东抓一本,西抓一本,看来渊博,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快快打造一把钥匙
  这基础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治学的工具"。
  "治学的的工具"像是一把钥匙,可以用来开启更多知识的宝库。你会发现求学像登高,不由山脚一步步往上走,是攀不上巅峰的。而很多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看来不像学问的学问",正是那山脚的阶梯。
  前些时、我在电视里,看到有关图书馆里修补古书的报道,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数十年不分寒暑,为图书馆里的破书换上新装。他把虫蛀的、水渍的、朽烂的书页,小心地拼凑、裱糊,不知保存了多少珍贵的善本书。
  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位老人居然不识字。
  我忍不住地想,要是遇到脱散的书籍,再加上页码已经朽烂,那位老先生该怎么分辨前后次序?又如果他能识字,在这数十年修补的过程中,他该能亲炙多少伟大的篇章?
  他为什么没能"回头"花几年时间识字?难道要像是一个用"很钝的斧头"砍树的人说:"我砍树都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磨斧头?"
  抑或因为一年年老去,记忆力一天天衰退,想学,也力不从心了?
  刻在心版上
  说到这儿,我们又触及另一个重点--你必须把握青春,善用你记忆力最强的年岁,好好学点东西、背点东西。
  让我们做个实验吧!去问问四、五十岁的人,他们记不记得小学时候读的《武训兴学》和中学时念的《木兰诗》。你会发现,他们可能连昨天看过的新闻都忘了,却记得"莫叹苦,莫愁贫,有志竞成语非假,铁杵磨成绣花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抒声,唯闻女叹息……"
  即使他们背不了全部,总会想起几句。想想!那是多久远以前的事了,他们为什么还记得?
  因为,那是在他们记忆力最强,心灵也最纯净的年岁,被一笔笔刻在心版上的。
  于是,你摸摸自己的心,你自己不正在这个人生的黄金时代?你能不好好把握吗?
  让我为你说两个真实而好笑的故事。
  我中学时候,有位同学很会作"板书"。每次要考国文默写。他就早早到校,用钢笔,一丝不苟地把整篇课文写在桌子上。
  然后,他会站到桌子上踩,踩上一片灰上,再用袖子轻轻拂一遍。使那些"板书"被掩在一层薄薄的灰土。
  考试时,可精彩极了!考哪一段,他就对准那一段呵气。呵气之后桌面潮湿了,原来钢笔的笔迹浮现出来,他就照抄。
  有一次他呵气呵得太厉害,老师还以为他犯了气喘,引得全班大笑(只有老师不知道原因)。
  我还有位同学,专精干制作"袖珍小抄"。大学联考前,他花了许久的工夫,写了一本数十褶的小抄应战。我感动于那小抄之精致,特别预订,请他在考试之后送给我收藏。

  他考完了,没把小抄送我,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我问他为什么
  "我走出考场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个小纸条,拿起来一看,居然是本更精致的'珍本',比我的棒太多了。"他说:"原以为我的最精,没想到人上有人,一气,就扔了!"
  前面两位同学都名落孙山,后一位还对着我哭,说他原本会的,但是心里一直想着小抄,监考盯得紧,小抄不容易翻,反而会写的都没写。
  我则想:要是他们能用那写板书和作小抄的时间,好好读书,成果应该好得多。最起码,那不是写在桌子和纸上,而是刻在心上啊!
  有没有加分?
  话说回来,读书又何必为考试、为成绩?那是为自己读,不是为数字读。记得我以前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学生的表现都不错。我就试着教点深的东西,并提出很难的问题考他们。
  有一次,一个学生答对了。我高兴极了,说:"Extracredit(加分奖励!)"
  从此,每次问问题:学生们总先问:"有没有加分?"
  渐渐,我发现他们对"加分"的兴趣,超过了"作答"。没有"加分"的题目,他们甚至懒得答。我发现自己错了,以为加分的奖励能促进学习,却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使他们把"学习的快乐",转为"加分的快乐"。
  当学习只为分数,便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与乐趣。失去乐趣的学习,则是最痛苦的工作。
  当生活与书本产生共鸣
  学习应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几千年前,老祖宗写在竹简上的字,我居然看懂了,知道那驻防边塞的军人,有着怎样的思乡情怀。
  浩瀚的英文典籍,只因为学了英文,就一下子对我有了生命。虽然还不能全懂,但我会翻字典,我也会猜;愈猜愈懂,愈懂愈会猜了。
  到寒山寺,令我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去灵隐寺,让我想起《济公传》里的癫僧。登岳阳楼,使我想起范仲淹;上黄鹤楼,让我想起崔灏。
  到角板山,使我想到地理课本里说的"河阶地形";到横贯公路,令我想起河川准点下移造成的"回春作用"。连站到挪威的山头,都让我眼睛一亮:
  "那不是'冰斗'?那不是'羊背石"吗?"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中二年级,物理老师说"热的地方气压低,冷的地方气压高,高气压往低气压移动"时,我大叫:"对!对!"
  因为当我家失火时,我就感觉到"那阵风"。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