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我把一切告诉你 - 十四、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四、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春节除了看电视、吃饭、放鞭炮和睡大觉以外,主要是跟比我弟弟,小洋耗上了。小洋,比我小八岁,本套书第二位主人公,顶级销售高手。他电子通讯专业毕业后,在摩托罗拉公司当售后工程师,负责亚太地区产品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月薪12000。嗯,看起来挺美。
  我们哥俩感情甚好,而且在创业方面兄弟俩有四点完全相同,都是骨子里满怀激情,日日梦想创业大计;都爱读书看报;都是勤奋之人,吃得起苦,舍得洒汗水;都是超级乐观派,不被困难击倒。正因为他有创业理想,所以即使在跨国公司拿高薪,也不觉得给劲。
  这天,我们坐在咖啡馆里闲聊。弟弟说:“哥啊,我琢磨着在摩托罗拉干得再好,未来人生轨迹无非是职位步步升,买个两居室,再添辆桑塔纳,然后结婚生子。靠,我现在像神仙,都能预测未来结果了,虽然也有车有房,但我感觉一成不变的生活挺无聊,而且纯做技术没前途,前段时间我在琢磨,如果想创业,就必须从销售起步!懂销售才能当老板!” 小洋想在春节后从公司辞职,到深圳去打工。这念头在他心头已经萦绕很久,今天想征求我的意见和看法。
  能理解小洋迫切心情,只不过作大哥的,不免有担心,有必要把我过去八年的人生经历再系统给他盘点一遍,梳理目的有俩个,1、吸取我工作上的经验教训;2、先到外面跟高人学习,磨砺精神,提升本事才是创业王道。小洋认真做着笔记,看得出,他是下定了决心。
  最后,我把自己思维惯用招数再次详尽给小洋讲起来:“有6年商战经历,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使用起来屡试不爽,你小子自然清楚是啥模式吧。”
  “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嘛。”
  “对,我们中学读书时,都知道这是主席提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但很多人不会用。创业成功的定律成千上万,摆在书店供人顶礼膜拜学习着,但由此成功的人还是廖若星辰点,这是为啥?道理简单。只记住了成功公式或口号,却没有深入学习,也没养成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好习惯。就拿主席的这套思维模式来说,小洋,你真明白怎么用吗?”
  见小洋没啃气,我接着说:“模式运用的关键在于“写”!从提出问题开始,你就该把所有问题写在纸上,等把所有问题罗列清楚后,便进入分析问题阶段,你在分析每个问题时,更要把分析内容和想法全写到纸上去!写分析稿有三大好处,第一,集中精力只想一个问题,避免空想时想东想西;第二,写的过程也是激发灵感的过程,学作文时不是奇思妙想纷纷涌上心头吗?这跟写作文是异曲同工;第三,写下分析过程,方便下次思考时有笔录,不会忘记过去所想。好,分析完,最后进入解决问题阶段,只需把分析过程梳理一遍,提炼精华,反复比较后总结出应对之策,结论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这次南下打工前,你该拿这套思维模式,好好分析分析前途,包括所遇困难与机遇。”

  第二天晚上,小洋老老实实在纸上写下8个问题,接着边写边分析边琢磨,最后提出对策,瞧那架势,挺认真。足足折腾俩晚上,算是勉强完稿。我看完摇摇头,指出了一些不足:“你一口气写下8个问题,但没分出主次。主席说过,主要矛盾解决完,次要矛盾才上升成主要矛盾。所以要先分析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解决完最重要问题后,才能琢磨次重要问题。在这所列8个问题中,我认为最主要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南下去深圳打工创业?北京不行吗?》”
  “哦,MD,对,把这茬儿忘了。”弟弟不好意思笑了笑。
  “你回答还不错,找出三大理由,深圳是创业者乐园,年轻人奋斗的天堂;电子行业全国领先,符合创业行业选择;北京创业文化不理想;在深圳能建立起很多业内人脉关系,同时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朋友。好,赞一个!第二个主要问题我认为是《你到深圳后要去干什么?》,你分析有欠缺。我认为你首先该投身大公司,由基层销售起步,不论薪水,只在乎销售实践,算是拿青春换本事。在大公司做销售,能培养销售大牌气质,眼界、机会和人脉更宽泛。现在你身上还有摩托的光环,进大公司不难……”
  通过我进一步分析,他南下决心更加坚定。我一再叮嘱,这套思维模式初学易,上手快,但熟练难,非得反复实践才能彻底掌握。弟弟连连点头。
  老妈听说后,心里着实难过一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老人家心情能理解,俩儿子都不在身边,不难受才怪,但好男儿志在四方,拦也拦不住啊。
  前几年,美国人做了一个70岁以上的老人调查,调查内容是问他们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答案出人意料,绝大部分老人没说这辈子因为没有赚到钱而后悔不迭,而是强调这辈子经历太少,工作生活单调枯燥。仔细回味调查结果,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其实,人这一辈子,基本生活都是三饱一倒,但有的人能活得叱咤纵横成功道,天地同以为傲,有的人整天两点一线,30年雷打不动,有的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生活如此不同?一句话,每人心目中的追求不同,梦想不同,对自己的要求不同。

  我和弟弟都怀有梦想,而且梦想生生不息,想创业做一番业绩,把生活过得精彩纷呈,等到了晚年回忆起来,嗯,不枉活此生。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常用思考套路。我的面试技巧、招人策略、重归传媒谋划、策动离京求职等等需要动脑筋的事,都是拜该法子所赐。一些攻伐谋略和人生规划的思维过程,绝不是凭空所得,或是所谓灵机一动。灵机一动不靠谱,万一灵机了,可没“一动”,怎么办?咱办事没那么不靠谱。
  因考虑不周而导致失败的概率减少是该模式一大优点,但刚开始尝试会感觉很费脑筋,恨不得把纸撕烂去,有时甚至是越分析思路越乱,没关系,只能说明还没掌握好思维模型,用多了自然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每当遇见难题时,我都会按照该模式来思考解决问题,拿出一笔一纸,边想边写,思维极为集中。时间久了,不用像当初刚学会这法子那样从头写到尾写个没完,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现在简写几笔就成。但每次想完事,脑子肯定累得不成,靠,想吃螃蟹,还想吃龙虾。
  春节刚过,弟弟都踏下了南下之路。面试华为集团被录取,但要他常驻南亚某国三年,月薪1万起,弟弟犹豫半响拒绝了。后来他在夏新集团某到一份销售差事,负责销售夏新电子产品,月薪1800元外加提成。弃高薪就底薪,汇报给母亲后,被好好数落一顿。呵呵,可以理解母亲的心情。但我支持弟弟的决定,因为1万月薪就算高薪?钱赚得完吗?趁着年轻学本事才是王道。
  小洋能接受1800块的底薪?呵呵,我看有些够呛。他是一个有小资情节的家伙,打篮球要去篮球馆,喝红酒要申请加入红酒俱乐部,经常和朋友推杯换盏,一身酒气回家睡觉。摩托罗拉的上万月薪,没到月底便光光。简而言之,兜里就算只剩一张大团结,吃饭时照样不能叫自己委屈了。
  现在他每月只拿1800,能挺住吗?可不是嘛,刚过一个月,求援电话来了:“哥呀,天天5块钱盒饭,吃的快吐了。饭不好吃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啤酒也喝不上啊!TMD,房租、吃饭、交通和手机加一起,怎么省都不够花销!才顶半个月用,MD,这边白天好像头上顶着俩太阳,把我给热的,跟狗一样,恨不得吐着舌头散热。唉,做销售太苦了……”
  没等弟弟抱怨完,就已经点燃我心中的怒火了,这时候需要的谩骂,而不是同情和关爱。我把自己还债经历又唠叨了一遍,边说边骂,基本属于捡最难听的词儿招呼他,等骂够了,骂痛快了,电话才挂上。

  小洋属于糖果罐子里长大的,名校毕业,跨国公司出道,头上顶着光环南下,没曾想,当头一棒被打得晕头转向,一时招架不住也情有可原。第二天,我叫秘书帮忙汇去2000块。不是不能多汇,而是钱多害人!这点苦也算苦?现在就感觉很热?一副心浮气躁的状态。实话说,这家伙还没爬进八卦炉里锻炼过呢,刚去个把月,就叫苦连天,连声抱怨?嘿,对他的折磨才刚刚开始,还不知道业绩要考核吧,干不好就得卷铺盖卷滚蛋!还不知道要坚持几年吧,能力要逐步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还不知道一个子要掰成两半花的痛苦吧,过去奢侈的享受就在梦中回忆吧。哼,这小子不在苦水里泡泡,就想出来创业?算了,洗洗睡吧。
  当然,小洋不是怂包,在深圳扎下营盘后,两年后开始了首次创业。
  欲知下文如何,请继续阅读第二部!
  本小说由个人经历改编,里面涉及人物,地名属于虚构,请朋友们不要过多关注本人真实信息,谢谢。
  当你能看到这里,特别恭喜你!
  你已经获得了加入《我把一切告诉你》内部交流群的资格,雨总将不定期
  在群里分享销售实战案例和职场规划方面的秘诀。
  本群仅限看过《我把一切告诉你》的读者
  如果你想获取更多不为人知的销售秘诀。
  【马上加群375968728 暗号:QQ】
  特别提醒#:不加验证码不通过的哦!
  蓝小雨微信公共订阅号:xsb-716 里面有精彩销售、创业有案例及文章,可以关注一下。
  蓝小雨销售微信订阅号:xsb-716 微信查找公共号或者扫一扫即可关注!查看历史消息即可观看往期精彩内容
  近期即将分享:
  1.公司内部竞聘岗位案例(颠覆你的思维)
  2.销售人员常见困惑解答(经常遇到的困惑)
  3.电话销售之精彩分析(看完之后,你还会做电话销售吗)
  4.如何在三个月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是不是成功的捷径)
  5.农村膏药销售实战案例分析(如何在农村进行销售)
  6.加入给你100万,你会放下很多很多(看看是否如此呢)
  7.销售人员如何读书(增加你的段位)
  8.如何毫不费力的影响别人(悄无声息的达成销售)
  9.绝密的室内风水知识(讲给你的客户听)
  10.销售口才训练方法(口才不好,能做销售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