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万物有灵且美 - 《万物有灵且美》书评——James Herriot的乌托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人总是会对自己可望却不可及的事物有着异常执着的向往,比如太阳,比如完美,比如永恒,比如桃花源,比如James Herriot的乌托邦。是的,当一个世界美好到James Herriot笔下所描绘的情形,是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在拉丁文中,“乌托邦”这个单词有两种含义,“美好的地方”和“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地方”。我 们能在他书中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美好并且永远也无法到达的世界。我想,当哈利医生和西格医生在战争开始后接到皇家空军的一纸征兵通知的时候,德禄镇的居 民和他们的家畜、宠物,这个“美好的地方”似乎瞬间就成了“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远离原始的现代社会,人生被社会的各种规则所制约。在一个孩子刚刚成长出自己的意识时,就被送进学校,接受系统的批量化的加 工。这样的加工要延续长达数十年,跟一个人的心智成长同时进行。就好像将一只幼猫塞进线条优美的玻璃花瓶,直到成长完成,猫咪的身体也长成一只线条优美、 形体精确的花瓶。通过一道道检测手段,最终作为一只合格的花瓶猫进入社会,曲线玲珑地将自己摆放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直到死去。在这个充满花瓶猫的环境里, 一切价值观都是以花瓶猫为标准的,一旦有一天一只正常的猫咪昂首挺胸进入花瓶猫们的世界,就会被斥之为“怪物”,并被抓住改造,重塑成一个花瓶猫。后果有 两种:不管改造过程多痛苦,最终改造成功,正常猫咪也变成了花瓶猫,世界恢复和平;或者另一种,正常猫咪的改造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因素而失败,于是在这个一 切像花瓶猫看齐的社会中,正常猫咪无处容身,不知所终。当然,身体的感受是直接的。被扭曲被挤压会有痛苦,身体会条件反射地进行抵抗,但是意识的改变有时 候却是自己根本察觉不到的。尤其是身处一个充满盲目价值观标准的社会,很容易就迷失其中,不知不觉地成为一只思想上的花瓶猫,曲线玲珑地将花瓶猫价值观贯 彻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发扬光大、悠远传承。
  哈利医生的故事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浓缩成两大元素,好人和好动物。Herriot先生在喋喋不休、事无巨细的叙述中用哈利医生遇到的所有人和 动物堆积出一个近乎原始的社会。在这个世界里,看到的是没有沾染花瓶价值观,没有发育成长的正常幼猫。那些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各具情态的动物和它们的主 人们,仿佛处在完全脱离现实的原生态。有的只是最淳朴的善良,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动物们仿佛具有人性*,或者换句话说,人的身上那些天然的动物性*还没有消 失。所以,德禄镇的居民们跟他们生活中那些可爱单纯而且原始的动物其实是一样的,处于一种未开发的原生状态。我们看到的是宠物和它们的主人对一件事会做出 同样的反应;我们看到的是毫无掩饰加工的喜怒哀乐;我们看到的是行动与内心一致的真诚坦率。试想一下,你究竟有多少次,是生气却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发怒,高 兴却碍于身份不好意思欢呼雀跃。在人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圆滑处事得体处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按照标准化的花瓶来塑造自己的思 想。
  人类没有办法回到那个一切都是那么纯朴自然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中去。曲线玲珑的花瓶猫是无法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的,他们已经丧失了在自然中的生存 能力。但不管如何后天加工改造,潜意识里仍然存留着他们张牙舞爪的最原始形态的记忆。这也是为什么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渴望着喜怒可以形于色*、内 心可以和行动一致的率性*生活。我们都囚禁于这个花瓶价值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做不到打破自己的花瓶率性*而为。我们能做到的,也许只有在Herriot先 生的书中寻找那个没有花瓶猫的乌托邦,在幻想中平衡自己的内心。我们需要渴望,渴望那些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渴望Herriot先生的乌托邦。虽然虚幻, 但是却如此的美好。当我们沉浸在乌托邦的幻想里无法自拔的时候,当我们用乌托邦世界里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也许我们能够让自己的现实生活无限接近 Herriot先生书中的美丽新世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