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万物有灵且美 - 《万物有灵且美》txt——第4章:爱吃垃圾的小狗客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爱吃垃圾的小狗客西
  当那微弱的低吼声从肋骨间顺着听诊器传入耳朵里时,我不安地打量着这只平生所见最魁梧的狗。也许爱尔兰狼犬会比它高一些,也许拳师狗会比它壮一些,但我敢打赌若论体重的话,这只名叫客西的狗稳拿冠军。
  对一条爱尔兰人养的狗来说,这算是相当不错的名字。它的主人莫利根先生虽然长年居住在约克郡,却仍脱不了爱尔兰人的味道。这天下午,莫先生把它带到诊所来看病。当那庞大而毛茸茸的身影塞在走廊里的时候,我想起来曾经在牧原上见到过它被一群小动物调戏的情形。它虽然体型吓人,但心地却善良,从不会仗势欺凌弱小。它的确是一条好狗。
  然而,现在它的胸腔中却传出了类似擂鼓的声音。每当它吸气而肋骨也随之膨胀的时候,那声音就跟着加强。它那巨大的口鼻间所呼出的气像微风一样地吹在我脸上。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因为我正跪在地上,右耳距它的血盆大口只有几英寸的缓冲区。
  我赶紧站起来将听诊器收回口袋里。那只狗冷冷地瞄了我一眼——这是地地道道的“瞄”,因为它的头并没有随着眼光转过来。它的眼神中带着一种冷峻的威胁之意。尽管我信得过它不会随意张口伤人,但谁能保证狗不会有突发性*的神经病?
  我向后退了一步:“它的症状如何,莫利根先生?”
  “你说什么?”他用手挡住耳背说。
  我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叫道:“我说,它是什么毛病?”
  这位姓莫的老头用全然不解的眼神看着我。他解下了围巾,并吸了口烟斗,但并不像要回答我话的样子。
  突然,我想起了客西过去的病历,于是我凑到莫利根先生的耳边,用尽了全身力量吼叫着:“它还吐吗?”
  这回总算有了及时的反应,他笑着拿出烟斗说:“哦……对,它吐得很厉害。”
  客西的病历已有好几年历史了。我记得在我刚来西格诊所的时候,西格交代过我说那只大得像驴子的狗没什么大毛病,只是爱乱吃垃圾。他还告诉我客西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把它的主人抛在地上,然后用嘴巴轻轻衔着他取乐。然而莫先生还是那么宠爱他的狗。
  我的良心告诉自己,我应该给它来个详细的检查。比方说,拉起它的尾巴,塞根温度计。那只狗回过头来瞄了我一眼,同时肚子里又发出隆隆的滚动声。
  “这样好了,莫先生,”我用轻快的语调说,“我再给你开一瓶过去的那种药。”
  我在配药室里为他凑了瓶十盎司的药丸,然后贴上标签和用法。莫老先生似乎很满意。当他把药瓶放进口袋离去的时候,我的良心又开始谴责自己。虽然那只狗看起来没事,但我应该仔细检查它才对。

  “礼拜四下午2点再带它来看看,”我对那老头的耳朵狂喊道,“请你尽量准时一点。今天你来迟了。”
  我目送着莫先生走到街道上。他的烟斗逆着风冒出一缕缕规则的青烟,活像一部奔驰的火车头,而他的身后,则是那只蹒跚而行的庞然大物。
  礼拜四下午,我想,或许2点的时候我和海伦还在电影院里呢。
  礼拜五早晨,西格坐在他的办公桌前,潦草地写下了当天要出诊的地点,然后递给我。
  “吉米,这是今天要跑的地方,我想这些够你忙到中午了。”突然,他想起了前一天的事,于是他转过头看着正在生火的弟弟。
  “屈生,昨天下午莫利根带着他的狗来诊所。是你替它看的病吗?”
  屈生放下柴桶:“对,我给它开了一些药丸。”
  “你没为它详细检查吗?”
  “嗯……”屈生揉搓着下巴,“我想要检查,可是它看起来好得很。”
  “如此而已?”
  “嗯……我猜想它根本没毛病。”
  西格转回来面对我:“你呢,吉米?前天你也看过它,有什么毛病没有?”
  “我也想要仔细检查,可是技术上有些困难。”我说,“那只狗跟一头象差不多大,太靠近它总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它看起来就一副想等机会引诱我靠近的样子,而莫先生又不可能拦得住它。所以我无法为它检查,但我的想法与屈生相同——它看起来蛮健康的。”
  西格忧虑地放下笔。前一夜,一个兽医最痛恨的事发生在他的床头——半夜1点和清晨6点电话各响了一次。
  他用手撑着脑门:“老天!你,吉米,身为拥有两年经验的兽医;而你,屈生,身为兽医系四年级的学生却只会说‘它看起来没事’。真是可悲!咱们开诊所就是这样为患者服务吗?记住!只要有患者上门,头一件事就是记录脉搏,量呼吸和体温,然后打开它的嘴看看喉咙和牙齿,最后再检查毛皮。必要时,还得收取尿样,好留着化验。”
  “当然。”我说。
  “好吧!”屈生说。
  我的合伙人从椅子上站起来:“你没和他约下一次吗?”
  “约了。”屈生从口袋里掏出记事本,“嗯……星期一。因为莫利根先生总是迟到,所以我告诉他下次我们去他那儿。”

  “嗯。”西格把屈生说的时间抄在本子里,突然,他抬起头说,“下礼拜一晚上你和吉米不是要参加农庄青年晚会吗?”
  屈生点了一根烟:“是啊,那场晚会很重要,我们可以多结识些新客户。”
  “那好,”西格说着走向门口,“我自己去看那条狗。”
  礼拜二早上,我原本期望着西格会谈论前一晚检查那只狗的结果。但他却只字不提。
  碰巧,我在市场上碰到了莫先生。他正牵着那只狗遛马路。
  我走到他的身旁,大声吼叫道:“你的狗怎么样了?”
  他拿出烟斗,展露了慢半拍的笑容:“喔,很好,很好。只是还有一点呕吐。”
  “法先生没有医好它吗?”
  “他开了一些白色*的药!跟你开的完全一样。好像还有点效。”
  “那好,”我说,“他检查之后没有发现毛病?”
  莫先生吸了一口烟:“不,他没有检查。法先生很聪明,不用检查就会知道的。我这一辈子从没有见过一位医生这么快就能把病看好的。他真了不起!”
  “哦?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他说他只要三秒钟就可以看好,结果他真的办到了。”
  我感到很神奇:“三秒钟?”
  “是啊,”莫先生坚定地说,“半秒也不多。”
  “那真了不起!你能把全部过程说给我听吗?”
  他把烟斗在鞋跟上敲了敲,然后用小刀挖出了一团乌黑丑陋的烟丝。“法先生的动作都是又突然又重的。那天晚上,他重重地敲了一下门就冲进我的客厅。(我去过莫先生家。他家没有院子或玄关,只要出了客厅门就是马路。)他一进屋就抽出温度计。当时正躺在地上的客西立刻站起来走向前去迎接他。当然,它迎接客人的时候难免会吼两声的。”
  “吼两声?”我可以想象得出那只庞然大物张着血盆大口迎接西格的情形。
  “其实只是轻轻哼了两下子。结果西格先生立刻把温度计塞回皮包,转身朝门口走出去了。”
  “他什么也没说吗?”我问。
  “没有,一个字也没说。他只是像个军人似的向后转,留了一瓶药在桌上,然后笔直地走出去。”
  他说的不会错,西格的确是个决定来得很突然的人。我想伸手拍拍客西,但它的眼神使我改变了念头。
  “我很高兴它的气色*这么好。”我大声喊叫道。
  莫老先生用一只古铜色*的打火机点燃了新填装好的烟草:“法先生留下的那瓶白药丸好像很管用。我说法先生真厉害啊,他只听客西哼了两声就知道它害的是什么病。”

  之后的一个礼拜里都没有人再提过那只狗的事。不过我知道西格的职业良心一直在谴责他自己。一天下午我和屈生正在配药室里调配胃药和退烧药时,西格假装漫不经心地走进来。
  “哦,对了,我写了张便条给莫利根先生。我还是不能确定他的狗是什么病,所以我请他明天下午2点至2点半之间再把它带来检查一下。我希望大家都在场。”
  他发现并没有人为他的决定欢呼,所以继续说:“我猜想你们一定认为那只狗是个难缠的家伙,所以我同意咱们先计划一下。”他对我说,“吉米,到时候你从后面牵住它的尾巴,好吗?”
  “好啊。”我回答得一点都不热心。
  他转过去面对着他弟弟:“你的胳膊很有力,所以由你来抱住它的脖子,这样我好给他打镇静剂。”
  “好啊。”屈生面无表情地说。
  “很好。”我的合伙人搓搓手说,“只要打了镇静剂,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第二天下午生意清淡得门可罗雀。我们三人闲坐在诊所里漫无目的地聊着。表面上大家都很安逸,但心中却为那就要到来的时刻担忧不已。2点25分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下来了。之后的5分钟内大家都是每30秒看一次表,然后,在2点30分整的时候,西格首先说话了。
  “我告诉过莫先生一定要在2点半以前到,但他好像满不在乎似的。他每回都要迟到,而我们却一点法子都没有。”他向空荡的街上打量了最后一眼,“咱们不等了!吉米,你和我去看那匹小马。屈生,你去瞧瞧威家那头野兽。咱们各自忙个人的事去吧!”
  接着,我这一生中头一次看见三个人挤在门口的情形。因为西格一宣布完,大家都同时拔腿夺门而逃。结果三个人都塞在门口动弹不得。挣扎出门口之后不到三秒钟,屈生已经消失在街头,而我和西格也感激地快步转往相反的方向。
  我们走过了市场也没有看见莫先生的影子,直到镇郊时才发现他刚刚出门。他牵着客西,以优雅的步态慢慢走着。
  “他在那儿!”西格惊叫道,“你相信吗?以这种速度,他3点都到不了诊所。那儿没人,不过这只能怪他自己。”他看看街对面的那条庞然巨犬走路的样子,“我想再检查它也是白费时间,因为那只狗看起来健壮得像头小牛。”
  他停了半晌,好像迷失在沉思之中。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它看起来的确是蛮健康的,不是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