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 第二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奥列弗夫人静静地坐在黑孩子餐厅临窗的一张桌子旁.时间还早,餐厅人不太多。朱迪思-巴特勒从洗手间回来,在她对面坐下,顾手拿起菜单看着。
  “米兰达喜欢吃什么?”奥列弗夫人问,“我们替她也点上吧。她也该回来了。”
  “她喜欢吃炸鸡块。”
  “哦,那好办.你来点什么?”
  “跟她一样。”
  “三份炸鸡块。”奥列弗夫人对侍者说。
  她往座位上-靠,仔细地审视着她的朋友。
  “你怎么这样盯着我?”
  “我在思考问题。”奥列弗夫人说。
  “什么问题?”
  “我在想事实上我对你了解得多么少啊。”
  “嗯,大家都这样,对吗?”
  “你是说.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
  “我应该不这么想才对。”
  “也许你是对的。”奥列弗夫人回答说。
  两人静静地对坐了一阵。
  “这里上菜真慢。”
  “我想该上了。”奥列弗夫人说。
  一个女招待托了满满一盘走过来。
  “米兰达去了这么久了。她知道餐厅在哪边吗?”
  “她知道.来的路上我们看到过了。”朱迪思有点不耐烦,“我去叫她。”
  “不知她是不是晕车了。”
  “她小时候总晕。”
  过了四五分钟她回来了。
  “她不在厕所,”她说,“厕所外面有道门通往花园。兴许她从那条路走到花园看鸟去了。
  她总是这样的。”
  “今天可没有时间看鸟去,”奥列弗夫人说,“去找找她吧,我们还得赶路呢。”
  2
  埃尔斯佩思.麦凯用叉子叉了一些香肠放进碟子中,又把碟子搁进冰箱,然后开始削土豆。
  电话铃响了。
  “麦凯夫人吗?我是古德温大夫.您哥哥在家吗?”
  “不在,他今天去伦敦了。”
  “我往那边打过电话了-他已经走了。等他回来告诉他,我们得到的结果与预想的一致。”
  “您是说在井中发现了尸体吗?”
  “想保密也没多大用了,早就传扬开来啦。”
  “是谁的?那个外国女孩子?”
  “好像是的。”
  “可怜的孩子,”埃尔斯佩思说,“她是自己投井的,还是-”
  “不是自杀-她被人用刀砍死的,是谋杀。”
  3
  母亲出了厕所后,米兰达等了一两分钟,然后她开了门,轻手轻脚地溜出去,开了附近通往花园的侧门就顺着花园中的小道跑过去,小路绕到了后院,那里曾经是停放马车用的,现在变成了车库。她从一个供行人进出的小门钻出去,进了外面的一条小巷子.巷外停着一辆车.一个须发斑白、眉毛突出的人坐在车中看报纸.米兰达拉开车门爬进去坐在司机的座位旁边.她忍不住哈哈大笑。
  “你看上去可真逗。”
  “好好笑个痛快吧。”
  车开动了,沿着小巷子驶下去,-会儿向右转,一会儿向左转,又再向右转,最后到了一条车辆比较少的公路上。
  “我们时间安排得正好,”白胡子的人说.“你会正赶上那一刻看到双刃斧,还有基尔特伯里高地,景色美极了。”
  一辆汽车从他们旁边一掠而过.差点没把他们的车挤到路边的栅栏上。
  “冒失鬼。”白胡子的人说。
  这辆车中一位年轻人长发齐肩,戴着大大的圆眼镜。另一个长着络腮胡,很像西班牙人。
  “你说妈咪不会为我担心吧?”米兰达问。
  “她没有时间担心你。等她开始担心了,你早就到了你想去的地方啦。”
  4
  伦敦。赫尔克里-波洛抓起话筒.传来了奥列弗夫人的声音。
  “我们把米兰达丢了。”
  “什么,丢了?”
  “我们在黑孩子餐厅吃饭.她去上厕所,没有再回来。有人说看见她坐上一个老人的车走了.但也不-定就是她。可能是别人,这-”
  “应该有人陪着她才行.你们都不能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我告诉了你有危险。巴特勒夫人着急吗?”
  “她哪能不着急呢?你说怎么办?她都快疯了.坚持要报警。”
  “对,自然应该报警,我也给他们打电话。”
  “可米兰达怎么会有危险呢?”
  “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应该知道了,”他又说,“尸体已经找到了。我刚听说-”
  “什么尸体?”
  “井里有具尸体。”
或许您还会喜欢: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