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玩火的女孩 - 第二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四月六日星期三至四月七日星期四
  莎兰德愤怒得全身发抖。当天早上她安安静静地去了毕尔曼的避暑小屋,从前一晚就没有打开电脑,白天里也没有机会听新闻报道。其实史塔勒荷曼事故的报道多少已在预料之中,但此刻横扫电视新闻的风暴却是她始料未及的。
  米莉安在伦达路住所外遭一名彪形大汉攻击绑架,身受重伤,此刻人正躺在索德医院,伤势似乎相当严重。
  救出她的人是前职业拳击手罗贝多,至于他怎么会来到尼克瓦恩的仓库,并未多作解释。他走出医院时,被记者团团围住,但他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他的脸看起来仿佛双手被反绑战了十回合似的。在距离米莉安被殴之处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两具埋尸。根据报道,警方即将挖掘第三个地点,而且这可能也不是最后一处。接下来则是搜寻逃犯莎兰德。
  警方正在慢慢收网,他们如是说。这一天,警方已经包皮围了史塔勒荷曼邻近地区。她持有武器,十分危险,先前曾射伤一名地狱天使的飞车党员,也可能是两名。打斗地点在遇害律师毕尔曼的避暑小屋。到了晚上,警方认为她可能已经逃出了警戒区。
  埃克斯壮召开了记者会,回答问题时模棱两可。不,他无法确定莎兰德与地狱天使有无来往。不,他无法证实莎兰德曾出现在尼克瓦恩的仓库的传闻。不,没有迹象显示这是帮派间的火拼。不,目前无法证实莎兰德独自犯下安斯基德命案。现在搜寻她只是为了讯问关于命案第二+九章477
  的情况。
  莎兰德双眉深锁。警方的调查似乎有所变动。
  她上网先看了报纸的报道,再一一连上埃克斯壮、阿曼斯基和布隆维斯特的硬盘。
  埃克斯壮的电子信箱中有几封有趣的邮件,尤其是包皮柏蓝斯基于下午五点二十二分送来的备忘录。这封信以激烈而强硬的口气,批评埃克斯壮在初步调查中的统御手法,信末那段更堪称是最后通牒。他要求:一、让巡官茉迪复职,命令即刻生效;二、将安斯基德命案的调查重点重新导向探索其他可能性;三、立即对名为札拉的人物展开调查。
  对莎兰德的指控仅基于一项直接证据,也就是她留在凶器上的指纹。请容我提醒你,那只证明她拿过枪,却不能证明她开枪,更这论朝死者开枪了。
  现在我们知道还有其他人涉案。南泰利邓警方(到目前为止)已在某仓库附近找到两具浅埋的尸体,仓库主人是蓝汀的表亲。无论莎兰德何等暴力或处于何种精神状况,都不太可能与这些死者有任何关系。
  包皮柏蓝斯基最后说道,假如检察官不答应这些要求,他将会大张旗鼓地请辞调查小组。埃克斯壮的答复是,包皮柏蓝斯基认为怎么做最好就怎么做。
  莎兰德从阿曼斯基的硬盘中得知了更惊人的消息。他与人事部往返的几封简短的电子邮件,证明了贺斯壮已经离开公司,而且即日生效。他可以领取假日薪资与三个月的遣散费。一封给值班经理的信写道,假如贺斯壮回到公司,可派人陪他到办公桌清理个人物品,然后再478玩火的女孩
  陪他离开办公大楼。一封给技术部门的信则建议注销贺斯壮的卡片锁。
  但最有趣的莫过于阿曼斯基与米尔顿安保的律师法兰克·阿雷纽斯的通信内容。阿曼斯基询问倘若莎兰德受到羁押,该怎么做对她最有利。阿雷纽斯答复说米尔顿没有理由关心一个犯下杀人罪的前员工,要是公司涉人过深,恐怕有损声誉。阿曼斯基气冲冲地回答说,莎兰德有没有涉嫌杀人都还是个问号,他的关心只是为了向他认为清白的前员工提供支持。
  莎兰德发现,布隆维斯特的电脑打从前一天很早开始便一直没有开机。所以没有新消息。
  波曼将档案夹放到阿曼斯基的办公桌上,一屁股坐了下来。弗雷克伦打开后开始阅读,阿曼斯基则站在窗户旁远眺旧城区。“这是我能交出来的最后一份报告,我被踢出调查小组了。”波曼说。
  “不是你的错。”弗雷克伦说。
  “对,不是你的错。”阿曼斯基说着也坐下来。他已经将波曼过去两星期来提供的资料,全堆在会议桌上。
  “我和包皮柏蓝斯基谈过,你做得很好,波曼。少了你,他觉得很可惜,但因为贺斯壮的缘故,他别无选择。”
  “没关系,我发觉在米尔顿这里比在国王岛自在多了。”“你能略作简述吗?”
  “这个嘛,如果目的是找到莎兰德,那么显然是失败了。这次的调查非常混乱,组员间经常争执不下,包皮柏蓝斯基可能也无法全权掌控调查行动。”

  “汉斯·法斯特……”
  “法斯特真的是个浑球。但问题并不止在于法斯特和草率的调查。第二十九章479
  包皮柏蓝斯基已经尽可能地追踪所有掌握到的线索。事实上,莎兰德隐匿行迹确实有一手。”
  “不过你的工作不只是找到莎兰德。”阿曼斯基说。“没错,当初你另外吩咐我当眼线,以免莎兰德遭到诬告,幸好这件事没有告诉贺斯壮。”
  “现在你怎么想?”
  “一开始我很肯定她有罪,但现在我也不太确定了,有太多事情兜不拢……”
  “所以呢?”
  “我不再认为她是主要嫌犯,也愈来愈觉得布隆维斯特的推测有几分道理。”
  “也就是说我们得确认并找出凶手。该不该从头展开调查呢?”阿曼斯基边倒咖啡边问。
  今晚莎兰德的心情糟透了。她想到自己当年将汽油弹丢进札拉千科车内,从那一刻起所有的噩梦都停止,她内心感受到无比平静。虽然也有过其他问题,但向来都是自己的事,她处理得来。如今却牵涉到米莉安。
  米莉安被殴打住院。她是无辜的,和这些事毫无关系,错只错在她认识莎兰德。
  她不断诅咒自己,满,合愧疚。一切都是她的错,她的地址是秘密,她很安全。然后她说服米莉安住进她的公寓,任何人都能找到的地址。怎么会这么粗心?干脆痛打自己一顿算了。
  极度难过的情绪使她热泪盈眶。但莎兰德从不哭泣。她一把抹去泪水。
  十点半时,她焦躁到在屋里待不住,便穿上外套、靴子,步入夜色中。她沿着小巷一直走到环城大道,站在索德医院车道的入口,一心只480玩火的女孩
  想进到米莉安的房里叫醒她,告诉她一切都会没事。忽然间她看到辛肯附近闪着警车的蓝灯,连忙闪进一条巷弄内以免被发现。午夜刚过,她又回到家中,全身都冻僵了,便脱掉衣服钻进被窝。可是睡不着。到了凌晨一点,她又爬起来,光着身子在未亮灯的屋里走来走去。后来走进客房,里面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她从来没进来过。她坐在地板上背靠墙壁,在黑暗中发呆。
  莉丝·莎兰德有一间客房。多可笑。
  她一直坐到过了两点,已经冷得不停颤抖,这时才又开始哭起来。天亮前不久,莎兰德冲了个澡穿上衣服,启动咖啡壶、准备早餐,并打开电脑。进入布隆维斯特的硬盘后,惊觉他并未更新调查日志,于是转而开启“莉丝·莎兰德”文件夹。里头有个名为“莉丝一重要”的新文档,查看文档的内容发现是在午夜零点五十二分建立的。她按了两下鼠标。
  莉丝,马上和我联系。这件事远比我想象得还措。我知道札拉千科是谁,也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找潘格兰谈过,明白了泰勒波利安的角色,以及你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原因。我想我已经知道是谁杀死达格和米亚了,应该也知道为什么,但还缺少一些重要信息。我不明白毕尔曼的角色。打电话给我。立刻打给我。我们可以一起解决。麦可
  莎兰德慢慢地又读了一遍。这个小侦探这阵子挺忙的。勤劳小猪。该死的勤劳小猪。他还是认为有什么可解决的。他是出于善意。他想帮忙。
  他不明白不管发生什么事,她的一生都完了。
  早在她未满十三岁以前就完了。
  第二十九章481
  只有一个解决之道。
  她建立了一个新文档,想写一封回信,但思绪在脑中回旋,想说的太多了。
  莎兰德陷入情网。笑死人了。
  他永远不会察觉。她不会让他得意。
  她将文档删除,瞪着空白屏幕。可是不应该音信全无地对待他。他就像个坚定的小锡兵,忠心耿耿地站在她这边。于是她又建立了一个新文档,写道:
  谢谢你愿意当我的朋友。
  首先她得作几个后勤方面的决定。她需要交通工具,虽然很想使用仍停在伦达路上那辆酒红色本田,但绝对不行。埃克斯壮检察官的笔记本电脑中,毫无迹象显示警方在调查期间发现她买了一辆车,可能是因为她还没送出登记的资料与保险文件。但米莉安接受侦讯时可能提到车子的事,而且显然伦达路偶尔会受到监视。警方知道她有一辆摩托车,要是从伦达路大楼的储藏室把车弄出来就更张狂了。何况,气象预报说前些日子像夏日般的气候即将转变,她可不想冒险骑摩托车上天雨路滑的公路。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以奈瑟的名义租车,但这么做也有风险。或许会被人认出来,以后将再也不能使用这个假身份,那么问题可就大了,因为她得靠这个逃到国外。

  这时她忽然暗自一笑,还有另一个方法。她启动电脑,登人米尔顿安保的网络系统,浏览由米尔顿某位柜台秘书负责管理的车辆资料。米尔顿安保公司共有将近四十辆车供员工使用,有些印有公司标志,专供出差之用,但大多数都是没有标志的跟监车,全部都停放在斯鲁森附近米尔顿总公司的车库里。几乎转个弯就到了。482玩火的女孩
  她研究员工的档案后,选定刚开始休假两星期的马可斯,柯兰特。他留了加纳利群岛一间饭店的电话号码,作为联络之用。莎兰德改掉饭店名称,并将他联络电话的号码顺序弄乱,然后加注柯兰特最后一项勤务行动是将某辆车送厂维修。她挑中以前曾经开过的一辆自排的丰田花冠,并记录车子会在一星期后送回。
  最后她进入监视系统,重新设定她会经过的监视器。在凌晨四点半到五点之间,这些监视器会重复播放前半个小时的画面,但显示的时间码却是改造过的。
  四点十五分,她用软背包皮装了两套换洗衣物、两罐梅西喷雾器和充饱了电的电击棒,然后看着自己得来的两把手枪。她舍弃桑斯壮的科特一九一一政府型,选择了尼米南那把波兰制、弹匣里少了一发子弹的八三式瓦纳德。这把比较细瘦,拿起来较顺手。她把枪放进夹克口袋。
  莎兰德合上强力笔记本电脑,但仍将电脑留在桌上,硬盘里的资料都已移至某个加密的网络备份空间,整个硬盘也以自己写的程式全部删除,就连她也无法重建。她不想依赖这台强力笔记本电脑,拖看到处跑只是累赘,因此只带了奔迈掌上电脑。
  她环顾工作室一周,感觉似乎不会再回到摩塞巴克这间公寓,也知道自己留下了应该要销毁的秘密。但瞥了一眼手表,发现没时间了,于是将桌灯熄灭。
  她走到米尔顿安保的地下室,搭电梯来到行政楼层,空荡荡的走廊上一个人也没碰见,从服务台未上锁的橱柜取出车钥匙也易如反掌。三十秒后她已经在地下车库,打开花冠的车门锁,将软背包皮丢到副驾驶座,调整好驾驶座与后视镜。最后用她旧的卡片锁开启车库的门。快五点的时候,她出现在梅拉斯特兰南路与西桥相接处。天色第二十九章483
  渐亮。
  布隆维斯特于六点半醒来,没有设闹钟却也只睡了三个小时。起床后激活笔记本电脑,打开“莉丝·莎兰德”文件夹看看有无回复。谢谢你愿意当我的朋友。
  他顿时感觉到脊背上一股寒意窜了上来。这绝非他所期待的答案,看起来像诀别信。莎兰德独力对抗全世界。他先到厨房煮咖啡,然后冲澡,换上一件破旧的牛仔裤时才发现已经好几星期没时间洗衣服了,没有干净的衬衫可穿,便在灰色夹克底下套上一件酒红色运动衫。在厨房准备早餐时,忽然瞅见微波炉后面的流理台上似乎有金属在闪闪发光。他拿叉子勾出一个钥匙圈。
  是莎兰德的钥匙。伦达路攻击事件发生当天找到以后,便连同她的肩背包皮放在微波炉上面。当初忘了把钥匙和袋子一起交给茉迪巡官,肯定是无意间掉落在后面。
  他瞪着这串钥匙,大小各有三把,三把大的应该分别是人口大门与两把公寓门钥匙。她的公寓。显然不是伦达路那间。那么她到底住在哪里?
  他更加仔细地检视三把小钥匙,一把很可能是她川崎摩托车的,一把看似保险箱或储藏柜的钥匙,接着拿起第三把,上头盖了一个号码:二四九一四。他忽然想通了。
  邮政信箱。莎兰德有邮政信箱。
  他拿出电话簿查看索德马尔姆地区的邮局所在。她曾住过伦达路,环城大道太远。也许在霍恩斯路,或是罗森伦德街。他关掉咖啡壶,丢下早餐,立刻开着爱莉卡的宝马到罗森伦德街去。钥匙不符。接着开到霍恩斯路,钥匙对着二四九一四号信箱一插484玩火的女孩
  就进。打开以后,里头有二十二封邮件,他随手塞进手提电脑袋的外侧口袋。
  他继续沿着霍恩斯路开,将车停在街区戏院旁,然后到贝松斯特兰路上的科帕小馆吃早餐。等店家准备拿铁的时候,他一一检视那些信。全部都是寄给黄蜂企业的,其中九封来自瑞士、八封来自开曼群岛、一封来自海峡群岛、四封来自直布罗陀。随后他毫不愧疚地撕开信封。前二十一封是关于各个账户与基金的银行明细与报告,莎兰德简直富甲一方。
  第二十二封稍厚一些。收件人地址是手写的,信封上印着“布坎南房屋”的标志以及直布罗陀皇后道码头的回邮地址,里面的信则是用麦米伦律师的信纸写的。律师的字迹工整。

  莎兰德女士惠鉴:谨此确认阁下购屋尾款已于一月二十日级清,随信附上所有文件副本,原件则由敝人保留。相信应能满足阁下所望。
  另祝愿阁下一切安好。去夏意外来访,敝人甚感惊喜,亦深觉阁下性情清新宜人。亚盼日后再有机会为阁下效劳。敬颂时绥
  杰瑞米·麦米伦谨上
  寄信日期是一月二十四日,莎兰德显然不常开信箱。布隆维斯特看着信中所附,有关购买摩塞巴克区菲斯卡街九号一间公寓的文件。他边看边喝咖啡,差点呛着了。成交价是两千五百万克朗,分两期缴款,其间相隔一年。
  莎兰德在埃斯基尔斯蒂纳看着一个身材结实、发色深暗的男子打开了“汽车专家”租车中心的侧门,那里除了出租汽车,还提供维修服第二十九章485
  务,是间典型的车厂。此时是早上六点五十分,挂在店门口的手写招牌上注明七点半才开门。她过街跟着那名男子从侧门进入店内,那人听见声响转过身来。
  “是雷菲克·奥巴吗?”她问道。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我们还没开门。”
  她举起尼米南那把波兰制八三式瓦纳德,双手握住,瞄准他的脸。“我不想和你多说废话,只想看看你们的租车客户名单,现在就要看,我给你十秒钟的时间准备。”
  奥巴现年四十二岁,是出生在土耳其迪亚巴克尔的库德人,对枪支早已生腻。他僵立不动,紧接着便寻思道,这个女疯子持枪闯进车厂来,应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在电脑里面。”他说。
  “打开。”
  他乖乖地照做。
  “那扇门后面是什么?”电脑启动后,见屏幕开始闪动,她问道。“只是一个柜子。”
  “打开。”
  里面放了几件工作服。
  “好,你到柜子里面去,别出声,我就不会伤害你。”他毫无异议地遵从。
  “手机拿出来放在地上,踢到我这边来。”
  他又照做不误。
  “很好,现在关上你后面的门。”
  店里用的是一台老旧的个人电脑,用的是Windo.ws95操作系统,硬盘容量二八OMB,光是打开租车名单的Excel文档就花了好长时间。那辆白色沃尔沃曾出租过两次,第一次在一月为时两星期,第二次在三月一日,至今尚未归还。客户是长期租用,每星期付费。486玩火的女孩
  登记的姓名为罗纳德·尼德曼。
  她扫视过电脑上方架子上的文件夹,其中一个卷脊上简洁地印着“身份”两字。她取下文件夹,翻到尼德曼那页。一月租车时,他出示了护照证明身份,奥巴也留下了影本。她一眼就认出是那个金发巨人。根据护照资料,他是德国人,三十五岁,生于汉堡。既然奥巴复印了护照,可见尼德曼只是客户而非朋友。
  奥巴在那页底部写了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歌德堡的邮政信箱。莎兰德将文件夹放回原位,关上电脑。四下张望之后,在前门旁边发现一个橡胶门挡,便捡起来走回柜子前面,用枪柄敲敲门。“你在里面听得到我说话吗?”
  “可以。”
  “你知道我是谁吗?”
  没有作声。
  除非是瞎子才会认不得我。
  “好,你知道我是谁,那你怕我吗?”
  “怕。”
  “别害怕,奥巴先生,我不会伤害你。这里的事我办得差不多了,很抱歉造成你的困扰。”
  “呢……没关系。”
  “在里面呼吸没问题吧?”
  “没有·一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想看看两年前有没有一个女人向你们租过车。”她回答道:“没找到,但不是你的错。再过几分钟我就要走了,我会在柜门这里放个门挡,这门不厚实,你可以撞得出来,只不过需要点时间。你以后再也不会看到我,所以不必报警,今天也可以照常开门营业,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他不报警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提出另一个选择供他参考无妨。她第二十九章487
  离开车厂走向停在转角的花冠后,迅速变成奈瑟。没能找到尼德曼在斯德哥尔摩地区的确切地址,却只有一个位于瑞典另一端的邮政信箱,实在令人气恼。但这是唯一查到的线索。所以呢,上歌德堡去。
  她开上E20公路,转往西边的阿尔博加方向。打开收音机时,刚好播完新闻,只听到一些广告。她听着大卫·鲍伊唱到“以汽油灭火”(puttingOutfirewithgaSOllne),虽然不知道歌名,却觉得这句歌词未卜先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