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玩火的女孩 - 第二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四月六日星期三至四月七日星期四
  莎兰德愤怒得全身发抖。当天早上她安安静静地去了毕尔曼的避暑小屋,从前一晚就没有打开电脑,白天里也没有机会听新闻报道。其实史塔勒荷曼事故的报道多少已在预料之中,但此刻横扫电视新闻的风暴却是她始料未及的。
  米莉安在伦达路住所外遭一名彪形大汉攻击绑架,身受重伤,此刻人正躺在索德医院,伤势似乎相当严重。
  救出她的人是前职业拳击手罗贝多,至于他怎么会来到尼克瓦恩的仓库,并未多作解释。他走出医院时,被记者团团围住,但他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他的脸看起来仿佛双手被反绑战了十回合似的。在距离米莉安被殴之处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两具埋尸。根据报道,警方即将挖掘第三个地点,而且这可能也不是最后一处。接下来则是搜寻逃犯莎兰德。
  警方正在慢慢收网,他们如是说。这一天,警方已经包皮围了史塔勒荷曼邻近地区。她持有武器,十分危险,先前曾射伤一名地狱天使的飞车党员,也可能是两名。打斗地点在遇害律师毕尔曼的避暑小屋。到了晚上,警方认为她可能已经逃出了警戒区。
  埃克斯壮召开了记者会,回答问题时模棱两可。不,他无法确定莎兰德与地狱天使有无来往。不,他无法证实莎兰德曾出现在尼克瓦恩的仓库的传闻。不,没有迹象显示这是帮派间的火拼。不,目前无法证实莎兰德独自犯下安斯基德命案。现在搜寻她只是为了讯问关于命案第二+九章477
  的情况。
  莎兰德双眉深锁。警方的调查似乎有所变动。
  她上网先看了报纸的报道,再一一连上埃克斯壮、阿曼斯基和布隆维斯特的硬盘。
  埃克斯壮的电子信箱中有几封有趣的邮件,尤其是包皮柏蓝斯基于下午五点二十二分送来的备忘录。这封信以激烈而强硬的口气,批评埃克斯壮在初步调查中的统御手法,信末那段更堪称是最后通牒。他要求:一、让巡官茉迪复职,命令即刻生效;二、将安斯基德命案的调查重点重新导向探索其他可能性;三、立即对名为札拉的人物展开调查。
  对莎兰德的指控仅基于一项直接证据,也就是她留在凶器上的指纹。请容我提醒你,那只证明她拿过枪,却不能证明她开枪,更这论朝死者开枪了。
  现在我们知道还有其他人涉案。南泰利邓警方(到目前为止)已在某仓库附近找到两具浅埋的尸体,仓库主人是蓝汀的表亲。无论莎兰德何等暴力或处于何种精神状况,都不太可能与这些死者有任何关系。
  包皮柏蓝斯基最后说道,假如检察官不答应这些要求,他将会大张旗鼓地请辞调查小组。埃克斯壮的答复是,包皮柏蓝斯基认为怎么做最好就怎么做。
  莎兰德从阿曼斯基的硬盘中得知了更惊人的消息。他与人事部往返的几封简短的电子邮件,证明了贺斯壮已经离开公司,而且即日生效。他可以领取假日薪资与三个月的遣散费。一封给值班经理的信写道,假如贺斯壮回到公司,可派人陪他到办公桌清理个人物品,然后再478玩火的女孩
  陪他离开办公大楼。一封给技术部门的信则建议注销贺斯壮的卡片锁。
  但最有趣的莫过于阿曼斯基与米尔顿安保的律师法兰克·阿雷纽斯的通信内容。阿曼斯基询问倘若莎兰德受到羁押,该怎么做对她最有利。阿雷纽斯答复说米尔顿没有理由关心一个犯下杀人罪的前员工,要是公司涉人过深,恐怕有损声誉。阿曼斯基气冲冲地回答说,莎兰德有没有涉嫌杀人都还是个问号,他的关心只是为了向他认为清白的前员工提供支持。
  莎兰德发现,布隆维斯特的电脑打从前一天很早开始便一直没有开机。所以没有新消息。
  波曼将档案夹放到阿曼斯基的办公桌上,一屁股坐了下来。弗雷克伦打开后开始阅读,阿曼斯基则站在窗户旁远眺旧城区。“这是我能交出来的最后一份报告,我被踢出调查小组了。”波曼说。
  “不是你的错。”弗雷克伦说。
  “对,不是你的错。”阿曼斯基说着也坐下来。他已经将波曼过去两星期来提供的资料,全堆在会议桌上。
  “我和包皮柏蓝斯基谈过,你做得很好,波曼。少了你,他觉得很可惜,但因为贺斯壮的缘故,他别无选择。”
  “没关系,我发觉在米尔顿这里比在国王岛自在多了。”“你能略作简述吗?”
  “这个嘛,如果目的是找到莎兰德,那么显然是失败了。这次的调查非常混乱,组员间经常争执不下,包皮柏蓝斯基可能也无法全权掌控调查行动。”

  “汉斯·法斯特……”
  “法斯特真的是个浑球。但问题并不止在于法斯特和草率的调查。第二十九章479
  包皮柏蓝斯基已经尽可能地追踪所有掌握到的线索。事实上,莎兰德隐匿行迹确实有一手。”
  “不过你的工作不只是找到莎兰德。”阿曼斯基说。“没错,当初你另外吩咐我当眼线,以免莎兰德遭到诬告,幸好这件事没有告诉贺斯壮。”
  “现在你怎么想?”
  “一开始我很肯定她有罪,但现在我也不太确定了,有太多事情兜不拢……”
  “所以呢?”
  “我不再认为她是主要嫌犯,也愈来愈觉得布隆维斯特的推测有几分道理。”
  “也就是说我们得确认并找出凶手。该不该从头展开调查呢?”阿曼斯基边倒咖啡边问。
  今晚莎兰德的心情糟透了。她想到自己当年将汽油弹丢进札拉千科车内,从那一刻起所有的噩梦都停止,她内心感受到无比平静。虽然也有过其他问题,但向来都是自己的事,她处理得来。如今却牵涉到米莉安。
  米莉安被殴打住院。她是无辜的,和这些事毫无关系,错只错在她认识莎兰德。
  她不断诅咒自己,满,合愧疚。一切都是她的错,她的地址是秘密,她很安全。然后她说服米莉安住进她的公寓,任何人都能找到的地址。怎么会这么粗心?干脆痛打自己一顿算了。
  极度难过的情绪使她热泪盈眶。但莎兰德从不哭泣。她一把抹去泪水。
  十点半时,她焦躁到在屋里待不住,便穿上外套、靴子,步入夜色中。她沿着小巷一直走到环城大道,站在索德医院车道的入口,一心只480玩火的女孩
  想进到米莉安的房里叫醒她,告诉她一切都会没事。忽然间她看到辛肯附近闪着警车的蓝灯,连忙闪进一条巷弄内以免被发现。午夜刚过,她又回到家中,全身都冻僵了,便脱掉衣服钻进被窝。可是睡不着。到了凌晨一点,她又爬起来,光着身子在未亮灯的屋里走来走去。后来走进客房,里面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她从来没进来过。她坐在地板上背靠墙壁,在黑暗中发呆。
  莉丝·莎兰德有一间客房。多可笑。
  她一直坐到过了两点,已经冷得不停颤抖,这时才又开始哭起来。天亮前不久,莎兰德冲了个澡穿上衣服,启动咖啡壶、准备早餐,并打开电脑。进入布隆维斯特的硬盘后,惊觉他并未更新调查日志,于是转而开启“莉丝·莎兰德”文件夹。里头有个名为“莉丝一重要”的新文档,查看文档的内容发现是在午夜零点五十二分建立的。她按了两下鼠标。
  莉丝,马上和我联系。这件事远比我想象得还措。我知道札拉千科是谁,也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找潘格兰谈过,明白了泰勒波利安的角色,以及你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原因。我想我已经知道是谁杀死达格和米亚了,应该也知道为什么,但还缺少一些重要信息。我不明白毕尔曼的角色。打电话给我。立刻打给我。我们可以一起解决。麦可
  莎兰德慢慢地又读了一遍。这个小侦探这阵子挺忙的。勤劳小猪。该死的勤劳小猪。他还是认为有什么可解决的。他是出于善意。他想帮忙。
  他不明白不管发生什么事,她的一生都完了。
  早在她未满十三岁以前就完了。
  第二十九章481
  只有一个解决之道。
  她建立了一个新文档,想写一封回信,但思绪在脑中回旋,想说的太多了。
  莎兰德陷入情网。笑死人了。
  他永远不会察觉。她不会让他得意。
  她将文档删除,瞪着空白屏幕。可是不应该音信全无地对待他。他就像个坚定的小锡兵,忠心耿耿地站在她这边。于是她又建立了一个新文档,写道:
  谢谢你愿意当我的朋友。
  首先她得作几个后勤方面的决定。她需要交通工具,虽然很想使用仍停在伦达路上那辆酒红色本田,但绝对不行。埃克斯壮检察官的笔记本电脑中,毫无迹象显示警方在调查期间发现她买了一辆车,可能是因为她还没送出登记的资料与保险文件。但米莉安接受侦讯时可能提到车子的事,而且显然伦达路偶尔会受到监视。警方知道她有一辆摩托车,要是从伦达路大楼的储藏室把车弄出来就更张狂了。何况,气象预报说前些日子像夏日般的气候即将转变,她可不想冒险骑摩托车上天雨路滑的公路。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以奈瑟的名义租车,但这么做也有风险。或许会被人认出来,以后将再也不能使用这个假身份,那么问题可就大了,因为她得靠这个逃到国外。

  这时她忽然暗自一笑,还有另一个方法。她启动电脑,登人米尔顿安保的网络系统,浏览由米尔顿某位柜台秘书负责管理的车辆资料。米尔顿安保公司共有将近四十辆车供员工使用,有些印有公司标志,专供出差之用,但大多数都是没有标志的跟监车,全部都停放在斯鲁森附近米尔顿总公司的车库里。几乎转个弯就到了。482玩火的女孩
  她研究员工的档案后,选定刚开始休假两星期的马可斯,柯兰特。他留了加纳利群岛一间饭店的电话号码,作为联络之用。莎兰德改掉饭店名称,并将他联络电话的号码顺序弄乱,然后加注柯兰特最后一项勤务行动是将某辆车送厂维修。她挑中以前曾经开过的一辆自排的丰田花冠,并记录车子会在一星期后送回。
  最后她进入监视系统,重新设定她会经过的监视器。在凌晨四点半到五点之间,这些监视器会重复播放前半个小时的画面,但显示的时间码却是改造过的。
  四点十五分,她用软背包皮装了两套换洗衣物、两罐梅西喷雾器和充饱了电的电击棒,然后看着自己得来的两把手枪。她舍弃桑斯壮的科特一九一一政府型,选择了尼米南那把波兰制、弹匣里少了一发子弹的八三式瓦纳德。这把比较细瘦,拿起来较顺手。她把枪放进夹克口袋。
  莎兰德合上强力笔记本电脑,但仍将电脑留在桌上,硬盘里的资料都已移至某个加密的网络备份空间,整个硬盘也以自己写的程式全部删除,就连她也无法重建。她不想依赖这台强力笔记本电脑,拖看到处跑只是累赘,因此只带了奔迈掌上电脑。
  她环顾工作室一周,感觉似乎不会再回到摩塞巴克这间公寓,也知道自己留下了应该要销毁的秘密。但瞥了一眼手表,发现没时间了,于是将桌灯熄灭。
  她走到米尔顿安保的地下室,搭电梯来到行政楼层,空荡荡的走廊上一个人也没碰见,从服务台未上锁的橱柜取出车钥匙也易如反掌。三十秒后她已经在地下车库,打开花冠的车门锁,将软背包皮丢到副驾驶座,调整好驾驶座与后视镜。最后用她旧的卡片锁开启车库的门。快五点的时候,她出现在梅拉斯特兰南路与西桥相接处。天色第二十九章483
  渐亮。
  布隆维斯特于六点半醒来,没有设闹钟却也只睡了三个小时。起床后激活笔记本电脑,打开“莉丝·莎兰德”文件夹看看有无回复。谢谢你愿意当我的朋友。
  他顿时感觉到脊背上一股寒意窜了上来。这绝非他所期待的答案,看起来像诀别信。莎兰德独力对抗全世界。他先到厨房煮咖啡,然后冲澡,换上一件破旧的牛仔裤时才发现已经好几星期没时间洗衣服了,没有干净的衬衫可穿,便在灰色夹克底下套上一件酒红色运动衫。在厨房准备早餐时,忽然瞅见微波炉后面的流理台上似乎有金属在闪闪发光。他拿叉子勾出一个钥匙圈。
  是莎兰德的钥匙。伦达路攻击事件发生当天找到以后,便连同她的肩背包皮放在微波炉上面。当初忘了把钥匙和袋子一起交给茉迪巡官,肯定是无意间掉落在后面。
  他瞪着这串钥匙,大小各有三把,三把大的应该分别是人口大门与两把公寓门钥匙。她的公寓。显然不是伦达路那间。那么她到底住在哪里?
  他更加仔细地检视三把小钥匙,一把很可能是她川崎摩托车的,一把看似保险箱或储藏柜的钥匙,接着拿起第三把,上头盖了一个号码:二四九一四。他忽然想通了。
  邮政信箱。莎兰德有邮政信箱。
  他拿出电话簿查看索德马尔姆地区的邮局所在。她曾住过伦达路,环城大道太远。也许在霍恩斯路,或是罗森伦德街。他关掉咖啡壶,丢下早餐,立刻开着爱莉卡的宝马到罗森伦德街去。钥匙不符。接着开到霍恩斯路,钥匙对着二四九一四号信箱一插484玩火的女孩
  就进。打开以后,里头有二十二封邮件,他随手塞进手提电脑袋的外侧口袋。
  他继续沿着霍恩斯路开,将车停在街区戏院旁,然后到贝松斯特兰路上的科帕小馆吃早餐。等店家准备拿铁的时候,他一一检视那些信。全部都是寄给黄蜂企业的,其中九封来自瑞士、八封来自开曼群岛、一封来自海峡群岛、四封来自直布罗陀。随后他毫不愧疚地撕开信封。前二十一封是关于各个账户与基金的银行明细与报告,莎兰德简直富甲一方。
  第二十二封稍厚一些。收件人地址是手写的,信封上印着“布坎南房屋”的标志以及直布罗陀皇后道码头的回邮地址,里面的信则是用麦米伦律师的信纸写的。律师的字迹工整。

  莎兰德女士惠鉴:谨此确认阁下购屋尾款已于一月二十日级清,随信附上所有文件副本,原件则由敝人保留。相信应能满足阁下所望。
  另祝愿阁下一切安好。去夏意外来访,敝人甚感惊喜,亦深觉阁下性情清新宜人。亚盼日后再有机会为阁下效劳。敬颂时绥
  杰瑞米·麦米伦谨上
  寄信日期是一月二十四日,莎兰德显然不常开信箱。布隆维斯特看着信中所附,有关购买摩塞巴克区菲斯卡街九号一间公寓的文件。他边看边喝咖啡,差点呛着了。成交价是两千五百万克朗,分两期缴款,其间相隔一年。
  莎兰德在埃斯基尔斯蒂纳看着一个身材结实、发色深暗的男子打开了“汽车专家”租车中心的侧门,那里除了出租汽车,还提供维修服第二十九章485
  务,是间典型的车厂。此时是早上六点五十分,挂在店门口的手写招牌上注明七点半才开门。她过街跟着那名男子从侧门进入店内,那人听见声响转过身来。
  “是雷菲克·奥巴吗?”她问道。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我们还没开门。”
  她举起尼米南那把波兰制八三式瓦纳德,双手握住,瞄准他的脸。“我不想和你多说废话,只想看看你们的租车客户名单,现在就要看,我给你十秒钟的时间准备。”
  奥巴现年四十二岁,是出生在土耳其迪亚巴克尔的库德人,对枪支早已生腻。他僵立不动,紧接着便寻思道,这个女疯子持枪闯进车厂来,应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在电脑里面。”他说。
  “打开。”
  他乖乖地照做。
  “那扇门后面是什么?”电脑启动后,见屏幕开始闪动,她问道。“只是一个柜子。”
  “打开。”
  里面放了几件工作服。
  “好,你到柜子里面去,别出声,我就不会伤害你。”他毫无异议地遵从。
  “手机拿出来放在地上,踢到我这边来。”
  他又照做不误。
  “很好,现在关上你后面的门。”
  店里用的是一台老旧的个人电脑,用的是Windo.ws95操作系统,硬盘容量二八OMB,光是打开租车名单的Excel文档就花了好长时间。那辆白色沃尔沃曾出租过两次,第一次在一月为时两星期,第二次在三月一日,至今尚未归还。客户是长期租用,每星期付费。486玩火的女孩
  登记的姓名为罗纳德·尼德曼。
  她扫视过电脑上方架子上的文件夹,其中一个卷脊上简洁地印着“身份”两字。她取下文件夹,翻到尼德曼那页。一月租车时,他出示了护照证明身份,奥巴也留下了影本。她一眼就认出是那个金发巨人。根据护照资料,他是德国人,三十五岁,生于汉堡。既然奥巴复印了护照,可见尼德曼只是客户而非朋友。
  奥巴在那页底部写了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歌德堡的邮政信箱。莎兰德将文件夹放回原位,关上电脑。四下张望之后,在前门旁边发现一个橡胶门挡,便捡起来走回柜子前面,用枪柄敲敲门。“你在里面听得到我说话吗?”
  “可以。”
  “你知道我是谁吗?”
  没有作声。
  除非是瞎子才会认不得我。
  “好,你知道我是谁,那你怕我吗?”
  “怕。”
  “别害怕,奥巴先生,我不会伤害你。这里的事我办得差不多了,很抱歉造成你的困扰。”
  “呢……没关系。”
  “在里面呼吸没问题吧?”
  “没有·一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想看看两年前有没有一个女人向你们租过车。”她回答道:“没找到,但不是你的错。再过几分钟我就要走了,我会在柜门这里放个门挡,这门不厚实,你可以撞得出来,只不过需要点时间。你以后再也不会看到我,所以不必报警,今天也可以照常开门营业,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他不报警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提出另一个选择供他参考无妨。她第二十九章487
  离开车厂走向停在转角的花冠后,迅速变成奈瑟。没能找到尼德曼在斯德哥尔摩地区的确切地址,却只有一个位于瑞典另一端的邮政信箱,实在令人气恼。但这是唯一查到的线索。所以呢,上歌德堡去。
  她开上E20公路,转往西边的阿尔博加方向。打开收音机时,刚好播完新闻,只听到一些广告。她听着大卫·鲍伊唱到“以汽油灭火”(puttingOutfirewithgaSOllne),虽然不知道歌名,却觉得这句歌词未卜先知。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