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玩火的女孩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五
  尼斯·艾瑞克·毕尔曼律师放下手中的咖啡杯,透过赫敦咖啡馆的窗子看着史都尔广场上的人潮。行人一一从他眼前经过,川流不息,他却一个也没看进眼里。
  他在想着莉丝·莎兰德。他经常会想到莎兰德。每次想到她总是怒火中烧。
  莎兰德毁了他,他绝对忘不了。她取得掌控权,羞辱他、虐待他,还在他身上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号。就在性器上方,面积约莫一本书大小。她将他铐在床上,向他施虐,在他身上刺了“我是一只有性虐待狂的猪,我是变态,我是强暴犯”等几个大字。
  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将莎兰德裁定为法定失能,并指派他为监护人,使得她免不了要依赖他。第一次见面后,毕尔曼便对她抱有幻想。他也说不清楚,但似乎是受她诱惑所致。
  他,一个五十五岁的律师,做这样的事理应受到谴责,无论用什么标准都无法为自己辩护。这点他当然心知肚明。但是自从两年前的十二月,第一眼见到莎兰德,他便抗拒不了她。法律、最基本的道德观、他身为监护人的责任,一切都已不重要。
  她是个奇怪的女孩——已经完全长大成人,外表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她还是个孩子。他控制着她的生活,她凡事都得听他的。即使她有意提出抗议,也会因为有一次不良记录,让她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何况他也不是强暴纯真少女——从档案可知她性经验丰富,甚至堪称性生活糜烂。有一份社工报告中还提到,莎兰德十七岁时可能曾经从事过性交易。另外,曾经有位巡警看到一个年纪较大的醉汉和一个年轻女孩同坐在丹托伦登公园的长凳上,便上前盘查,女孩拒绝回答问题,男子则因为醉得太厉害,根本无法提供清楚信息。在毕尔曼眼中,结论很简单:莎兰德是社会最底层的妓女。零风险。就算她胆敢向监护局检举,也不会有人相信她对他的指控。她是最理想的玩物——成熟、性关系混乱、社会适应不良,而且得由他摆布。
  这是他第一次占自己当事人的便宜。在此之前,他从没想过对任何有业务往来的人示爱。若想满足性需求,总是召妓解决。他向来谨慎低调,出手也大方,问题是妓女没有真感情,纯粹只是假装。他只是付钱给女人,让她呻吟、送秋波:她扮演着自己该扮演的角色,却虚假得有如街头卖艺。
  婚后多年来,他也曾试图掌控妻子,但她只是配合演出,那也是假的。
  莎兰德成了最佳的解决之道。她无力抵抗。她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是真正的受害者,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有机可乘,盗贼自来。不料她竟突如其来地毁了他。他做梦也想不到她具有这种反击的力量与决心。她羞辱他、虐待他,几乎将他彻底毁灭。从那以后将近两年的时间,毕尔曼的生活起了巨大变化。自从那天晚上莎兰德进入他的公寓后,他便麻木了,几乎无法清晰地思考或果断地行动。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接电话,甚至无法与固定的当事人保持联系。两星期后,他仍继续请病假。处理事务所信件、取消所有会议、尽力安抚气急败坏的当事人等等,便全权交给秘书。每天,他都得面对身上的刺青,最后终于将浴室门上的镜子取下。夏初时分,他回到事务所上班,大多数当事人都转给了同事,只保留一些由他负责处理业务上的法律信件但无须参与开会的公司客户。如今,真正有往来的当事人就只剩下莎兰德——他每个月都要写一份详细的收支表和报告交给监护局。他完完全全按她的吩咐行事:报告内容没有一件属实,并清楚显示她不再需要监护人。每份报告都让他想起她的存在,痛苦万分,但别无选择。
  夏秋两季,毕尔曼都在无助而愤怒的情绪中苦思。到了十二月,才振作起精神到法国度假,也趁机前往马赛郊区一间美容整形诊所,询问有关去除刺青的效果。
  医师为他检视腹部时,难掩惊讶神色,最后提出一项建议。他说,虽然可以用镭射治疗,但刺青面积太广、针也刺得太深,唯一可行的做法恐怕也只有进行一连串皮肤移植手术。那不仅昂贵也很费时。过去两年间,毕尔曼只见过莎兰德一次。
  在攻击他进而掌控他生活的那天晚上,她拿走了他办公室与住处的备份钥匙。她说过,她会看着他,会在他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现身。一段时间后,他几乎开始认为那只是威胁的空话,但仍不敢换锁。她的警告非常清楚——只要一发现他又和女人上床,就会将他强暴她的那卷九十分钟录影带公之于世。
  一年前一月的某天,他忽然莫名其妙在凌晨三点惊醒。打开床头灯后,赫然看见她站在床尾,吓得差点狂叫出来。她就像幽灵般乍然出现,脸色苍白、面无表情,手里拿着电击棒。
  “早安,毕尔曼大律师。”她说道:“很抱歉这么早吵醒你。”天哪,她以前来过吗?在我睡觉的时候?
  看不出她是否故弄玄虚,毕尔曼清清喉咙,正打算说话,却被她一个手势制止。
  “我叫醒你只有一个原因。不久我将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你还是要每个月写报告,但副本不要用邮寄的,而是传到这个热邮信箱给我。”)旦
  宝
  0
  第二章031
  她说着从夹克外套掏出一张折迭的纸,丢到床上。“如果监护局想和我联系,或是临时发生什么事需要我出席,就写电子邮件到这个信箱。明白了吗?”
  他点点头。“我明白……”
  “别说话,我不想听到你的声音。”
  他咬牙忍耐着。先前他一直不敢找她,因为她曾威胁过,如果他这么做就要把录影带送交相关单位。因此他思考了好几个月,万一她主动联系时该说些什么。其实他根本无法为自己辩护,只能试着打动她人性的一面。他会试图说服她——只要她给他开口的机会——说他当时是一时丧失理智,说他真的很后悔,希望能加以弥补。只要能说服她,只要能多少降低一点威胁的危险性,就算跪倒在地他也愿意。“我有话要说,”他用可怜兮兮的声音说道:“我想求你原谅……”莎兰德静静地听完他的恳求,然后将一只脚跷到床尾,鄙夷地瞪着他。

  “你听好了,毕尔曼:你是个变态,我没有理由原谅你。但只要你洁身自爱,在法院撤销我的失能宣告那天,我就会放你自由。”她一直等到他垂下双眼。她非要我卑躬屈膝不可。“我一年前说的话还是有效。你不照做,录影带就会送到警局里。只要你不依照我的吩咐联系我,我就公布录影带。我若死于意外,录影带会曝光。你要敢再碰我一次,我就杀了你。”他相信她的话。
  “还有一件事。我放你自由之后,你爱怎么做都行。但在那之前,你不许再踏进马赛那家诊所。你开始治疗,我就再替你文一次身,而且这次会刺在额头。”
  这妖女到底怎么会知道诊所的事?
  一转眼她人不见了,隐约可以听见她转动前门钥匙的咔嗒声,刚刚仿佛是幽灵来访。
  032玩火的女孩
  在那一刻,他开始痛恨莎兰德,强烈的程度有如炽铁在脑中燃烧的热焰,也让他从此一心只想毁灭她。他幻想着杀死她,随意地想象她趴在自己脚边求饶的景象。但他不会饶恕她。他会两手勒住她的脖子,掐到她喘不过气来,还要挖出她的眼球和心脏,要让她从此从地球表面消失。
  矛盾的是就在这同一刻,他觉得自己的身心好像又开始运作起来,也发现自己内心情绪有一种惊人的平衡。他满脑子都是那个女人,清醒的每一刻都想着她。但他也开始恢复理智思考。如果要想办法毁灭她,就得理清自己的思绪。他的人生出现了新的目标。他不再幻想她的死亡,而是开始着手计划。
  在赫敦咖啡馆里,布隆维斯特端着两杯热腾腾的拿铁走到总编辑爱莉卡·贝叶的桌边,中途还从毕尔曼律师背后不到两码处经过。但他和爱莉卡都没听说过毕尔曼,自然也都不知道他人在现场。爱莉卡皱起眉头将烟灰缸推到一旁,腾出空间放咖啡。布隆维斯特将夹克披在椅背上,一手拉过烟灰缸,点了根烟。爱莉卡讨厌烟味,狠狠地瞪他一眼。他便转头往另一边吐烟。
  “我还以为你戒烟了。”
  “暂时重拾恶习。”
  “我以后不再和有烟味的男人上床了。”她甜甜一笑,说道。“没关系,还有很多女孩不像你这么特别。”布隆维斯特也微笑以对。
  爱莉卡翻了个白眼。“说吧,有什么问题?我和小夏约好二十分钟后在剧院碰面。”小夏就是夏萝姐·罗森柏,一位童年友人。“那个实习女生让我很困扰。”布隆维斯特说:“我不介意她是你某位女性朋友的女儿,但她还要在编辑部待八个星期,我恐怕忍耐不了那么久。”
  “我注意到她瞄你的饥渴眼神。当然了,希望你行为像个绅士。”“爱莉卡,那女孩才十七岁,智商更只有十岁,说不定还是我高估了。”
  “她只是对你印到良深刻,或许也带一点英雄崇拜吧。”“昨晚十点半,她来按我楼下大门的电铃,说是带了一瓶酒想上来。”
  “糟了。”爱莉卡说。
  “是糟了没错。要是我再年轻二十岁,也许会毫不犹豫,但现在的我都要满四十五岁了。”
  “别提醒我。我们可是同年。”
  温纳斯壮事件让布隆维斯特有了一点名气。过去一年来,他受邀到许多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聚会与活动场合。有各式各样的人会送他飞吻,而他们以前甚至不曾握过手。其中多半不是媒体人——媒体人他全都认识,而且若非与他交好便是交恶——而是所谓的文化界人士,现在这些二流名人都想和他装熟。如今,众人纷纷争相邀请布隆维斯特当午宴或私人晚宴的来宾。“听起来很吸引人,只可惜我已经有约,粳成为他例行的答复。
  他的明星地位有一个缺点,就是谣言接二连三地传出。有个熟识的朋友便关心地提及他所听到的传闻,说有人看见布隆维斯特出现在某家勒戒诊所。其实从青少年时期至今,布隆维斯特总共只吸过六根大麻烟,以及十五年前和荷兰某摇滚乐团的女歌手尝试过一次可卡因。至于酒精方面,他也只曾在私人晚宴或聚会上喝得烂醉。在酒吧里,通常顶多只会喝一大杯烈啤酒,此外他也喜欢酒精浓度中等的啤酒。而家中酒柜里有伏特加和几瓶单一纯麦威士忌,全是别人送的,他享用的次数简直少得可怜。
  布隆维斯特目前单身,偶尔风流的事实,无论是朋友圈内或圈外都是众所周知,这也招来了更多流言。他长期以来与爱莉卡的外遇关系,经常是人们臆测讨论的话题。最近则传出他勾搭的女人不计其数,并且利用新的名人身份进攻斯德哥尔摩的夜店。某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甚至还曾鼓励他寻求协助,治疗他的性成瘾症。布隆维斯特确实有许多短暂的男女关系。他知道自己还算好看,却从来不自认为是万人迷。只是时常有人说他有一种让女人感兴趣的特质,爱莉卡也说过他会同时散发出自信与安全感,能让女人感到自在安心。和他发生关系并非受到胁迫也不复杂,却能享受到性爱的刺激。依布隆维斯特的说法,那是理所当然的。
  布隆维斯特与他熟识且喜爱的女性最能保持良好关系,因此早在二十年前,当爱莉卡还是年轻女记者时两人便发展出恋情,并非偶然。然而,目前的名声让女人对他兴趣大增的情形,已经到了怪异的地步。最令人惊讶的则是,年轻女性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对他示爱。
  不过穿着迷你裙、身材火辣的少女不会让布隆维斯特感到兴奋。从年轻时候起,他的女性友人多半都比他年纪大(有时还大上许多),经验也较丰富。随着时间过去,年龄差异也慢慢拉近。莎兰德确实让他踏岔了一步。
  这正是他急着要和爱莉卡见面商量的原因。
  《千禧年》雇用了一个新闻学校毕业生当实习生,算是送一个人情给爱莉卡的某位友人。这没什么大不了,反正每年都会雇用几个实习生。布隆维斯特向女孩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后,很快便发现她对新闻业几乎毫无兴趣,只是“想上电视”,根据布隆维斯特的猜测,目前在《千禧年》工作也算是跨出了一大步。

  她会把握每个能与他密切接触的机会,他虽然假装没有察觉她的大胆示好,却反而促使她加倍努力。这种情形的确变得很累人。爱莉卡听了放声大笑。“我的老天,真没想到你竟然在公司被性骚扰!”
  “爱莉卡,这是个累赘。我绝对不想伤害她或让她尴尬,但她几乎和一头发情的母马没两样。我担心她接下来不知道还会搞出什么花样。”
  “她迷恋你,只是太年轻,不知道如何表达。”
  “你错了。怎么表达,她清楚得很。她的分寸有点扭曲了,看我不上钩,她还会生气。我可不需要新一波的谣言,把我搞得像个婬乱好色、想要猎取性交对象的摇滚明星。”
  “好啦,不过先让我弄清楚问题重点。昨晚她只是去按你家门铃而已吗?”
  “还带了一瓶酒。她说去朋友家参加派对,刚好就在附近,还试图假装她出现在我们大楼,纯粹是巧合。”
  “你怎么说?”
  “我当然没让她进来。我说她来得不是时候,我有朋友在。”“她有什么反应?”
  “她很沮丧,不过还是离开了。”
  “那么你要我怎么做?”
  “让她别再烦我。我打算星期一好好跟她谈谈,不是她停手就是我把她踢出去。”
  爱莉卡思索片刻。“让我跟她谈吧。她想找的是朋友,不是情人。”“我不知道她想找什么,不过……”
  “麦可,她的情形我也经历过。我来跟她谈。”凡是过去一年内看过电视或读过晚报的人,都听说过麦可·布隆维斯特,毕尔曼也不例外,但在赫敦咖啡馆却并未认出他来,而他也全然不知道莎兰德和《千禧年》之间的关系。
  何况,他太专注于自己的思绪,根本无暇留意周遭情形。
  自从心智麻痹的状态解除后,他便不断绕着同一个难题打转。莎兰德手上有一卷遭受他性侵犯的录影带,是她用隐藏式摄影机录下的,还逼他看过。丝毫没有空间能让他作出有利的辩解。万一录影带被送到监护局,或甚至落入媒体手中——但愿不会发生这种事——他的事业、自由和人生就完了。他知道加重强姦、剥削弱势者、伤害与加重伤害,会有什么样的刑罚,恐怕至少得入狱六年。若遇上满腔热血的检察官,也许还会以某一段影带内容为由,将他依杀人未遂罪起诉。他只不过是在强暴过程中,兴奋地用枕头压住她的脸使她窒息。此时的他是真心希望自己当时没有松手。
  他们不会相信她从头到尾都在玩花样。她用那双小女生般的可爱眼眸匀引他,用一个有如十二岁少女的身躯诱惑他,是她煽惑他强暴她。他们绝对不会明白她其实是在演戏。她早已计划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得录影带,并想办法确认没有其他拷贝。这是问题的关键。
  他敢百分之百肯定,像莎兰德这种妖女这些年来一定会树敌。也许有人曾经或正在试图找她麻烦,但不同于这些人的是,毕尔曼律师有一个绝对优势,他有渠道可以取得她所有的医疗记录、社会福利报告与精神病学评鉴。瑞典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她的秘密,毕尔曼便是其中之一。
  他答应担任她的监护人之后,监护局复制给他的个人资料只有十五页,主要内容包皮括她成年生活的描述、一份由法院指定的精神科医师所写的评估摘要、地方法院让她接受监护的判决,以及她前一年的银行账户明细。
  他一再反复地阅读这份资料,然后开始有系统地搜集关于莎兰德生活的资讯。
  身为律师,他极善于从公家机关的记录中撷取情报。而身为她的监护人,则可以深入有关她医疗记录的层层机密。与莎兰德有关的文件,只要他想要就拿得到。
  然而他还是花了几个月时间,才从最早的小学报告、社工报告、警方报告到地方法院的副本,一点一滴地拼凑出她的一生。他曾和耶斯伯·罗德曼(也就是在莎兰德十八岁生日时建议她人院治疗的精神科医师)讨论过她的状况。罗德曼给了他该案例的摘要。每个人都提供了帮助。社会福利部一位女士甚至赞赏他如此用心地了解莎兰德生活的每一面。
  另外,他还在监护局档案室一个积满灰尘的箱子里,找到两本堪称资料金矿的笔记本。内容是由毕尔曼的前任、监护律师霍雷尔·潘格兰整理的,他显然比任何人都了解莎兰德。潘格兰每年都会尽责地呈交一份报告给监护局,但毕尔曼猜想莎兰德很可能并不知道潘格兰自己也另外作了详细记录。自从潘格兰两年前中风后,笔记本便进了监护局,至今似乎还没有人读过里面的内容。
  这是正本。没有迹象显示曾经有人拷贝过。太好了。潘格兰对莎兰德的描述和从社会福利部报告中推论的结果截然不同,因为他一直密切注意着她一路的辛苦转变,从莱鹜不驯的青少年、成熟女子到米尔顿安保的雇员——这是潘格兰透过关系替她找到的工作。毕尔曼从笔记当中得知,莎兰德绝不是迟钝的打杂小妹,专门负责复印和煮咖啡,而是有真正的工作,确实在为米尔顿首席执行官阿曼斯基执行调查任务。潘格兰与阿曼斯基显然彼此熟识,偶尔会交换关于他们所保护的女孩的消息。
  莎兰德这辈子似乎只有两个朋友,而且这两人都自认为是她的保护者。如今潘格兰已经出局。阿曼斯基还在,可能会是个威胁。毕尔曼决定避开阿曼斯基。
  笔记本解释了许多。毕尔曼因此明白了莎兰德何以对他了如指掌,虽然怎么也想不通她如何知道他上了法国的美容整形诊所,但关于她的谜团大多已经解开。她利用探查别人的生活来谋生。他立刻对自己的调查行动产生新的警惕,既然莎兰德能进入他的住处,若在家里放置任何与她相关的资料恐怕不妥。于是他将所有文件资料整理好,收进一个纸箱,带到他位于史塔勒荷曼附近的避暑小屋,后来他在此独思的时间愈来愈长。

  莎兰德的资料他看得愈多,愈深信她精神有问题。一想起她是如何将他铐在床上,便不由得打起寒战。当时毕尔曼完全受她控制,如果将来让她找到正当理由,他毫不怀疑她会言出必行地杀死他。她缺乏社会抑制,这是某份报告下的结论。那么他还能作出更进一步或两步的结论:她是一个病态、凶残、不正常的王八蛋。一颗拔去保险栓的手榴弹。一个妓子。
  播格兰提供了最后一把关键之钥。有几次他记录了他与莎兰德之间的谈话内容,非常私密,像写日记一样。一个老疯子。在其中两段谈话中,他用了“当‘天大恶行’发生后”的字眼,这用语应该是直接借用莎兰德的说法,却不清楚影射什么事件。
  毕尔曼写下了“天大恶行”几个字。在寄养家庭那几年?某次遭受攻击?答案应该就在他手边这些资料当中。
  他翻开莎兰德十八岁时的精神病学评鉴报告又读了一遍,这已是第五或第六遍。他的理解当中一定遗漏了些什么。他有她小学的笔记节录,有一份表明莎兰德的母亲无法照顾她的宣誓书,还有她十几岁时住过的几个寄养家庭的报告。她十二岁时发生了某件事,逼得她发疯。
  她的传记中还有其他缺漏。
  令他大感意外的是莎兰德有一个双胞胎姐妹,在他先前取得的资料中从未提及。天哪,竟然还有一个。不过他怎么也找不到关于另一个姐妹的下落。
  父亲不详,至于母亲为何无法照顾她,也未多作解释。毕尔曼猜想她大概是病了,使得接下来的整个过程就这么开始,包皮括在儿童精神病院度过的那段时期。不过现在可以肯定莎兰德十二三岁时,发生了某件事。天大恶行。是某种创伤。但“天大恶行”有可能是什么?潘格兰的笔记里无迹可循。
  最后他终于发现精神病学评鉴报告中提到的一份附件不见了——是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的一份警方报告。从他在社会福利部档案室拷贝的副本可以看出,有人手写在边缘空白处。当他要求调阅报告,却被告知文件盖有“奉殿下令列为绝密”的章,但他可以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提出申请。
  毕尔曼陷入了困境。事实上,有关一个十二岁小女孩的警方报告被列为机密并不令人意外,或许有各种保护隐私权的原因。但他是莎兰德的监护人,有权调阅任何与她相关的文件。取得这样的报告,为何还得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
  但他还是递出了申请书。两个月后接获通知,申请遭到驳回。一份将近十四年前、有关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的警方报告,究竟有什么不得了的内容,竟被列为绝密?它又可能对瑞典政府造成什么威胁?他再度翻看潘格兰的笔记,试图从中理出“天大恶行”可能象征的含义,但找不到线索。一定是潘格兰与受监护人口头上讨论过,却始终没有写下来。提到“天大恶行”的地方,是在第二本笔记的末尾,或许潘格兰根本来不及在中风前,对这一连串显然十分重要的事件作出自己的结论。
  潘格兰从莎兰德十三岁生日那天起担任她的受托人,又从她满十八岁起变成她的监护人,因此“天大恶行”发生不久,莎兰德被送往儿童精神病院后,他便涉人了。一切来龙去脉他可能都很清楚。毕尔曼又重新翻阅监护局的档案,这回要找的是由社会福利部为潘格兰拟定的详细任务内容。乍看之下,颇令人失望:只有两页的背景资料。莎兰德的母亲无法养育女儿,两个孩子被迫分开,卡米拉·莎兰德通过社会福利部被安置在一个寄养家庭,莉丝·莎兰德则被关人圣史蒂芬儿童精神病院。没有提到替代方案。
  为什么?只有一段神秘的陈述说明:“有鉴于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的事件,社会福利部决定……”接着又再次提到那份列为绝密的警方报告,不过这里有负责写报告的警员姓名。
  毕尔曼震惊地看着这个名字。那是他熟悉的名字。他确实非常熟悉,而这个发现也让整件事有了全新的转变。他还是花了两个月才取得报告,而且用的方法相当特别。报告共有四十七页A4大小的纸张,另有十二页左右的附注,是六年期间陆续补充的。最后是照片和名字。老天哪……不可能。
  还有另一个人也有理由和他一样痛恨莎兰德。
  他有一个盟友了,但却是他最想不到、最不可能的一个人。一个黑影落在赫敦咖啡馆的桌上,惊醒了正在发呆的毕尔曼。他抬起头,看见一个金发……巨人,只能这么形容。他畏缩几秒钟后,才恢复镇定。
  那人俯视着他,身高不止两米一,身材也出奇的壮硕。毋庸置疑,是个健美先生,身上看不到一丁点的肥肉,给人非常惊人的印象。两侧的金发理平了,只剩头顶一撮短短的乱发;有一张鹅蛋形的脸,柔和得怪异,几乎像个孩子;不过那双冰蓝色的眼珠却一点也不温和。他穿着半长的黑色皮夹克、蓝色衬衫、黑色裤子,打了黑色领带。毕尔曼最后才注意到他的手。如果他的其他部位是特大号,这双手就是超大号。“毕尔曼律师吗?”
  他略带欧洲口音,不过声音很尖,毕尔曼几乎忍俊不禁,好不容易才保持适当表情点点头。
  “我们收到你的信了。”
  “你是谁?我想见的是……”
  这时,拥有超大号双手的男人已经坐到毕尔曼对面,并打断他的话。
  “你只能见我。说说你想要什么。”
  毕尔曼迟疑了一下。任由一个陌生人摆布的感觉,实在很不舒服,但不得不如此。他提醒自己,对莎兰德怀恨在心的不止他一人,现在得募集盟友。于是他低声说明自己的计划。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