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拖延心理学 - 第5章心理舒适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5章心理舒适区
  —— 对亲近与疏远的恐惧
  拖延除了能够保护一个人免于遭受他人评断,免于陷入与人抗争之外,还能调节跟其他人的亲疏关系。维护一定的人际距离,无论亲疏如何,对一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涉入他人的生活?我们要维护多广的人脉?相互之间要投入多深?我们要花费多少时间与他人共处,多少时间一个人独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正像有些人的生活是由取悦别人或者争强好胜这样的心理动机所主导一样,另一些人的生活则是由他们对于心理舒适区的需要所主导,心理舒适区决定了他们跟周围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离开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跟人太亲近或者太疏远,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想要回到让自己舒适的区域,拖延就成了维护他们心理平衡的一种策略。
  对疏远的恐惧:我决不独自行走
  当我们说到跟他人连结在一起可以让人感觉更有安全感的时候,与其说我们谈论的是大多数人共有的某些偏好(比如大多数人都喜欢拥有亲密关系,喜欢有人陪伴,喜欢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爱),不如说我们谈论的是一种来自于焦虑的内心需求,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也无法独自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这样的心态不仅仅是出于有人陪伴的需要,更是出于缺乏自我完整感,除非你成为对方的一部分或者对方成为你的一部分,你才会感到心满意足。当一个人感到他们无法完全依靠自己做事的时候,就会在需要独立运作的事情上退缩彷徨。当人们对自己的独立自主性持犹疑态度的时候,他们会采取哪些方式来运用拖延策略呢?
  需要帮助。如果你对自己以及自己的想法不够确信,甚至对能否拥有自己的想法表示心存疑虑,那么在不寻求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你很可能无法采取行动。这里的帮助并非指让别人提供意见或者相互进行脑力激荡之类的帮助,而是指需要别人给你提供某个观念或者架构,以便你可以将它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那种帮助。
  例如,许多大学生花费几个星期的时间为自己的学期论文收集资料,但是却迟迟不开始动手写论文,因为他们无法从这么多相互矛盾的见解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知道怎样获取外部的信息资源,但是当要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往往脑袋空空。吉来自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家里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她上中学的时候,她的父母会规定她在家学习的时间,不鼓励她从事任何课外活动,并对她的人际交往管头管脚。上大学之后,吉什么事都得自己来,她感到自己没办法独自行动,同时她又羞于张口请求别人帮忙。她的孤立无援导致了她的拖延以及成绩下降,虽然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有时候人们或许会感到没有另一个人的在场就无法将行动付诸实施。他们害怕没有伙伴会让他们变得慵懒无助。辛西雅这样讲述她的感受,“在一个团队里,我满脑子创意,并且干劲十足,我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当我一个人待在办公桌前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就开始到互联网上瞎逛。我需要有人来激发我的思维。如果你让我一个人待着,我会一点头绪也没有。”
  努力成为第二。在有别人为你出头露面的情况下,有些人可能会对自己身处副职颇为自得其乐。他们寻找的是一个导游、一个导师、一个啦啦队的队长或者某个会让他们感觉安全的人。他们会避免做那些会将他们逼到第一把手位置的事情,因为他们害怕那样会使他们跟人太疏远。

  例如,很多学校里的研究生就常常会推迟他们论文答辩的时间,或者总是会碰到各种困难无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这是因为他们不想放弃对大学的依赖,或者不想离开自己的导师。他们把研究生院等同于能够获得指导的最后一站。他们感到自己需要这种指导以便能够在一个成人世界里成功立足。
  在其他情况下,比如在要离开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征战商场的第一个老板的时候,或者在要离开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个恋人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因为犹豫不决而拖延这种关系。因为他们对一个人的生活没有自信。当某些关系事实上已经不再发挥其当初的保护、支持、指导或者培育作用的时候,他们依然留恋其中,这样的情况尤其令人感到悲哀。通过维持这份关系,他们实际上减少了实现自我的机会,但是他们似乎宁愿跟某些人待在一起,也不愿面对走出旧关系必然会带来的孤独。对分离和疏远的恐惧,阻碍了他们去采取可能对自己最为有益的行动。
  S.O.S紧急呼救。有一些拖延者喜欢给自己挖坑,让自己陷入种种麻烦之中,他们希望别人会过来把他们从中拉出来。拖延是他们使用的一个办法,好让自己陷入可怜和绝望的境地,这样就一定会有人来拯救他们。而对一个拖延者最终的拯救就是让别人帮他把活都干了。有多少次你怀着这样的希望:只要你等的时间足够长,或者你的麻烦足够大,总有人会奇迹般地出现在你面前,帮你把那些讨厌的事情都做了?而有时候这样的事情也确实会发生!一个高中生的毕业论文拖了很长时间没有写,这会影响到他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在最后时刻,他的父亲最终帮他完成了大部分论文的写作。儿子认为父亲的紧急援助是父爱的体现,当他上大学之后,他不断把自己的作业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父亲,请求父亲的帮助。虽然这是他们之间的一种特殊联系和交流的方式,但是这同时也强化了儿子对自己无法独立思考的恐惧。
  我们认识一个离婚的女士,从支付账单到交付税金,她在所有的财务问题上都非常拖沓。她最后终于意识到,她原来是在期待生活中出现一个男人帮她处理这些财务问题。自己处理财务意味着她真正开始依靠自己,她怕再也不会有人来关心她了。如果她不处理这些事情,那么总有人会手里拿着计算器,忽然出现在她身边,把她从独自承担事务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重温旧情。不管拖延对你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始终可以帮你保持你原有的生活方式,并让你恢复与其他人的关系,它缓和了你的孤独感。在这样一种拖延的模式中,你可以让过去重现在现实的生活中。
  丹是一个设备维修员,他经常跟他的上司马蒂发生争执。马蒂抱怨丹不能按照预约准时到达客户那里,他在替换零件用完之前没有提出供应申请,他总是不及时递交每周报表,导致会计和工资部门的诸多不便。马蒂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丹的生活中扮演了丹所熟悉的一个角色,当有人对丹发火的时候,丹习以为常,非常自在。他的母亲以前就常常赶在他后面责骂他,因为他没能准时回家吃饭让一家人都等他,或者不洗衣服直到发现连一件干净的内衣都找不到。当丹的上司大发雷霆说:“你要知道,我们公司不是围绕着你一个人转的!”丹对这样的语调很熟悉,他的母亲以前就经常这样说他:“你不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一个人!”只要你目前的生活中有人能够勾起你过去的记忆,你就没有真正从过去的这些关系离开,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忠实的伙伴。当你处于拖延带给你的痛苦之中,面对没有完成的任务、没有做出的决定和没有支付的账单,不论你到哪里,你可能都背负着拖延的债务。假如你确实拥有一些摆脱重负的美好时光,只要想起自己那些未尽的职责,你的美好时光就会转瞬即逝。
  虽然拖延始终是一个负担,但是它也可以是你生活中忠实的伙伴,它会提醒你所有必须去做的事情。以这样的方式,它或许不会让你感到孤独或者被人遗弃,因为你头脑里始终有这些没有完成也无法放下的事情。虽然你可能深受其害,但是有了这些拖延之事,你就永远不用对任何事说再见了。
  当然,在你没有尽头的职责清单中会有一些更好的伙伴:买一条狗,交一个朋友,写一份日记。拖延是一个不像样的伙伴:虽然忠实,但是也会惹出不少麻烦。
  恐惧亲近:关系太近让人不舒服
  害怕疏远的人都是通过与人保持亲近的关系来获得巨大安全感的。
  而害怕亲近的人则刚好相反,与人保持距离会让他们更加自在。一旦有人可能会逼近他们,挤压他们,拉扯他们,有求于他们,他们马上就提高了警惕。他们依赖于自己的雷达系统,不断地扫描周遭的环境,寻找是否有被侵犯的迹象。一旦有人在雷达屏幕的边缘出现,他们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并马上采取撤退的行动。拖延是他们逃跑的一种方法。
  得寸进尺。有些人相信人际关系会把他们消耗殆尽。他们害怕别人会永不满足,要求越来越多,直到他们完全枯竭为止。韦利是一个汽车机械工,他知道目前的工作不适合他,但是他一直拖着没有去找新工作。“如果你从事一项跟很多人打交道的工作,他们就会开始对你有所期待。他们想要了解你,知道你的生活,在下班后约你出去。如果我在那样的一个地方工作,我会一直闷闷不乐。这里的人都知道要离我远点,所以我还算喜欢这里。”
  当然,有些时候韦利会感到有点孤独,并希望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一想到必须要“训练”那些新认识的人跟他保持距离,就让他直摇头,所以他还是待在了他那个有点孤独但还算比较熟悉的环境里。当他想到要邀请某人到他家里的时候,他会有相同的顾虑,“如果我邀请某人到家里来喝一杯,他可能会待得很晚,我赶也赶不走。”韦利觉得自己对人际距离的要求很难明确告诉别人,所以当别人不注意踩到他的警戒线里面的时候,他常常会心怀怨恨。
  我的都是你的,那我还剩下一些什么?如果你不再拖延,真正做成了一件事,你将会为自己感到自豪,是这样吗?答案是不一定。有些拖延者会在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即将有所回报时,担忧有别人会来摘取他们的这份荣誉。我们都熟悉这样的一些沽名钓誉者。在一个派对中,你或许会听到有人在讲你曾说过的一个笑话,这个笑话让人听起来仿佛来自他本人的灵感。你为之卖命的上司经常从他的下属那里窃取创意,然后把它们当做是自己的想法递交给他的领导。对有些人而言,剥夺他们应得的荣誉是如此令人痛苦不堪,他们宁可拖延着不把事情完成,也不愿给别人提供窃取本属于他们的荣誉的机会。因为他们的自我感紧密地与成就感联系在一起,所以被剥夺荣誉就好像被剥夺了自我一样。
  拖延可以用于保护你的利益不被他人侵占。安娜一直无从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她连对自己都不敢澄清自己究竟感兴趣的是什么。她记得有一次她对家里人宣布她想去上小提琴课,突然之间,她发现自己不仅进了小提琴班,而且也被安排进了读谱班和作曲班。她一下子被音乐书籍、古典CD唱片以及著名小提琴家的海报所包围。“我想要的只是跟我的朋友一样可以拉小提琴,但是接下来我只知道我被一阵与我无关的音乐旋风给吹走了。我的那个想法似乎激发了我母亲的某种想象力,所以她跳了进来,接管了一切。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当我需要什么的时候,我最好不让别人知道。”

  就像安娜一样,一些拖延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和成就,到最后连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都忘了。如果你害怕你的利益在被这个掠夺性的世界所知晓之后就会被侵占,你可能就会过上一种连自己的真实愿望都不了解的生活。
  不想重蹈覆辙。有些人避免在人际关系中涉入太深,因为他们决心不让自己冒重蹈覆辙的风险。如果你曾经见证过父母亲之间的指责、遗弃、冷落或者相互伤害,那么你可能会得出结论说跟某个人安顿在一起等于自寻烦恼,或许你自己以往的关系留下的创伤还没有愈合。所以,你推三阻四不去约会,也拖着不去改善自己的容颜和形体,避免结交陌生人,避开一些可能会卷入亲密关系的活动。拖延感觉上去就像你的同盟,它保护你不受到再一次的伤害。
  内心的狼人。有些人会担心自己在亲密关系的压力下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担心在化身博士的面具下掩藏着一个海德先生。你可能会显现出自己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阴暗一面。在一种亲密关系的情况下,你很可能会像对自己一样对别人有很多要求和评断,可能会担忧亲近会开启破坏的闸门,并将自己心中的怪物释放出来。很难想象有人能够接受你丑陋的一面。谁愿意在知道你长期的日常表现之后还跟你待在一起呢?只要你不卷入亲密关系之中,这个问题你就永远也不需要去回答了。
  不去爱要胜于失去爱。那些躲避亲密关系的人可能会刻意不让自己知道自己是多么渴望亲近。如果他们允许自己发展一段亲近的关系,他们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真正的情感需求是如此强烈,很可能会无意中打开自己的潘多拉的盒子。他们会发现自己对亲密感情的渴望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无法阻挡。
  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盼望着一个完美的伴侣,他(她)能够无条件地接受她(他)的任何一面。但是他们对此又抱有怀疑态度,在任何人与人的关系中,全然地接受一个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们宁愿采取全然回避的态度,而不愿意面对万事没有完美这个现实。最好一开始就不要碰触这个潘多拉的盒子,拖延就成了他们达成这个目的的一个策略。
  无论你的焦虑是来自于对疏远的恐惧还是对亲密的恐惧,拖延始终是你维护心理舒适边界的一种方式。但是用推迟和拖拉来换取内心的舒适并不能解决人际关系中的根本问题。任何人际关系中都涉及界限和亲密之间的关系问题,你必须面对并处理好这个问题。你可以将此看成一次让心灵获得成长的机会。无论作为一个个体还是作为一个伴侣,解决彼此的分歧,可以看成是你不断学习和拓展自己的一个途径。拖延或许可以将其他人保持在你需要的人际距离上,但是它也阻碍了你的成长。
  你或许会发现在一个人际关系中做到既依赖又独立是可能的——事实上,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可靠的良好关系提供了一个让人感到舒适并可以信赖的安全处所。这样的关系之所以让人感到充实,是因为它允许并鼓励双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发展和成长。一个良好的关系需要在依赖和独立之间取得平衡。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意随君欢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灶房内,炊烟袅袅。一声直可比拟老母鸡的尖嗓拔地而起──“我说妳们这几个死丫头,动作还不快点,少爷正等着呢!要怠慢了客人,妳们一个个皮就给老娘绷紧一点!”角落里,一名年轻俏美的女子悄悄吐了下舌,在心底咕哝:妳要是少用那种活似母鸡杀没断喉的恐怖噪音来荼毒我们可怜的耳朵,相信所有人的动作都会快上许多。“那个谁,妳给我过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视线全落在她身上。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歌尽桃花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简介:【穿越架空灵魂转换欢喜冤家情有独钟至死不渝别后重逢王侯将相美男】男主:萧暄【放荡不羁型,深不可测型】女主:谢怀珉(谢昭华/阿敏)【机灵活泼型】配角:谢昭瑛,宋子敬,宇文弈,吴十三(宇文烨),陆颖之,云香,郑文浩,觉明(萧肃),连城,谢昭瑛,秦翡华,耶律卓,小程(程笑生),越风,阮星,柳明珠,张子越风格:轻松结局:喜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国富论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本书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NNATIONS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Smith,LL.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