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拖延心理学 - 序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序言
  写书的人往往被认为对他们的写作倾向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确实,我们对拖延心理的了解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我们两个都知道对方的那些丑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通宵开夜车的日子,也曾为写博士论文而挣扎了多年,经常要缴纳税收滞纳金,并常常为自己的拖延而编造种种故事情节(最为极端的例子是说自己家里死了人)。
  除了我们两个人对此的个人亲身经验之外,我们也有多年与拖延心理打交道的职业经历。当我们还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咨询中心成员的时候,我们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拖延者创设了据我们所知的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在我们的拖延者团体中,我们看到一些拖延的模式和倾向一再地呈现出来。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共性。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原计划在周一上午九点开始我们一周的团体治疗课程,结果我们发现这根本不现实——在十点之前没有一个人出现在现场!
  当我们向公众开设拖延工作坊的时候,我们再次遭遇到了这个拖延怪兽。我们差点提前一周取消我们的第一个工作坊,因为在预订的时间内没有几个人报名。结果,几乎2/3的人是在截止时间的最后一分钟报了名,我们不得不搬到一个更大的房间里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30年来,我们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私人诊所内也处理了很多个案,很多人因为常年拖延而积重难返,这让我们有机会在更深的层次上探索这个问题。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患者们都勇于向我们敞开心扉,这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从中受益良多。
  所有这些经验都再次坚定了我们的想法: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在我们的第一本书里,我们将它看做是一个人自我价值感方面的问题。我们强调,自我价值感是以一种自我接受的能力为基础的,其中包括接受我们的生理状况,接受我们的历史,接受我们的环境,以及接受我们作为人的诸多局限性。

  那么,为什么在25年之后我们决定修订这本书呢?我们想将拖延问题放在当今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并在对拖延的原有认知上增补一些新的视角。除了对这个问题更深入的心理学认识之外,我们还有来自其他领域的一些资讯,比如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拖延问题。
  25年前,人们对拖延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找到了拖延形成的原因。2007年,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 ) 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Piere Steel)发表了一篇评论,对将近800项拖延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我们在1983年出版的书,在他的评论中这本书是最早被提到的研究成果之一。斯蒂尔最终找出了四个拖延最可能的成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我们很髙兴地看到这些研究和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我们的临床观察和总结,但是我们同时也认为还有很多其他东西被这一类研究所忽视了。
  自从本书第一版面世以来,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大众根本无缘接触到互联网,那时候个人电脑也没有普及。我们写作的时候是用铅笔写在本子上,然后将我们的手稿在IBM的电动打字机上打印出来,我们俩人还要见面交换各自写的章节。为了将我们的稿子隔天就交到出版商那里,我们经常不得不在下午六点之前冲到联邦快递那里(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间,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在八点之前直接送到机场)。如今,电脑已经成了我们的纸和笔,同时也成了我们的图书馆和邮件递送者。
  在那个时候,没有黑莓(国外一种以收发电子邮件为特色的手机),没有PDA(掌上电脑),没有手机,更没有苹果手机(iPhone)。技术进步现在可以让我们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但是它也会引诱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地拖延着时间!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也不管你是在工作还是在家里,我们都可以在网络冲浪中数小时地迷失自己一阅读新闻,不停地搜索,摆弄博客,观看比赛,沉迷于虚拟的度假和色情之中。在网络上总有适合你的东西。

  事实上,网络越来越成了人们不愿意做事的罪魁祸首,这种趋势正在不断地蔓延。如今,信息已经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过多的信息让我们无所适从。太多的信息,太多的决定,太多的选择一信息的泛滥让我们很多人陷入了拖延的泥沼之中。
  在我们写书的今天,我们看到拖延比我们曾经设想的要更为复杂——它不仅仅是个人心理、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它还涉及了社会、文化及技术走向,生物和神经取向,以及全体人种的去向。因此,我们将以更为慎重的态度来对待拖延的全部复杂性。
  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在25年前一样,我们相信,要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既需要理解其运作原理,还需要找到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你或许意识到了拖延是怎样耽误了你,但是我们觉得,你或许并不了解拖延为你带来了怎样的潜在好处,所以,直到你看清楚拖延是如何服务于你的之前,就像做其他事情一样,你还是会一再推迟实践我们为你介绍的应对技巧。如果你没有理解自己为什么要拖延,所有这些实用的技巧对你都不会有什么帮助。同样地,在你看穿了自己的老底,完全地理解了自己拖延成因的情况下,如果你不付诸行动,你依然不会有所进步。(阅读应对拖延的技巧或许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是阅读不能代替行动。)所以,找到怎样采取行动的好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对产生拖延的形形色色的根源进行了追溯;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给出了一些帮助你采取行动的建议。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消除拖延。很多时候对一些事情弃之不理反而对你最为有利;相反,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你更加接受自己,由你自己来掌握取舍和得失。我们希望我们的读者对自己的人性抱着宽容乐观的态度,接受自己的优点和弱点,能够与自己像老朋友一样和谐相处,通过这样的心态来减缓拖延的惯性。我们并不建议你放弃雄心壮志和对卓越的追求,也不是劝说你逃避全新的挑战。但是在我们将梦想付诸行动的时候,伴随着内心冲突而来的,像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这样的情绪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拖延。虽然莱诺拉每年还是要申请传真分机,但是这不过是一件计划中的事情,不是什么心理恐慌的匆忙之举。虽然简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将她的掌上电脑拿出包装盒,但是她现在在面对大部分事务的时候都做到了及早处理。还有,虽然我们的第一本书的完成比出版商给我们的最后期限超出了两年时间,但是这一次我们只需要四周的延缓时间!我们能够证明改变是可能的,虽然我们也知道这并不合易。
  在这本书中,我们希望陪伴你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让自己的心理更为成熟。我们曾经就是这样陪伴着很多人穿越了他们的拖延心理。出于保密的考虑,我们将所有人的姓名以及一些相关信息都做了改头换面;我们在书中所描述到的拖延者往往是我们所了解的几个人的一个综合体。我们希望,你在分享他们故事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你自己的处境。正是在对你自己生活处境的审视中,你才能发现你的拖延存在的真实背景。我们相信这一点是相当关键的,因为,当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生命的重建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写好了这本书,希望同你一起分享。这本书与我的另一本蓝皮小书《治愈你的身体》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那本书已经作为心理模式导致身体疾病的权威著作被广泛接受。在这本书里我安排了一个“会谈”(见第一章),就好像你作为一个客户来我的咨询室一样。如果你每天做书中列出的练习,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你的生活就会改变。我建议你先将本书通读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的精读,深入地做每个练习。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