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推销员之死 - 第二幕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 二 幕
  [可以听到悠扬轻松而欢快的乐声。乐声消失,幕启。威利只穿着衬衫,坐在厨房炊桌边,呷着咖啡,帽子搁在腿上。他一喝完,林达就给他杯里斟满。
  威利:好咖啡。吃得真痛快。
  林达:我弄几个鸡蛋怎么样?
  威利:不要。歇歇吧。
  林达:你看上去睡足了,亲爱的。
  威利:我睡得象死人。几个月来还是头一回。想想看,在星期二早上竟睡到十点钟。嘿,孩子们大清早就走了?
  林达:他们八点钟出的门。
  威利:好极了!
  林达:看到他们一块儿走真叫人乐得心头直扑腾。我到处都闻到屋里那股刮胡子的香液味!
  威利:(笑眯眯)呣 ——
  林达:今天早上比夫大变样。他那副态度看来充满希望。他迫不及待地想赶到闹市去见奥利弗。
  威利:他时来运转啦。没说的,有种人就是得过好长工夫才——踏实。他怎么打扮?
  林达:穿他那套蓝衣服呗。穿上那套衣服可神气呐。穿上那套衣服——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威利自桌边起立。林达替他拿着茄克衫。
  威利:真是的,那还用说吗。哎呀,今晚我回家路上要买些种子来。
  林达:(大笑)那敢情好啊。不过后院里阳光不足。再也长不出什么东西。
  威利:你等着吧,宝贝,用不了等到事情完了,咱们就可以在乡下搞一小块地方,我来种些蔬菜,养几只鸡……
  林达:你早晚总归办得到,亲爱的。
  [威利没穿上茄克衫就走开。林达跟着他。
  威利:那时他们都结了婚,回来过周末。我要造所小客房。因为我有那么多好工具,我只需要一点木材,只要心境上安宁些就行啦。
  林达:(喜滋滋地)我替你缝好衬里了……
  威利:我可以造两所客房,那么他们两个都可以来。他决定向奥利弗开口要多少钱了吗?
  林达:(给他穿上茄克衫)他没提起这事,可我猜想总是一万啊,或是一万五。你今天打算跟霍华德谈谈吗?
  威利:是啊。我要直截了当提出来让他考虑。他总得把我这个跑码头的工作调动一下吧。
  林达:威利啊,别忘了开口要点预支,因为咱们要付保险费。眼前可拖到宽限期了。
  威利:要一百……?

  林达:一百零八块六毛八。因为咱们手头又紧啦。
  威利:为什么手头紧?
  林达:唉,你汽车上的马达要修……
  威利:那辆史蒂倍克老爷车!
  林达:还有电冰箱又得付一期款……
  威利:可冰箱刚才又出过毛病啦!
  林达:唉,冰箱旧了,亲爱的。
  威利:我早跟你说过,咱们应当买一个大做广告的冰箱。查利买了一个通用电器公司出的货,用了二十年,还不坏,那个狗娘养的。
  林达:可是,威利——
  威利:有哪个听说过哈斯丁斯牌冰箱?我希望这辈子有朝一日能用现金当场买下一样东西,免得它坏!我老是跟垃圾堆竞赛。我的汽车刚付完最后一期款子,汽车已经快报销啦。电冰箱啃起传动带来简直没命。那些东西的寿命他们都算好了。他们算准了,你付清最后一笔款子的时候,东西也正巧完蛋。
  林达:(看见他解开茄克衫钮扣,替他扣上)总共两百块钱就能对付过去了,亲爱的。这笔钱还包括最后一期的房子押款。
  威利,付清这笔款子,房子就属于咱们了。
  威利:付了二十五年啦!
  林达:咱们买房子时比夫还只九岁。
  威利:唉,这真是件大事。要熬上二十五年才付得清押款倒也是——
  林达:这下大功告成啦。
  威利:我在这座房子上面耗费的水泥、木材和翻造工程有多少啊!房子里再也找不到一条裂缝。
  林达:哎呀,这房子可派上用场啦。
  威利:派什么用场?早晚会来上个陌生人,搬进来住,这不就结啦。只要比夫肯要这座房子,成个家……(他动身想走)回头见,我迟了。
  林达:(忽然想起来)噢,我忘了!你应该去同他们一起吃饭。
  威利:我?
  林达:在六马路附近四十八号街上的弗兰克小饭馆。
  威利:是吗!那你呢?
  林达:不去,就你们爷儿三个!他们打算请你大吃一顿!
  威利:开玩笑吧!谁想出来的主意?
  林达:今天早上比夫来找我,比夫他说,“告诉爹,我们要请他大吃一顿。”六点钟到。你同两个孩子要一起吃晚饭啦。
  威利:乖乖,妙啊!这事实在太好了。我要叫霍华德服了我,宝贝。我要弄笔预支,还要搞到一份纽约的差使回来。他妈的,我马上就去办!

  林达:噢,这副精神才象样呢!威利!
  威利:我今后再也不开汽车啦!
  林达:转运啦,威利,我觉得出是转运啦!
  威利:那还用说。回见,我迟了。(他又动身想走)
  林达:(奔向炊桌拿手绢,一边追着喊他)你带眼镜了没有?
  威利:(找眼镜,随即回来)嗯,嗯,带上眼镜啦。
  林达:(给他手绢)还有条手绢。
  威利:嗯,手绢。
  林达:还有你的糖精呢?
  威利:嗯,还有我的糖精。
  林达:下地铁楼梯要小心。
  [她吻他,手里一只丝袜露了出来。威利看到了。
  威利:你别再补丝袜了,行不行?至少我在家的时候不要补。叫我看了心烦。什么道理我没法告诉你,对不起。
  [林达跟着威利走过屋前那块舞台前方,手里藏着丝袜。
  林达:别忘了,弗兰克克小饭馆。
  威利:(走过台口)说不定甜菜在这儿能长出来。
  林达:(笑)可你试过那么多回了。
  威利:嗯。好吧,今天别干得太累。(他走到屋子右角,不见人影了)
  林达:小心!
  [威利刚走开,林达对他挥手告别。忽然电话铃响了。她奔过舞台,走进厨房,拿起听筒。
  林达:喂?噢,比夫!你来电话我很高兴,我刚才……对,不错,我刚告诉了他。对,他六点钟到那儿去吃晚饭,我忘不了。听着,我正巴不得想告诉你呢。你知道我跟你说起过的那根小橡皮管吗?就是他接在煤气灶上的?今天早上我终于打定主意走到地下室去,想拿掉它,弄掉它。谁知不见了!想得到吗?他自己拿掉了,东西不在那儿了!(她听着)几时?噢,原来是你拿的。噢——没什么,只是我希望他自己拿掉罢了。噢,我并不担心,宝贝儿,因为今天早上他出门可高兴呢,就象从前那年月!我再也不害怕了。奥利弗先生接见你了吗?……哦,那你等着吧。宝贝儿,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没见到他之前,可别太紧张了。跟爹痛痛快快地吃一顿。他兴许也有好消息呢!……对了,一份纽约的差使。今晚跟他亲热些,乖。要对他有情分。因为他只不过是条想找个避风港的小船。(她忧喜交集,不住哆嗦)噢,那好极了,比夫,你这下救了他的命啦。谢谢,宝贝儿。他走进饭店时,你就搂住他。给他陪个笑脸。这才是好孩子……回头见,乖……你梳子带了?……好极了。回头见,乖比夫。

  [在她打电话的时候,霍华德?华格纳,三十六岁,在一张小小的打字机桌边转过身子来,桌上搁着一架钢丝录音机,他正动手插上电源插头。这一景在舞台左前方。灯光渐渐从林达身上隐去,在霍华德身上亮起。霍华德正专心给录音机装上录音带,威利进来时,他只是回过头去看了一眼。
  威利:嗯,哼!
  霍华德:喂,威利,进来。
  威利:想找你谈一会儿,霍华德。
  霍华德: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一会儿就跟你谈。
  威利:那是什么?霍华德?
  霍华德:难道你没见过这玩艺儿?钢丝录音机。
  威利:噢。咱们谈一下好吗?
  霍华德:录音用的东西。昨天刚到。搞得我快中邪了,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妙的机器。我整整玩了一夜。
  威利:你要这干吗?
  霍华德:我买来记录我口授的话,不过这个什么都能录。听听这个。我昨晚带到家里。听我录下的音。先是我女儿。听好。(他轻轻一按电键,就听到用口哨吹奏的《酒桶滚滚》)听这小妞儿吹的口哨。
  威利:声音逼真,是吗?
  霍华德:才七岁。听那音调。
  威利:啧,啧。想求你办点事,要是你……
  [口哨声中断,听到霍华德女儿的声音。
  他女儿 “该你啦,爸爸。”
  霍华德:她对我可亲啦!(还是用口哨吹的同一曲子)那是我吹的!哈!(他眨眨眼)
  威利:你吹得很好!
  [口哨声又中断。录音机静寂了片刻。
  霍华德:嘘!快听好,这是我儿子。
  他儿子 “亚拉巴马州的首府是蒙哥马利;亚利桑那州的首府是菲尼克斯;阿肯色州的首府是小石城;加利福尼亚州的首府是萨克拉门托……”(继续不停地念下去)
  霍华德:(伸出五个手指)才五岁呐,威利!
  威利:赶明儿他会成个播音员!
  他儿子 (继续在念“……首府……”)
或许您还会喜欢: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