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通灵女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比嘉开车送浅见到机场。
  “秋天就要来了。”车子下了坂道,比嘉说。
  “嗯?秋天也会来到冲绳吗?”
  浅见问得很幼稚。浅见觉得自己很想看看四周的景色。木兰花开了,虽然为数不多。
  “哈哈哈,秋天当然会到冲绳的。秋天、冬天都会来到冲绳。冲绳虽然不下雪,但仍然还有冬天。虽然有些微妙的差异,但季节的变迁总是要来的。然后就是有人出世了,有人死去了。有笑,有哭,花开花落……”
  浅见想起了那首歌。歌名是《哭吧,笑吧》。这首歌既唱出了冲绳的雄伟,也唱出了冲绳的悲伤。
  哭吧
  笑吧
  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
  花要开
  本土日本人的思想里大概不会产生这样的短语歌词。当代大多数人不相信“总有一天”这个词,而只追求“眼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不能因此就嘲笑那些老年人相信什么“遥远的约定”——投保,结果被人骗。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怎么说话。沉重的犯罪感仍重重地压在两个人的心上。
  “有一件事我总是放心不下……”
  浅见好容易才开口,话到一半就打住了。
  “你指的是香樱里吧?”
  比嘉一语中的。
  “是呀。也许这是我的错觉。我刚刚也说了,式香樱里对所发生的一切模糊地感觉到了。她要求我放弃调查时的神情,真是非同寻常。”

  浅见讲这话时言语里有所回避。比嘉点了点头,他是否明白了浅见话里的意思呢?
  “正如浅见所说,香樱里也许明白了一切。十年前的那场事故是她自己‘看到的’。
  “她虽然知道这一切,还是原谅了我。这令我感到非常痛苦……”
  比嘉脸色阴沉下来。浅见此时也像冻住似的,嘴唇紧闭,一言不发。
  还有许多情况需要确认。比嘉一直未婚,原因是什么?香樱里对比嘉到底怀有什么样的感情?这一点是最让人担忧的。
  式香樱里爱你吗?浅见想问这一点,可话到嘴边,又觉得这样问不妥。
  在机场大厅,浅见站在办理登机手续的队列里。“我去一会。”说着比嘉就走开了。
  登机手续办完了,仍不见比嘉回来。
  浅见把登机牌插进口袋里,到处搜寻着比嘉的身影,就在这时他发现式香樱里正站在那儿。
  浅见在人群中,拼命地朝香樱里的地方挤去。浅见想要不快一点就来不及了。
  转眼间,浅见来到香樱里近前“哎!”香樱里正以吃惊的眼神盯着浅见。
  “承蒙关照。”
  在这重要的时刻,怎么就说出这么普通的话呢?
  香樱里沉默着,不情愿地摇摇头。
  浅见把包拿到左手,伸出右手。
  “我会再来的。”
  “不会的。”两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香樱里说这话时虽然声音很小,但听得出来语气很坚定。

  “浅见不会再来冲绳了。”
  “什么?怎么可能呢?我会常常来的。”
  “不,不会来的。”
  浅见听香樱里讲得这么肯定,顿时不安起来。
  “你为什么这么说?”
  “不知道。”香樱里只是伤感地摇摇头,浅见觉得香樱里的手很凉。此时浅见觉得香樱里很可怜,他想温暖她的手。
  “香樱里,有些东西你肯定是看不见的。”
  “真的吗?”式香樱里是那样的天真无邪,她睁大双眼说道:“我能看见!”香樱里手一下有了热气。
  “有件事……”香樱里把目光转移到浅见的脸上。
  “有件事拜托你。”
  “什么事?”
  “叫我一声香樱里,就一次可以吗?”
  浅见稍微犹豫了一下,非常亲切的叫了一声“香樱里”。
  香樱里会心一笑,低下头去,眼里饱含泪水。趁着眼泪还没有涌出眼眶说了一声“再见”,把手从浅见的手中抽出,转身跑开了。
  比嘉始终没有出现。
  回到东京的第二天,浅见给琵琶湖电视台通了电话,但汤本聪子不在,不一会,电话打来了。
  “浅见你回来啦?”电话里传来聪子快乐的声音。
  “是呀,我也不能总游手好闲啊!”
  “那件事调查得怎么样了?”
  “早着呢,警方的调查也不太顺利。”

  “怎么浅见你不再查下去啊?”
  “这还用说吗?像我这样外行是不能老是妨碍警方调查。”
  “浅见你怎么这样说呢?大名鼎鼎的侦探也会不行吗?不过能安然回来就不错……对了,香樱里还好吗?”
  “还可以,她和比嘉一起送我上的飞机。”
  “她哭了吧?”
  “你怎么这样说呢?说什么哭呀,其实挺高兴的,像我这么讨厌的撰稿人不再打搅她不是很高兴吗?”
  “你骗人,她才舍不得你呢,她一定哭了!”
  “哈哈哈,随你怎么猜吧。”
  浅见虽然笑着,但他的内心很痛苦。
  “对了,对了,不过这和浅见也许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越坂部长辞去了新闻报道部的工作。”
  “那又怎么了?”浅见打算开个玩笑,但聪子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我不太清楚,听说他自己要到彦根分部去工作的,我觉得他平时挺烦的,但他不在了,又觉得少了什么!”
  “哦,这样呀……”
  浅见觉得自己能理解越坂的心情。
  汤本聪子一再邀请浅见到大津来,她说要带浅见游遍整个琵琶湖。她还说永源寺的红叶很美。
  听着聪子那甜美的声音,想着秋色正浓的近江路的风景。此时他又想到冲绳珊瑚礁一带的海,突然间,他想起了香樱里的那句话“你再也不会来冲绳了”!
  (全文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