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通灵女 - 序 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
  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将那些出现在窗户玻璃上的、墙壁上的、有时又是在空中的女人面孔,都看做是梦境的延续,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也不那么可怕了。
  当她第一次在学校看到“那个”,告诉朋友的时候,大家都笑她说“香樱里睡迷糊了”,由此,她明白那是除自己之外谁也看不到的东西。
  从那以后,香樱里再也不向别人提起这些话了。她并不经常能看清女人的面孔,多数时候只是些莫名其妙的朦胧景象。要是在上课的时候被“那个女人”缠住了,她就会陷人一种离奇的状态:看黑板什么都看不到,听老师讲课什么都昕不到。有时被老师点名了都不知道,呆呆坐在位子上,成为教室里被大家取笑的对象。当然,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在此之前,她曾经多次得过年级第一,还担任过学习委员,正因为这样,香樱里的退步让周围的人们很吃惊。
  香樱里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变化可以导致她成绩下滑,而且她的健康状况也非常良好。所以,当香樱里的父母看到女儿的成绩单时感到很不安,学校方面也很担心,于是,双方见了面,交换香樱里的情况,商讨对策。但由于根本找不出真正的原因,结果,也没研究出什么解决方法来。
  香樱里自己对成绩下降也感到难过,也决心要好好用功,但事实上,并不是她用功就一定有结果的。虽然,她每天都积极赶去上学,早得简直可以拿到“勤劳奖”,至少在大家眼中她从没有逃过学。但结果只能说,她的头脑突然变迟钝了,记性也差了。
  父母早就计划好香樱里初中毕业后,让她上那霸市一所叫“尚进馆”的教会学校。这所学校和“尚家”(冲绳还叫做“琉球王国”时的王家)有一定渊源,收的学生都是出身优良,成绩自不必说,家教也要好,才能上。要是原来的香樱里,谁都认定她无论哪点都符合要求。
  再加上,她母亲也是尚进馆出身,这一点对她将来的入学很有利。而且,母亲的故乡在那霸市,外公外婆也很疼爱香樱里,所以父母准备安排香樱里寄宿在那儿上学。
  六年级新学期开始不久,学校方面就把香樱里的父母叫到学校,告诉他们,香樱里照这样下去的话,很难升入尚进馆,没能力拿到年级前五名的学生应该是无法通过尚进馆考试的。
  而香樱里现在的成绩甚至可以倒数,更提不上升尚进馆的事了。
  香樱里的父亲当时就决定放弃了,他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对妻子说:“不一定非要上尚进馆……”
  可是,香樱里的母亲好像很不甘心,她懊悔似地拍打着方向盘,恼怒地说:“就因为你的软弱,香樱里才提不起干劲的。我不管多辛苦,也要让香樱里上尚进馆。”
  “话是你说的,可参加考试的却是香樱里呀。不管你怎么辛苦努力,她自己要是没那个能力的话,不也是白费吗?你还是好好开车吧。”
  “你又说那种瞧不起人的话,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把我当个傻瓜。”
  “别开玩笑了,我什么时候把你当傻瓜了?”
  “你就是当了。早就是这样了,从我们结婚之前你就是这样。你始终认为女人终究成不了大器,把我当成傻瓜一样,是啊,我是没用,没用得只能嫁给你这种人,但我至少要让香樱里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女性。所以,我拼命让她学习,从来都不认为这样会白费。”
  “什么呀?你说‘只能嫁给我这种人’?是你瞧不起我吧?算了,也就是说,你一心想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交给香樱里去实现,不是吗?你这种自私会成为孩子的负担,结果只会伤害香樱里。”
  “自私?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为了自己伤害过香樱里?我只要是觉得对孩子好的,就尽可能牺牲自己去成全她。可是你呢,就只会用工作、工作当借口,逃避这些责任,你都为香樱里做过什么?”
  “我工作忙是事实呀。正因为有我拼命工作,你和香樱里才能过得无忧无虑呀。倒是你,什么辛苦的事都不用做,只照顾女儿一个人就志得意满了。你说你牺牲?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说什么……滑天下之大稽?你竟然说这种话……”母亲的声音在颤抖,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来,坐在后面的香樱里都看在眼里。
  “喂,小心看路!”父亲大吼一声。母亲的方向盘确实不稳,父亲这么叫也不是没有道理。
  就在这时,突然,一张女人的面孔撞到了挡风玻璃上。不,实际上,就在一瞬间,那张女人面孔就映到了挡风玻璃上,而且是很大一张。香樱里会认为她是撞上来的,可能只是错觉而已。毕竟,一张女人面孔突然出现在挡风玻璃上,一般人都会认为是从前面冲过来、撞上的。

  “停车!”香樱里大叫。
  听到女儿这么激动,母亲条件反射地踩下刹车。她的紧急刹车把跟在后面的车子吓了一跳,司机猛按几下喇叭,嘴里大骂“混蛋”,从旁边开了过去。
  “怎么了?”母亲回头问香樱里,眼里还含着泪水,口气几乎是在斥责女儿。
  父亲反而更惊讶于母女俩对视的样子,挺直上身盯着她们。
  “女人……”香樱里怯怯地说。
  “什么?女人怎么了?”
  “在那儿,玻璃前面,撞上来了……”香樱里指着挡风玻璃说。
  “什么?……”父母两人同时把眼睛转向“那儿”。
  “你胡说什么呢!撞哪儿了?”
  香樱里一下子又没信心了,刚才还高举的手指正无力地弯曲下来,但她还是鼓足嘶哑的嗓音,重复一遍“在那儿”。
  母亲又看了一眼挡风玻璃,然后把视线转向丈夫,像是在询问他——没事儿吧?这孩子?
  “你觉得自己看到有张女人的脸在那儿,是吗?”父亲温柔地问。
  “不是觉得,是我真的看到了。”
  “哈哈哈,不可能看到吧?或许,你是看到妈咪的脸映在玻璃上了哟。”
  “那不是妈咪的脸。”
  “住口!别胡说让人恐怖的事!”母亲把肩膀缩了起来。
  “是真的,从对面冲过来,撞上咱们的。”香樱里再次找回了自信,定定指着挡风玻璃的远方说。
  “我说了让你住口!”母亲大叫,然后抓起丈夫手腕,说道,“老公,你来开车。”同时将身体挪向副驾驶的位置。
  父亲下车后马上转到驾驶员的位子上。车子又开了一会儿,刚才令人不快的气氛已经不见了,两人之间的争吵更是烟消云散了。母亲大概在想:这孩子会说出这么奇怪的话,看来是没救了。所以,她可能也决定放弃了。
  但是,父亲那边好像还在想刚才的事,他问女儿:“刚才那个,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什么什么样?”
  “大概多大年纪?”
  “别说了!”母亲对父女两人吼道。
  父亲好像也不想再次激怒妻子了,应了句“好的好的”。
  “和妈咪差不多的女人。”香樱里小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
  母亲听到这句话,身子一下僵住了。
  “和平常一样的女人。”她继续说。
  “什么?平常?你以前也见过?”父亲从后视镜中问女儿,急于确认她说的话。
  “嗯,有时候。”
  “在哪儿碰到的?”
  “碰到”——这和香樱里想的有点不一样,所以她没有吭声。
  “香樱里!你和那个女人在哪儿碰到的?”
  “不是碰到的,是看到的。”
  “好,我问你是在哪儿看到的?”
  “学校教室的窗户上……”
  “窗户?……”父亲睬在油门上的脚不由松了,香樱里的教室在二楼!父亲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女人面孔映在二楼窗户上的情景。
  从车后传来汽车喇叭声,父亲慌忙加速。
  “这些话,你跟谁说过?”
  “嗯嗯,没有,谁也没说过。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我的。”
  “这就对了,今后也不要对别人说,那可能是香樱里脑子里的错觉哟。”
  “不是‘错觉’,可能是‘幻觉’。”
  “哦?……你还知道这么难的词儿啊?”
  “我在图书馆查的,书上说这个叫‘幻觉’。眼睛看到的就叫‘幻觉’,耳朵听到的就叫‘幻听’。”
  “你干吗查这种事?”
  “我害怕呀!知道别人都看不到,只有我能看到,好可怕呀。跟谁也不能说,老师不能,妈咪不能,爸爸也不能……”
  香樱里自顾自地说着,泪水不断涌出眼眶。她从很久以前直到今天所受的苦痛,就在这一瞬间,像决堤的河水般从体内奔涌而出。虽然眼睛模糊了,但始终环绕在自己身边的那种朦胧烦躁的感觉却不见了,现在的心情就像万里晴空,可以看得好远好远。
  “是吗,你一直都在烦恼啊?”
  父亲好像是明白了,母亲却担心起来。她想:女儿可能是得了什么心病,老公他应该也这么认为吧。但事实上,父亲一点都没为此感到不安,他下的断言:或许是伴随着孩子成长而产生的一种不稳定心态吧。
  母亲想得却没那么简单,自己和香樱里是通过“母子”——更应该说是“女人”这一共通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香樱里体内流淌着自己的血液一样,自己体内也流淌着香樱里的血液,她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比深刻。
  母亲在苦恼了几天之后,决定打电话给香樱里住在那霸的外婆。听说香樱里在幻觉中会看到女人脸,外婆马上说,“是不是神灵附体了?”
  母亲也听说过“神灵附体”这个词。
  “但是,‘神灵附体’指的不是香樱里这样,那是指莫名其妙的说话,就是像狐仙附体之类吧?可香樱里出现状况时都很安静的,好像不一样呀。”
  “是吗,那就算了。不过,还是去看一下医生,或者是找灵媒看看的好。”
  “灵媒?……”

  母亲觉得很不舒服。虽然她也没什么热衷的信仰,但作为一个在教会学校学习过的人而言,要她直接和“灵媒”之类的“迷信”扯上关系,总觉得有种抵触感。
  2
  打开《广辞苑》找出“灵媒”一词,是这样注释的:在冲绳地区从事通灵活动的巫师,有男有女。
  另一方面,有关“巫女”是这样注释的:东北地方从事通灵的女巫师。
  “通灵”的解释是:指巫女等人专职神灵工作,召集灵魂,传达他们的意思。召集神灵的叫“神口”,召集生灵的叫“生口”,召集死灵的叫“死口”。
  和“灵媒”中也有男性相对,“巫女”单指女性职业,两者仅此一点不同。
  不了解冲绳风俗的外地人,总认为“灵媒”=“巫女”,觉得这样就是理解了,但在实际情况中,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巫女只被极有限的人群所信仰,基本上跟传说中的遗物一样,是被当作“珍奇的东西”对待的;而灵媒直到如今,都是深深扎根于冲绳民俗的一项风俗习惯,对很多冲绳县县民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说,冲绳的灵媒有一千五百人或是三千人之多。冲绳县人口大概有一百万左右,平均每千人中就有近两个人是灵媒。巫女的大本营(不知该不该这么说)——恐山所在的青森县,人口虽然有一百五十万之多,但是巫女却连一两千人都没有。夏季,举办恐山大祭时,信徒们从全国各地云集于此,可巫女的数目也不过百余人。由此可见,冲绳的灵媒相对于总人口的比率是相当高的。而且,想成为灵媒的人也很多,这至少反映出人们需要比现有更多的灵媒。
  地域不同数字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冲绳县县民中,灵媒信徒的比例大概不下百分之七十。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将范围再扩大的话,几乎有百分之百的人——即便是消极的观点也好——认同灵媒的存在。
  据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人有百分之七十三对占卜感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将占卜结果作为参考。但这并不能和灵媒相提并论。人们对灵媒的信仰并不带任何趣味性质,那是一种足够认真、深刻的尊崇。
  冲绳某家大医院的一位权威医生曾说过:“如果把灵媒视作邪教加以否定,那就会有很多愁苦的患者得不到拯救。所以,有必要采取这种适合我们地区特点的‘一半靠医生,一半靠灵媒’的治疗方法。”他能说出这种话,也是出于对冲绳地区实际情况的了解。
  在灵媒进行的通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灵魅,神灵、生灵、死灵等等,出现最多的就是死灵——也可以叫“祖先的灵魂”。冲绳县县民强烈崇拜祖先,其程度是外地人——特别是生活在东京这种大都市里的人们所无法理解的。在敬仰祖先的同时,他们也大都认为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均蒙受祖先灵魂的影响。
  祖先灵魂有时指刚过世的先人,也有时指一个家族的远古祖先。灵媒现身之际,有时出现的是家族远古的,已经被神化的祖先灵魂。其他还有很多,包括死于天灾或战争的亡灵、叛逆的女生灵、土地和神木的灵魂等等。当然,流产胎儿的灵魂也不少。
  我们暂且不追究这些灵魅是否可信,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在冲绳,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灵媒的存在。而且,一般的宗教、寺院和灵媒共存的事也不鲜见。不仅是灵媒,实际上,在冲绳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各种各样宗教性质的法事、含有宗教色彩的习惯、道具等。冲绳社会就沉浸于这样一种宗教氛围之中。要想理解冲绳和居住在冲绳的人们,就必须了解这些知识。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冲绳县县民都信仰灵媒。有人虽然意识到或是认同灵媒的存在,但却抵触完全相信灵媒的通灵,这也是事实。通灵和理论上的证明、哲学都没什么关系,特别是从物理学意义上讲,只能说是荒唐滑稽。
  在基督教中,“预言”本来针对的是“禁忌”。降灵术等也大多是恶魔的异端存在。香樱里的母亲之所以踌躇是否跟灵媒接触,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最终她还是决定寄希望于灵媒。毕竟在成为基督教教徒之前,她也是地道的冲绳人。
  母亲拜访了一位在那霸市颇得好评的通灵女(女灵媒)。听说在从事通灵活动的女性当中,她是个非常合适的人。尽管如此,母亲对基督教教义也算是一知半解,而且还接受过洗礼,所以她还是预先仔细调查了一番。
  通灵女的家位于高台的住宅街,是座毫不出奇的平房,从外面的大路拐进巷子,可以看到一所庭院,对面就是玄关。院子里种着很多佛桑花(木堇属植物)。
  这里没有新兴宗教建筑物那种虚张声势的奢华,反而异常简朴,但却像外面所说的一样,很热闹。她到这儿时是上午11点左右,可等待室内已经挤了十几个人。女性占压倒性多数,男性只有一名中年男子,缩在角落里。
  母亲在那儿拿到了面见通灵女的顺序牌,三十二号,之前好像还有二十个人左右。
  在她之后仍陆续有客人到访,不一会儿,等待室就坐不下了,有人只好站到院子里。有些好像是互相认识的,四五个人聚在外廊、檐下的阴凉处言谈正欢。等待室里面摆了一个大水壶和一些茶杯。水壶里泡了麦茶,大家可以随意取饮。一位像是常客的中年女性正熟练地将麦茶倒人杯中。

  “人一直都这么多吗?”母亲问那个女人。
  “是呀,基本上都是,一天有五六十人吧。”对方满不在乎地回答说。
  客人们之间一边聊天,一边会断断续续提及自己的烦恼,还直说“来通灵女这儿好”。
  大家看到香樱里母亲是个新面孔,就问她是为什么事而来。香樱里母亲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所以除了关于女儿升学的烦恼之外,其他的事情都略过去了。
  不知是怎么设计的,外面一点都听不到里面房间说话的声音。每组大约需要通灵十到十五分钟才出来。大部分人出来后都是一副开心的样子,不过也有人显得比进去之前还要颓丧,看上去都让入觉得同情。
  快到正午时,来了个卖便当的,母亲吃了一惊。他好像和客人们都很熟,麻利问过各人的需要,然后将他的手推车推来推去运送盒饭。客人中也有不少自带便当的。香樱里母亲好像被这种气氛感染了,也买了个便当。
  下午部分开始后不久,就轮到母亲了。离开等待室,走过两扇门,就是“判示”的房间了。判示也叫“灵示”,意思是回答来客的提问。向自己所依赖的“CHIJIFA”(指引自己的神灵)祈祷,然后得到判示。
  等待室是通过开窗开门通风的,而这间屋子好像装了冷气,母亲感到凉飕飕的空气扑面而来。窗户位置垂下一层厚厚的窗帘,足有电影黑幕那么厚。房间有点暗,正面祭坛上摆放着的两根大蜡烛就是这里惟一的光源了。祭坛上供奉着不动明王、昆沙门、布袋、海神等许多神像,神像前面摆放着无数的供花、供物。祭坛旁边放了些用途不明的东西,一团麻绳、算盘等等。
  一个女人背对祭坛而坐,因为逆光的原因,看不大清楚她的样子,好像是圆脸,稍微有点胖,大约五十来岁。身穿一袭白衣,外套一件紫色罩衫,脖子上挂了一串大水晶珠串成的东西,与其说是项链,倒更像是念珠。
  “请那边坐。”没想到她的声音这么温柔。
  母亲按她的意思坐到自己面前一块简朴的坐垫上。上面还留有上一位客人的余温,香樱里母亲心里有点不舒服。
  “拜托您了。”
  香樱里母亲低下头又抬起脸,发现那个女人一直在盯着自己。虽然由于光线昏暗,看不到她的表情,但能看出她的双目正熠熠生辉。
  “你的烦恼是什么?”
  母亲按她的指引,慢慢讲述了香樱里“突变”的事情。上四年级后不久,香樱里就经常发呆,成绩也下降了,问她怎么回事,她竟然说“看到了女人的脸”。这样下去的话,就没希望上尚进馆了。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那个女人始终沉默着,母亲讲完好一会儿,她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母亲觉得奇怪,提醒她:“那个,我讲完了。”
  “我知道了。”那女人点头说,好像有点嫌烦。之后,她又继续沉默了许久。母亲没办法,只好等着。
  “你女儿是萨达卡乌玛利。”突然,女人开口了。
  “萨达卡……是什么?”
  “你不知道吗?”
  “对不起。”母亲赶忙道歉,担心自己会被责怪。可事实上,对方并没像她想的那样做。
  “萨达卡乌玛利,是生下来就有超凡能力的孩子。”
  那个女人在纸上写下“天生开悟”四个字,拿给香樱里母亲看。
  “这个,这是……怎么回事?”香樱里母亲很担心地问。
  “正如我所写的,你女儿天生具备超凡能力,这件事目前她本人还不知道,所以才会烦恼。作为母亲的你,必须先理解这件事。我想你的女儿是神之子。”
  “什么?……”香樱里母亲禁不住惊呼。
  她本来就不是很相信灵媒这种事,也想过这次不过是上一回圈套而已,就是说,这可能是个陷阱,充其量巫婆不过知道些表面上的东西而已。这种想法让她感到宽慰,反正对方不过说这是“神谕”,可能是祖先灵魂作祟,或是家里风水不好。
  但万万没想到女儿会突然变成“神之子”。吃惊的同时,她在想:开玩笑吧,香樱里是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神之子呢。
  “不相信是吗?可是你必须相信。”那个女人说,好像看透了她的心思。
  被她说中要害,母亲慌了。
  “什么?不,怎么会……”
  “必须相信。相信它,然后告诉你的女儿。不这样的话,你女儿将一直痛苦下去,可能会‘玛布衣乌西’,或者‘玛利姆恩’的。”
  “玛布衣乌西”指失魂落魄;“玛利姆恩”指精神不正常。她的话其实很有说服力,香樱里现在已经出现失魂落魄的征兆了,而且精神状态也确实不太正常。
  “请回吧。”那个女人最后说了一句,然后转过身叩拜祭坛。
  母亲本来还有很多话想问她,可对方却已经摆出了一幅无法接近的模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