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天涯过客 - 六、一位女士的画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嗯!你看起来还蛮结实的,唔,摸起来也不错。”玛蒂达姑婆着实地把他打量了好久。“就是马来亚,咦?你是去马来亚没错吧?不是印度也不是泰国吧?他们把地名改得我都不认识了。”他低头在那满是皱纹,却又清香粉红的面颊上亲着。“您近来好吗?亲爱的姑婆?”
  “好是很好,可是老了。”玛蒂达-沙克顿夫人说,“是的,是老了,你们年轻人体会不了年老的滋味的。不是这里酸痛,就是那里出毛病,风湿病、关节炎日夜不停的折磨你,不是咳得喘不过气来,就是扭了足踝。总会有毛病的,不管哪里,不过没什么了不得的。话说回来,我的好孩子,说实话,到底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史德福多少被老人家的第六感震慑住,但还是带着轻松的语气说:“我每次从国外回来都是先来看您的呀!”
  “你坐近一点,”玛蒂达姑婆说,“我比上次又聋了些。唔……你变了一些呢?为什么?”
  “我只是多晒了一点太阳吧。”
  “鬼话。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莫非是有女朋友了吧?”
  “女朋友?”
  “是呀,迟早总要有一个的,不是吗?只是,你的问题就是太爱开玩笑了。”
  “您为什么这样说?”
  “咦,这是大家的想法不是吗?真的呢。你的幽默感几乎与你的成就混为一谈了,你们什么外交界、政治界、超级的政客、中庸的政治家,搞都搞不清。还有你们的政党也太多了,在我年轻的时候,只有保守党与自由党。还有现在的妇女对政治也太过热衷了。”
  “这有什么不对呢?”史德福好笑地说。
  “女士们太过于正儿八经,就不迷人了。”
  “哦?近年来的政党本就少了很多迷人的气氛。”
  “所以这就是你出毛病的地方,你想让她们高兴一点,就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可是她们并不领情呀!”
  史德福-纳宇被她说得大笑不止,眼睛同时在室内巡逡。
  “你在找什么?”
  “您的那些画像呢?”
  “你是怕我把它们卖掉,是吗?最近大家都在流行把祖传的画拿出来卖呢?老葛蓝夫爵士你知道吧?他把脱尔诺(译者按:英国名画家,一七七五--一八五一)的几件作品都脱手了,现在开始卖祖先的画像。杰佛瑞-古门则把他的那些名种马当了过日子,代价未免太大了。
  “我是不可能把这些画任意卖掉的,我爱它们,它们大部分都是我的祖先。当然,现在的祖先是不值钱了,可是我是一个老古董,我爱我的家人,老一辈的,过去的家人,你要找哪一幅?潘蜜挪?”
  他要投降了。“是的,不知怎么搞的,我最近常想到她。”
  “你们两个人实在像得很奇怪,就像双胞胎一样,你们要真是双胞胎,还真不容易分出彼此呢。你知道我的意思吗?兄弟姊妹通常是相像的,至少在‘外表上’会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您难道不认为我和潘蜜娜在‘性格上’也很相近?”
  “是,这一点我同意,还倒是很有趣的地方。不过你和潘蜜娜都有我们祖传的脸。”
  谈到祖先、家系,史德格-纳宇就只有听她高谈阔论的份了。
  “我一向认为你们两最像爱丽莎。”

  “爱丽萍是谁?”
  “你们的高祖母。”她是一位匈牙利人,大概是匈牙利的女伯爵或女候爵。你们的高祖父出任维也纳大使的时候爱上了她。她是位标准的匈牙利人,非常的活跃,擅长多种运动。匈牙利人都很爱运动的,你知道。她的骑术非常高明,经常与你们高祖父一起出门打猎。”
  “她的画像也在画廊里吗?”
  “一上楼梯的右边就是。”
  “睡觉前我要去看看她。”
  “为什么不现在就去呢?我们还可以多谈谈她们的事。”
  “您说可以的话,我就去。”他微笑着对她说。
  他跑出房间,上了楼梯。唔,玛蒂达姑妈人虽然老,眼睛可不老,她的确点出了要害。就是这张脸,就是她见过而且深印在脑海的面庞,不只是极像潘蜜娜,也与面前这张画像上的人儿十分的相似。这一个是他高祖父从外国带回来的潇洒女孩,画像上的她,大约二十岁,像太阳般灿烂。兴高采烈的她来到此地,赁着优异的骑术与曼妙舞姿,吸引了附近每一个男子。可是她永远是忠实的,跟着史德福那位据说稳重而且严肃的外交家祖先出使国外,然后再回来生了四个子女。其中有一位继承了她的外貌。也许还有她的个性,然后传给史德福和潘蜜娜。
  他不禁要怀疑,那位在他的啤酒里下了药,借了他的外衣,认为得不到他的协助将会步入死亡陷阱的勇敢的女孩,莫非是他这位远祖的旁支?也许她是潘蜜娜的表妹?这并非不可能,而且他们同是英国国籍,他父亲也是英国人,不是吗?何况,他们还有很相像的外表。他还记得在音乐会里,她那昂然的气势,从后侧方看过去,细长、挺高的鼻梁,还有那萦绕在她身边的气氛,令他迄今难忘。
  “找到了吗?”玛蒂达站婆舒适地靠在起居室的躺椅上。“很有趣的一张脸,是吗?”
  “也很俊美。”
  “有趣要比俊美好多了。你没去过奥地利与匈牙利吧?在马来西亚你是看不到像她这样的人的,她不可能静静地坐在书桌旁看书或写字的。她那个人,不管从那一方面看来,都是桀骛不驯的,即使表现在外面的是相当文明的礼节,内心还是野气未脱,像一只终年漫游在无垠荒野的动物,不知危险为何物。
  “您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她的事情呢?”
  “噢,我跟她当然不是同时代的人。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大约七年,可是,我对她还是很感兴趣,我觉得她是一个冒险家,她那份永远不变的好奇心使我着了迷。家中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故事,许多故事还真神奇得不可思议呢!她就有那个本领把事情弄得高xdx潮迭起。”
  “那我的高祖又有什么反应呢?”
  “我猜她一定把他整得心脏病快发作了。”玛蒂达姑婆微微笑着说,“据说他很宠爱她,也就经常为她担心。对了,你看过《山达的俘虏》吗?”
  “《山达的俘虏》,听起来很熟悉。”
  “是一本书,你可能没看过。在我还是女孩子的时候,这大概是我们第一本浪漫式的小说。当时我们没有热门音乐和披头,只被允许在下午的时候看点小说,在早上还不行呢!”

  “多别致的规矩呀,”史德福说,“早上读小说和下午有区别吗?”
  “应该有吧,通常早晨就是所谓的一日之计的时间,我们需要做一些‘实用’的事。比如去花园照管花木,或擦拭银器,这些是女孩子的家务,当然通常是应该随着家庭教师在书房读书写字的。下午,就可以坐下来看故事书,《山达的俘虏》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到手的第一本书。”
  “我好像记得是讲一个很纯洁的,值得效法的爱情故事。我可能从我妈妈的书架上拿下来看过。一定不带性色彩的就是了。”
  “当然,我们才不看黄色书刊呢,我们只看罗曼蒂克的爱情小说,像这本书就是,一位很可爱的公主爱上了一位英雄鲁道夫-罗瑟戴尔。当时我大概才十二岁吧!你上楼去看画像使我想起这位浪漫的费薇亚公主。”
  “姑婆,您看起来既年轻又幼稚,还动了真感情的样子。”史德福笑着说。
  “嗯,当时我也有这种感受。现在的女孩子就不行了,她们的爱都是生吞活剥似的,想不通她们居然会因为看某一个人鬼叫似的弹着吉他,而兴奋得晕倒。她们这种情绪化的表现,绝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感情。我并没有爱上书里的英雄,我看上的是他的孪生兄弟。”
  “哦?他有一位孪生兄弟?”
  “当然有的,他是一位国王,卢瑞坦尼亚的国王。””噢!我知道了。这就是‘卢瑞坦尼亚’这一个词的由来。是吗?(译者按:原意为理想的王国)我还真的看过了呢。鲁道夫原来是国王的替身,被扣押在敌方作为人质。想不到反而爱上国王的未婚妻费薇亚公主。”
  玛蒂达姑婆深深地叹了几口气。
  “是的,鲁道夫就有一头红发是继承他的一个很远的祖母。书中有一个地方,就讲到他对这位远亲——爱玛丽亚女伯爵——的画像深深的鞠躬。当你跑上画廊去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简直就是鲁道夫的化身,回到过去去找一位祖先,因为她令你想起某一个人。也许你也置身于一段罗曼史中?”
  “为什么您会这样说?”
  “你知道,人生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当你进入某种模式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反应与表现。就像一本编织书里有七十五种不同的图样,当你看到某一样特别的图案,即使还未成形,可是你就会知道这是那一幅。你的情形呀,就我看,是一幅罗曼蒂克的探险图。”她叹息了一声。“不过,我想你大概还不愿证实我的想法。”
  “本来就没有什么好证实的。”
  “嗯,孩子,你一向是个说谎专家,不过,没什么关系的。有机会你带她来看看我,我只要求这样,而且要赶在那些实验医生用他们所发明的抗生素把我弄死以前。我不是危言耸听,你看我现在吃的那些五颜六色的药丸子,你会晕倒的。”
  “为什么您会认为我有一个‘她’呢?”
  “难道说错了?直觉上,我认为是一个‘她’,我就说了。因为真的是有这么一个‘她’,使你神魂为之颠倒。我想知道的是,你怎么找到她的?应该不会是在马来亚的会议桌旁吧?某某大使的女儿?或是在大使馆游泳池旁一位漂亮的女秘书?嗯,这些都不像。回国的船上?噢,不,你们现在不坐船了。那么,是飞机上认识的?”

  “接近一点了,”史德福不得不同意。
  “啊哈!”她雀跃地说,“空中小组?”
  他摇摇头。
  “哦,你去保守你得意的秘密吧!反正我迟早也会发现的,不瞒你说,这样反而给我更大的乐趣呢。对我个人很感兴趣的题目,我总有一副好鼻子,嗅得出它真正的含意。当然,我最近是不太过问世事了,不过。我偶尔也和几位密友见面,他们都给我很多的暗示,我知道,现在的一些人颇有忧虑。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摆不脱这种情绪。”
  “您是说现代人有一种普遍的不满足感,一种愤世嫉俗?”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一些在高位的人,他们对时事、世事都非常的忧虑。这种风气弥漫在每个地方,每个国家,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你知道,我这儿有一个好女孩,每天来念报纸,还替我处理信件。她就能知道什么是我喜欢的话题,而不会去读她以为我虽然不喜欢但理应知道的文章。例如,她绝对不会读‘老年人的保健食谱’这一类的东西。嗯,就我听来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很烦躁,而且我的理论还获得一位老朋友的证实。”
  “是不是那位很老的,军队出身的密友?”
  “他是一位海军上将,假如你想知道的话。不过他早就退休了,可是他还是习惯性的分析、了解目前的时事。他们认为‘年轻人’是很多动乱的肇事之源,但是‘年轻人’并不是他们忧虑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曾经年轻过。每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是热血沸腾。他们抗议,他们示威,喊出各种激动人心的口号,那些口号也许连自己都不十分了解。年轻人本身都具有反叛的气质。他们反叛,他们喜欢把世界改造成他们理想的模样。可是他们是盲目的,年轻人的眼上都蒙着绷带。他们不知道做出来的事会有什么后果,他们也不去顾虑那设在前面的陷阱。接下来会怎么办?谁是后面的操纵者?这才是我们忧虑的。这进,同时还有一根鞭子等着它不走时便鞭策它。”
  “您的想象力好丰富。”
  “这不是光凭想象,也不纯是想象出来的,我的孩子。最早的时候,他们对攻击希特勒的言论也是这一种说法。其实希特勒与他的青年团,是经过长期的准备的,那是一场精密策划过的战争。第五纵队的势力,老早就根植在每一个国家,等待‘超人’的登高一呼。这位‘超人’,在当时被认为是德国的希望之花,他们全国人都情绪化的相信他。日前有些人好像也被这种类似的思想操纵着,就像忠心信奉的一种教条一样,但愿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
  “您指的是谁呢?”
  “我并没有指谁,我自己一点也不知道。我也不清楚最近的情况是怎么一回事,不懂这些人在计划些什么,还有到底是谁在背后策划。谁?何时?何地?为什么?都是一个未知数。”
  “很有意思。”
  “而且还很可怕,同样的意念总会重复地发坐,历史会重演的。年轻的英雄鲁道夫,金光闪闪,众人膜拜的超人。”她停了一下,才说:“同样的意念,你知道的‘年轻的齐格飞。’”
或许您还会喜欢: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