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天路历程 - 跋、作者的辩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为了要写作,当初我把我的笔
  拿在手中的时候,决没料及
  会写成这样一本小书;
  我要写的,原来是大相悬殊;
  等到接近完成,自己还不知道
  已经开始这样写了。
  事情是这样:我原想写下圣徒们
  在我们这个福音时代中所经历的路程,
  万想不到,我却写成了一篇讽喻,
  描述他们的旅程和到达荣耀的道路。
  我记下了二十件以上的事例。
  之后,又有二十件进入我脑子里;
  事情一件又一件地不断增加,
  好像燃烧的木炭中飞出的点点火花。
  于是我想,不成,要是你们孵化得这么快,
  我就再也不把你们理睬,
  免得你们最后变成“无穷无尽”,
  使我已经着手写的书被你们侵吞。
  好,我就这么做;并不想以如此方式
  使举世看到我的笔墨;
  我一心只想写,自己也不知道写些什么;
  要说借此讨好邻居,我也并没这个企图;
  不,我可不;我那样做,
  只是为了使自己心满意足。
  我既非为了消磨那无聊的时日
  才这样草草地书写;我也并不只是
  为了让自己散心消遣,
  借此逃脱那些使我犯罪的更坏的意念。
  于是,我愉快地落笔纸上,
  黑字白纸飞快地写下了我种种的思想,
  因为如今当我的思潮终止的时候,
  只要我再探索一下,它又涌了上来;
  于是我又把它们一一写下;终于,
  你看到它成了这样一本篇幅浩繁的巨著。
  好,我把这些片断的想法编写完竣,
  就拿去给别人看,为的是要弄清,
  他们表示谴责,还是表示赞许;
  有的说:让它们存在;有的说:让它们死去。
  有的说:约翰,把它印成书;有的说:别这样做;
  有的说:也许有好处;有的说:不。
  于是我进退两难,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我想,既然人们这样意见纷纭,
  我把它付印吧;这件事就这样决定。
  因为我想,我明知有人主张这么办,
  尽管还有人表示疑难;
  那么,要证实谁的意见是最好的意见,
  我认为不妨作一次试验。
  我又想,假若我现在拒绝去满足,
  那些主张这么做的人的愿欲,
  我不知道是不是会阻碍
  他们从那件事上可以得到的欢快;
  对那些反对让它发表出来的人,
  我说:“我并不愿意开罪你们”;
  可是既然你们的弟兄喜欢这样,
  暂且不要论短道长,等你日后看了再讲。
  要是你不愿意去念它,那就算喽;
  有人喜欢吃肉,有人喜欢啃骨头;
  对,我也许能更好地使他们心平气和,
  我也曾这样忠告过他们。
  难道我不能用这种风格著书立说?
  用这样的方式,同时又不失去我的目的——

  使你获益?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
  乌云带来雨点,灿烂的云却不。
  是的,不管是乌黑还是灿烂,
  只要它们降落银色水滴,使土地上谷物生长,
  那就全会受到赞扬,谁也不会受到责难,
  它们共同生产的果实都要被人珍藏;
  是啊,就这样把两种果实混合,
  因此对那些果实,没有人能辨别;
  她1饿的时候,它们对她都很合适;
  她饱了全吐出来,使它们的祝福毫无价值。
  你知道渔夫捕起鱼来怎么办;
  他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段。
  看!他怎样把他的全部智慧都使出;
  怎样使用圈套,钓线,钓钩,钓具和网罟;
  然而有的鱼,无论你用钓线,钓钩,
  圈套,网罟,巧计,也不能捕到手;
  你得用手去摸,还得抓住,
  否则,你无论如何也无法捉捕。
  捕鸟人怎样去捕捉他的猎物?
  方法繁多,你没法一一说出:
  他的枪,他的网,他那些涂上了粘胶的杖、灯和铃;
  他一忽儿爬,一忽儿走,一忽儿站定;
  谁能把他这些层出不穷的姿势一一说明?
  然而光是这些,还不能使他随意捕获野禽。
  是啊,他还得吹笛子,吹口哨,去捕捉这一只;
  可是如果他这么做,他要失去那一只。
  如果珍珠会藏在癞蛤蟆的脑袋里,
  那么在牡蛎的贝壳里也找得出来;
  如果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里,
  竟含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东西,
  那么凡是略闻风声的人,
  哪个会不屑朝那儿望一眼,把它找寻?
  说到我这本小小的书
  (虽然多少讨人喜欢的图画也没有一幅),
  其实它里面所包皮含的内容
  都不像有些幻想那么浮夸空洞。
  “嗳,可是我并不十分相信,
  当受到严厉的考验时,你这本书会站得稳。”
  怎么,这怎么说?“它是难解的。”
  那有何妨?
  “可是它是虚假的。”那又怎么样?
  我相信有的人用虚构的话语,跟我的一样隐秘,
  使真理发光,使它光芒四射!
  “但是他们要内容充实的东西。”
  喂,说出你的意见。
  “它们使愚钝的人无法理解;隐喻
  弄得我们摸不着边。”
  的确,写神圣的事给人们看,
  需得把内容充实一番;
  但是,难道我把隐喻使用,
  就缺少充实的内容?
  古时上帝的律法,他的真理的律法,
  岂不是通过象征、预兆和隐喻来表达?
  任何沉着的人都不会愿意加以吹毛求疵,
  为了生怕被人认为是攻击那至高无上的智慧。
  不,他宁可谦卑恭逊,
  通过那些琐屑曲折的小事情,
  通过牛犊和绵羊、小母牛和公羊,
  通过飞鸟和草木,以及羔羊的血,
  设法了解上帝对他所说的话;而且他满怀欢畅,

  在那里面找到了恩典和亮光。
  因此不要急于作出结论,
  说我缺乏充实的内容——粗陋不文;
  看上去实在的东西,骨子里未必结实;
  凡是用比喻讲的话,我们不要藐视,
  免得我们轻易接受极端有害的物品,
  而美好的东西却使我们丧失了灵魂。
  我那隐蔽含混的话语里倒含有真理,
  就像珍品橱里藏着金子。
  先知往往用隐喻使真理显露;
  是的,不论什么人,只要他尊重基督,
  也尊重他的使徒,就能清清楚楚看见,
  直到今日,真理是藏在这种帷幕后面。
  我是不是怕说《圣经》,
  它的风格和箴言压倒一切的智慧聪明,
  在它里面充满了这些东西——
  隐秘的人物,譬喻?然而就从这本书里
  发出那荣光,一道道的光线,
  使我们最黑暗的夜晚变成白天。
  好吧,让惯于吹毛求疵的人们来
  让他在那里面发现比我的书里更隐秘的语言;
  不仅如此,还得让他弄清楚,
  在最好的作品里面也有更坏的字句。
  让我们站在公正无私的人们面前,
  我敢打赌有比他这可怜虫多十倍的人员,
  他们会认为这些字句的意义,
  要比他那银铸的神龛里的谎话远宝贵。
  啊,真理,虽然我发现它裹在破布中,
  它却有指导、判断和纠正思想的功用;
  它使人领悟,使人的意志变成谦恭;
  也使我们的回忆中
  充满我们所爱好的幻想;
  同样,它也制止我们的忧惶。
  我知道,提摩太善用正确的话语,
  他拒绝荒诞无稽的谈吐;
  可是严肃的保罗2却不禁止他
  用种种的比喻去说话;
  那里面隐藏着金子、珍珠和宝石,
  值得你去挖掘,而且要小心翼翼。
  让我再加上一句话。啊,牧师!
  我有没有得罪你?你是不是希冀
  我用其他方式表达我的主旨?
  或者认为我该把问题表达得明确一些?
  让我先把三件事提出,
  然后我再规矩地向我的长辈们屈服: ——
  一、我觉得我使用这个方式,
  并不是没有我的权利,因此,
  我并非为了欺骗读者而滥引这些事例和字句;
  提出了那些人物或者比喻,也并不粗卤,
  我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
  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把真理找到。
  没有权利!我可曾这么说?不,我得到允许
  (而且有先人的例子可以引用,他们曾以自己的言行
  博得上帝的欣喜,
  远远超过了当今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成绩),
  可以这样表达我的心意,这样说出
  那些对你们说来是最最美好的事物。
  二、我发现魁伟如树木的人们
  用对话的体裁写作;然而他们
  并不因此而被人轻视:真的,如果

  他们摧残真理,
  他们该受到诅咒,他们因这个企图
  而用的诡计
  也该受到诅咒;但是,让那真理
  任意地来向你和我袭击;
  只要上帝满意就行,因为,该怎么做,
  有谁比上帝知道得更清楚?
  他第一个教我们耕种,引导我们的心和笔,
  效忠于他的擘画;他使卑贱的事物带来神圣的。
  三、我发现《圣经》在许多地方跟
  这方法颇为相似,
  那里面引证了种种实例,
  利用一桩事把另一桩事陪衬;
  那么我采用这个办法又何尝不行,
  真理的金光不会因此就被遮蔽;不但这样,
  这办法还可以使它发出光芒,
  像白昼一般明亮。
  现在,在我搁下我的笔之前,
  我要让我这本书的好处显现,
  然后把你和这本书都交在那只手里,
  那只手把强暴的拉下,把柔弱的扶起。
  这本书在你的眼前描画出一个人,
  他正在把那永久的赏赐找寻。
  你会看见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撇下什么没有做,他做的又是什么;
  你看见他怎样不停地赶着行程,
  一直赶到那荣耀的门。
  你也会看见那些毕生努力的人们,
  好像那样做,那永远的冠冕就属于他们。
  在这里你可以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努力
  白费了,终于像蠢货一样死去。
  这本书会使你成为一个旅人,
  只要你肯接受它的指引;
  它会引领你到那圣地,
  只要你明白它的指导意义;
  而且,它会使怠惰的变得有生气;
  也会使瞎眼的看见可爱的东西。
  你在寻找珍贵有益的东西吗?
  你要在寓言中看到真理吗?
  你健忘吗?你能不能记住
  从元旦到除夕的事物?
  那么请来读读我这连篇的幻想;它
  们会粘住像芒刺一样,
  也许就像粘住那听凭摆布的毛围巾一样。
  这本书是以这样的话语写出,
  即使是无精打采者的心灵也会被打动:
  它看上去似乎离奇,然而毕竟
  它所包皮含的只是正确而实在的真理之声。
  要不要解开郁结的愁肠?
  要不要心旷神怡,却又远离放荡?
  要不要阅读隐语和它们的解释,
  还是愿意在你的冥想中沉没?
  你喜欢啃骨头吗?或者,你喜欢
  看见云中一个人,听他跟你交谈?
  你喜欢做梦却又不入睡?
  或者你喜欢有朝一日啼笑皆非?
  你喜欢失去你自己,同时又不受到损害,
  然后不使用什么巫术,又把你自己
  找了回来?
  你要自己读吗?读你所不明白的东西,
  然而你念了那些字句,你却可以
  明白你自己有没有受到祝福?
  啊,那么来吧,让我的书、你的头
  和你的心靠拢在一处。
  约翰·本仁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