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天黑前的夏天 - 在家(1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她没想到等了这么久费利夫人还没出现,她去同很多楼层上的什么人告别了,她只好接着再等,这时她看见一个小伙子朝她走来,她见过那张脸:还没想起他是谁,对方就邀请她明天一起去戈伊纳,他租了一辆车。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一周前,就在酒店外的街面上。他是个皮肤微黑的青年,穿浅色夏装,面对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站着,上下打量着酒店,好像在目测酒店的高度似的。他看上去像是酒店的客人,甚至代表,因为那身优雅的浅色西装,使他不同于那一群群身穿夏日便装的游客。后来她在咖啡厅又遇见了他。他坐在隔壁桌,和一群年轻人在一起,他俩搭讪了几句。这会儿他穿得像游客一样,好像热得不行。黑发梳向脑后,一丝不乱,油光发亮,微微有点儿卷。他不是小青年儿,她看走眼了。他说他是美国人,可别以为他是第一次来欧洲,他打算过几天去西班牙,他一直觉得那个地方适合他。她觉得他说的都是真话:他长得很像西班牙人,其实在任何一个说拉丁语的国家,他都像那里的本地人。 他不住在这家酒店,他说,因为这里的价位太高,他住不起。这么看来,他邀她明天一块儿出游,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精心策划的?他说在咖啡厅见过她之后就猜—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儿!—她住什么地方,打听了一下就上这里来了。他一边像一时冲动似的向她提议“你要有时间就太好了,浪费车里的空间多可惜呀”,一边看着她的眼睛,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可笑,但毫不慌乱。当然,车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今晚一过她就可以功成身退了—理论上说的确如此;但毫无疑问,只要她愿意,她会忙到离开前的最后一分钟。她说—即使玛丽?费切丽的影子突然冒出,骂她疯了—她还是说她愿意跟他一块儿去。为了听玛丽的话,她打算和这个小伙子保持距离,其实他没有看着那么年轻,就像她看着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一样。这时,费利夫人一阵风似的朝他们跑过来,棕色四肢纤长灵活,修长的手指宝石璀璨,一个劲儿地道歉说让凯特久等了。 凯特看见,身边的小伙子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个美女。目光不躲不藏,毫无歉意,或不好意思;眼中没有丝毫的放肆与冒昧,只是实心实意的欣赏。费利夫人心花怒放,轻轻地点了点头,感谢他的欣赏,然后冲出门厅:“凯特,亲爱的,我快来不及了……” “行,”凯特说,“只是我还不知道你的尊姓大名呢。” 他叫杰弗里。他说晚上给她打电话,用同样直接诚实的方式说明自己的企图或想法:可能的话,他想多知道一点儿她的情况。他的这个态度刚刚从费利夫人那里赚得一个笑容。 他们没有去成戈伊纳。这次旅途(又热又长又不舒服,因为途中车抛锚了两次)迅速将两个人“拴在了一起”,就像他们说的,将他们拴在一起的正是一路上的种种麻烦和两人的犹豫不决,他俩不知道究竟是坐巴士还是另叫一辆出租车,继续旅程。那些麻烦,或类似麻烦的东西,小伙子当然心中有数,他以为他的建议她也料想到了。到不了戈伊纳他并不在意,但她有点儿不快—天气真的很热,灰尘又大。司机去安排车辆的时候,他俩就坐在车后座聊天。 他俩在聊他。他出生在波士顿,在纽约做广告宣传。他英俊聪明,喜欢逗乐,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也喜欢特立独行:四年前他决心甩手不干,离开他随时随地都想调侃两句的“广告玛门①”—因此体验了两次飞跃的感受。一次是加入玛门,一次是背叛玛门—虽然他才入行三年,却做得风生水起。正是自己的成功,这么轻而易举就取得的成功,令他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他“退出”了。没有沦为穷光蛋或嬉皮士,这些已经过时了,况且,他觉得自己这么大年龄,没有兴趣玩那些。再说,他父母的收入都挺高的。但他已经拒绝了一份事业和一种生活方式。打那时起,他经常带着帐篷,搭顺风车在欧洲转悠。现在他三十二岁了。 凯特像听儿子说话似的听他絮叨,听得出他心里矛盾重重,很不平静。“退出”之举绝非终极决定,要他作决定的事儿还很多。若是在二十岁或二十五岁“退出”,无可厚非;同一个自己喜欢或喜欢自己的姑娘在加州的沙斯塔山或在佛蒙特州共度夏日,也可以理解(这些事儿他都做过了);靠已故祖母的钱(他急忙指出,钱是“他的”,不是他父母的)过日子,同样没什么不行。但是,已经三十多岁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要命之处。就像上帝只懂得麾下有多少亿年轻人一样—谢天谢地,这个数字不包皮括她的几个孩子,或暂时不,除非蒂姆想信奉上帝—他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她说的年轻人,是指世界上富裕国家的年轻人。在教育水平低、无法获得温饱的国家的年轻人,没有选择余地,只能靠抢靠偷,饥一餐饱一餐。不知道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这个世上富有青年的特权。 他说话的口气平平淡淡,略带调侃。这些想法都是他在去戈伊纳的路上,坐在车后轮看车辆飞速驶往戈伊纳,以及后来坐在路边时—因为车里闷热难忍—慢慢告诉她的。直到下午三点左右,司机才终于叫来一辆朋友的出租车,把他们载回伊斯坦布尔。这辆出租车破旧不堪,一路上十分颠簸,东摇西晃。车子行驶在一层黄色尘土之上,纷飞的尘土将原本壮丽的落日映衬得更加壮观。他说个没完。后来,他们找到一家饭馆。饭馆很便宜,因为是他请她外出吃饭,而目前他并不是什么大组织的员工。吃完饭后,他们去了一家夜总会,他对夜总会的肚皮舞娘和歌手毫无兴趣,只是不停地说着话。凯特在旁边听着,毕竟她是个经验老到的倾听者。她一边听他说话,一边琢磨待会儿要不要与他上床。她在脑子里与玛丽放肆地交谈了几句。她知道要是玛丽在这儿,跟她套近乎的男子一定与这个年轻人完全不同。玛丽是看不上杰弗里的—这个想法她肯定会很不耐烦地告诉她。凯特想象她会说:得了吧,凯特。你有毛病呀?看在上帝的分上,要是你想跟人上床,就去呀! 如果玛丽住在这家酒店里,半夜三更上门找她的有可能是门童、服务生或行李员,甚至可能是同一家酒店的客人;他们也许是在走廊、电梯或大堂里不期而遇,然后对上眼的。春宵一夜之后,她会坦言相告,这晚多么妙不可言什么的—她的直觉一向正确—然后就再也不会想起那个人了。或者她可能会说:“那个男的我在黑斯廷斯海滩见过,我给你讲过是不是?他呀,棒极了!” 凯特赞同幽灵玛丽的观点,她已经知道这个情人,要是她想让事情朝那个方面发展,选择的是听众。 是时候考虑那个她很少细究的话题了……她又说谎了。记忆又出错了。她必须老老实实地考虑清楚,婚外恋对迈克尔?布朗夫妻这桩美满婚姻,到底有何影响。 其实他们对婚姻生活的详尽设想还是与现实相符的—这么说吧,一语中的,设想的模式与实际情况是存在一定差距,但夫妻俩的那个“嘲讽鬼脸”与此无关。(是吗?凯特觉得好像两种记忆模式在推推搡搡,想把对方驱逐出境,她只好保留自己的习惯模式。)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因为她和迈克尔很早就明白,不知足或人们所说的“饥渴”的核心内容,是每一桩现代婚姻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切事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与夫妻双方无关。与婚姻无关。婚姻是靠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哺育的,而人们受到什么样的教导,对婚姻就会有什么样的期待,这一点绝对不容小觑,因为普通人生的组织成分(这肯定是个新词吧?是不是替代了原来的词语?可是以前大家都怎么说来着—尘世即深深泪谷①?)非常纤细,一触即断。婚姻往上面压了一堆重物,它背负不起。这些方面他俩在婚姻初期就仔细探讨过。不对,不是在恩恩爱爱的第一阶段,也可能不是在第二阶段……她对他俩年轻时的幼稚行为加以嘲笑,其实就是在贬损现在的自己;他们还没到第三阶段,更别说第十阶段或第十五阶段了—不久他们就成熟了,没有当初那么严肃认真。那也没什么,不过基于两人的共同努力,结婚多年后他俩终于达成以下共识:不要因满足不了内心深处的渴望而相互指责。他们到底渴望什么?对此他们心中无数,因为忙碌也没空问自己。 他们的婚姻经历了一次危机。
或许您还会喜欢: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在黑暗中蠕动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的年代已经忘记。就连是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旅程也已想不起来。那时我刚过二十,每天在颓废中生活,当时怀疑人生的态度与刚体会到的游戏感受莫名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记忆也就更加模糊不清了。那是艘两三百吨,包着铁皮的小木船。我横躺在二等船舱中。这是位于船尾,依照船体呈环状的铺有榻榻米的房间。 [点击阅读]
夜城7·地狱债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黑暗而又神秘的领域,位于伦敦市内。不论是诸神与怪物,还是人类与生灵,都会为了许多私密的理由来到这个病态的魔法境地,追求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梦想与梦魇。这里的一切都有标价,商品不会太过陈旧。想要召唤恶魔或是跟天使做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是别人的灵魂?想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或是纯粹只是变得大不相同?夜城随时敞开双臂,面带微笑地等着满足你的需求。 [点击阅读]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