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他杀的疑惑 - 第二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浅见光彦正坐在手提式电脑前打着瞌睡。须美子从门缝里探出脸来,招呼道:“孩子,大夫人喊你去!”
  浅见光彦即便打着瞌睡,也能保持着背靠椅子怀抱手臂的姿势。可以说,这是他长年养成的特技,为的是在须美子或母亲开门窥探时能装作在工作的模样。
  须美子敲了几次门,在门外还喊过,见他没有答应便推开了房门。看见浅见光彦回过头来一副询问有什么事情的表情,她露出颇感歉意却疑惑的目光。
  “哎!你是在休息?”
  “我像是在睡觉吗?你看看就明白了。”
  “我喊了你几次,你都没有答应。”
  “是吗?对不起了。我正在凝神思考,所以没有听到。真讨厌,我在工作时,你非要来打搅我吗?”
  “对不起。是大夫人喊你。”
  须美子好像挥动着御印似地强调是“大夫人”。这的确有着至高无上的力量。
  “我母亲?有什么事?”
  浅见光彦顿感不安。
  又有什么事了?——他回想着自己近来的情况,确认目己不记得有什么事情值得母亲埋怨的,便放下心来。
  “有客人要见你。”
  “客人?又有啥要事找我商量?”
  “今天好像不是商量事情的。”
  希望浅见光彦永远没有姻缘的须美子微微笑着,一副对他人的不幸而幸灾乐祸的口吻,说道:“那位客人的脸色总觉得很灰暗。”
  来客是一位浅见光彦从未见过的绅士,年龄约莫55岁。深蓝色的西服套装无疑是用英国的料子制成的。白衬衫、深上青底子白色水珠花纹的领带——虽然品位不高,却很有修养。斯文的表情和对着年轻的浅见光彦鞠躬的身影都可以说是“大夫人”、遗婿雪江所欣赏的类型。
  正如须美子所说,看上去这位来客神色优郁。

  母亲雪江参加了油画团体,还加入徘画(含有徘句风趣的写意淡彩画或水墨画)团体,无意中似乎对徘句也关注起来。那也许是因为对徘句诗人种田山头火的自由律徘句情有独钟的缘故吧,大量生产尽是一些音节极不规范的徘句,强行要次子浅见光彦欣赏,并逼着他表态“怎么样”。
  这位绅士兴许也是与那些人交往的客人。——浅见光彦在心里悄悄地思付着。
  ——山久物产株式会社专务董事久永道春浅见光彦记得名片上这家公司的名字曾在哪里见到过。
  “山久物产公司,社长自杀了吧……”
  “是的,真是。”
  久永道春原来优郁的脸显得更加阴沉。他歪斜着脸,点了点头。
  浅见光彦在报纸上看到“社长自杀”的新闻之前,连这家公司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心想“山久物产公司”也许是一家不大的公司。但是,在如今杀人事件泛滥的日本社会里,这起事件充其量也就是一起自杀事件,却值得在报纸上刊登,这或许可以说,自杀者有着超过一定程度的声誉。
  “久永君说,就是为了这件事,想来与你商量。”
  雪江说道。
  “与我商量?这位大哥是搞错了吧?”
  浅见光彦出于礼貌将对方捧为“大哥”,但雪江却从心底里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抿嘴笑着连连摇头,说“我也是这么对他说,但久永君说非要对你讲啊!”
  母亲连连摇头,言外之意,不知这位客人是怎么想的。
  “我是瞒着警察来的,我不会给刑事局长添麻烦的。”
  久永道春争辩道。
  “就是说,警察宣布是自杀,但实际上暗中还在继续侦查吗?原因是因为有他杀嫌疑?”
  “不!恰恰相反。”
  “您说。恰恰相反,?”

  “警察断定是自杀,怎么也不愿意听我们的话。”
  “嗯……那么,社长……嗯……叫什么名字?”
  “山桥,山桥启太郎。”
  “久永君是想说,这位山桥君是被杀的吗?”
  “正是如此。”
  “杀害山桥君的人,你有线索吗?比如,有人与山桥君结下了仇?”
  “哪里的话!社长是一位温厚笃实之人,我们自己的人不用说,别人都尊敬他,至少不会遭人怨恨。”
  “那么,抢劫……我记得山桥君是死在自己家里吧!”
  “他的工作室就设在离家不远的公寓里。嗯!就像是自己家里一样。”
  “那么,有没有目击者?看见可疑的人进来,或听到声响……”“听说没有目击者。但是,房门和窗户都锁着,屋内好像也没有翻找过的痕迹。”
  “嗯……”
  浅见光彦暗暗感到吃惊,不住地打量着久永道春的脸——是自己,要不就是对方,两人中总有一位思路错位了。
  ——浅见光彦心想。
  “对不起……我再确认一下,久永君想说山桥君是被杀的吗?”
  “是的。”
  “但是,刚才我听你说的话,好像是要我证实他是自杀的……”“嗯!�…怎么总是那样碍…”久永道春聋拉着肩膀,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光彦碍…”
  雪江劝解似地说道。
  “所以他才来找你商量,意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它当作被杀来处理呀!”
  倘若不是母亲胆小,浅见光彦简直要把他赶出去。
  “当作被杀来处理”,这话讲得多么巧妙。如此说来,简直就像是自己将要被杀似的。难道不是吗?
  母亲雪江平时口齿伶俐,此刻却如此暖味,令人不知所云,这只能认为连母亲都感到非常困惑。
  倘若如此,“难道不能向警察证明是被杀?”——一想到这里时,浅见光彦终于能够理解母亲的苦衷了。

  作为刑事局长的母亲来说,肯定不可能做出干扰警察判断的事,但对客人也不能不留情面地予以拒绝,所以内心里无疑是打算由次子浅见光彦自己处理,她决不干涉,当然这也是以不给大哥浅见阳一郎添麻烦为前提条件的。
  浅见光彦家世代为官,曾祖父享受明治维新政府高级官僚的待遇,祖父仍是内务的高级官僚。父亲一直当到大藏省的局长,快要当上次官时突然病逝。哥哥浅见阳一郎稳坐在警察厅刑事局长的位置上,是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局长。然而只有他例外,毕业于三流大学,靠着哥哥浅见阳一郎出面才进人二流企业,但工作不到三个月,竟然频频跳糟,调了13个地方,最后通过某位作家向一家小杂志拉关系,才总算谋上“自由撰稿人”这一极不稳定的职业。
  自由撰稿人类似于现场采访记者,虽说这份工作很有意思,但与付出的辛劳相比,稿酬低得简直令人不敢相信。但是,在这类似于侦探的工作中,他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听说有事件发生便削尖脑袋往里钻的习惯,因为在日本全国到处奔走,所以收人的大半部分都消耗在滑翔机的贷款和汽油费里。因此,不要说结婚,他甚至至今还生活在母亲的叹息声边,成了家里的累赘。
  但是,因为“侦探游戏”玩得得心应手,所以他不仅赶走了家里的颦蹙,而且还渐渐地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这背后,自然也不能忘记某位作家出自神灵一般的好意,努力地广泛地介绍浅见光彦。总之,近来就连哥哥浅见阳一郎也对他刮目相看,有时甚至请他帮助侦破棠件。至今还不愿意改变对他的认识的,也许就是母亲雪江一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江户川乱步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再讲一个明智小五郎破案立功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认识明智一年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它不仅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还因为当事者是我的一个亲戚,更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这个案件,我发现明智具有猜解密码的非凡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我将他解破的密码内容,先写在前面。“早就想看望您,但始终没有机会,延至今日,非常抱歉。连日来,天气转暖,最近一定前去拜访。,前赠小物,不成敬意,蒙你礼赞,深感不安。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