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谈笑间 - 第11章 捡起节操,好好做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1章 捡起节操,好好做人
  你想得到更多秘密的,首要前提是你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当朋友指出你的缺点但你根本不认同时,你会立即反驳或找出他的问题回敬,这样的做法无比糟糕,会扼杀掉真正有益的信息,以后得到箴言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你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好的做法是心存异议,但要马上追问:“真的抱歉让你这样想,你可以告诉我为何对我有这样的看法吗?”你会得到更多。
  对比是痛苦的源泉。但你无法抑制自己,总要去对比,解决的唯一方法是不要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不要横向比,而是纵向比。你已经比过去好了十倍,突然发现有人比你现在还好,你的快乐就没了。其实,你管别人作甚,记住,你只要拿到你想要拿到的就好。
  有人欺负你,但是你的能力还不足以反抗,也不能轻易坏大局,你要通过忍耐来换取时间和空间,最终得到你要得到的,所以,你必须忍,是好事。你老公的情人已经踢馆踢到了你家,要让你出局,赶你离家,当着你的面和你老公亲热,知你软弱故意做给你看,不必忍!
  进步,源于对比后的刺激,“我也要像他这样”;痛苦,源于对比后的刺激,“我根本不可能像他这样”。到底该不该对比?你若追求平和,不要对比;你若追求绚烂,你必会本能地对比,但你要学会摒弃那些客观存在的你无法改变的事实(好爹娘好天赋好外表),要学会吸取你不具备但可模仿的优点,进而转化为自身的能量。
  你每前行一步,会发现对你打击最大的不是明刀而是暗箭;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的战友;不是拼实力而是比龌龊,多少豪杰死在误会委屈之下。你每天要提醒自己绝对不要意气用事,要知道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成大事须学会忍耐,因为多数人不愿深度思考,只看表面,如果不想白受苦,你就得忍到最后。
  谁都有缺点,所以后天都要修炼。你看到别人身上有你没有的特质,无比羡慕,但只要有足够的向往,就会去学,希望自己也可拥有。首先你会从模仿开始,可你要小心东施效颦,因你常模仿行为,却不去思索内心。比如,你以为模仿了说话强硬,自己就很坚定,却不明白坚定者的内心即“不可为”。
  好运气不会一直陪伴你的。所以,早早准备好有一天会遇到坏运气,早早告诉自己不能单靠运气行走江湖。这话,你可以不告诉自己,直到好运气不再陪伴你的那天到来。
  当人们向你倾诉一件事,力陈自己的委屈和不满,希望你站队表态时,总会本能地屏蔽掉他自己所作所为中差劲和不上路部分的事实,突出他受害的结果,很难客观。所以你不能轻信,不能偏听,你要追问,直抵真相。
  从小你被教育要自尊自爱自强,你当然觉得“自尊”是要捍卫的好东西。孰不知自尊者多敏感易受伤,自尊者易错误地放大被伤害的感受,当自尊者觉得别人不尊重他时会本能地防御和变成刺猬……自尊者不投降誓抗争,需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明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先逃”是一种智慧。

  你以为说话强硬、毋庸置疑、态度凶狠、寸步不让,就可以成为一个坚定的谈判高手。你恰恰忽略了,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他们永远明确地知道就长远而言自己要什么,他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强项和局限,他们不读《老子》便知人生须取舍,他们不追求一时的胜利,他们在乎最终的共赢。
  对方由于情绪化而误会你、对你发泄时,最高超的处理方式是以和风细雨之势让对方发自内心深深地愧疚,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信服于你的宽厚和耐心。但是,你需记得,如果你是为了让对方愧疚才使出宽厚的技巧,你无法得到你要的结果。你不能为了结果而技巧,因为宽厚本身对你也是一种修炼。
  人和人生来就不公平,你生在哪里,生出来是何等模样,已经由爹精和娘卵决定。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我对人生一直抱怨,很久以后,才醒悟只抱怨不行动,永远都无法改变这种不公平。有时,即使努力,也无法做到绝对公平;但努力,至少可以做到相对公平。即便你很绝望,但不努力难道你准备等死吗?
  你关心的事太多了,从宦海沉浮到谁和谁好了又分了,谁和谁分了又好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成天变着法地让你相信你不知道这些信息就会大难将至。其实,关你屁事。你以为了解这些你就学识渊博,其实除了多点口条,你根本无力将这些碎片组织在一起,还是每天该干啥干啥。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被海量的信息控制。
  早写遗嘱很必要:1.安置老人使其颐养晚年;老婆改嫁老公续弦,找谁都可,只要对咱孩子以后不区别对待;兄弟姐妹,爹娘靠你们了。2.未完成的性格色彩手稿、教学影像等素材资料交给有志者继续,但凡野史在所有当事人死后方可公布。3.此生憾事如暗恋谁家的姑娘生前不敢说,走了后要找人说,死不能有憾。
  你总是喜欢说:“我想找一个能读懂我的人。”我问:“你有没有考虑过调整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许这个世界上就会多了很多能读懂你的人。人们总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是有问题的,总是期待别人改变来适应自己。”
  “你是好人”和“你在电视上让大众感觉是好人”是两码事,后者是需要技术的。“你不屑使用这些技术”和“你不懂这些技术”也是两码事,就好比“你把钱捐了,说要过简单生活”和“你是穷光蛋,说要过简单生活”是两码事一样。抱歉,喜欢我和讨厌我的人数量差不多,我不能和你分享如何让人觉得你是好人。
  “低级错误”的定义:1.通常与个人能力、学识、经验都无关,与基本常识有关,与态度是否认真有关,与做事是否有责任心有关,泛指那些绝对不应该犯的错误;2.重复犯同样的错,在同一个坑摔跟头,意味着没有从上次错误中吸取教训,意味着上次的批评力道太轻,所以不能记住。犯错是学费,低级错误是浪费。

  如果你真的不为功名在做善事,那么能支撑你从善的最核心,便是这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高尚的人,这会让你自己感动自己。故从善不应求报,一旦有求,便可能伤心失落。如果你被你帮助的人伤了心,但愿没毁掉你的心。即便你遇到不知恩图报的恶人,也不能因他人之恶而让自己沦落为不善之人。
  有人在公交车上抢座位,是想把座位让给需要的人,他享受的不是抢座,而是那种“自己正在做好事”的感觉,这让他觉得自己是崇高的,可自己感动自己。但你要注意:1.为了这种感觉,你每天故意做雷锋,一旦刻意,性质会变;2.你以为你在做好事,有时你在做坏事,好比搀扶不需要过马路的老太过马路。
  我们永远不可能通过丑化他人来抬高自己,想提升自己的力量,须先学会发自内心承认并推崇他人胜你之处。但此中奥秘在于,推崇那些和你八竿子打不到的人不算本领,能推崇你的对手、你的同行、你的同一利益圈内人,方有过人之处。
  宁死不屈者经常有傲骨,有傲气。除非你想做个神经兮兮的艺术家,长大了,最好有傲骨,无傲气。
  和自尊心太强的人交往,提心吊胆。他们过于敏感,会把个人感受放大,故说话要小心翼翼;他们担心被别人轻视,丝毫的忽略,都会被理解为不尊重和看轻,故很难放松。
  四个前女友近四年陆续生子,网上报喜后,每次我都耍个流氓,很认真地问:“是我的吗?”第一个说:“哈哈,是你的,你看看像不像你?你这个爹爹准备了什么礼物呀?”第二个沉默,此后随便我和她说什么,杳无音信。第三个说:“你去死!”第四个:“呵呵,不是啦。”敬告诸位,玩笑有风险,不同性格不同对待。
  无论你是哪种性格,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核心误区是:认为只要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别人如果不接受自己,那么一定是别人的问题,断然不会是自己的问题!殊不知,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对面的人正在想的是,他娘的,我根本不认为你是好心,只是你自己认为自己是好心而已。
  “减肥不成功,木有男人要”,这话是用来激励因肥胖苦恼的待嫁女子的。“减肥不成功,木有女人要”,这话是针对没钱又胖的待娶男性的。对于那些做梦都想赚大钱的商人来讲,“减肥不成功,永远上不了市”,这话才有激励作用。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的软肋不一,重要的是你知道他要什么。

  我们要追寻人生的大道,但雕虫小技有时作为启蒙还是有用的。譬如对一个从未表白过情感,也不会表白的男子而言,有如下通用句型可参考:“当我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我的什么就怎样了。”阿q的说法是,我的下身肿胀了;普通的说法是,我的血凝固了;文艺的说法是,我的心静止了。对面人不同,选的说法不同。
  你想得到更多秘密的首要前提是,你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一天不说话,你憋不死!今天你要办事,无法不说话,那就择日!你能先做到一天,就可做到一周。你真想管住自己的嘴,总得有个开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说说你啥能行!一天默语绝不会马上解决问题,但这对从未尝试过的你是个挑战,把它当成你第一次人生孤旅,你和自己的对话总要开始的!
  谈话之艺术在于以口舌之快感达至心灵之高潮。
  “不讲是非”,只需管住嘴巴;“不听是非”,需管住脑,因为你管不住别人的嘴巴,你需明辨需兼听;“不生是非”,需管住心,有欲者皆有是非,因你不惹人家,人家会来惹你,天下诸人除绿色性格外皆如此。——南台禅寺墙壁贴纸有感。
  “管住嘴巴”的含义:1.事情没完全确认前,先不说,好比钱没到账就不是你的,万一有变数你会尴尬;2.任何秘密,就地消化,到你为止;3.说话别夸张,为了一时效果惊人,你要付出不靠谱的代价;4.口无遮拦者都是只管自己说得爽,不管别人听的心情;5.你总认为你说的话别人不会知道,其实都会知道;6.和你无关之事你那么喜欢打听,你想干什么嘞?人家想说自然会说,不想说时你问,徒增厌烦;7.答应别人莫太快,虽然不是古代,但总是轻诺,让人鄙视;8.这个世界有很多人的喜悦源于静思,并非所有人都像你一样以为不说话就等于不开心,所以,你并非时刻有义务不停说话活跃气氛。
  怎样管住自己的嘴巴?今天你就可从第一招修炼开始——24小时不说话!无论你干什么,总之,不能说话!吃饭点菜可用手指,手机不接不会死人,谈恋爱尽可用肢体语言……如果你从未有过这样美妙的体验,务必尝试默语的感受,这是你学会和自己内心对话的一个简单便捷的开始。就从此刻开始!
  一群人进尼泊尔的小店淘货,店里就一人,店主不担心有人偷,这里人们发自内心地坚信“偷盗会遭报应”,这是信仰的力量!在我们这,更多的人并不相信报应说,虽然心里的确认为偷盗很糟,但很难发自内心相信会有报应。我们没有信仰,只拥有道德的力量,可惜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已被冲击得一塌糊涂。
  我们一生当中付出的所有代价,犯的所有错误,几乎都与性格的过当有关。可惜,我们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个事实,自然,我们也无从去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