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塔木德智慧全书 - 塔木德大全集 第一部分 摩 根(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摩根(12)除了最好的技术、最聪明的员工,布林认为好的点子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为Google的员工制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工程师必须用四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了不起的点子,即使这些点子不能给公司创造利润。为了鼓励创新,布林允许员工有20%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任意工作,不过研究成果必须卖给公司。每年举办一次员工创新能力技术大赛,奖金是1万美元现金。索罗斯乔治·索罗斯,世界著名金融投机家,被称为“英镑终结者”。著作有《金融炼金术》。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索罗斯的童年时光尚未结束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犹太人,索罗斯的生活开始改变,幸运的是他及他的家庭总算渡过了那段恐怖的岁月。1947年,17岁的索罗斯移居英国,并考入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在英国这块土地上,索罗斯无所作为,虽然他也想进入金融界。他不停地给每一家商业银行写求职信,但都没有等到回音。只有一次,有公司约他面谈。但当索罗斯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时才发现,对方约他谈话的目的只是想指出索罗斯把他的名字拼错了!这位总经理甚至非常诚恳地建议索罗斯远离伦敦金融界。这对索罗斯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这次碰壁却更激发了他进入金融界的愿望,他对英国金融界非常反感,决心如果将来自己能够在金融界有所作为的话,一定要好好教训这帮英国佬。1956年9月,索罗斯经一位朋友介绍去了纽约,来到华尔街——世界金融中心。在那里,他首先从事国际套利工作。他凭借自己开发的“内部套利”技术,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不久,索罗斯在华尔街证券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名气。后来他又应聘从事欧洲证券分析师兼交易员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1967年,36岁的索罗斯发起成立了一家私人募集合伙基金,它是著名的“量子基金”的前身,当时资本额400万美元。1969年,索罗斯正式受命掌管这项基金。这时,索罗斯遇到了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罗杰斯,他非常欣赏罗杰斯超人的市场分析能力,决定与他合作,共同经营这项基金。两人的合作为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1973年,这项基金已达1200万美元,1980年更达2.5亿美元之巨。也就是说,从1969年12月31日到1980年12月31日,量子基金的赢利率达到了3365%!索罗斯被誉为“魔鬼般的奇人”。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经济持续处于低谷徘徊,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英国需要降低它的存贷款利率,并且要在适当的时候考虑英镑贬值,但英国政府拒绝这样做。索罗斯这时瞄上了英镑,因为经济状况同样不佳的意大利已早早地宣布里拉贬值,并退出了欧洲汇率机制,索罗斯决心导演一场大“政变”,促使英镑贬值,他投入了一百多亿美元。为了维持英镑的坚挺地位,阻止英镑的贬值,英国政府斥巨资在金融市场上购入英镑。1992年8月,苏格兰银行购入了33亿英镑,随后英国财政大臣莱蒙又声明,英国政府准备从国际银行组织购入75亿英镑的货币。同时为保英镑地位,英国政府在一天之内两次提高英镑的存款利率。虽然英国政府为阻止英镑的贬值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索罗斯最终还是得手了。首先,索罗斯抛售了价值70亿美元的英镑,同时他购进了6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及一些法郎。随后索罗斯又借入了50亿英镑,将它兑换成了德国马克。英国政府在拼命地购入英镑,而索罗斯却在大笔地卖他从银行借来的英镑,其他投机者见此情景,纷纷加入到这一游戏中,将手中的英镑大量抛售出去,英镑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英国政府再也无力阻止英镑的贬值了。英镑被彻底击溃了,伤痕遍体的英国中央银行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索罗斯狙击英镑成功,立时轰动世界,名声大噪。国际金融界的同行们送给索罗斯一个绰号:英镑终结者。英国人很有绅士风度地称赞索罗斯令人艳羡,他的成功在于英国政府的愚蠢。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