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塔木德智慧全书 - 塔木德大全集 第一部分 生气的理由(1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生气的理由(17)到了1909年,布伯关于犹太教精神实质的思想已基本形成。1921年,布伯迎来了一生中的又一次大的转折。他开始与弗朗茨·罗森茨威格建了立起密切的关系。从1922年开始,他就积极地参加了罗森茨威格的“自由犹太人教育中心”的工作,为推动对青年犹太人的文化教育和犹太文化的研究而奔忙。1925年,布伯与罗森茨威格开始合作把希伯来《圣经》翻译成德文。尽管这项工作并没有最后完成,但由此布伯开始了他的宗教哲学的探索。1926~1928年他成为宗教刊物《创造》季刊的编辑,1927年他出版了《摩西五经》的德文版。1930年,布伯被任命为法兰克福大学荣誉教授。但在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布伯立即就辞去了教职。同年10月4日,当局不再允许布伯发表公开演讲。他被迫创建了“犹太**教育中心”,专门教授与《圣经》有关的课程,但仍然遭到了当局越益加剧的阻遏。1938年3月,随着德国境内反犹情绪的日益高涨,布伯的处境愈加艰难。他被迫离开他非常喜欢的德国,移居英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在那里,他立即就被任命为耶路撒冷大学社会学教授,讲授人类学和社会学。这一时期布伯迎来了他一生中学术创作活动最活跃的时期。1947年,他第一次回到欧洲,进行学术演讲旅行,重新与德国思想家和学术机构建立起对话关系。同年他发表了《阿拉伯一犹太人的团结》、《人与人之间》、《哈西德的故事:早期大师》等著作。翌年,《哈西德主义》、《以色列和世界》、《人的问题》和《哈西德的故事:晚期大师》等著作出版。1949年,《乌托邦之路》和《先知的信仰》发表。1950年,《人类之路》问世。1951~1952年,应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布伯去美国进行了学术演讲旅行,发表了《信仰的两种类型》、《在转折点上》和《上帝之遮蔽》等报告。1951年,获汉堡大学颁发的“歌德奖”;1953年,获德国图书贸易协会颁发的“和平奖”,同年出版《善与恶》。1965年6月6日,布伯的生命之火燃烧到了尽头,他没能从一场大病中恢复过来,终于在耶路撒冷离开了人间,终年87岁。死后被葬于耶路撒冷。波普尔1902年7月28日,卡尔·波普尔出生在维也纳一个条件优越的犹太人家庭。波普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岁时就阅读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开始睁眼看纷繁的世界。1928年波普尔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任教期间,他完成了《研究的逻辑》一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移居英国,波普尔加入了英国国籍。1934年完成的《研究的逻辑》,标志着批判理性主义的形成,并成为西方科学哲学最重要的学派。全书改变了人们总是认为科学知识来自经验事实,科学规律是对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这一支配了人类几千年的理论。他提出一系列无可辩驳的命题对这一“真理”进行了猛烈地攻击:“从单称陈述中根本不能归纳出普遍陈述,因此归纳法是无效的。”“观察和实验不是科学的来源和基础,理论先于观察,是大胆的猜测,理论根源于灵感。”“根本不能证实某一理论的真假,理论只能证伪,即证明为假。因此人们永远不能认识真理,只能探索真理。”1945年,波普尔完成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这部著作是其社会哲学方面的代表作,出版后轰动了西方哲学界和政治界。20世纪50年代,波普尔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指所有物理的对象和状态;“第二世界”指个人的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精神世界;“第三世界”最具创造性,指称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即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意义上的观念世界,或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它包括客观的知识和客观的艺术作品。构成这个世界的要素很广泛,有科学问题、科学理论、理论的逻辑关系、故事、解释性神话、工具等等。波普尔认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它们之间有直接(“世界一”和“世界二”)或间接(“世界一”和“世界三”)的关系和影响。他认为“世界三”既是人类理智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超人类的,其自身有一定的独立性;“世界三”只是在其起源上是人造的,一旦存在就开始有其自己的生命;一个“世界三”的对象可以引导人们去生产其他的“世界三”的对象。波普尔的思维触角遍及哲学、科学、政治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波普尔被认为是西方思想界继柏拉图、黑格尔之后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庞大的理论体系的又一人。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客观知识》、《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无尽的探索——卡尔·波普尔自传》等。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1965年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称号。他还是英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科学院的院士。
或许您还会喜欢: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