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塔木德智慧全书 - 塔木德大全集 第一部分 穷神的外套(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穷神的外套(9)到了黎明,他的妻子早早地起来,来到祭司那里,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罪过。听完了这一切,祭司派人叫来了金匠,在祭司的不断的追问下,金匠终于开始忏悔,承认自己有一个女魔鬼情人。听到这儿,祭司同情金匠,给了他一道护身符,在护身符上面写了魔鬼避讳的名字。“从今天开始女魔鬼的诡计不会得逞的,她再也不能操纵你。你放心地走吧。”祭司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正如祭司所说,金匠逃脱了女魔鬼的诱惑,不再有罪恶感。数年以后,当金匠快要死的时候,女魔鬼又来到了他的身边。这次,女魔鬼比任何时候都漂亮,迷人。女魔鬼悲伤地哭泣着,她用手捂着脸。她哀怨他的死会给她和孩子带来不幸,她们将会孤苦伶仃,没有人照顾。女魔鬼用比往常更高超的技艺编织着诱惑的网,她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的眼睛。她热烈地亲吻金匠,拥抱金匠。于是,面对女魔鬼对自己的诱惑,即将垂死的金匠,竟然感到旧情复燃。虽然金匠反抗着女魔鬼的诱惑,但是最后女魔鬼还是摧垮了他的意志。金匠许诺女魔鬼和她的孩子们跟金匠的妻子和儿女们平分财产。女魔鬼分到了地窖,她和她的孩子们住在那里。金匠死了后,又过了很多年。一场血腥的战争席卷了各地。在这个不幸的战争年代里,金匠的儿子们丢了性命。后来,这个房子传到了一个陌生人那里。很长一段时间,地窖一直是被锁着的。新的主人从不关心地窖,根本就没兴趣研究它。但是,有一天,一个年轻人试图打开地窖,但不到一个小时,年轻人无故地死在那里,没有人知道年轻人是怎么死的。两年以后,魔鬼们频繁地出入房子里的厨房,做出许多闹剧。他们在锅里经常放有泥土和灰,在炉灶上面煮食物,使人们没法吃。不久,小魔鬼们闯进里屋,抓着烛台和装饰物向地板砸去。虽然,他们不伤害房子里的人们,但也足以吓坏了人们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不久,整个城市都被魔鬼们弄得一片混乱,人们遭受着魔鬼们的折磨。严峻的形势迫使城市的年长者们聚在一起,商讨对策,研究除去魔鬼的方法。一个擅长咒语和魔法的圣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有成功。对此,魔鬼们更加有恃无恐地捉弄他们,嘲笑他们。最后,年长者们决定找一个很有名气的预言家。这个预言家到了以后,立刻着手准备,他念了特别隐秘的咒文,咒文里有魔鬼们避讳的名字。魔鬼们从躲藏的地方,争先恐后地涌出来,他们惊恐地喊叫着,很快被制得服服帖帖。在预言家的严厉的质问下,魔鬼们说出了他们住在地窖的经过。预言家说魔鬼们已经违背他们的诺言,因为,魔鬼们不能跟人住在一起。预言家严厉地警告他们:“你们只能住在废墟,阴暗的森林或荒凉沙漠里。”魔鬼们表示抗议,按照法律和圣经经文,他们拥有对这所房子的所有权。“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去公正的法庭接受判决。”他们说。因为,所有魔鬼们都得统一意见,两天后才开庭。预言家和法官开始了审判。人们很清楚地听见作为原告的魔鬼的声音,虽然人们看不见魔鬼。魔鬼们向法庭诉说,他们的爸爸,也就是金匠的临终前的遗言是如何,而且,他的后代都死在战争里,所以,他们有权利继承他的房子,他们是金匠的惟一的继承者。魔鬼们的说法遭到了现在房子的主人的反对,“这所房子是我们是花了很多钱从金匠的后代那里买来的,现在要求收回房子的是魔鬼,而不是人。魔鬼们是没有继承的权利,因为,我们人类的法律是只对人有效的,而不是对魔鬼。”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