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他们来到巴格达 - 第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维多利亚腰酸腿痛地回到蒂欧旅馆的时候,马柯斯正坐在临河的平台草坪上,跟一个衣着不整的瘦削的中年人谈着话,看到她回来了,马上向她热情地打招呼。
  “来跟我们喝一杯吧,琼斯小姐,你要马提尼酒还是鸡尾酒?这是达金先生。这是琼斯小姐,刚从英国来。吧,亲爱的,你想喝点什么酒?”
  维多利亚说想喝一杯鸡尾酒,另外,她满怀希望地建议说,是否可以再来点好吃的坚果?固为这时她记起,坚果是富有营养的。
  “喜欢吃坚果。杰瑟斯!”他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吩咐仆人去取。达金先生说想喝一杯柠檬水。他的声音有些忧伤。
  “啊,”马柯斯大声说道,“这可有点不太对头啊。噢,卡狄欧-特伦奇太太来了。你认得达金先生吗?想喝点什么?”
  “来杯杜松子酒加柠檬水吧,”卡狄欧-特沦奇太太一边说着,一边很随便地对达金点了点头。“我看你一定觉得挺热的,”她接着对维多利亚说。
  “我刚才到外边去逛了逛。”
  饮料送来以后,维多利亚吃了一大盘子阿月浑子果仁,还有一些炸土豆条。
  过了一会儿,一个五短身材、体格粗壮的人走上台阶来。殷勤好客的马柯斯马上向他打招呼,然后把他介绍给维多利亚,说这是克罗斯毕上尉。克罗斯毕上尉那略微凸出的眼珠目不转晴地看着维多利亚。从这种神态来看,维多利亚认为他对女性的魅力是十分敏感的。
  “刚从英国来吗?”他问维多利亚道。
  “昨天刚来。”
  “我说以前没见过你嘛。”
  “她很漂亮,对吧?”马柯斯高兴地说。“噢,是的,维多利亚小姐住在我这儿,太好了。我要给她举行个晚会——举行个精彩的晚会。”
  “有小鸡吗?”维多利亚满怀希望地问道。
  “有,有。还有油烹肝,斯特拉斯堡的油烹肝,可能还有鱼子酱,然后来一道鱼,非常鲜美的鱼,是底格里斯河的一种河鱼,不过,都要浇上酱汁,还有蘑菇。然后,来一只火鸡,就象我在家里吃的那样,塞满大米,葡萄干,还有佐料,而且烧得棒极了!噢,很好吃。不过你得多吃,不能只吃一点点。或者,你如果喜欢的话,可以来块牛排,大块牛排,烧得嫩嫩的,这事由我负责。我们要好好地吃上一顿,吃上几个钟头。一定会很精彩的。我自己可不吃,我只喝酒。”
  “那可太好了,”维多利亚含糊不清地说。马柯斯说的这些美味佳肴,使她觉得神情恍惚,饥肠辘辘。她不知道马柯斯是否当真要给她举行这个晚会,如果当真,又是何时举行。
  “我以为你到巴士拉去了呢,”卡狄欧-特伦奇太太对克罗斯毕说。
  “我昨天回来的,”克罗斯毕说。
  他抬起头来看了看阳台。
  “那个家伙是什么人?”他问道,“那个穿着花哨衣服、戴着大帽子的家伙。”
  “亲爱的,那是鲁波特-克罗夫顿-李爵士,”马柯斯说,“史瑞温罕姆先生昨天晚上把他从大使馆送来的。这个人可真不简单,是个出色的旅行家,骑着骆驼穿过撒哈拉大沙漠,爬过不少大山。这样的生活,既不舒服,又很危险,我可不喜欢。”
  “噢,是他呀?”克罗斯毕说,“我看过他写的书。”
  “我跟他一块儿坐飞机来的,”维多利亚说。
  那两个男子都很感兴趣地看了看她,或者说,她觉得他们很感兴趣地看了看她。
  “他这个人非常傲慢自大,又自鸣得意,”维多利亚轻蔑地说。
  “我认得他那个住在西姆拉的姑姑,”卡狄欧-特伦奇太太说,“他们一家人都那个样子。人倒是挺聪明的,可是难免有点儿吹嘘自己。”

  “他在那儿坐了整整一个上午,什么事儿也不干,”维多利亚有点看不太惯地说。
  “他的胃有点儿不大舒服,”马柯斯解释说,“今天他什么也不能吃。多倒霉呀!”
  “我真不明白,马柯斯,”卡狄欧-特伦奇太太说,“你什么也不吃,怎么会这么胖呢?”
  “就是因为我爱喝酒,”马柯斯说。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我喝得大多了。今天晚上,我妹妹和妹夫要来,我要喝到明天早晨才能算是喝够。”接着又叹了口气,然后象往常一样,突然大声吼了起来。“杰瑟斯!杰瑟断!各样照端一份来。”
  “我不喝了,”维多利亚急急忙忙地说。达金先生也谢绝了。他喝完了那杯柠檬水,便不紧不慢地走开了。而克罗斯毕则向他的房间走去。
  卡狄欧-特沦奇大太用指甲轻轻地弹了弹达金的玻璃杯。“跟以往一样,又是喝的柠檬水?”她说,“这不是好迹象。”
  维多利亚问她,为什么不是好迹象。
  “一个男人,如果只是一个人背地里才喝酒,就不是好迹象。”
  “是的,亲爱的,”马柯斯说,“是这样的。”
  “那么,他真的喝酒吗?”维多利亚问道。
  “所以他的职务老是提升不了,”卡狄欧-特伦奇太太说,“他只能勉强维持他的职务,这就蛮好了。”
  “不过,他可是个好人,”总是与人为善的马柯斯说。
  “呸,”卡狄欧-特伦奇太太说,“他这个人没什么能耐,整天逛逛悠悠,吊儿郎当——没有毅力,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少英国人来到东方以后,变得无所作为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维多利亚向马柯斯道了谢,又一次表示不想再喝了,就回到楼上房间里,脱下皮鞋,躺在床上,严肃地思考起来。她的钱只剩下三镑多点儿了,恐怕只够付给马柯斯饭钱和房钱。由于马柯斯待人慷慨大方,如果自己能主要靠喝点儿烈性酒,再吃点儿坚果,橄榄,还有炸土豆条来维持生命,那么,似后几天,单纯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可是,再过几天,马柯斯会不会把账单送到她手里呢?他会不会允许自己在这里住上几天而不必付房钱呢?她一点儿也不知道。她想,马柯斯这个人在做生意方面可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自己当然应该找个便宜些的旅馆住。可是,又怎样才能打听到哪家旅馆合适呢?一个人被遗弃在一个外国城市里,身上一文不名,又不知道当地的情况,这对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多么可怕的障碍呀。如果对-伊拉克这个国家稍微有点儿了解,自己就会有信心(象平素一样)坚持下去。爱德华什么时候从巴士拉回来呢?或许(太可怕了)爱德华已经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了吧。自己究竟为什么象头蠢驴似地匆匆忙忙跑到巴格达来呢?爱德华究竟是什么人?又是干什么的呢?他只不过是个笑容令人着迷、谈吐令人倾倒的青年人。还有,他姓——姓——姓什么?如果知道他姓什么,可以给他打个电报——没用,自己连他住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这是症结所在,这是自己无法可想的要害。
  而且,在巴格达没有什么人可以给自己提出建议和忠告。马柯斯不行,他侍人厚道,但是从不认真听人讲话。卡狄欧-特伦奇太太不行(她从刚一见面就对自己有怀疑)。汉密尔顿-柯里普太太不行,她已经到基尔库克去了,无影无踪了。赖斯波恩博士也不行。

  一定要弄到些钱,或是找到个工作。什么工作都行,比如,照看孩子,在办事处里贴贴邮票,到饭店去当侍者……否则,他们会把自己送到英国领事那里,然后遣送回国,那么,今生今世再也见不着爱德华了……
  想到这里,维多利亚由于感情激动,思虑过度,而十分疲劳,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待她醒来时,已经过了几个小时。她横下一条心,一不做、二不休,走到楼下餐厅里,看着菜单从头到尾点起菜来——足足地吃了一顿。吃完之后,她觉得自己有点儿象条巨蟒,行动不便,但是精神上却的确十分振作。
  “再这么发愁没有什么好处,”维多利亚想道,“把一切留到明天再说。明天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儿,不是我可能想到什么好主意,就是爱德华可能回来。”
  上床之前,她漫步走上阳台,来到濒河的那边。根据巴格达居民的心理,这时已是寒风刺骨的冬季,因而,阳台上除了一个侍者之外,什么人也没有。那个侍者身子俯在栏杆上,正在聚精会神地往河面上看着,一见维多利亚走过来,便做贼心虚似地抽身走开,穿过营业处大门,匆匆回到旅馆去了。
  对于刚从英国来到此地的维多利亚来说,这却象个普普通通的夏夜,不过微微有点儿凉风而已。月光之下,放眼远眺,底格里斯河彼岸显得神秘莫测,而东岸则布满一排排的椰树。这一一切使维多利亚心旷神怡,忘乎所以。
  “嗯,不管怎么说,我反正来到这儿了,”维多利亚精神十分振作地说,“而且我能想办法坚持下去。肯定会有个什么机会的。”
  维多利亚流露出这种突然有一天会时来运转的乐观情绪之后,便回房间上床休息。这时,那个侍者又悄悄地溜了回来,继续忙碌起来。他把一根打了很多结的绳子系到栏杆上,又把绳子垂到河边上。
  不一会儿,从黑影中又走出一个人来,向侍者走去。达金先生低声说道: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是的,先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迹象。”
  达金先生把绳子系好,感到十分满意之后,便退到黑影中去,脱下侍者的白上衣,换上了他那难以形容的蓝色细条外衣,从从容容地沿着阳台一直走到靠近河边的地方,停住了脚步,那里正好接着由大街通到上面的台阶。
  “现在晚上相当凉了,”克罗斯毕从酒吧间缓缓踱了出来。“你从德黑兰来,可能不太觉得吧。”
  他们吸着烟站了一会儿。如果他们不抬高嗓门说话,谁也偷听不到什么。克罗斯毕小声说道:
  “那个女孩子是什么人?”
  “好象是那个地质学家波恩斯福特-琼斯的侄女。”
  “噢,那就不该有什么问题了。不过,她跟克罗夫顿-李一块儿坐飞机来——”
  “我看倒是应该什么事情也别想当然,”达金说。
  他们又一声不响地吸了一会儿烟。
  克罗斯毕说,“你的确认为应该把事情从使馆转移到这儿来办吗?”
  “我是这么想的,是的。”
  “尽管我们把一切最微小的细节都安排妥当了,你还是认为应该这样做,是吗?”
  “我们在巴士拉把一切最微小的细节都安排妥当了——可是出了漏子。”
  “嗯,我知道。顺便告诉你,撒拉-哈桑被毒死了。”
  “是的,他是被毒死的。发现过什么迹象说明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打入领事馆进行活动的吗?”
  “我想他们可能有过什么渠道。在那儿出了点乱子。有个家伙拔出一支左轮来,”他停了一下,接着补充说。“理查德-贝克尔抓住了他,缴了他的枪。”

  “理查德-贝克尔,”达金思索着说。
  “你认识他吗?他是——”
  “是的,我认识他。”
  他们的谈话停了一一会儿,然后达金说道:
  “随机应变,我就指望这一-着了。如果我们象你说的那样,把一切都安排出来——而我们的计划被人知道了,那么,对方就会很容易做出安排,使我们陷进他们的圈套。我很怀疑,卡米凯尔是否愿意靠近大使馆——而且,即使他到达大使馆——”他摇了摇头。
  “在这儿,只有你,我,还有克罗夫顿-李知道正在做什么事。”
  “他们会知道克罗夫顿-李从大使馆搬到这儿来了。”
  “噢,当然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克罗斯毕,你难道不知道,不管他们怎么设法来对付我们的变化,他们自己也得随机应变。他们就得匆匆忙忙地想主意,就得匆匆忙忙地做安排。换句话说,危险一定来自蒂欧旅馆外部。不可能有人六个月以前就住在这个蒂欧旅馆里等着。蒂欧旅馆直到目前为止跟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牵连。我们从来也没有什么想法或是什么建议,打算用这家旅馆做接头地点。”
  他看了一下手表。“我现在就上去见一见克罗夫顿-李。”
  达金抬起手来,准备敲鲁波特爵士的房门,但是根本没有必要。主人把门轻轻开开,让他走了进去。
  那位旅行家房间里只开着一盏台灯,而且,他把自己的椅子摆在台灯旁边。他在重新就座时,偷偷地把一支小自动手枪放到桌子上,离他很近,手能够摸得着。
  他说,“怎么样了,达金?你看他会来吗?”
  “我看他会来的,是的,鲁波特爵士。”他接着说,“你以前没见过他吧?”
  对方摇了摇头。
  “没有。我盼望着今天晚上跟他见面。达金,那个年轻人一定是个非常有胆量的人。”
  “噢,是的,”达金的声音显得单调。“他很有胆量。”
  这个事实居然需要申述一番,他感到有些吃惊。
  “我不光是说他很勇敢,”对方说,“很多人在战争中都很勇敢,很出色。我是说——”
  “他很有想象力?”达金提示说。
  “是的。他有胆量相信根本没有丝毫可能发生的事情,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证实一个令人感到荒诞不经的传说丝毫也不荒诞。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没有这种品质。我希望他会来。”
  “我看他会来的,”达金先生说。
  鲁波特爵士严厉地看了他一眼。
  “你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吗?”
  “克罗斯毕在阳台上,我去守着楼梯。卡米凯尔一走进你的房间,请马上敲敲墙,我就进来。”
  克罗夫顿-李点了点头。
  达金轻轻地出了房间,向左走去,来到阳台上,然后走到最尽头的角落里。这里也在边上悬着一根打了许多结的绳子,直垂到地面,外面有一棵桉树,还有一些紫荆树遮盖着。
  达金先生回转身来,走过克罗夫顿-李的房间,然后进了自己的房间。他的房间内还有一个门,通向这排房间后面的通道,而且距离楼梯口只有几英尺远。达金先生把这个房门稍微打开一点儿,丝毫不引人注意,然后便开始警戒起来。
  大约过了四个小时,一只底格里斯河上的那种原始的小船从上游悄然而下,在蒂欧旅馆下面的泥滩边上靠了岸。过了一会儿,一个瘦削的身影抓住绳子,在紫荆树丛中蛾缩着身子,攀缘而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