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太阳黑子 - 第八章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
  中午一点多,在闽南广场西路口,杨自道把车靠边,下去买了包皮烟。杨自道背对着路口,其实也听到摩托呼啸而来的声音,但是,包皮括对面的店老板都没有注意,听到一声女人的尖叫,杨自道扭头,就发现一个灰衣女人跌倒在地,被载有两人的摩托车拖着,那女人被拖得翻滚,手里还紧扯着挎包皮带子,几乎就是杨自道回头那一瞬,包皮断了。摩托加速离去,车上是两个都戴着头盔的人。灰衣女人披头散发,脸颊磨破了,另外一个年纪大的黑衣女人,哭叫着追摩托,差点被另一辆车撞了,格——极其刺耳的刹车声,店老板扔下烟,拍桌惊呼,抢劫啦——!
  黑衣女人绝望地哭喊:救命的钱啊!刚借的一万块……
  杨自道跑向自己树下的车,那个灰衣女人一看就明白了,她也爬起来奔向杨自道的车。师傅,谢谢你谢谢你!杨自道说,你扣好安全带,打110。报所在的路。方向。他们的外貌。
  灰衣女子磕磕巴巴报警。文曾路是一条新修的、穿越整座大岭山、通往海边的路。路很漂亮,路的两侧,三角梅匍匐、樱花热烈。整条路盘旋曲折高低迂回,本来就是给游人玩山景的地方。怪坡那个地方,停了两辆旅游大巴,很多外地游客在试怪坡,摩托车冲翻了一个卖番石榴的挑贩,杨自道差点撞上两个突然跑到机动车道的双胞胎小游客,车外的女人和身边的灰衣女人,都在厉声尖叫。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飞一样掠过的摩托和飞一样追赶的的士。两车越来越近。
  摩托发现的士追赶得凶猛,突然折向路边的一条小路,那还是一条土路,越往深里钻,就越窄,劫匪认为这可以显示摩托优势,甩掉的士。杨自道对灰衣女子说,跟警察说,在文曾路邮电休养所旁边的断头小路。路口有大佛石。
  女人报警后说,警察会很快吗?
  杨自道说,一般还行。休养所前面在修土地庙,寺庙后面全是台阶,没有路了。告诉警察。果然,两个抢匪,冲过休养所才驶过二十多米小草径,地面就是各种梁柱横七竖八的木料,难以行走。施工的民工,对他们摇手喊,前面没有路啦。两个家伙,嗞地掉头,决定原路杀出。杨自道的车刚过休养所大门前的最后一块水泥草坪,一看摩托车呼啸回头,他想都没想,就把车子打横,堵在了小路口。
  摩托轰鸣着,明显减速,两人在寻找车侧的突围点。杨自道并没有多大的心理准备和他们短兵相接,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以前他两次追赶过肇事逃逸的车辆,一般他是一边追着,一边沿路告诉警方信息,等警车一出现,每一次,他都悄然身退。
  摩托车停在汽车前,要杨自道让道。杨自道还想对方能把包皮还来就算了,与此同时,灰衣女人用力拉开车门,灰熊一样,向他们扑去——还我!我爸的救命钱!——
  两个家伙都摘下头盔,一个摩托车手上的刀,反射着午后的阳光。女人迟疑了一瞬,还是扑叫过去。杨自道迅速推门,随手捡了一根腕口粗的旧竹子,冲了上去。女人不知道有没有被扎到,她叫得像被人打断了骨头。杨自道把竹子握在手上才感觉到它风吹雨打得有点霉朽。两个抢匪立刻扑向杨自道,杨自道警惕手里有刀的那个,果然,才是第一棍,竹子就脆裂断头了。没有刀的那人手里是个扳手,杨自道把他踹飞,扳手也脱手,但他躲不及另一个家伙挥过来的刀,胸口被划过;女人一声连一声没命地尖叫。挥刀的被杨自道击倒,可是拿扳手的家伙又抄起一根施工用的方木。杨自道不让他有施展距离,扑上去一个胳膊肘撞得他跌跪下去,但是他自己的右大腿一阵发酸的刺痛,拿刀的家伙,又给了他一刀。前面有民工奔了过来,休养所也跑出两个高白帽子白衣服厨师模样的人。一听女人叫抢钱!民工大步冲了上来,一个高帽子也扑过来,另一个高帽子喊,——有刀啊!——刀!民工个子不高,却明显是个习武之人,都没有看清他的动作,拿刀的已经被他反拧,另一个被杨自道打趴。热心的那个高帽子,对胆小的高帽子喊,快!拿绳子!

  杨自道回到自己的车内,他感觉自己没有大碍。便把车掉头。他看到灰衣女人在后面追喊什么,他觉得没有必要停了。车子驶离了小路,拐上了文曾路。闪着蓝白警灯的警车正呼啸而来,和杨自道对向而过。
  杨自道低头看到胸口和大腿都在渗血,尤其是腿部,裤面已经盛不住汩汩不止的血,开始往下滴b杨自道感到麻烦。他把车子靠边,抽下脖子上公司配发的暗红领带,把腿扎紧,然后开向最近的一个铁路医院。他希望包皮扎料理好,最好不要影响他挣钱。不知道是不是注意力开始集中了,胸口和腿部都火辣辣地痛起来,有人拦车,他也放弃了。
  医生说,胸口划了十几厘米,很长,但好在是伤在胸大肌上,因此一两厘米深的伤口不太要紧,腿上的一刀深达骨膜,七八厘米,但万幸偏离了动脉,否则很致命。医生要求至少住院一周,杨自道拒绝,说自己皮肤和体格很好,开点药就行,他会每天来打针。女医生很不客气地瞪了一眼,说,抠门不是这样抠门的!杨自道笑,也真是没钱。
  解开衬衫进行胸部清创的时候,女医生和护士都看到了杨自道胸口的粗劣的剑盾刺青,两人的表情都有点鄙夷,杨自道因此很窘。腿部缝针的时候,突然剧痛,让杨自道不由啊地大叫一声。女医生冷冷地说,刀伤到神经了。
  杨自道还是没有住院。他把车子开到交班地。交了车,杨自道打的回天界山。下车的时候,就碰上卓生发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看到杨自道胸口和腿上的血,卓生发吓了一大跳,赶紧停车。喂!卓生发喊,你怎么啦?一身血?
  唔,杨自道边走边答,碰了。小刮擦。
  卓生发冲着杨自道背影,大声说,对方怎么样?乘客呢?——喂?
  杨自道假装没有听到,一瘸一拐慢慢往台阶深处而去。
  到了晚上,杨自道就感到伤口的剧烈疼痛,躺在床上,什么姿势都不能缓和,他觉得女医生把他伤口的每一针的缝线,都抽得太紧了,也许就是惩罚不听话的患者。尾巴不顾杨自道反对,小心地给杨自道倒开水。怕她烫着,杨自道忍痛爬起来自己倒,小家伙又是送药,又是拿毛巾,忙得像个小主妇;最后还替他开影碟机,颠前跑后地一片片送片子给他选,看杨自道看不进去,尾巴干脆爬上床头,给他按摩额头。她的伤手在渐渐康复,屈伸不如好胳膊,但是,已经比原来屈伸幅度大多了。杨自道说,喔,你的手有点力气了。

  尾巴说,我有气功呀。你好点了没有?
  杨自道说,好多了。讲个故事给我听吧,小爸爸说,你很会讲故事。
  那,我讲一个人变石头的故事,好不好?
  好。
  太阳神有个儿子叫小俄,他有非常优美非常好听的喉咙,他一唱歌啊,水都不想流了,老虎狮子最厉害的野兽,都不想做坏事了……
  杨自道电话响了,辛小丰打来的,问杨自道好点没有。杨自道说没事。辛小丰说,弄了不少吸毒的,可能要忙到半夜,没事就不回来了。有情况你打我电话。杨自道说,没事,你安心。才放下电话,辛小丰叉打了过来,说,明天不上班了吧?
  杨自道说,睡一觉看看。我估计没问题。
  辛小丰说,还是休息吧,不缺那个钱。明天七点半,有人会送两份鲜奶来,是给你和尾巴订的。注意接收。
  杨自道说,订鲜奶?贵死了!你搞什么名堂?
  辛小丰说,你现在也需要啊。我好不容易哄人家,才肯送上山的。
  杨自道说,一小瓶鲜奶四五块,我都下不了决心,你还一订两份!中彩票啊!赶紧退掉,至少退掉一份!我不需要!
  已经订了。辛小丰说,七点半到。你们趁热喝掉。跟尾巴说,我会尽早回来。辛小丰说着就挂了。这一夜,杨自道痛苦难熬,连辗转反侧的挣扎都做不到,只有平躺干熬着。他真是有点后悔没有住院了。挨到凌晨两点多,他给夜班师傅打了电话说明天不接班了,让他跟车主说。倒夜班的师傅说,我看不出车损啊,你怎么这么严重?杨自道说,是啊,倒霉。我歇两天就来。
  杨自道不知道自己怎么睡着的,迷迷糊糊间,听到院子里厉声狗吠,凶悍得吓人。杨自道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尾巴只穿睡衣就爬下床,小小的身影往门外跑。杨自道急得大叫,回来!声音却很小也沙哑。尾巴已经开门出去了。杨自道挣扎着起来,才下床两步就栽倒了,天旋地转,脚步轻飘得不像自己的腿,而且上下伤口都火烧火燎痛不可挡。他又喊了一声尾巴,他判断是送奶的来了,可是他不放心,陌生人、鸡、狗,还有尾巴单薄的睡衣,都让他不放心。
  尾巴抱着两只白色的玻璃瓶进来了,笑眯眯的,可是一看杨自道在地上,吓得大叫,牛奶瓶全掉地上了,一瓶破了,白白地流在花砖地面,另一瓶还好。尾巴傻了眼,觉得自己闯了大祸,在一地牛奶和倒地的杨自道之间,看来看去,想哭的样子。
  杨自道摇头,说,没关系,快穿上衣服……
  尾巴点头。

  杨自道感到一只小手,一直在抚摸他的额头,有时轻得像小蚂蚁。那只小手一直没有离去。杨自道说,我好多了,没事了。
  尾巴的声音比小蚂蚁还小:你会不会……死掉……?
  杨自道睁开眼睛,尾巴竟然一咧嘴,眼泪像断线一样掉下来。杨自道眼眶发热,他伸手摸尾巴,不会的我不会。尾巴把脸埋在杨自道的掌心里,呜呜的声音很模糊,道爸爸……我害怕……
  别怕,杨自道笑着,我肯定不会。
  在那只小手的抚慰下,杨自道终于迷糊过去。尾巴给辛小丰打电话时,电话关机了。尾巴小心绕过牛奶瓶玻璃碎片,反复出来看党阿姨来了没有。阿姨还没有来,尾巴不知道她要九点到。尾巴看着迷糊的杨自道,突然有了一个大胆决定。她自己一步步走上了二楼楼梯。三个爸爸都不许她上楼,不许她去找楼上叔叔和小狗玩。尾巴站在卓生发卧室门口,有点迟疑,小卓就在里面大叫起来。门开了。卓生发说,哟,小尾巴,什么事?
  尾巴说,道爸爸头很烫,要不要去看医生?
  卓生发没有反应过来。鱼排上有温度计,这里没有。尾巴说。
  卓生发说,哦,我有。家里就你一个人吗?
  尾巴郑重点头,我照顾道爸爸。
  卓生发找出温度计,说,你会看吗?尾巴迟疑着,显然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我爸爸会看。不过他睡着了。
  卓生发说,我帮你看。走吧。你爸爸怎么了?
  他被坏人砍伤了。腿,还有这里。尾巴指指自己的胸部。
  卓生发大吃一惊,砍伤?不是车子刮碰?原来是刀伤?楼下的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又撒谎?对我撒谎?这些人太诡秘鬼祟了。
  一进楼下的房间,卓生发就看到窗边上的血衣血裤,没错,衬衫那个痕迹肯定是很锋利的刀留下的。卓生发站在杨自道床前。这个人的脸颊通红,嘴唇起皮,呼吸粗重。卓生发不好判断他是昏迷,还是睡着。尾巴抬头殷切地看着卓生发,卓生发也想看清楼下的伤情究竟,可是担心他一掀被子,说不定就挨上暴怒的一脚。卓生发甩好温度计,悄声说,我们轻轻把这个放在他胳肢窝,如果他动,你要马上说,量体温!记住吗?
  尾巴点头。卓生发轻轻慢慢地掀起被子一角,里面的白衬衫已经又被血浸透了。纱布围胸而过,还能看到一些刺青部分,看不出图形,但是笔画粗肿,晕开拙劣。卓生发感到极其刺眼也极其反感。他慢慢解开更低的扣子,把温度计小心塞进他的胳肢窝。他不敢塞得太紧,叮嘱尾巴扶夹好杨自道的手臂。
  温度计抽出来,卓生发看清是四十度三,他估计还要高。卓生发拍拍尾巴的脑袋,你快给你其他爸爸打电话吧,这个爸爸要马上去医院。危险。他在高烧。
  尾巴连忙到杨自道枕边扒拉手机,手机却正好响了。一看号码,尾巴就大叫起来,是我小爸爸!她急切地对着电话说,快点回来!道爸爸高烧!楼上叔叔说,危险,要马上去医院——他在睡觉,不能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