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太阳黑子 - 第四章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
  辛小丰坐在尾巴的监护床前。尾巴看到他来,咧嘴笑了笑,看口型是叫了声爸爸,但没有声音出来。辛小丰合掌在脸侧,对尾巴打了个睡觉的手势,说,爸爸陪你,睡吧。
  尾巴五周岁了,已经五年过去了,五年间,辛小丰暗暗感激上帝,因为他相信,尾巴就是来人世陪伴他的。她代表了宽宥,代表了救赎的方向。当年,他和比觉两个人,以令老师大跌眼镜的分数,高考双双落败。高他们三届的阿道,本来就考入一个汽车职业中专读书,他希望早点为家里赚钱;而比觉家里经济条件更差,他根本不听老师的劝说,拒绝复读,第一个到特区,投奔了他姐姐比慧,成为跑船水手;半年后,辛小丰也放弃复读,去厦门找比觉。为此,学校老师很痛心,各科老师都认为这两个优秀的学生,高考失利是高三学年压力太大,一时不适应。只要心态调整一下,依然是学校冲刺名校的最好种子。没有想到,两人都不可理喻地放弃了。
  一年后,杨自道职业学校毕业,也到厦门来了。五年后,尾巴从天上来了,带着美丽和欢乐。比慧在岛上海蛎壳的山堆边,看到她时,她没有像普通弃婴那样哭泣引人注目,她在一个白色的天使飞翔的蓝底小童毯里面微笑。比慧说,她冲着我笑,一打开童毯我就感到心里暖洋洋的。这就是天上来的孩子啊,地上来的孩子哪有不哭的?她在里面笑得那么好,她在等我呀,这是老天送我的孩子。
  辛小丰为比慧的描述着迷。那个时候,尾巴一头浓密的头发,柔软得在额前打圈,脸上有点横肉,鼻子也扁,眼睛很大,不哭的时候,那个表情确实像在微笑。在看到童毯里的孩子八月十九号的生辰,三个男人都很吃惊,辛小丰简直可以用呆若木鸡来形容。
  只要比觉跑船回来,时间又刚好,杨自道和辛小丰都会去比慧夫妇的鱼排玩,大包皮小袋地提不少酒菜过去。在清净的鱼排上,打打牌、钓钓鱼;夏天的时候,他们就躺在鱼排上数着星星过夜。那个时候,辛小丰就特别粘尾巴,她一哭一闹,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过去看望,笨手笨脚地给她塞奶瓶、喂水、换尿布。后来,比慧都夸奖他抱孩子抱得最像样,说他以后会是个好父亲;每一次来岛上,杨自道都会有一包皮东西是专门带给尾巴的,有比慧交代买的,也有他自己认为有用的,小鞋子呀,奶粉呀、果汁呀、小手鼓呀。只要比觉在,他就会给尾巴讲故事,从小到大,尾巴都是在比觉的故事中入睡的。两岁开始,比觉就教她认识星星,四岁的时候,尾巴认识的星座,已经比普通人多十倍。而快两岁,尾巴的脸就长开了,横肉消失了,小鼻梁也出来了,大眼睛睫毛浓密外翘,一张玫瑰花一样的小脸不仅人见人爱,连周围所有鱼排上的狗,都喜欢这个小人儿。

  尾巴快三岁的一个初夏,三个人又聚在鱼排上,比慧夫妇回了老家,休渔期比觉替她看管鱼排。因为太热,比觉和辛小丰都光着上身,杨自道穿着黑背心,但是,尾巴还是看到了他胸口隐约的一块刺青。孩子是突然过去的,她把杨自道的胸口背心扯低,踮脚仔细辨认:那是一把剑,刺穿一个盾牌。很粗糙匪气的图案,颜色青蓝,像是摩擦过但没有清干净的混沌图案。一手掌大小。
  尾巴说,这是什么星座?
  杨自道和辛小丰都傻了眼。
  比觉过来把杨自道的背心全部提起,说,唔,这是天谴座,他指着刺青图案三点比较重的位置,三个二等星,旁边还有很多小星星,很暗。
  杨自道尴尬地站着。
  那故事呢?
  故事晚上再说。
  现在说。晚上道爸爸走啦。
  这个故事不怎么好听,算了。
  要听。我要听!
  故事说,有三只小羊,淘气,不听妈妈的话,不读书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后来,一不小心他们出了差错……他们把树咬断了,一棵很重要的树,树倒下了,把别的大羊小羊都压死了。三只小羊很难过,哭呀哭呀,他们再也不能回家了。宙斯看到他们真的很后悔,就把它们提到天上,提醒星星下面所有的羊,不要出差错,不要把树咬断。
  三只小羊的星座,为什么我都没有看到过。它是冬天来的吗?
  不是。它不是冬天的星座,也不是夏天的,春天和秋天,你也等不来,它是地球上的人看不到的星座,受地球自转夹角的影响,比觉用拳头和巴掌比划着,有一些星星,我们永远也看不到,它叫潜星。

  那你怎么知道呢。尾巴问。
  书上看到的呀。你认字了,就能自己看了。
  尾巴安静了,她眼光犀利地打量着比觉和辛小丰赤裸的上身,又看杨自道的胸口。辛小丰的胸背都有刀疤,但没有引起尾巴的注意。三个男人看着孩子什么话也没有再说。看尾巴走开,辛小丰低声问,真有这个星座啊?
  比觉说,白痴。
  说起来杨自道、辛小丰工作忙碌,并不能常到比慧夫妇的鱼排去玩,但比慧夫妇在台风里失踪后这两年,比觉接管鱼排,他们到那里的次数多了起来,休假都在那里。尾巴,就在他们的共同照料下,一点点长大。
  夜深了,很多病人家属把病床四周的帷幔拉起来。护士过来强调辛小丰要注意的推助泵和监视仪等一些指标的看法。辛小丰在一睁眼就看到监护仪的位置,拉开尼龙躺椅。躺下,却睡不着。
  大鼻子的工作室在一个废弃的大厂房里,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个车间。门进去三面,都是大鼻子的室内设计作品展,但不是平贴在墙上,而是,一扇一扇的玻璃格墙,像斜着翻开的书页,每一页的两面,都可以供人欣赏。车间中间是一艘古船,船侧另一面的地面,竟然挖了一个斜下的敞口地下室,里面有二十几个座位,光线柔和布局装置时尚持重。大鼻子说,这里经常摘装修设计顶级讲座。船的尾部,有一个旋转的大玻璃钢梯,上面是敞开的夹层,就是七八间不大的工作间,都凌空在车间半腰。聘用的设计助手们都下班了,几台电脑没有关,四处无人。夹层的再一侧,就是大鼻子的办公室和卧室。
  大鼻子的台湾国语,特别绵软谦和,辛小丰在工作中也知道台湾男女都这么讲国语,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大鼻子殷勤得令他尴尬和轻微的不屑。参观中,大鼻子说,我从来没有带世纪末那样的朋友,到我的私人空间里来。但是,我对你敞开了。你和别人不一样,非常特别,简直就是百慕大。这很奇怪。我相信你不管怎样,都不会伤害我,对吗?

  辛小丰看了他一眼,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去伤害他,但是,他懒得接这种承诺。所以,他还是沉默着。大鼻子说,你的沉默也是吸引我的原因。我喜欢说话,你们北平人说我话痨,呵呵,没有关系的。
  他们在地下室看了电影《水手奎莱尔》。大鼻子因为看过,不时出来为辛小丰斟酒、拿精制的台湾凤梨酥之类的糕点,看辛小丰直接在手指上捻灭烟头,他又立刻出去找烟灰缸。在银幕上同性恋人最激情的时候,站后排的大鼻子把手圈搭在辛小丰的后颈部,他感觉到辛小丰身子动了一下,又觉得可能是自己的错觉,辛小丰也许根本没有动。他总处在若无其事或深不可测之间。而辛小丰,感到那只内容丰富的手,在他后颈部一日长于百年地放着,渐渐地,那只手变成了两只,在越来越有力地给他作消除疲劳似的颈部按摩。
  夜深人静的ICU病房,能听到不知名的医疗仪器的滴滴、吱吱的电流声。远处,似乎传来哭天抢地的抽泣,又好像被风吹走了。辛小丰躺在躺椅上,觉得脚没有地方放,而且单位里带来的军大衣,也,遮不到小腿,随着夜深,还是挺冷的。比觉比他还高,躺在这里更够呛。辛小丰又想到杨自道和伊谷春,尤其是伊谷春连着口香糖一起啐那个同性恋混蛋的场面。
  躺了好久,终于意识沉沦恍惚起来,却忽然听到尾巴发出轻微的呻吟。辛小丰一个激灵跳起来,俯身查看,没事。所有的监护指标都很正常。可能尾巴在做梦。辛小丰还是不放心,怕她已经是昏迷,而不是睡觉。他起身去值班室敲门找护士。护士跟他过去看了看,一切正常,便有点恼怒,说,不要没事折腾人好不好!
  辛小丰便不敢轻易叫护士,但自己格外警觉,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起身看尾巴,看监护设施,在极度的疲乏迷糊中,好容易瞌睡过去,他又总是梦到尾巴在垂危抢救的片段,冷汗直冒地惊醒过来。这一夜,辛小丰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3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