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苏肉难寻 - 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二十九日那天,我头上包上一块布开始打扫卫生,磨磨蹭蹭唧唧歪歪拖延时间,老马约我一起回家,凛然的对他说:“小苏要尽职尽责的打扫完灰尘再走!”然后挥舞着大扫把,把老马呛的连连后退,后来隐约想起来一个事情,追上老马:“马大叔,帮我把年货带回去吧。是夫人给的,我怕呆会我自己走太麻烦,劳烦马大叔了。”年货走了,我就更加不怕拖延时间了……天渐渐的阴下来,不一会,竟然飘起了雪花,我心里暗暗的祈祷着:“让雪花来的更猛烈些吧……”
  老天爷大概听到我的呼应,转眼间,地上就落了一层。我假装忧愁的去找崔管家,恰巧少爷也在那里,我装出一副忧伤的样子:“崔管家,夫人说要我回家过年,可是你看,下雪了,我怎么回家啊?只想快点打扫完灰尘回家的,结果老马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崔管家安慰的说:“小苏,呆会叫辆马车送你回去就是。”马车?就是轿车我也不知道我家在哪里啊……就回去了一次而已,我可记不住路。少爷插了一句话:“天寒地冻又下雪的,路上不太安全,小苏不如你将就一下,不要回家过年了,在这里过吧。”少爷真是和我有默契~~挤出一滴眼泪来:“少爷,这可是夫人特地恩惠的呢,辜负了夫人的心意,小苏真是难过啊。”我使劲挤着眼泪,少爷终于看不下去了,“小苏,看着你的脸,少爷我真是难过啊,咱们出去说话,别妨碍崔管家了。”

  出的门去,我的脸恢复正常,少爷没好气的说:“我会同母亲说的,就说家里事情太多,你就不用回家了。”高兴极了,赶紧去打扫卫生,台阶上薄薄一层小雪,一不留神,整个人滑了出去,砰的一声,摔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刹那,我觉得整个院子震了一下,然后天地间一片安静。不会把耳朵摔聋了吧……
  少爷是第一个跑过来的,着急的问有没有事情,没有聋,真好。我随便哼哼了几声,虽然低沉,但是中气十足;然后崔管家听到声响,赶紧跑了出来。看到我没事,少爷虽然脸板着,但是看的出来他很想笑……怎么会有这样幸灾乐祸的人……揉着摔的很痛的屁屁,我愁眉苦脸的对崔管家说:“崔叔,这下连马车都坐不了啦……好痛啊……崔叔,你说我怎么这么命苦?有家不能回啊……”崔管家赶紧安慰我,少爷脸上的笑容终于绽放出来:“乐极生悲啊,乐极生悲啊,哈哈哈哈。”崔管家有点不解的看了一眼少爷,小苏摔倒了,有这么高兴吗?

  最终,在崔管家和少爷的证词下,夫人答应说我不用回家了。如果不回家是以一个摔跤为代价,还是很合算的,早知道就假摔了,唉。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哼哼唧唧很晚才起床,装作动不了身的样子,其实摔的也还好,不是特别疼,可惜昨晚在床上脱光了衣服拼命回头看,也看不到自己背后摔成什么样子,反倒是脖子差点扭断。起来之后一看,满地白雪,一走一个脚窝窝,也没有人扫雪。不一会,全府集合,分配工作,有人扫雪,有人贴对联,有人去做饭。府里剩下的人不多,连兰嫂都走了,剩下的人包括许老婆子、崔管家、我,还有几个自愿留下的人,对了,还有两个不做事的人:夫人和少爷。
  许老婆子和崔管家自告奋勇的去厨房,肯定是怕冷……;我自告奋勇的说去贴对联,因为我也怕冷,然后剩下的人去扫雪。夫人和少爷则准备一些黄纸和什么的,准备祭拜天地。拿着一个小扫帚和一小盆浆糊,腋下夹着一堆少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亲笔书写的对联,我,一个假冒的文艺女青年,要工作了。我故作高雅的念着王安石写的一首诗:“千门万户什么什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个什么什么日,我总是不认识……这话说来好丢人啊,还是女硕士呢……

  来到门口,打开对联一看,呀,还有门神,恭敬的刷上一些浆糊,啪的一下贴在门口,然后拿着小扫帚刷一下;还有一些福啊大对子小对子的,慢慢的贴吧。手好冷……而且还染成了红色,这些纸张的质量太差了。手越来越冷,不得不停下来哈口气,等到把所有的对联都差不多贴完的时候,手指已经冻的不会弯了。
  看到白雪中满天飞舞的红色,心情很舒畅,过门箧不用我贴,因为身高不够,崔管家找别人贴去了。只是这个手好冷,还是用热水泡一下比较好,寻觅热水的路上,一下觑到少爷袖着手走过来,准备报复一下他,“少爷,给你一个好东西,伸出手来。”少爷半信半疑的把手拿出来,我把两个冻萝卜一样的手刷的一下顺着他的手伸到袖子里面,好暖和,好满足……只见少爷突然睁大两个眼睛,然后“啊~~啊~~”的蹦起来。
  有这么夸张吗?至少,人家电视里面都是男主含情脉脉的握着女主的手,肉麻兮兮的说:“来,冻坏了吧,让哥给你暖暖……”,为什么,都不发生在我身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