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苏肉难寻 - 第八十五章:不速之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十五章:不速之客
  回王府,歇息一会,准备吃晚饭。我的人生太无聊了,每天都以按时吃饭为重心,什么时候能够想吃就吃就好了。远远的看到自己的卧房是开着的,明明记得走前锁好的,不会遭贼了吧……三步并作两步往里面冲,以豪迈之姿跃入房间,房内的两个女人吓的尖叫了一声,定睛一看,却是夫人与兰嫂……
  兰嫂没好气的说:“进门就进门吧,也不知道敲一下门,早晚被你吓出病来!”且慢,这是我的房间,为什么我要敲门……“兰嫂,进自己的门,还要敲吗?没这个规矩吧。”夫人咳嗽了一声,“小苏,你可知我们等了你多久?”稍等,我还有话要说呢,“夫人,小苏先抖胆问一个问题,夫人和兰嫂是怎么进来的?”兰嫂晃了一下手上哗啦啦一堆明亮刺眼的钥匙。这,这,这,丫环这么没有隐私啊……“夫人,这私自进入丫环的房间,不太好吧……”兰嫂代为回答说:“这个房子是王府的,你,也是王府的,没有什么好与不好。”
  好吧……我确实没有财产权……,“那夫人找小苏有什么事情吗?”夫人没有回答,却延续了上一个问题,“你去哪里了?足足出门有两个时辰,是不是不到晚饭时间你还不回来啊!”知己……连我回来吃晚饭都猜出来了。吃饭不积极,人生还有啥意义。“回夫人,小苏去府外买菊花酒去了,这个事,崔管家知道,银子还是他支的呢!”“嗯?是吗?那你买的菊花酒呢?”“回夫人,酒比较沉,千金楼的掌柜说他会派人送过来,就不用劳烦小苏了。”

  “为什么让你去买酒?买个酒也要花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嗯,她怎么知道我出门两个时辰了?有门道。“回报夫人,关于这个买酒的事情,说来很复杂,小苏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不过崔管家是知道的,夫人不妨问问崔管家。因为小苏对买酒不甚熟悉,所以走了很久,才寻得酒楼,又怕上当或者被人骗了,于是多走了几家,耽误了一些时间。到了千金楼之后,和掌柜的攀谈了一会,没想到聊的很欢,后来看看天色渐晚,小苏怕崔管家有事找,就赶紧回来了。”兰嫂哼了一下,“有事,有事找你的话早就晚了三秋了。”
  夫人没有过多追究这个事情,依旧淡淡的问我,“前几日飞龙来信,是不是有你一封?”吓,这都知道。恭敬的回答:“回夫人,小苏是收到一封信,不过是元宝写的,都是问候之语,也没写什么东西,我找来给夫人看看。”说完我作势要寻找信,当然结果是找来找去是找不到,做了一个很遗憾的表情。

  夫人接着继续问:“那你给少爷带了一封信?”看起来有点咬牙切齿……也对,夫人没赶上送信的,我却赶上了,难免有点心理不平衡。“回夫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小苏那封信是写给元宝的,写了一些叮嘱的话语。”“是么?那为什么跟送信的说要交给王大人呢?”心里一惊……靠,不会是阿岩这小子把我卖了吧。“回夫人的话,元宝不认识字,所以不如直接交给少爷,让少爷念给他听。”很合理的解释,简直是天衣无缝。
  我盯着少爷的娘,少爷的娘也盯着我,想要在目光中探询出什么东西来,我忽然速战速决的说:“夫人,少爷回来,一问便知小苏有没有说谎。”少爷回来还不猴年马月的事情,今日之事今日说,明朝有事明朝看。
  夫人依旧咬住不松口:“自从少爷起身之后,小苏你可知你多少次出府?府外的生活就这么值得你留恋么?如果真是这样,夫人我还是有这个权力成全你的。”我心里闪过一丝不安,装着很不懂的说:“这个,有吗?”兰嫂则在一边狂点头,清清嗓子开始报告,很像一个报菜单的人啊,哪天她失业了,送她到千金楼做报幕员……“少爷走的前一天,出门一次;重阳前一天,出门一次,今天,又是一次。每次出门时间在两个时辰左右,通常是吃过午饭出门,晚饭之前归来。走时一般两手空空,回来偶尔带些东西,不太像逛街。”

  观察的好仔细,忍不住想鼓掌,抓住话头说:“夫人,既然知道小苏不是逛街,小苏每次出门自然也有理由,一般来说,都报备于崔管家知。少爷走前,出去一次是为少爷临行抓药,少爷和元宝都可作证;重阳之前出府,是因为小苏第一次陪夫人出去,不太懂事情,所以一路走走看看需要什么,即便夫人不需要,小苏也要留心一下,这个事情崔管家可以作证;今日出府,崔管家也是知道的。”
  门外,一声清脆:“苏管家,您要的菊花酒到啦!”来的正是时候。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短线交易秘诀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不管你是否觉察到,你一生都在交易商品。当然,你可能从来没有以期货契约的方式买卖过猪肉,但肯定曾经用自己的车子、房子或古董和别人交换现金或其他物品。就算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买卖,也一点有过用时间来交换金钱的经验,例如以老师、律师、水电工或管道工的身份赚钱。所以,你差不多早已是半个期货交易员了,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觉察到罢了。当我们用时间来交易的时候,还要加上我们的技艺。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